龍騰世紀 > 網游動漫 > 遊戲三國之英雄傳說

正文 第一千二百六十二章 一戰而潰朱桓求見 文 / 穿過紅塵

    宛陵之戰,折信以堂堂陣戰,輕鬆的完勝三倍於己的叛軍,當場擊殺叛軍四萬餘,俘虜七萬多,剩下的數萬叛軍做鳥獸散,錢紹和幾名重要的叛軍首領都死在亂軍中。

    這一仗,基本上將叛軍的脊樑都敲碎了,原本還佔據著汲縣和陵陽的叛軍立刻逃得無影無蹤,其他各地的叛軍都是惶惶不可終日,生怕幽州大軍南下,將他們徹底的掃滅。

    不過折信並沒有這麼做,而是繼續呆在宛陵,忙著收拾那些俘虜,順便收購宛陵的土地,分發土地給百姓,似乎一點也沒有南下一口氣掃平叛軍的打算,這讓叛軍更是惶恐,所謂懸在頭頂的刀子比落下來的更加可怕就是這個意思了。

    折信到是真有南下的心思,不過他的想法隨即被參謀部給擋了回來,至於為何,參謀部沒有解釋,折信雖然不是很明白,但是也大概能夠猜到一些,或許參謀部和主公並不想這麼快的推進下去,而是希望先將控制在手的地盤做紮實了,再慢慢的向南推進。

    果然,參謀部接下的命令就是讓折信配合隨後到來的顧雍,在宛陵推行新政以及訓練新兵。

    顧雍從秣陵而來,由於叛軍的關係,原本進展緩慢的新政忽然就加快了,在生死存亡的危險面前,原本固執保守的農夫們也忽然變得敢於接受新鮮事物了,所謂窮則變從某種意義上說,其實不得不變的意思。只有到了窮途末路,人的勇氣才會爆發出來。

    短短的一個月,原本推行起來困難重重的事情一下子變得簡單了起來。除了一少部分的小地主還有些抗拒之外,絕大多數的宗族和百姓,都逐漸的接納了這個新政,並且明白了新政將會給自己帶來什麼好處。

    而那一部分堅持不肯放棄自己土地的小地主,按照方志文的意思,根本就不必理會,大勢之下豈能頑抗。不久之後,他們就會發現,除了接受並積極的在新的有些規則下發展之外。不會再有別的出路,至於造反,後果會如何事實也已經擺在了眼前。

    秣陵、丹陽、石城、蕪湖、溧陽等地都先後順利的完成了新政的實施,顧雍也將新政推行到了剛剛結束了戰鬥的宛陵。

    宛陵的情況也不錯。因為大戰當前。富戶紛紛出售了土地之後向北邊安定的城市移民了,宛陵城裡是來自南邊不願意被捲入叛軍陣營的普通百姓,在得知可以用南邊的土地憑證交換在宛陵附近的土地,沒有土地的人還能免費獲得土地的時候,這些百姓爆發出巨大的熱情,很快就順利的完成了土地分配和補耕工作,整個宛陵城沒幾天恢復了正常的生產生活秩序,唯一不同的是。人們臉上的笑容更多了,還有城市裡的孩子們更多了。以往要下地勞作的孩子,現在必須上學了。

    一切順利,顧雍的心情也不錯,在府衙內的顧雍還有時間偶爾偷個懶,煮杯新茶喝喝,一邊看著最新發來的政府通報和買來的商報。

    通報裡有某幾個新城在雁門和玄菟等地開始建設了,有今年北邊夏糧會增產,價格可能會有小幅回落等等官方的內部消息,至於商報上的內容就更多了,不過,可信度也沒那麼高了。

    「大人」

    「何事?」

    「衙門外有個少年求見,說是有重大的事情要跟大人回稟!」

    「重大的事情?這少年可有名字來歷?」

    「回稟大人,來人自稱是吳縣人,名叫朱桓,字休穆。」

    「朱桓?沒聽說過,打發他去招賢館不,讓他來見吧!」

    顧雍說了一半,想起招賢館在宛陵似乎還沒有建起來呢,於是改口讓人將朱桓帶進來,雖然只是個少年,但是既然趕到府衙門口來求見,應該不是來搗亂吧,反正自己現在也有空,那就不妨見一見。

    年輕的朱桓很快就被引了進來,朱桓邊走邊四處打量著,一點也不怯生,顧雍遠遠的通過窗口看到,朱桓坦然的態度,不由的暗暗點頭。

    「吳縣朱桓朱休穆拜見大人。」

    「有禮了,請坐吧!」

    顧雍笑瞇瞇的看著朱桓,看樣子年紀不到十五吧,身材高達面容俊秀,眼神端肅清明,是個翩翩少年啊!

    「多謝大人!」

    朱桓很端正的跪坐下來,慢條斯理的整理好衣衫,然後才抬頭看著顧雍。

    「休穆是吳縣人?為何會來到丹陽郡呢?」

    「在下確實是祖籍吳縣,吳縣之亂的時候,為了避亂,與鄉人一起逃到了丹陽,原本在寧國定居,日前叛軍作亂,在下又隨家人一起到了宛陵!」

    「原來如此,那麼休穆此來又有何大事要稟報呢?」

    朱桓直了直腰,雙目毫不膽怯的看著顧雍道:「大人,日前折信將軍在城外打破叛軍,在下也親眼目睹了,折信將軍威武,一戰而擊潰叛軍的烏合之眾,實在是大快人心,可是,折信將軍擊敗叛軍之後,卻不趁勢南下,徹底平定叛軍,任由叛軍遠遁,這豈不是白白錯過了大好時機!」

    「哦?休穆莫非覺得此事不妥?不過這事休穆應該去找折信將軍理論才是,為何找找我呢?」

    「大人,於理不合啊!折信將軍乃是客軍,豈能不遵從主人的意見私自行動,不管怎麼說,大人才是宛陵城中的主事者,在下自然應該來找大人!」

    「呵呵,說得好!」顧雍不由得的笑著讚道:「不過,不即行追擊,或自有道理,休穆所知道的或許並非是事情的全部,因此不能準確的判斷此事才有此誤會吧!」

    朱桓點了點頭:「大人所言甚是,在下可不敢如此不自量力,說大人的選擇是錯誤的,在下所說的大事雖然與此有關,卻不是此事!」

    顧雍一愣,隨即興趣盎然的問道:「哦?那是何事?」

    「大人亦是祖居江東,應該知道江東最麻煩的事情有兩個,一個是宗族,一個是山越。」

    「呵呵宗族和山越!為何宗族和山越是江東的兩個大麻煩呢?」

    朱桓淡淡的一笑,知道顧雍這是要考校自己,於是恭聲答道:

    「大人,之所以說宗族為一個大麻煩,是因為宗族勢力在江東盤根錯節,已經完全把持了地方事務,這樣會讓政令不通而私權氾濫,國中有國是為不國。至於山越,與我百姓爭地爭利,未曾一日得安,自然也是個大麻煩!」

    「說得好!能看到這些,殊為不簡單啊!休穆接著說!」

    「諾,大人,宗族之事如今已經漸漸的改變,宗族脫離開了土地之後,對族人的控制下降,官府的威信得以提高,長此以往,宗族之害可以除矣!但是山越之害,卻不能忽視,甚至更加嚴重了!在下此來,就是想向大人建議,應該盡快的揮軍南下平定叛亂,否則這些叛軍勾結山越,為害越烈了!」

    「勾結山越?休穆覺得這事可能麼?」

    「當然可能,山越原本就跟各地宗族暗通款曲,否則如何會屢剿不滅?如今這些宗族窮途末路,為了自保,什麼事做不出來,如果一旦如此,江東難以安寧啊!」

    顧雍看著朱桓略帶焦慮的眼神,笑著點了點頭:「休穆所言也有道理,不過,這只是一種可能,事實上,擺在叛軍面前的路不止一條,他們也可以選擇投降,主公仁德,從來沒有將之逼往死路的意思,甚至從開始,主公就有沒有去討伐他們的意思。」

    「啊?!為何會如此?」

    「呵呵,這個說起來就複雜了,簡單的說,就是主公認為叛亂的根源在於雙方對利益的預期產生了衝突,但是這個衝突卻是由於誤會和溝通不暢造成的,沒有必要用血流成河來最終解決,現在死的人已經夠多了,因此,我們會盡量用政治手段來解決問題。如果有人執迷不悟甚至勾結山越,那就是自尋死路了!」

    朱桓心裡十分非震驚,想不到這事根本就不是自己所想像的那樣,人家根本就沒有將叛軍當回事,方志文的胸懷和眼光,更是讓朱桓為之心折,不過,這個年輕人是不會這樣就認輸的。

    「可是大人,萬一這些人鋌而走險了呢?」

    「呵呵,休穆啊,我們現在最重要的是推行新政,讓百姓安居樂業,讓江東迅速發展起來,至於山越,他們成不了氣候,甚至從某些方面來說,山越的存在反而能讓我們更順利的推行新政。雖然叛亂對江東百姓造成了嚴重的傷害,但是也不能否認,正是叛亂加速了新政的順利實施,對與老百姓來說,用事實比用嘴更容易說服他們!」

    「大人莫非這」

    顧雍看著朱桓驚訝的眼神,笑著搖頭:「這叛亂可不是我們誘使的,估計是江北和荊州,甚至還有南邊的那些人在攪和,只不過,他們恰好幫了我們的忙,不然新政的推行至少還有花費兩三年的時間才行!」

    「原來如此,因此山越在南邊鬧得越凶,就會有越多的百姓投到北邊來,新政也就爭取了更多的人口,最終叛軍會失去所有的支持者!」

    「正是如此!」

    「高明!果然高明!征北將軍不愧是不敗軍神!」

    「呵呵,我看休穆也不錯,可有興趣從軍出仕啊!如果休穆有意,我可以為休穆推薦!」

    「這桓求之不得,多謝大人提攜!」(……)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