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網游動漫 > 遊戲三國之英雄傳說

龍騰世紀 第一千一百二十四章 力敵不可尚能智取 文 / 穿過紅塵

    「漢軍如今也在大量的築造堡壘,以堡壘對堡壘,這是堂堂正正的消耗戰了,如果早聽我的,趁著漢軍立足未穩就主動出擊,說不定已經將漢軍趕下海了!」

    京都皇宮的議事廳裡,重臣們正在每天必定要進行的嘴炮,因為有不少的原住民高級將領和謀士在,為了讓他們都能聽明白,所以島國玩家的用詞還是很文明的。

    「八嘎,在釜山城下,在登陸的海灘附近的戰鬥還不能說明問題麼,這個事情不必再討論了,反反覆覆的說著已經過去的事情,於事無補。」

    「前事之鑒,後事之師!」

    「好了,此事不要再爭了!現在我們在探討九州當前的態勢,如今九州被南北夾攻,登陸戰已經是不可避免的,與其糜費力量拒敵於國門之外,不如誘敵深入以較小的代價消滅更多的敵人,這個戰略是不容置疑的。」

    「這」

    「可是,漢軍築造了大量的堡壘,與我打堡壘戰,加之對方有空中突襲的力量,我們明顯處於劣勢!」

    「空中力量!那些飛龍根本就飛不高,只要我們製造出大射角的火炮,問題就能得到解決,另外,我們的要塞炮射程明顯遠遠的優於敵軍的古老投石機,在堡壘戰上,我軍得利!」

    「武田君說得對,堡壘戰是最能發揮我軍優勢,克制敵軍優勢的辦法。」

    「正是如此,因此只要我們堅定信心。堅持現在的戰略,就能大量的消耗敵軍的有生力量,大大的提高敵軍的戰爭成本。直到漢軍不能承受這種嚴重的損失而撤退!」

    「真的會撤退麼?漢軍的戰爭實力和潛力,似乎比我們更大!」

    「你搞錯了,現在與我們開戰的只是漢國的一部分而已,北邊的幽州和南邊的會稽,他們能動員的人口數量甚至與我們大致的相當,只不過,在前期的戰鬥中。我們的海船大量的消耗在打通壁壘的過程中。」

    「這也是無奈的事情,誰叫那邊催的那麼急呢!」

    「海軍的無能也不能裝作看不見吧!」

    「八嘎,陸軍在釜山城下莫非就表現很讓你滿意麼?」

    「八嘎。你」

    「住嘴!山本君,你認為這個戰略成功的可能性如何?」

    「閣下以及各位,誘敵深入的戰略與其說是應對的戰略,不如說是無奈的選擇。但是。不可否認,這個是當前我軍最佳的戰略,正如剛才今井閣下所說,漢軍並非是舉全國之力來攻打我國,如果是那樣的話,我軍的處境更加的危險。如今漢國內部也戰亂頻仍,這就給我們的戰略選擇增添了成功的可能性!」

    「山本君的意思是應該將眼光放到漢國去?」

    「正是,打敗巨人的。只能是巨人自己。只要漢國的內部亂起來,他們就沒有能力繼續在我國糜費軍力。因此,漢國的內耗每多一分,在我國能夠投入的戰爭力量就會少一分,如果漢國內亂不休,甚至我軍還有反擊漢國的機會!因此,在我國境內的戰爭,不能由我國內部來解決,而是應該從漢國內部著手!」

    「好,不愧是我國第一智囊的山本勘助君!一眼就看穿了事物的本質啊!」

    「從漢國內部著手?是讓漢國內部大亂麼?」

    「對,這是個好主意,只要漢國亂了,我們才有機會!」

    「我們不是在漢國有很多的朋友麼!」

    「朋友,那些是狗才對,替我們咬人的狗!」

    「華軍師,這個是什麼意思?需要這些情報有用麼?」

    「嗯,知己知彼百戰不殆嘛!弄清楚倭人指揮人員的性格和關係,不是也是瞭解敵人的一個步驟麼?」

    「是倒是,不過這真的有必要麼!」

    「當然,計謀的制定大部分都是有針對性的,針對對面指揮官的個性來設計,這樣才能有效的發揮計策的威力,這點是毋庸置疑的。」

    「這我能理解,好吧,那我盡量去做,雖然難度不小!」

    送走了華歆,張志遠好奇的帶著這封信來到參謀部,想向張天火咨詢一下方志文需要這些資料的目的。

    「這不難理解,瞭解對手的性格確實是實行計謀的一個有效的手段。」張天火對於華歆的說法給於了肯定:「但是,方志文的目的可能不止於此。」

    「哦?他還有什麼目的?」

    「如今在漢津前線,已經出現了堡壘戰的格局,堡壘戰是曠日持久的戰爭,消耗很大而且糜費時日,方志文一向主張速戰速決,就算如今是國戰,很難做到速戰速決,但是方志文也一定會想方設法的加速戰爭的進程,而最有效的手段,就是大量的殺傷對方的有生力量,增大對手的消耗!」

    「那跟這個要求有什麼關係?」

    「有!關係還不淺!如今倭人的部隊中是以玩家為絕對主力的,而玩家是有十分鮮明的特點的,雖然倭人的團結xing比較好,但是也並非代表他們是鐵板一塊,方志文的目的是想要充分的利用玩家桀驁的個性,來激發其內部的矛盾,誘使其犯錯。」

    「哦!?」

    「堡壘戰還有一個特點,那就是一旦防線被打破,整個戰略就會變得很被動,前期投入的成本基本上也都報廢。」

    「原來是這麼回事,既然如此,這個情報看來是很有必要的了!」

    「當然,如果可能的話。我也想要海峽對面南方指揮部的將領資料。」

    「登陸九州島的準備已經完成了?」

    「差不多了。」

    「我明白了,雖然並不容易,不過我會盡量取得你們想要的資料的。」

    「將軍。您看,九州島的中部是山區,只要我們充分的利用這點,在中部山區建立據點,就能由此處出擊,成為敵人腹心之中的毒藥!」

    「嗯,這也是主公將我們送到這裡登陸的目的吧。地圖都研究透了?」

    「這裡的地圖是怎麼弄來的?相當的詳細呢!」

    「這個你就不用管了,聽說是從異人那邊得到的,從海邊進入山區一百二十里。我看我們不必躲躲藏藏了,將沿海道路上的敵軍營地都摧毀!順便弄些補給儲備!」

    「諾!」

    方志文是將李元志的騎兵繞了一個圈,直接的投送到九州島東部沿海的的ri向附近登陸,李元志深刻的領會了方志文的戰略企圖。登陸之後大張旗鼓的消滅了周圍的幾個要塞。然後消失在連綿的大山中。

    開始的時候倭人還不明白為什麼方志文會作出這種莫名其妙的事情,竟然將一支規模兩萬多的騎兵部隊,投放到敵後,並且還是山區,這不是送死麼?加上補給斷絕,這支部隊還有什麼戰鬥力可言?

    因此,倭人根本就不必費心去尋找這支騎兵部隊,只要守好周圍的山區出口。將之堵在山區中,就能活活的困死他們!

    但是隨後他們就發現。這只是他們自己的幻想罷了!

    這支騎兵不但沒有被困死,而是充分的利用山區的複雜xing,神出鬼沒的東南西北的四處襲擊周圍的城池和要塞,凡是薄弱的地方,都可能被這支騎兵突襲,這支騎兵短短的時間裡,就給倭人造成巨大的傷亡和損失。

    至於斷絕補給的問題,似乎這支騎兵根本就不在乎,直到從漢國傳來的詳細情報表明,這根本就是一支專門用於敵後山地戰的山地騎兵,才讓吃足了大虧的倭人明白,自己所要面對的是什麼樣的敵人。

    只是知道了又能如何呢?派進山去的部隊不是被殲滅就是被拖垮,想要重兵圍剿這麼大的區域兵力又顯得稀疏,速度也跟不上,圍剿最後變成了被對方尋機各個殲滅,為了圍剿這支兩萬的隊伍,倭人損失了不下十萬人次,這還不算被李元志主動出擊擊殺的數量,還有被他焚燬的要塞和城池。

    這邊還沒有解決,北方的堡壘戰又出問題,性子急躁的糸島守將松下太郎和真田幸村被漢軍引誘,沿海冒進,結果被俞涉一個巧妙的蛙跳戰術,利用海軍的運輸能力,反過來襲斷了他的退路。

    七萬多步兵被全殲在福吉地區的海灘與山地之間,隨後俞涉率軍突進,帶領大量的玩家部隊,一鼓作氣將福吉到糸島之間的堡壘全部拿下,對兵力空虛的糸島形成圍攻的態勢,原本密實的堡壘圈頓時被撕開了一個大口子。

    糸島危機頓時調動了整個堡壘圈,早有準備的漢軍趁著倭人的調動,反覆襲擊和突襲正在運動的部隊,攻下大量的堡壘,將整個的戰圈推進到觀音山和松浦川山口一線,原本逼仄的態勢頓時伸展開來,隨著戰線的擴大,雙方的悶局被打破,激烈的爭奪戰開始了!

    八月三日,倭人放棄糸島,退後到福岡重整防線,俞涉佔領糸島建城,第二個支點完成,九州北部的戰略態勢活泛了起來,對倭人來說,他們所要防範的區域更大了。要命的是,松浦川和觀音山的丟失,讓小城可能面臨被圍攻的態勢,若是小城丟失,整個九州西北部就被切斷了,這迫使倭人不得不在小城周圍佈置重兵。

    這麼一來,不但北部防禦圈的兵力有些捉襟見肘,中部防禦李元志的兵力,還有南部即將開始的防禦作戰的兵力都顯得不足了。(未完待續……)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