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網游動漫 > 遊戲三國之英雄傳說

龍騰世紀 第三百一十六章 餿主意 文 / 穿過紅塵

    【感謝『書友080326135546616

    』『zwxcjm』『在笑也傷心

    』『suifengshi

    』大大投出寶貴的月票!以及『我門前

    』大大的慷慨打賞,謝謝!

    方志文正要回答,門外卻傳來一陣輕輕的叩門聲。

    方志文疑惑的看向孔融,孔融笑了笑道:「應是王修王叔治來了,叔治現任北海主簿,災後全責負責城外事務,是吾著人喚他來的。」

    著話,一個身材欣長,臉頰略顯瘦削,目光卻炯炯有神的小鬍子年輕人進了書房,先是恭敬的行禮。

    「王修見過兩位大人。」

    「叔治無需多禮,志文與吾是好友,莫要見外,快快來坐吧。」

    方志文好奇的打量了幾眼王修,這位王修先跟著孔融,後來又跟了袁譚,最後是曹操的手下,這個王修好學修德,名聲很是不錯,最高的官職是郎中令,曾任魏郡太守,算是個不大顯眼的曹魏官員。

    王修的一生並不耀眼,但是卻很踏實,能夠做好自己的本分,這點很重要,至少說明他是一個務實,以及品格高尚的人。

    在方志文的記憶裡,這個王修似乎是個不到五階內政將,中規中矩吧。

    「叔治請坐吧,文舉兄如此推崇,想必叔治定有過人之處。」

    方志文這話到不是瞎說,孔融這人除了學問之外,最能讓人記住的,就是他的識人之明。

    「方大人謬讚,修慚愧。」

    「呵呵,叔治德行高潔,忠誠職守,有什麼好慚愧的,叔治當得起!」

    孔融笑著插了一句。隨後將話題轉入正題:「志文,城外十數萬災民,打算如何安置?」

    「這個我已經有了想法,說出來兩位參詳一下。我已命水軍船隻在都縣沿岸尋找臨時港口,現在想必已經有了地點,前日我已命子龍肅清平壽致都縣海岸三百里路面的安全,並沿途隔二十里設立補給站。等天氣好轉,就可以讓災民分批出發。」

    孔融想了想問道:「沿途護送兵力似有不足啊?」

    「並不需要沿途護送。子龍只是清理沿途,來往巡視,如果有小股的山賊土匪,需要災民自行抵禦,然後沿途補給站會提供支援。」

    「這」

    「大人,方大人此策可行,災民也並非三歲孩童。自當有所擔當,而且現在於受災民眾中建立的自治保安隊還是能盡責的,看來方大人早有計較,所以事先花費一些時間來讓災民習慣自治互助,這麼一來,在路上的秩序和速度都會得到改善。」

    孔融恍然:「原來如此,志文好心思啊!」

    「文舉兄,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軍伍中最重訓練,不準備好。怎麼能行事呢?」

    「受教了!」

    孔融笑呵呵的拱手應道,看來方志文輕輕鬆鬆的解決了城外十數萬災民的去處,讓孔融大大的鬆了口氣,加上剛才方志文解除了孔融對於自己表文的擔憂,孔融積攢在心裡的壓力,已經是悄然的去除了一大半,整個人都顯得輕鬆了許多。

    王修有些驚訝的看向方志文,心裡也不由得有些感慨。這個方志文果然厲害,不愧是白手起家的梟雄,只看他環環相扣的行事手法。還有孔融在他到來之後的思想變化,就足以證明這個方志文的能耐了。

    「既然城外災民之困已解。志文,北海、青州之災民又當如何?」

    孔融問出了自己心裡最後的擔憂,實際上,這個才是最大的擔憂,雖然城外十數萬災民的擔子確實讓人壓力很大,但是想想整個青州數百萬災民,以及這些災民一旦生亂所引發的嚴峻後果,那個壓力才叫山大。

    「呵呵,文舉兄,青州之事暫且放放,那是青州刺史該擔心的事情,而不是文舉兄該關心的,我們先說說北海的事情。」

    孔融略微尷尬的笑了笑,王修也是莞爾一笑。

    「志文請說!」

    「北海的災民據我估算,大概有四十到五十萬的樣子,其實如果當地的大族能就地解決,這些人基本上不算是什麼負擔,問題是,這些當地大族,似乎有意逼迫這些災民離開自己的土地,從而實施土地兼併之事,所以才有災民越演越烈的情況出現。」

    「確實如此,不說別的地方,僅僅是平壽城裡,高漲的糧價、布價就已經很能說明問題了,大族、奸商是在趁火打劫啊!」

    王修感慨的插了一句,眼角瞥向孔融,孔融再次尷尬的笑了笑,他未必就不知道,自己的手段顯得過於仁厚,光是用嘴去勸說,這些大族、奸商完全不給面子,只是讓孔融行些霹靂手段,他卻又有些下不得手去。而且,一旦孔融與北海本地的世族鬧翻,情況若是失控,則孔融去職事小,城外的災民與城內的居民一旦發生火拚,那可就完蛋了。

    所以,孔融的妥協軟弱之策,其實也是有些無奈,蓋因平壽城裡大大小小的事務,其實都是被大族商戶所把持的,牽一髮而全身動啊!

    孔融雙手一攤:「如之奈何?」

    「呵呵,簡單啊!引入外人!」

    「什麼外人?何來的外人?」孔融奇怪的問道,即使這個時候引入外人,不是遠水救近火麼?而且,這些外來勢力能不能立足還要另說呢。

    王修則若有所思的看向方志文,他已經隱隱的猜到了方志文的打算。

    「異人!」

    「異人!?」孔融驚訝的追問了一句:「異人在城外搶掠綁架的行徑,莫非志文不知?」

    「我自然是知道的,但是,異人也不是全部都是那樣的人,正跟我們原住民一樣,良莠不齊而已,說句老實話,文舉兄你對異人其實一點都不瞭解。但是,異人是實實在在的存在的,並且是越來越強大的存在,文舉兄,不能視而不見啊!」

    「這」

    「既然不能視而不見,那麼就要正確的認識,以及正確的管理和利用起來。異人也是漢人,也是你治下的人民。所以,文舉兄你不能逃避管理的責任。」

    「這融受教了!那麼,應該如何管理和利用異人?還請志文細細道來。」

    接下來方志文又開始向孔融灌輸他那個既要利用,又要防備,既競爭又依存的理論,並且結合在密雲、豐寧郡、樂南以及各地發生的實例,來說明和佐證自己的見解。直到中午時分,足足解說了一個多時辰,方志文才停下來,頓時覺得口乾舌燥喉嚨冒煙。

    「明白了,志文是要融引入異人商號,來平抑物價,打擊豪強姦商,而融要付出的,是下達一個允許異人收容流民的命令,讓異人能夠順利的將失地的流民收容起來。可是,若是異人心懷異志」

    「我的文舉兄啊!難道異人心懷異志你就怕了,這些災民心懷異志,或者被心懷異志的原住民利用起來,你就不怕了?」

    「這志文你這是將今日之禍,延至明日罷了,這,這」

    「大人。屬下倒是覺得此策可行。」王修插嘴道。

    「叔治?那你說說,為何此策可行?」孔融還是有些不能理解,在他看來。方志文的這個辦法,其實就是移禍明日的意思。典型的一個拖字訣,那些府中的油滑老吏,或者都能想出這個辦法。

    「大人。」王修看了方志文一眼,暗暗的一咬牙道:「適才方大人所言修覺得很有道理,異人的出現和發展壯大,是一個不可逆轉的趨勢,若是我們將異人當作賊,他們就肯定是賊,若是我們努力的將異人當作合作者甚至夥伴,或者我們才可以將他們管理利用起來,畢竟他們還是大漢的子民,我們有著大義的名號。」

    「住嘴!叔治,這些話」

    「文舉,諱病忌醫有用麼?」

    「這」

    「事實就是不管你承認不承認,它都存在,叔治所說的就是事實,如今大漢中樞,已是勢成水火,皇權與世族必將分裂,文舉,這不是你我能夠阻擋的,就如同異人的崛起一樣,我們只能去面對和適應。」

    方志文的話音落下,室內頓時沉默了下來,這裡坐著的三個人,都不是那些腦袋裡面一根筋的武將,而是智力都超過四階的聰明人,所以方志文只是說了個開頭,後面會如何就不用再說了,大家都能想得到。

    孔融沉默了一會,眼神逐漸的堅定起來,傲人的抬頭道。

    「志文,國家興亡,吾雖一人,唯盡力而已矣。」

    「文舉,國有道,其言足以興,國無道,其默足以容。做能做的事,或者讓能做事的人來做,而你做好自己的事就好了。」

    方志文的話直接就是打臉,打得孔融臉頰通紅,他知道,方志文是說他不自量力的行事,只會壞事,而不會對國家有任何益處。

    「文舉,不要怪我話說得重,螳臂擋車雖然有一往無前的氣勢,但是究竟還是一個笑柄罷了,在當前的大勢之下,你我根本就連螳螂都算不上,頂多算個蚍蜉吧,呵呵。但是,我們卻能做力所能及的事情。」

    孔融苦澀的笑了笑:「莫非就是你所說的那些?」

    方志文點頭:「正是,國家,非是指一城一地,也不是輿圖上那線條框起來的一片,而是人民的集合,有其民斯有其國!文舉,只要我們能實實在在的將我們能庇護的百姓庇護住,讓他們得以生存下去,得以延續下去,這便是忠於國,至於是非榮辱,不過存乎一心,莫非文舉不能為,不敢為麼?!」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