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穿越重生 > 無限強者

卷一 大唐雙龍傳 第九章 傳承意唸書一卷 師徒談話赴宋閥 文 / 平民威嚴

    更新時間:2012-07-05

    隨著王通步入通道中,陳雲看到兩旁的巖壁上一蓬蓬乳白色的火焰從巖壁中冒出。

    彼此相間約有三丈,連成一線,,陳雲隨著王通慢步行了一刻鐘,來到盡處。

    像似掏空的洞穴,內裡很是寬闊,陳雲一眼望去,只能大概算出有三百餘丈。

    壁洞中四周都掛有畫像,從正中開始時孔子的的畫像,往右隨著春秋時期孔子的三千門徒。

    先秦士子、漢朝大儒、魏晉儒生、到現在的隋朝末年。

    最後一幅畫像是空白的,沒有些許描繪,只是靜靜的掛在此處。

    陳雲兩人在孔子的畫像前跪下,由王通頌詞,再讓陳雲拿起孔子畫像下案几上的一經卷,灌注儒家真氣,以浩然的信念大聲誦讀,最後壁洞中每幅畫像中都散發出乳白色的浩大正氣。

    最後在孔子畫像前匯聚成八樣事物,長劍、刻刀、竹簡、長尺、方鼎、玉璧、大印和一尊塑像。

    這八樣事物有形無質,看著真實但細查之下卻能看出每件事物邊緣都會冒出點點白光,又散於物體內。

    陳雲此時精神已經無法分散來注意這些了,他現在已經如同魂魄出竅一般,能看見自己的身體捧著經卷,但卻不在誦讀,而經捲上著不停地散發白光。

    而這時,突然間有又景色變換,陳雲來到一處濛濛的空間中。

    思念一轉,陳雲就知曉這是在自己的識海,按說要觀照識海至少也得大宗師以後,而開闢識海則是不止要幾時了。

    突兀的,八件實物出現在識海之中,不停變換,又似有無窮奧妙向陳雲毫無保留的演示出來,陳雲這一刻心思全部沉浸在這無窮演化之中。

    不止過了多久,似乎是一瞬,又好像無數年過去了,陳雲識海之內,一個元胎開始慢慢形成。

    慢慢的,元胎開始出現波動,一點一點的化為一個嬰孩般的小人,這嬰兒已經出現,識海就起出滔天的波動。

    然而嬰孩的身體不斷發出一種奇妙的波紋,將波動的識海空間慢慢的平復。

    等到識海完全平靜下來時,嬰孩開始成長,從襁褓變成孩提又成長為少年、青年,彷彿成長的很快,但卻能讓人清楚的看到成長的過程。

    這就是生命的進化過程,是一種道的演變,這時,八間散發出濃濃的白光的事物開始圍繞著青年。

    青年手中一招,左手托著大印,右手持一長劍,腳下踏著竹簡,背後懸以塑像,塑像微小,但須臾便長高到九尺九寸,有眉有眼,與陳雲一般相似,有七分樣貌。

    而陳雲頭上有一大鼎,鼎中懸以長尺,尺子散發無量光明。而刻刀和玉璧則一左一右環繞週身,此時青年甚是神威浩大,正氣衝霄。

    長劍劃過,識海內頓時分了界限,大印一砸,又是一個無漏黑洞。

    青年興起,將長劍大印以黑洞為中心,開闢灰濛濛的識海。

    左右手連連指動,刻刀和玉璧也加入了進去,漸漸的,灰濛濛的識海被開闢出新的天地,青年頭頂長尺散發無量光明,照亮識海,大鼎一動,鎮壓住了識海的不穩。

    這時,就見青年身後九尺九寸的神像驟然變大,如同使了個法相天地的神通,已經於天齊高了。

    神像伸出雙臂、腳踏大地,開始撐起這番天地,神像每過一段時間變高大一丈,直到天不見多高,地不見多深,這才停了下來。

    這時,青年腳下竹簡席捲天地,只是一卷,所有事物都被捲進了竹簡之中,青年看著這一方天地,突然一笑,而後鑽入竹簡內,竹簡也變換會七寸大小。

    整個天地無日自明,無量光明一直沒有消散,竹簡偶爾展開間,便可見的,竹簡上有一青年,週身環繞七寶,似有無窮奧妙,無量神通。

    當陳雲神思回到身體中,發現一切都平靜了下來,一旁王通正笑著看他。

    陳雲站起身來,感覺體內真氣已經煉得先天,體質也不知不覺間增強了數倍,看來是在傳承之時不知不覺就突破了。

    已經接受了傳承的陳雲已然能隨心的控制墨氣,加上傳承後,無數經典精義自現,他現在已經比研究多年的老學究學問都要高出許多,心中思念一轉,神思暢通,意念通達,任何問題都只要一想,立刻就會得出答案。

    此刻的陳雲才是正氣相隨,浩然正大,令人不知不覺就徒增好感。

    若說陳雲現在化身正義也不會有人反駁吧。

    向王通行了一禮,這是陳雲真心的,這便宜老師對他可以算是好道極點,陳雲想來,正興儒家也算自己的責任。

    「老師,天下以亂,我儒家該何去何從。」

    王通道:「以前為師所想便是從能爭霸天下的勢力中找一個穩妥的,如若局勢不明,儒家如不會參與進去,如此自保罷了,其餘百家多也是這般。」

    陳雲聽後默默一想,這才道:「老師可曾考慮過嶺南宋閥,宋閥堅持漢統,而今諸侯勢力、門閥幫派卻多是不為漢統,想來如此,我神州不復正統。」

    王通聽後,又有歎道:「為師何曾未有考慮,但多年以前,宋閥閥主因與現如今慈航靜齋的齋主有過一段情緣,現在天下亂象以生,慈航靜齋必定會與佛門聯手,前朝不就是榜樣。」

    陳雲瞭然,宋缺因梵清惠,在與寧道奇一戰時留手,並未殺掉寧道奇,看來事情不好辦。

    不過宋閥宋缺是宋閥的神,只要突破梵清惠在宋缺心中的障礙,怕是天刀武功還要更上一層樓,率領宋閥出來爭霸天下也未可知。

    要知道因為隋朝的建立是楊堅得了魔門和慈航靜齋的幫助,篡位成功,因為楊堅血統不正,到後來宋閥也只是表面臣服隋朝,楊堅也只是將宋缺封王做了表面上的功夫,管不了這裡。

    要說大唐門閥就數宋閥底蘊兇猛,跳出來爭霸天下的話,李閥拍馬也比不上。

    要說大唐世界中存在一個現象,權勢高的,武功肯定還算不錯或者很高,而那些個勢力不是門閥的話就必然是魔門或者正道的棋子,很是奇妙的現象。

    君不見,洛陽王世充這個老狐狸就是大明尊教的上代原子,嘿嘿,這老傢伙真的很能藏。

    「老師,現下我已經悟道自己的路,現在要堅持下去,我要遠行出遊,第一站便要去宋閥看看,心中想著,便要去實現。」陳雲平靜的說道。

    「為師也知道,去吧,當年我也是這般一腔熱血,心中懷著抱負,但歲月已經磨平了為師的熱血,就看你這一代了。」王通倒是很洒然的說道。

    只是,這洒然的背後何嘗不是王通的無奈,當年他也是對慈航靜齋的傳人碧秀心癡迷不已,後來石之軒娶了碧秀心,老一輩那個不是傷痛。

    不得不說,慈航靜齋是比高級的娛樂場還要高明,如今天下只是被他們和魔門兩手玩弄罷了。

    不過我來了,就要改變這一切,不說其他,我心中對此不爽,我就要改變,我要恢復漢人正統,不要混血,不要什麼民族大和諧,我已經被和諧了一次,不想讓後世子孫被和諧的沒有精神沒有血性,不知禮儀廉恥,人之所以異於禽獸者,禮也。

    蠻夷之所以為蠻夷,還是因為禮也。

    我多年積蓄的怨恨,心中所想不敢言,心中所欲不敢行,心中不曾有文明,我要樹立神州的精神,不滅的精神,千萬人吾往矣的精神。

    當年看著華夏二字被玷污,辮子馬褂就代表中鍋,我想暢所欲言,我想表明華夏正統,你們卻賣祖求榮。

    中山裝可以代表國家?四個口袋可以代表禮義廉恥?唐裝是唐朝人穿的?漢服是和服?恢復漢制是對民族團結和諧的打擊?

    多少人可曾知道,中山裝只是被日本人改過的,多少人知道禮義廉恥,放進口袋的禮義廉恥就是可以隨便丟棄的嗎!漢服是漢人的服裝,為什麼你看見被人都有民族服飾,你呢?你這個民族就該西裝皮鞋?

    一個自稱是康熙十世孫的人居然是guang州的政協委員?他還要一百萬人民的簽名,在人大上要求恢復君主制?要當皇帝?

    他代表的是誰啊,我不曾知曉,我也不曾瞭解**下的黑暗,我曾經只是會幻想和在網上和別人抱怨的廢物罷了。

    格格阿哥都被人們追捧,沒事,祖宗怎麼死的沒關係,我們都不是純正的中鍋人,哈,明星只是高級妓女,社會就是民主和諧,我們都該被壓迫?

    沒關係,多少人都忘了剃髮易服的恥辱,穿著那寬大的袍袖就只是那些個娼妓罷了,哦,你看,那是戲服,真是他的無知還是我們的悲哀。

    陳雲心中那股信念被點燃了,我不想「家」了,不帶表我現在不能改變這個家,輪迴中我也要想做就做,擋我者都要死。

    正道魔道?管你何人,阻我者死。你武功再高,我有主神作弊,看看是我能改天換地,還是你們繼續撥亂乾坤。

    規則是用來打破的,弱者只能遵守規則,強者能打破規則自行建立規則。

    看看我能否狠狠的踐踏你們的規矩,陳雲笑了。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