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都市小說 > 花都裡的道士

第一卷 潛龍勿用 第465章 把脈與聽診 文 / 騰飛吧鴕鳥

    文黛跑出去,也沒過多久,大約十幾分鐘之後,文黛又重新跑了進來,並且叫道:「周主任,史蒂夫博士來了,史蒂夫博士來了!」

    陳爭這才知道,原來剛剛指使文黛並且瞧不起中醫的那個大夫,被稱作周主任。

    想來,這些醫療隊內的成員,應該還是以國內的職稱來相互稱呼。

    史蒂夫博士,在醫學界內大名鼎鼎,故此周主任連忙站起身來迎接,而緊跟著文黛身後,果然有一名老外跟著擠進門來,正是陳爭所認識的那名主攻心腎機能的史蒂夫。

    「史蒂夫博士歡迎歡迎,十分感謝你能來幫忙啊。」周主任熱情地伸出雙手。

    史蒂夫博士也洋溢著滿臉真誠的笑容,伸手迎了上來,不過他的目標卻並不是周主任,而是緊貼著周主任的身邊擦身而過,與他身後的陳爭僅僅地握手在了一起。

    「哎呀,陳爭先省你可終於來了!」

    周主任伸在半空的手被晾在了那裡,顯得格外尷尬。

    說實話,他的確想不通,史蒂夫博士作為醫學界內的知名人士,可怎麼卻對一個中醫師如此熱情,反倒將自己晾在了一邊?

    醫療隊的隊長也十分奇怪,問道:「史蒂夫博士,你們認識?」

    「認識,認識,當然認識,李隊長,我這次之所以來到非洲,很關鍵的原因,就是因為陳爭先省呢!」

    陳爭剛來醫療隊,並不受重視。甚至醫療隊的隊長剛剛與他見面時,都並沒有做自我介紹,也是到了現在從史蒂夫口中,陳爭才知道這個隊長姓李。

    「哦?陳大夫原來還認識史蒂夫博士,看來也不簡單嘛。」李隊長這時才忽然覺得,自己剛剛好像的確有點輕視了這位看起來並不像醫生的年輕人。

    「史蒂夫博士,這次是我請你來的。」周主任尷尬片刻。此時才終於回過神來,找回了存在感,插話說道:「史蒂夫博士。這位病人的病情十分複雜,我們這裡沒有相關設備,因為您所組織的醫療小組相對來說器械更多。能否幫幫忙?」

    剛剛史蒂夫博士是因為看到了陳爭,一時興奮,竟然忘記了周主任,但到此時一說有病人,又立刻調起了他的醫者仁心。

    不再說其他,連忙率先來到旁邊,先觀察病人的情況。

    這位病人,是位典型的黑人,臉上除了眼仁白的驚人,其他全是一團黑。如燒炭一般。

    陳爭還的確有點頭痛,要知道中醫為人看病,看臉色是很重要的一方面,但給這種黑人看臉色,怎麼看還都是黑。給他們治病還真有點不好辦吶。

    史蒂夫博士先用聽診器聽了聽病人的胸口,隨後又讓他撩起褲腿,只見他一條腿粗,一條腿細。

    粗的那條腿是因為浮腫,足有他另外那條腿三倍之粗。

    檢查大約用了半個小時,但是一直到最後。史蒂夫依然不能確定病情,回頭對周主任說道:「這位病人,情況不好下判斷,因為要想確診,必須要做彩超、核磁等一系列檢查,另外還要做靜脈壓測定,深部靜脈造影,甚至還要用多普勒超聲檢查測算靜脈內的血流速度,這……」

    「這些設備,史蒂夫博士你的醫療小組內沒有麼?」周主任又問。

    史蒂夫博士無奈地搖了搖頭:「我這個醫療小組,是我自己組建的,由於資金短缺,只能提供一些有限的衛生服務和藥物。雖然儀器設備我也帶來了一些,但太過大型的,的確沒有。」

    「這……」周主任一攤手。

    西醫就是這點難辦,如果沒有儀器,就好像上了戰場的士兵沒有槍一樣。

    「更何況,剛剛做了一些簡單的檢查,病人的心臟負荷很重,怕是會有危險,等不了太多時間。」史蒂夫博士又說道:「就算我們現在能有全部儀器,但也至少需要四十八至七十二小時,才能知道檢測結果,確診病情,再對症下藥,時間上……」

    說道此處,史蒂夫博士忽然打住,回頭看向陳爭:「陳爭先省,不知道你有沒有什麼辦法?」

    「史蒂夫博士你不用問他,他是中醫師,更幫不上什麼忙。」周主任不屑說道。

    「不不不,我這樣的一個老外,都很重視中醫,你作為中國人,更不應該小看了你們國家的中醫。」史蒂夫博士是個外國人,說話不拐彎,直接得很。

    隨後他又看向陳爭,眼中充滿了期待的神色。

    陳爭笑了笑,走到病人身邊,探出手指,輕輕按在了病人的脈門上。

    靜靜診脈,不消片刻,陳爭將手收回來,說道:「不必在找什麼儀器了,我已經知道了他的病症,他得的,是心臟病,另外還附帶有脫疽之症。」

    「脫疽之症?這是什麼病?」史蒂夫博士根本聽不懂陳爭所說的中醫術語。

    在座的其他醫生也全都沒明白,陳爭心中犯了苦惱,因為他也並不是很懂西醫中的術語,該如何向他們解釋呢?

    忽然想到了還有文黛,陳爭便笑了笑:「文黛你過來。」

    「什麼事,大爭哥?」

    「我給你說一說病人的情況,你在將我說的這些,用西醫的術語轉告給其他的醫生們。」

    借此機會,陳爭也想指導指導文黛,不急不緩,從頭到來。

    「還記不得我之前讓你背過的一本醫書,明朝時期陳實功所著的《外科正宗》?」

    文黛點了點頭,陳爭之前沒怎麼交過文黛實踐,更多的都是讓她背醫書,從黃帝內經到清朝的醫書,她幾乎背了個遍。

    「那就好。」陳爭笑了笑:「這本醫書中對這位病人病情有過詳細的介紹,就是叫做『脫疽』,主要病變的原因,是因為陰寒客於脈絡,寒凝血瘀,血瘀血滯,瘀久化熱。血敗化腐……」

    一大堆其他人全都聽不懂的中醫學名詞,在陳爭的這番話中層出不窮。

    別人聽不懂,文黛卻經過了之前的學習。明白了病變原因以及症狀。

    等陳爭全都說完了,文黛沉吟片刻,說道:「按照大爭哥——哦。不,是陳大夫他的說法,這位病人病症是血塊堵住了股靜脈,才是那條腿腫脹不消,也就是血栓閉塞性靜脈炎。而且,如果時間長血栓脫落,甚至有可能隨著血液流動,導致栓心,後果將會十分嚴重。」

    「血栓閉塞性靜脈炎?」周主任一愣:「這麼複雜的病情,你只是一摸脈就摸出來了?我告訴你。這不但關係到了病人的生死,更關係到了我們援非醫療隊的信譽問題,你可不要信口胡說!」

    反倒是史蒂夫博士,略微點了點頭:「陳先省你說的倒是真有可能,粗略看病人的病情。似乎就是這個症狀。」

    但史蒂夫博士比較嚴謹,緊跟著又說:「可不同病情也會有類似的症狀,我們沒有經過化驗,依然還是不能下百分之百的確定啊。」

    陳爭聳了聳肩,反正他剛來醫療隊,還沒有威信。眾人不相信自己的判斷也不奇怪。

    愛信不信吧,反正該說的我已經說了。

    眾多醫生進行會診的時候,所說的全都是中文,病人以及家屬全都聽不懂。

    到此時,其中一名黑人家屬忽做恍然大悟狀,從懷中拿出了幾張紙,又嘰裡呱啦地說了一番當地語言。

    醫療隊內有大使館配備的翻譯,翻譯說道:「病人說他之前在市中心醫院做過了詳細檢查,而且有病例,剛剛一時匆忙,忘記給你們看了。」

    一聽說有病例,周主任連忙搶過來,打開優先瀏覽。

    這一瀏覽,他震驚無比,因為在上面寫明,經過詳細診斷,病人得的病,正是陳爭所說的血栓閉塞性靜脈炎!

    翻譯又說:「病人還說,之前他做過幾次檢查,但始終都是誤診,最後病情嚴重後才得到確診,可是在市中心醫院的醫療費用太高,超出了他的承受範圍,所以來找你們。用他們當地的話說,如果中國醫生都治不好,那他們也就不打算再治了。」

    聽得出來,病人的這一番話,給予了中國醫療隊醫術水平的最大肯定,就連周主任聽在心裡,都覺得沉甸甸的。

    既然病情已經早就得到了確診,那接下來便是對症下藥。

    只是好似這個病人的病情,是需要手術的,但在醫療隊內,顯然沒有手術的條件。

    「如果要進行手術,還是一樣要道市中心的大醫院裡面去,在貧民區裡,沒有辦法進行。」周主任又問:「李隊長,在津巴布韋,有沒有中國醫院?」

    「這個……有能力進行這樣大手術的,真沒有,我們最多只能將病人轉送到他們本國的醫院內去。」李隊長說道。

    「可是,他們一家,承受不起這樣的費用啊!」周主任歎了一口氣。

    再仔細看這一家黑人,雖然不說是衣衫襤褸,可也看得出逃離不了貧窮的身份。

    話說中國醫療隊在這裡的衛生所,條件簡陋,設施不全,只是有不收醫療費一個好處,來看病的,也大多都是本地穆巴裡貧民區內的居民,在這裡住的,根本就沒有一個有錢人。

    眾人全都默默無語,為非洲窮苦民眾的苦難而歎息。

    「倒也不是非要做手術,如果讓我來治,就可以不用手術,單獨靠藥物和針灸就能治好。」陳爭忽然說道。

    「什麼?你是說你要用針灸來治療血栓閉塞性靜脈炎?這不是開玩笑麼?」周主任自認為抓住了陳爭的一個錯誤。

    因為周主任在國內的時候,也是第一流大醫院內的主治醫師,醫院內也同樣有中醫部。而長時間的經驗讓他知道,治療這種病,針灸是最不可取的辦法。

    「不是你認為的那種針灸。」陳爭笑了笑:「文黛,取艾條來。」

    「是!」文黛答應一聲。

    不多時。取來艾條,陳爭將病人的衣褲捲起,露出肌膚,隨後又將艾條點燃。

    「你等等……」周主任還想要阻止陳爭,不過史蒂夫博士卻拉住了他:「你我沒有能力來救病人,不如讓陳先省試一試,中醫。遠比你想像中的神奇。」

    周主任還想再說話,可這個時候就連醫療隊的李隊長也說:「算了,反正我們沒有好辦法。就讓陳大夫他試一試吧,就算治不好,但應該也治不壞。」

    陳爭根本沒理會他們。這個功夫,他已經取足三里、三陰交、血海、承山等幾處大穴,將點燃後的艾條,放在了病人肌膚上灸。

    大約十幾分鐘後,陳爭將艾條拿起,隨後又拿起紙筆,刷刷刷寫下了兩幅藥方。

    隨後,陳爭告誡病人說道:「你的這個病,要治療,主要方針是以益氣行血、行氣通脈、散結止痛。清熱解毒為主。我的第一個方子,是為你疏通經絡的,而第二個方子,是讓你外部清洗,將這些草藥熬煮之後加水。每日清洗患處,保管你半個月內,病情好轉,大腿消腫,一個月內,可以正常走動。」

    這番話可讓翻譯為難了好半天。最終只好將中醫術語全部略去,只是將藥方的使用方法說了一遍。

    又叮囑病人常常回來複診,便讓病人離去。

    說也奇怪,剛剛還不能走路的病人,完全又家屬攙扶,但經過了陳爭的艾灸之後,雖然不說行動自如,但至少可以勉強走路了。

    見到如此奇效,眾人全都嘖嘖稱奇。

    「陳爭先省你果然不愧是個神醫。」史蒂夫博士豎起大拇指,但同時不忘詢問:「你為病人治療的過程我很感興趣,但我更感興趣的,是你如何能夠憑借只是摸一摸對方的手腕,就知道對方的病情呢?」

    「你說的摸手腕,在我們中醫中,叫做診脈。」陳爭笑了笑:「說起來,診脈的確是們很高深的學問,不過我看出病人有病,主要卻並非靠診脈。」

    「那是靠什麼?」史蒂夫博士問。

    「病人走進來的時候,不能行走,剛剛我已經看到了。坐下候診時,他一條褲管緊繃,而且無呻吟,在參照其他整體帶給我的信息,我已經大致猜到了幾種病情,這個,在我們中醫中,叫做望診,非診脈之功。隨後我再為他診脈,最終確定他正是得了這種病。」

    「神奇,太神奇了!」史蒂夫博士又問:「可是你通過診脈,能具體得到什麼信息呢?」

    「那得到的可就多了,」陳爭笑了笑:「診脈所能知道的東西,並不比你們用的這個聽診器少多少。」

    「沒錯,這點我知道,大爭哥,就由我來說吧。」文黛笑了笑,搶過話頭。

    陳爭剛剛那句話說的沒有絲毫誇張,其實診脈的原理,與聽診器本身並沒有什麼不同。

    文黛侃侃道來,自從黃帝內經中首次說到診脈,隨後又經魏晉時期的《脈經》,再到明朝李時珍的《瀕湖脈學》,中國的診脈手法,已經達到了巔峰。

    要知道,脈搏的產生,正是由於心臟收縮,向動脈射出血液時所產生的血管顫動,故此脈搏頻率,是直接由心跳的速度所決定的。所以首先通過診脈,可以知道病人的心率。

    這還不算,雖然中醫中沒有「血壓」這個名詞,但並不代表中醫不知道這個東西,中國自古對於高血壓,便說是「肝陽上亢」,一旦有高血壓,脈象如弦,這也正是因為血流受阻,壓力增高的緣故,與西醫所說的高血壓完全相符。

    再其次,診脈時可以通過「虛、微、緩、濡、弱」等脈象,得知人體內血容量的多少,甚至是貧血或者是血液氧氣含量的減少這類的情況,也逃不過一位診脈高手的感覺。

    當然,還有剛剛的這位病人的情況,診脈還可以測出病人的四肢動靜脈病變,畢竟人體是一個整體,動靜脈血栓閉塞性的病變,都可以在診脈時得出確切的結論。

    當然,中醫難學,如今各大醫院內坐鎮的中醫專家,與自古以來的那些名醫相比,恐怕做學生的資格都不夠,

    事實上,如果真有陳爭這樣精湛的醫術,他所通過診脈掌握的病情,如果要換成西醫,則必須要動用聽診器、血壓計、心電圖、心電監護以及彩超或者核磁共振,才能得到同樣多的信息。

    「史蒂夫博士,現在你應該聽懂了診脈的作用了吧?」文黛俏皮一笑,隨後面對陳爭吐了吐舌頭:「大爭哥,我說的怎麼樣?」

    就連陳爭都沒想到,文黛竟然這樣厲害。

    之前幾個月,陳爭都沒怎麼教導過文黛,只是讓她不停地背醫書,然後跟隨王教授行醫,可沒想到她竟然這樣的用功,大出自己的意料之外。

    而且最難能可貴的,是她本身是西醫專業的,對於西醫瞭解的很充分,現在再學中醫,竟然可以將中醫理論講解的如此透徹,這點恐怕連陳爭自己都做不到。

    要知道,陳爭從小學習的都是中國傳統文化,中醫是自然精通,可很多時候有一種茶壺煮餃子,肚子裡面有,可是卻倒不出來的感覺。

    望著文黛,陳爭忽然覺得,自己當真要好好培養培養她,如果日後她完全學會了自己的醫術,成就甚至能比自己還要高也說不定呢!……)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