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都市小說 > 花都裡的道士

第一卷 潛龍勿用 第416章 決鬥(下) 文 / 騰飛吧鴕鳥

    「好一個抹面拳!打得好!」台上的見證席上,有一些武術界的華人紛紛讚歎。

    原來,劈掛拳每次出拳,目標都不離對方的太陽穴左右,或者是面部重點部位,因此又叫「抹面拳」,素來有凶狠之稱。

    只是可惜,魏固誠連番打了四五拳,卻連陳爭頭上的一根汗毛都沒有碰到。

    到此時,驟然頓住身形,動作緩了下來。

    倒讓陳爭有些奇怪,劈掛拳不是要拳打連環才對的麼?他怎麼卻停下來了?

    還正想著,魏固誠卻忽然轉身,打出了一記回身擦掌。

    陳爭伸手去接,卻赫然一驚,這一章的勁力與剛剛的鞭子勁截然不同。

    沒錯,此時魏固誠見強攻無效,瞬間改換發勁方法,又鞭子勁改為了通背勁,想要給陳爭來一個措手不及。

    通背勁,自然是通背拳所慣用的勁力,倒也和劈掛拳有異曲同工之妙,同樣都是猛起硬落,大開大合。

    可雖然是通背拳所用的勁力,招式卻依舊還是劈掛,倒讓陳爭感覺這個魏固誠,的確是所學眾多,而且竟然還能融會貫通,信手拈來。

    但雖然功夫種類不同,畢竟劈掛拳也是源自於道家的,同樣每一招,每一式都講究陰陽、方圓等概念。

    既然如此,這些道理太極拳更牛,怕從何來?因此陳爭迎身上前,與魏固誠打來這一掌兩臂相交的瞬間,先是以纏絲勁柔勁陷入。再瞬間猛然剛勁進擊。

    這一下,瞬間卸掉了魏固誠的掌力,在他的招數極陽轉陰知識,自己猛然發勁,如蛇吐信。

    魏固誠一時不防,竟被陳爭卸力打力之下的這一股勁道彈飛出去,在空中翻了個身。幸虧魏固誠經驗豐富,扭腰迴旋之下,也卸掉了陳爭的拳勁。雙腿重劈落地,穩住了身形。

    「嘩!」掌聲四起,如潮如雷。

    剛剛只是兩人交手瞬間。台下的外行也根本看不出其中門道,但是只覺得精彩就足夠了。

    而且此時魏固誠這個姿勢也是太帥了一點,雙腿劈開落地,身如彎弓,雖是守勢,可卻蓄勢待發。

    「好功夫!」魏固誠見陳爭並沒有順勢攻來,站起身形,由衷讚道。

    作為當事人,他最是明白,沒想到陳爭年紀輕輕。可太極功夫竟然已經出神入化,練到了完美無缺的境地。

    「承讓。」陳爭淡淡一笑。

    「再來!」魏固誠再度欺身上前,可卻空門大露。

    這是什麼意思?陳爭知道,這是對方故意引自己先出手進攻。

    不過也沒什麼可怕的,你送上門來讓我打。那不打白不打,我倒是要看看你有什麼後招。

    因此陳爭也不留情,短勁勃發,如放箭一般直擊對方胸口。

    魏固誠正是前衝之勢,這一下是勢必躲不開的,他也並沒有想要躲。而是忽然一招「青龍探爪」,按照劈掛拳「迎其擊而進擊」的口訣,猛然出拳。

    這個魏固誠的花招還真不少,這一拳的勁力再度變化,既不是鞭子勁,也不是通背勁,而是變成了翻扯勁。

    其實有點類似太極的纏絲勁一般,瞬間之下帶動的陳爭也忍不住向另一邊側滑一步,手中的拳勢,也剛好被魏固誠掛開,在他身後打了一記空拳。

    糟糕!陳爭歎了一口氣,還是中計了,讓自己白打一拳,果然沒有那麼便宜的事情。

    太亟亟少勁力用老的時候,可一拳打空,再想收招,總是需要個時間,而魏固誠需要的也就是這個時間!

    一時間再度大劈大掛,招法珠連。

    雙方都是勁力鼓蕩,一拳如果打中了,輕則骨斷受傷,重則一命嗚呼。因此陳爭也沖忙之間沒了章法,只能左右招架。

    而魏固誠高來則掛,低來則劈,橫來則攔,順來則搬。再度佔據到了上風。

    「糟了,大爭師父他好像是有點支撐不住了啊!」張天養心焦如焚,感歎說道。

    「什麼糟了,大爭兄弟功夫天下無敵,怎麼可能打不過他,你看著就好了,不要亂叫!」何見義呵斥說道。

    何見義是對陳爭又信心的,但其實他心裡也忐忑不已,但越是忐忑,越是不能讓別人說,否則他怕他的信心也會變得不充足了。

    但陳爭還是始終沒有讓他失望的。

    開始一路被魏固誠逼到擂台角落,只有防守招架之功,但那只是陳爭猝不及防,到此時他已經熟悉了對方的攻勢。

    太極本無體,寓與宇宙,其大無外不可容;太極本無用,運行於物,其深萬物莫能測。

    雖然無招無式,但是其理可究,萬事萬物也不外乎陰陽、五行、八卦……

    此時的陳爭越打越不急,慢慢不再焦躁,猶如一潭靜水,清澈鑒心。

    「哼!」

    「哈!」

    兩聲悶響,陳爭腰部一抖,伴隨著虎嘯猿鳴的吐息,兩拳剛猛無儔的捶勁,迎著魏固誠劈來之勢放出,以剛強硬撼剛強,竟然把魏固誠一直逼退了兩步,體內氣息頓時凌亂,一時間丹田的氣息竟然都提不上來。

    「別看太極柔,剛柔腰中求。」魏固誠是早知道這句拳經口訣的,但這也未免太剛強了吧,竟然把自己這個以攻勢凌厲的外家拳都給硬撼了回來!

    這個陳爭,果然沒有這麼容易對付,但越是如此,魏固誠越覺得心中爽的不得了,終於是可以酣暢淋漓的一戰了。

    但興奮歸興奮,他也沒有忘記此時正在擂台之上,連忙調集丹田之氣,以免對方攻過來,自己氣力不濟。

    陳爭到現在也不敢留手了。見逼退魏固誠,順勢跟進,拳拳帶著翻浪勁,緊逼不捨。

    而魏固誠氣力一時不濟,不敢硬抗,連忙改變策略,身體下蹲。降低對方上三路進攻的範圍,同時遊走了起來。

    但也並不是單純的遊走,閃到陳爭的側面。猛然抬腿。

    「少林彈腿!」見證席上早有識貨之人,驚叫出聲。

    開始魏固誠所實戰的劈掛和通背拳,再怎麼說也是道門傳出的功夫。可到此時,他又用處了少林功夫,這小子所學倒是駁雜啊。

    要知道少林拳與中國正統的道門拳法,相差甚遠。

    道門拳法不講究起腿,但少林拳法卻更注重腿部的應用,彈腿正是其中的佼佼者。

    起腿之時,身子不動,完全沒有絲毫先兆。

    俗話說,「手是兩扇門,全憑腳打人」。不過這句話人們的誤解頗多。

    這句話說的意思,並不是讓人盡量用腿去踢對方的上三路,腿始終不能輕易踢得過高,這是所有功夫的至理名言。電影中那些功夫高手,把腿踢得花裡胡哨。真正遇到高手就是找死而已。

    那為何又說「全憑腳打人呢」?那是因為拳頭如同兩扇門,可以開合,但卻不能動,不能動自然打不到人。

    任何拳法再厲害,也必須配合腿法,這樣才能打得到人。步不穩則拳亂、步不快則拳慢,故此腿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就連以腿功著稱的少林彈腿,事實上也是要盡量講究七寸彈腿,腿部過膝,專門來踢人的腳踝、小腿和膝蓋部位,以攻擊對方下盤,來尋找機會。

    果不其然,這一腿雖然沒有踢中陳爭,卻也阻礙了陳爭的攻勢。

    僅僅一頓之間,魏固誠丹田一口氣提了上來,就再也不怕了。

    直接又依靠彈腿的步法,回身一記馬步衝拳。

    這一擊必然不中,不過沒關係,只是試探而已,隨後又順勢變成了「鳳凰雙展翅」。

    變招變得好快!陳爭不瞭解少林功夫,一時間不敢貿然強進,後退一步,穩住身形。

    再看魏固誠,步法如蛇形,遊走不止,是不是衝上前來半步,低抬腿,或掃自己腳踝,或踹自己膝蓋。

    抬腿如風,落地如針,動如脫兔、身似龍形、拳若流星。

    一時間陳爭還真沒有好辦法加以化解。

    不知道如何進攻,那便不如發揮太極拳的長項,以不變應萬變,後發制人,因此陳爭淡淡一笑,反而又後退了兩步,負手而立,靜靜地看著魏固誠遊走不已。

    雖然陳爭暗自裡也站好了無極樁,以防對方突然進攻,不過在旁人卻看不出來,還都以為陳爭是小看了對方呢,一時間「哄」聲不已。

    魏固誠臉面上掛不住了,大喝一聲:「哈!」

    猛然欺上前來。

    少林功夫,更是純正的外家拳,站如釘,東如風,這次撲上前來,魏固誠同樣是依靠彈腿的步法,每走一步,宛若腳上帶著千斤之力。

    「卡嚓!」「卡嚓!」「卡嚓!」

    搭建擂台的木板竟然承受不住這種距離,紛紛碎裂。

    轉瞬間魏固誠已到陳爭近前,腳下不斷進擊,讓陳爭不得不矮身防守。

    但魏固誠臉上卻露出了一抹笑意,因為腳上的連環彈腿,不過是為了吸引對方注意力,真正的殺招,反而還是在手上的。

    一記纏腕箭踢,緊跟著回身插掌,掌勢剛到一半,驟然變換,變成了一路「鐵索橫孤舟」,就如這一招的名字一樣,力大無儔,猶如鐵索橫江,直朝陳爭腰際砸來!

    腰部乃是發勁的樞紐,若是腰部被這一招擊中,陳爭就算是鐵打的,也恐怕再也無力再戰了。

    幸虧陳爭總做輕盈,柔軟異常,一動而全身皆動,一個騰挪之間,已經如同狸貓一般,後退兩步。

    別說是這一招「鐵索橫孤舟」了,就算是魏固誠想好的後招,也都全然用不上。

    「這兩個人之間的功夫,竟然是不相伯仲,難分上下,實在是太難得了!」見證席上有人驚歎說道。

    但觀眾們卻有點不同聲音,其中甚至好有些人覺得。這不像是在決鬥,更像是兩個人商量好了的表演。

    否則為什麼打了這一會,雙方誰都連對方的一角都沒碰到?

    其實他們不知道,真正的中國功夫,如果一旦達到了身上,那也就瞬間結束戰鬥了。

    這與西方拳擊,兩個人在拳台上相互打了對方一百拳。最後哪個先支撐不住了這才眩暈倒地是截然不同的。

    而這個時候,擂台上的魏固誠見連番變招,都奈何不了陳爭。有些急躁。

    畢竟他的招式大開大合,大範圍遊走,而陳爭的太極功夫卻是以靜制動。如果長此下去,必然是魏固誠的體力最先跟不上。

    看來也只能施展自己的看家本領了。

    想到此處,魏固誠的動作忽然由極快變得極慢了下來。

    但動作慢了,體內卻血液奔湧,氣息暴漲。

    腳下更不再是迅速若風,進退急速,而是變成了如同雙腿在泥水裡蹚泥前進,身子穩如坐轎。

    緩慢陳爭身前,隨後驟然身捷步靈,與陳爭交手的一瞬間。身體起伏擰轉,宛如游龍。

    陳爭看得出來,這步法、這身形,暗暗心驚,竟然是八卦掌!

    八卦掌可是內家拳三大名拳之一。甚至於太極拳齊名並駕,同樣是道家的拳法,包含道家之中的至理。

    拳如其名,八卦掌,每一招每一式中,都暗合卦象。甚至在這方面比太極做的更好。

    唯獨是在陰陽轉換方面,不如太極流暢,陰陽互濟。

    此時魏固誠手中拳勢一上一下,陰陽兩分,正呈兌卦。

    這一卦,陳爭自己也就用過,那是當初對陣安娜和瓊絲兩人的時候。

    兌者,陷也,如果不明就裡的人,中者立撲。

    看到這一幕時,陳爭反而卻忽然笑了。

    他本身就是個地地道道的倒是,玩別的自己未必是對手,但論陰陽五行,又有誰能比得上自己?這個魏固誠,用八卦掌來打自己,也是該著他倒霉!

    因此陳爭全身放鬆,雙手陰陽互分,在拳勢中暗合了一個震卦出來。

    既然你想用八卦掌來贏我,那我就把八卦玩到極致來讓你看看,陳爭心中如此想道。

    八卦之中,不同卦與卦的關係,其實只有三種,那邊是「相生」、「相凌」、「相剋」。

    而與兌卦相生的,那邊是震卦,震卦生兌卦。

    內合纏絲勁,陳爭雙臂與魏固誠雙臂相交只是,一面化圓,一面其實是在以自己的震卦來生對方的兌卦,讓對方體內勁力受此牽引,氣機大盛,鼓蕩不止。

    一個圓圈還沒畫完,就在魏固誠勁力將要達到巔峰卻還沒有達到巔峰的時候,陳爭手中拳勢已經改變,成了艮卦。

    艮卦勁力如山,正可與魏固誠掌中勁力相互抗衡。

    而這還是次要的,最主要是艮卦正與魏固誠手中的兌卦相凌為逆。

    一瞬間魏固誠就感覺自己的勁力怎麼有些發不出去,反而有些被陳爭借力打力,返還自身了的感覺?

    還正心中奇怪,陳爭手中拳勢一變再變,瞬間又變成了離卦。

    兌卦在地為澤,但是在五行屬金,離卦為火,火克金,因此離卦正是兌卦的剋星!

    魏固誠已經感覺到有些不妙,可是想要收手,卻發現手臂竟然已經被對方纏住。

    「糟了!著了對方的道了!」

    魏固誠心中剛剛想到此處,陳爭已經「哼」的一聲悶哼,向前進力。

    全都並沒有打在魏固誠身上,只是將魏固誠本身之力化開打回,但魏固誠同樣感覺胸口處如同被人一記隱形巨拳頭,凌空擊中。

    霎時間陳爭的勁力。再加上魏固誠自己的勁力被借力打回,這種力道猶如排山倒海,根本是任何人都無法抵抗的!

    魏固誠徑直被拍飛出去七八米遠,一路上倒走著趟泥步,足足走了十幾步這才勉強站定。

    也是他下盤穩固,竟沒有倒地,不過步步都踏得地面木板粉碎,最後還「噗」的一聲,噴出了一口鮮血。

    「凌空勁!?」魏固誠抹掉嘴角鮮血,一臉的不可置信。

    他是沒想到陳爭年紀輕輕,竟然已經練到了太極拳的最高境界,傳說中的凌空勁!

    「我也是剛剛掌握凌空勁沒幾個月,能夠隨心而發,可卻不能無限發放。」陳爭誠實地對答。

    也是,如果陳爭搭手之下能夠隨意無限次的發放凌空勁,那今天這場比賽也不用打了,怎麼打都是魏固誠輸。

    但既然陳爭也達不到這種程度,那自己也還有機會。

    不敢多做停留,顧不得胸中氣血翻滾,魏固誠再次動了起來。

    這一次也不是掌也不是拳,而是化為手刀,遊走陳爭兩翼,不與他正面交鋒,專攻側面。

    俗話說,「太極柔帶剛,八卦游四方」,魏固誠這是學聰明了,專門發揮八卦的長處,改為游身尋找機會了。

    倒是的確,其實以八卦掌對陳爭太極拳,魏固誠是有點吃虧的,因為八卦最擅長游身纏鬥,可是單挑比賽,往往沒有太多游身的機會,很容易便會被陳爭封住角度。

    剛剛魏固誠已經氣血翻騰,本來氣息就有些不濟,再拖下去更不是陳爭對手,此時見陳爭封住游身角度,魏固誠乾脆最後一搏。

    「呵!」一聲大喝,竟然直搶中宮,拳握中空,宛如斗大一個錘,直朝陳爭面門砸來。

    八卦掌的捶法!

    今天這場決鬥,魏固誠的確是發揮出了他最巔峰的勢力。

    雖然這場打鬥說來話長,可其實從開始到現在,也不過十分鐘而已,而魏固誠在這十分鐘之內,從極快,到極靜,從極剛,到極柔,已經做到了數次陰陽極致的變化。

    但是可惜,他做的再極致,也達不到陳爭這種地步。

    因為陳爭到此時已經突破了陰陽,融合了陰陽,達到了無極之態。

    身輕如燕根如山,蓄勁納百川,發勁似雷電,動中求靜靜猶動,剛柔不分最上乘。

    到此時此消彼長,魏固誠氣力難濟之後,陳爭的太極拳,已經再沒有了一絲破綻,圓融無瑕。

    「光!」

    以捶勁對捶勁,陳爭的一記翻身搬攔捶,全身整勁勃然而出,竟然直接將魏固誠凌空砸飛,「噗通」一聲落在地面上,揚起一片灰塵,再也起不來了。(未完待續……)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