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都市小說 > 花都裡的道士

第一卷 潛龍勿用 第254章 虎嘯猿鳴 文 / 騰飛吧鴕鳥

    第254章虎嘯猿鳴

    第二天等陳爭起床的時候,已經到了中午時分。跟我讀h-u-n混*h-u-n——請牢記

    哎,陳爭歎了一口氣,要知道以前在道觀的時候,陳爭可是每天天黑不久就睡覺,太陽沒出來就起床了,保持了一個很好的作息習慣。

    只是來到都市後,也不免沾染了一些都市人的生活習慣,夜生活慢慢變得豐富了。

    其實這也是好事,就是每日早起練拳的時間被佔用了。

    還好現在有別墅,要不然在都市中車水馬龍,等清晨一過,真沒有一個適合自己練拳的地方。

    陳爭心中這樣想著,便邁步出來房門,下了樓,來到院中。

    本來想去花園練拳,可才一到院中,就看到花園裡一群人就正在練著呢。

    原來昨天發生了槍襲事件,電影繼續開拍無法保證安全,因此馮國安放了劇組一個長假,什麼時候繼續開拍待定。

    陳家班的全體成員沒什麼事情做,就全都集中在了花園中練拳。

    陳爭在一旁靜靜的看了片刻,時而微笑不語,時而微笑點頭。

    除了站樁,其實陳爭一直沒怎麼在細節上教導過眾人,全是靠自己的悟性。

    而在中國功夫裡,悟性很重要,畢竟功夫博大精深,沒有那一種練的方式是正確的,只要得其神,也不一定要得其形。

    而功夫的神韻也很多,只要得其一也就可以了。

    自己按照自己的悟性來練,才能練出屬於自己的東西,也只有有了自己的東西,才算是真正的學會了。

    雖然說大家都有了功夫在身,不過要說起來,還是屬何見義的功夫最為精湛。

    張天養也在眾人之中,跟著大家一起練拳,不過陳爭看到了他,卻忍不住搖了搖頭。

    要說實戰技擊,那毫無疑問,現在還是張天養最厲害,但他卻還是沒有把握到太極的神韻。

    太極難出功夫,但只要出了功夫,張天養這樣練下去,可就會遠遠落在何見義等人的後面了。

    也是張天養加入武館以來,陳爭都並沒有怎麼教他,看來今天要好好指導一下眾人才行。

    想到此處,陳爭不再觀瞧,而是大步走入花園之中。

    「大爭師父來了。」施勇叫道。

    眾人全都收了拳勢,圍過來問,何見義問:「大爭兄弟,我們練得怎麼樣?你看我們最近有沒有進步?」

    上一次陳爭教給何見義等人身體上要有五張弓,五弓協調,而現在看來,他們也都練的不錯,已經可以初步做到蓄勁如開弓,這樣打出去的勁力自然更強一分。跟我讀h-u-n混*h-u-n——請牢記

    陳爭點了點頭:「你們練得都很好。」隨後又說:「只有張天養你練得不好。」

    「呃……」張天養有些臉紅,枉為已經小有名氣的拳手,卻被陳爭點名批評,難免有些尷尬,說道:「大爭師父,我以前練得都是快,但現在忽然學太極要慢下來,很難適應。」

    張天養以前練的,無論是截拳道,還是詠春拳,都是以快為主。就以李小龍為例,一秒鐘可以打出九拳,速度之快匪夷所思。

    「大爭師父,為什麼我練這太極拳,反而還沒有我用截拳道時更厲害呢?」張天養又問。

    「那是因為你還沒有悟出來太極的意境。」

    「太極的意境?」

    「沒錯,任何拳法,都有意境,就比如說八卦掌,如雞踏雪,似馬趟泥。又比如說形意拳,起似挑擔,落似鉤桿。而太極拳的意境,則是上善若水。」

    「上善若水?」

    「你上次也說過,李小龍也說,拳法要想水,無形無式,無跡可尋,不過李小龍雖然厲害,畢竟不是道門中人。真正的上善若水,則還包含養氣,養氣如同蓄水,而發勁則如同洪水決堤。只有蓄得水多了,一旦傾瀉出去,這才能排山倒海,勢不可擋。等你悟出來太極的意境,你也就自然而然做到了這一點。」

    陳爭又說:「而等打人的時候,也就猶如洪水浪頭,一浪緊接著一浪,勁道永無窮盡,這樣才算是太極功夫入了門。」

    「而這些東西,都是要你自己去悟的,我所能教給你的不多。不過今天我倒是想要糾正你一點,那就是你的呼吸方法。」陳爭又說道:「剛好大家今天都在,就一起來學怎麼呼吸吧。」

    「怎麼呼吸?這有什麼好學的,我們誰都會啊?」何見義不解問。

    陳爭笑了笑:「誰都會,可不是誰都呼吸得好。我開始沒有教給你們呼吸的方法,是因為你們原本是初學,只能專心練動作,專心學發勁,而現在你們這些都比較純熟了,也不怕你們顧此失彼了。」

    「尤其是張天養,你之前和我比武時,總是怪叫,可卻沒有章法,不但起不到作用,反而亂了氣息。」

    陳爭最後又說道:「張天養你原本就有基礎,也摸索到了怎麼發勁,其他人你們最近也進步明顯,那現在就都要注意呼吸了。」

    呼吸的確重要,不說習武之人,就算是唱歌、唱戲的,也都要學習呼吸,現在就算唱歌之人,也都學會了氣運丹田。

    其實氣運丹田本身並沒有什麼玄虛的,只是眾人以訛傳訛,將它傳的玄虛了,無非指的就是靜氣下沉,以丹田為重心。

    練得不用多久,也就可以達到「胎息」的境界,更不是好像武俠下說中所說的那樣直接可以閉起,而用丹田喘氣,人好像死了一樣。

    所謂的胎息,不過就是因為練習的時間久了,喘息之間不用刻意,氣息都可以流經丹田。呼吸時一吸則小腹內收,一呼則小腹隆起。

    拳法講究內三合,心與意合、意與力合、力與氣合,最後一句其實說的也無非就是勁力需要靠氣息來運行,只有氣息在體內運轉靈活了,勁力才可以透達全身,更不會勁力忽然一滯,而是能夠做到運轉自如,勁力連綿不絕。

    也只有這樣練的時間久了,才能達到虎嘯猿鳴的境界。

    何見義等眾人初學功夫,對虎嘯猿鳴的意思不瞭解,不過張天養卻聽說過,問道:「虎嘯猿鳴?真的有這種境界麼?」

    不怪張天養發問,因為功夫沒落失傳,各種說法五花八門。

    其中一種說法,是把出拳時的一陣清嘯當成了虎嘯猿鳴,可其實不然,因為這是勁力打出去的聲音,或者如同放箭,「咻」的一聲,又或者如同甩鞭,「啪」的一聲獵獵脆響。

    也有一種說法,是說內力磅礡無比,氣息在體內就能發出轟隆隆巨響,如同雷音。

    這更傾向於神話和玄幻了,如果真能到這種境地,兩人不用動手,光是嚇也把對方嚇得不敢出手。

    而陳爭所說的虎嘯猿鳴,則只是他師門所傳下來古傳太極拳一脈的呼吸法門而已。

    「莫非是呼吸的時候學老虎和猴子叫,就叫做虎嘯猿鳴了?」何見義插言問道。

    陳爭苦笑不已:「當然不是,太極拳,是道家的功夫。而其實道門內的玄學五術是互通的。尤其是古人,為了防止他人偷師,因此拳經中常常會用隱語,不懂道門玄學的人,就算偷了拳譜,也學不會的。」

    隨後陳爭緩緩道來。

    原來,虎嘯猿鳴這四個字,絕不是字面上理解的這麼簡單。

    虎指的是什麼?在八卦中,虎屬坎卦。

    在八卦中,每一卦都是由三根爻所組成,中間斷開的叫陰爻,連成直線的叫陽爻。

    而坎卦為兩陰爻夾一陽爻,所以說水有真陽之氣,易動且如虎之性。

    坎卦屬水,在身體中,則對應的是腎。

    猿指的是什麼?心猿方寸機,因此猿代指的是心。

    心屬火,在卦為離,離卦與坎卦剛剛相反,坎卦兩陰夾一陽,而離卦則兩陽夾一陰。

    因此說水火相剋。

    就連隱門中的那群騙子都知道水火互濟,可見這在道門玄學中的作用。

    人體中也是如此,心腎相連,衰則同衰,盛則同盛。

    只是人體之內,心為離屬火,在上;腎為坎屬水,在下。

    火性炎上,上而愈上,水性向下,下而愈下,因此則不能做到水火互濟。

    在卦中也同樣如此,離上坎下,是《周易》第六十四卦,卦辭曰「火水未濟」。

    而如果坎上離下,這便是《周易》第六十三卦,做到「坎離既濟」、「心腎相交」。

    陳爭將這些解釋了一番,可其實在場的無論何見義等農民工,還是施勇等武校學生,又或者是張天養,其實都沒有道門玄學的基礎,因此聽的半懂不懂。

    「因此『虎嘯猿鳴』這四個字,無非指的就是呼吸的方法,練氣練得久了,則氣息自動經過丹田,利用呼吸來降心火,提腎氣,使心火與腎水陰陽相交、水火互濟,這樣等太極靜而生動的時候,就能氣息鼓蕩,發出如虎嘯龍吟之聲。」

    陳爭笑了笑說;「這也就是我師門內所傳的『虎嘯猿鳴』的含義,與其他流傳的說法大不相同了。」

    「這麼說,不是肚子裡轟轟隆隆想了?」張天養心中感歎:「看來武俠小說中說高手運氣時,常常會忍不住發出一陣長嘯,也不是全是編造。」

    陳爭點了點頭:「尤其是當體內太極靜而生動的時候,而體內氣息不足,則更需要這樣利用聲音來接引勁力。」

    「那大爭兄弟,我怎麼沒聽你叫過,你能做到虎嘯猿鳴了麼?」何見義又問。

    陳爭笑了笑說:「這個階段我已經過了,體內氣息十足,其實也就不用發出這樣的聲音了。不過當勁力鼓蕩時,也難免會發出哼哈二音。」

    眾人想想也是,陳爭的功夫,那可算得上是宗師了。

    而大宗師無不是負手而立,表情淡定,怎麼會啊啊大叫?

    沒錯,其實虎嘯猿鳴,也不過是太極拳練習過程中的一個階段罷了,到了這個階段,並不見得功夫就一定厲害。

    只是現在做到這一點的人都已經滅絕了,漸漸被傳成了神話。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