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都市小說 > 花都裡的道士

第一卷 潛龍勿用 第19章 授拳 文 / 騰飛吧鴕鳥

    中國的武術有多厲害,究竟能不能達到開碑裂石的地步?這點陳爭不知,他也根本做不到。

    不僅是他,就算是他師承傳下來的各種拳經古譜上也並沒有提到過這種境地。

    但如果說憑借肉掌能不能將人打死,陳爭可以立馬給你一個肯定的答案:能。

    中國的功夫很講究發勁方法,任何一種功夫練到巔峰,發出內勁,打到要害,都可以做到一擊斃命。

    而這種「內勁」,卻絕非是什麼玄虛的東西,更不是內功,也不是氣功。

    也許是武術已經面臨失傳了的緣故,人們看不到,只能靠想像,因此以訛傳訛的情況十分之多。比如說憑借內功氣功等開碑裂石,刀槍不入。

    但這怎麼可能,血肉畢竟是血肉,再怎麼練,它也變不成鋼板。

    氣功雖然太玄,但氣,卻是中國武術中不可缺少的東西。

    練功只要練的正確,一段時間後,一般人都會明顯地產生氣感,而再繼續練下去,全身上下就如同有氣貫穿。

    而氣沿著身體行走的脈絡,即是經絡。

    用拳頭打人時,也絕非是用氣打人,更不是什麼內力。

    陳爭師門中有很多古時留下來的拳譜,但就算翻遍了,他也從來沒有出現「內力」、「內氣」這等字樣,提到的只會說「內勁」。

    在拳經中,「勁」與「力」是不同的概念,就比如說一般人揮舞拳頭打人,這只能叫用力,絕非用勁。

    形意拳中有明勁、暗勁之分,其實說白了,明勁就是**練到巔峰,用的是肌肉的力量,也就是用力;暗勁才是真正的用內勁打人。

    只不過平常說的時候,卻並沒有這麼嚴格,都是混用,靠人意會。

    用內勁打人,力從足上起,主宰於腰,氣感也正是由此而升,這裡便是俗稱的丹田。

    但對敵之時那容得這麼繁複的過程?這就需要做到著名的內三合:心與意合,意與氣合,氣與力合。

    氣息自丹田而起,沿經絡貫穿全身,心念一動,拳意已到,蓄而後發,後發而先至。這也正是很多拳經中所謂的用意不用力的道理。

    因此真正的太極高手,有時看似並不是很用力,但卻有內勁含在其中,每拳擊出,都會身上一抖,發出一聲清嘯。

    有人說,這是力量自腰部發出,沿著脊椎向上,帶動全身骨骼,每一節骨骼發出一聲輕響,連成一片的效果。

    其實都太玄,事實很簡單,就和鞭子打出去的效果一樣,用手揮鞭,並不需要用多大的力氣,可鞭頭卻勁力非凡,同時也會發出一聲脆響。

    太極拳中所說的「發勁如甩鞭」,也就是這個道理。

    陳爭打光頭這一拳,就是如此,用上了太極中獨特的發勁方法,先凝而不發,再如甩鞭一樣驟然發勁,而且這一切瞬間完成,威力不可小覷,足可一拳將人斃命。

    當然,陳爭此時留了一手。因為他只想起到威懾旁人的效果,並沒有想真的鬧出人命。

    能發不能收算不得厲害,真正的高手都是可以做到收放自如,陳爭對他這一拳心中有數。

    但即使是這樣,光頭男依舊被轟飛出去了七八米遠,「噗通」一聲摔在地上,掙扎著才剛爬起來,卻又忽然倒地,口中噴出一口鮮血。

    眾人皆是大驚失色,現場人數雖多,可卻異常安靜。

    就連還坐在地上的高聲遠,此時也根本不能再吐得出一個字來。

    陳爭見震懾效果十分不錯,這才收勢站定,冷冷地問道:「還打麼?若是有人想打,我隨時奉陪。」

    可那一群流氓全都噤若寒蟬。

    「不想打的話,就哪來的回哪去吧。順便把這兩個人也抬走,我已經留了手,及早送醫院治療,不至於落下什麼殘疾。」

    那群流氓卻還在發懵,沒人敢動。

    「再不走可別怪我動手了!」陳爭忽然一聲低喝,身體一蹲,隨便擺起個架勢。

    那群流氓集體打了一個寒戰,再不敢逗留,連忙將地上的兩人抬起,然後悉數上車,一溜煙開走了。

    一直等那兩輛麵包車遠去了,陳爭身後的那群工友也依然在震驚之中,一個個的嘴巴足能塞得下一個雞蛋。

    最後還是何見義率先問道:「陳爭兄弟,你練過功夫?」

    「嗯。」陳爭點了點頭。

    何見義又問:「那你剛剛打跑那些人時用的是什麼功夫?」

    「太極拳。」陳爭回答說。

    「太極拳?」何見義明顯有些詫異:「我一直以為太極拳就是老頭拳,可沒想這麼厲害啊!大爭兄弟,你能不能教我?」

    「你真想學?」

    「當然是真想學啊!」何見義連連點頭,隨後又說:「這個是不是有武林規矩,不能外傳?要不我拜你為師也行啊。」

    「哪用拜師,我們是兄弟嘛,你要是真想學,我就教你。」陳爭連忙說。

    其實陳爭早有心想要培養何見義了,不說他已經早在心中把何見義當成了兄弟,就說他的命格,若要完成大業,少不了殺破狼這三顆星耀相助。

    而何見義正是其中的破軍。

    破軍之將,相當於軍中先鋒,本就應該勇猛無儔,讓他學學功夫,那還真是最好不過,以後說不定還能有大用。

    這時另一名工友說道:「大爭兄弟,反正一個羊也是趕,兩個羊也是放,既然你肯教功夫,也算我一個吧!」

    「我也想學,算我一個。」

    眾工友紛紛說。

    「你們想學倒是很好,不過話可要說在前面,練拳是件苦差事,而且不能三天打魚兩天曬網,你們能不能堅持?」陳爭問。

    眾工友們笑道:「苦差事怕什麼,我們從來干的都是苦差事,干了好多年了,也不在乎再苦這麼一點。」

    陳爭想想也是:「好,那我就先教你們一套長拳吧。」

    「長拳?」何見義插嘴說:「大爭兄弟,我想學你剛剛打的哪種太極拳啊,而且不是說太極拳是內家功夫麼,這個長拳好像是外家拳吧,我想學內家的。」

    「對對,我們也想學內家功夫。」眾工友附和道。

    「拳本無內外之分,只有練的人有內外之別,其實只要練法正確,長拳也一樣可以練成內家。」陳爭笑了笑:「你們沒有基礎,直接練太極拳並不好練。我所練的這種古傳太極拳本是廣義的,並無招式,所以才說無招勝有招。如果非要說有,那也就只有兩招,聽勁與發勁而已。」

    「啊?」眾人一愣,無招這可怎麼練?

    「再說,沒有一定的外家功底,也練不好太極。你們先用長拳練練身體,培養培養氣感,等有些基礎了,我再慢慢教給你們太極拳聽勁與發勁的功夫。」陳爭說道。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