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御前駙馬

正文 第七十四章 人重二字解疑團 文 / 上官伯龍

    第二更到~~~~

    蓮花聖母的一首讖文念出來之後,立即便引起了一陣騷動。

    而在蓮花聖母的提示之下,將第三句讖文解讀了出來之後,柳彥也照本宣科式的將第四句讖文給解讀了出來,與蓮花聖母所解讀的第三句讖文可謂是珠聯璧合,配合的惟妙惟肖。

    這一切也都證明了之前蓮花聖母所說的,第三四句指的就是帝王之位,就是指的明君。

    如此一來,如果照著這個方式下去,那麼解讀這第一二句,應該就不難了。

    被蓮花聖母那異樣的目光看了一眼之後,靖王頓時有種無所適從的感覺,不禁令靖王楞了一下。

    良久之後,靖王才微微抬起頭來,隨即看著蓮花聖母又道:「按照聖母娘娘所言,這三四句已經解讀出來,指的就是所謂的明君,那敢問這一二句又該作何解讀呢?」

    對於靖王而言,詩詞歌賦什麼的,他也有過不少研究,但是在這一刻,他就好像突然變成了一個文盲一樣,都沒有親自去解讀的意向,再一次的又問向了蓮花聖母,這與以前的靖王又有了很大的差別。

    當然,或許靖王有靖王自己的想法,或許他有什麼顧慮,或許他已經知道讖文的意思,但是卻不敢隨意亂說,所以……

    而一旁的張誠,在聽了蓮花聖母和柳彥二人所解讀的第三四句讖文之後,他也忽然像是開了竅一樣,也照著他們的方式,在心裡研究起前兩句的讖文。

    「『朱門庶子龍騰空』,朱門,即是紅色的門,一般泛指王公貴族的住宅大門,漆成紅色才表示尊貴。引申出來。可以指有錢人家。當然,這裡的朱門,應該可以可以理解為帝王之家,畢竟大明的帝王都是姓朱的,那麼這個所謂的『庶子』……」

    張誠在心裡琢磨著,一直低著頭,沒有理會周圍的一切,也沒有聽蓮花聖母繼續說話,自顧自的沉浸在了自我意識之中。

    而蓮花聖母在靖王的詢問之下,再次點了點頭。開口道:「這第一句『朱門庶子龍騰空』之中,『朱門』不難理解,指的就是帝王之家,也指帝王的姓氏。

    而『庶子』二字,與嫡子相對,就是非正妻所生的兒子,而在帝皇之家,指的便是非皇后正宮所生。

    至於『龍騰空』之中,著重是『空』字。所謂空空如也,就是一無所有。『龍』,傳說中的靈異神物,亦乃萬獸之首。更是帝王的象徵。因此,『龍騰空』指的就是一無所有的帝王,當然,在沒有登基繼位的帝王那還不是帝王。

    很明顯。綜合起來,所謂的明君指的就是帝王之家裡面姓朱的一名庶子。」

    蓮花聖母侃侃而論的又解讀了一大通,逐字逐句的一一進行了解釋。聽得眾人也是一陣豁然開朗。

    不可否認,在這裡解讀籤文還不收一分錢,蓮花聖母的敬業精神著實難能可貴,是一般的算命先生無法比擬的。

    然而別看蓮花聖母說的很複雜,聽起來好像內容很多一樣,但是每一字每一句她都說的很實在,細細琢磨,還真像是那麼一回事。

    而她這麼一解釋之後,就著這一句讖文,台下眾人又開始嘀咕起來。

    「原來是這樣,看來明君還是在帝王之家!」

    「是啊,只要不是外姓人,對於大明王朝還是沒有太大的影響的。」

    「反正是朱家人的天下,既然是一位明君,那我們也就沒有擔憂的了。」

    ……

    就這麼一直持續了很長一段時間,眾人才漸漸平息下來,只見此刻的靖王微微撅了撅嘴,一番若有所思的沉吟之後,又抬頭看向了蓮花聖母。

    「原來如此,娘娘所言,聽起來確實很有道理。」

    靖王連連點頭,對於蓮花聖母的解釋,表示十分的認同,足見他聽得也很認真,也很明白。

    寧安也跟著道:「既然如此,那就表明新的明君應該還是朱家的人,而且還不是皇后所生,少年時一無所有,鬱鬱不得志了?」

    根據蓮花聖母所說的,寧安不禁對此進行了一番聯想和推測,最終推測出了這麼一個結論。

    帝王之家裡面並非皇后所生,年少時一無所有,且鬱鬱不得志的一位皇子?這麼形容起來,似乎有點……

    說著,寧安也不由地往靖王的身上看了一眼,眼神之中則是充滿了怪異的味道。

    如果方纔所猜想的屬實的話,那就是說,靖王也基本符合這個條件啊!如此一來,那明君豈不就是……

    靖王與嘉靖是同父異母的兄弟,且嘉靖比靖王大,雖然嘉靖也不是皇后所生,但是在他登基之時特地進行了一個所謂的「大禮儀」,結果莫名其妙的就將自己的身份和母親的身份都改變了。

    說到「大禮儀」,就不得不回到嘉靖登基的那一段歷史了。

    「大禮議」是指發生在明正德十六年到嘉靖十七年間的一場規模巨大、曠日持久的爭論,為明朝嘉靖年間因明世宗生父稱號問題引起的政治紛爭。

    「大禮儀」發生於明世宗登基不久之時。當時,世宗與楊廷和、毛澄為首的武宗舊臣們之間關於以誰為世宗皇考(即宗法意義上的父考),以及世宗生父尊號的問題發生了爭議和鬥爭,歷時三年才落幕。

    最後,「大禮儀」結束之後,嘉靖便追封父親為「興獻帝」,母親為「興國太后」。

    所以,事實上,嘉靖終究也算是皇后所生,而靖王卻並非如此,乃是庶出。

    再加上靖王自小就無官一身輕,直到嘉靖登基稱帝,才封了一個所謂的王爺,而且還是類似於「八賢王」之類的「閒王」,只有稱謂,並無實權。

    綜合起來一看,靖王已經滿足了朱門庶子、年少時一無所有、鬱鬱不得志這三點基本條件,與蓮花聖母所說的完全符合啊!

    這麼一來。所有人的目光,甚至包括張誠柳彥等人,都不由地齊刷刷的看向了靖王。

    難道所謂的明君,真的指的就是靖王?

    靖王感覺有種不適,於是立即顯得有些緊張的道:「聖母娘娘,那這第二句呢?」

    趕緊轉移了話題,為的就是不讓眾人把目標集中在自己身上。畢竟這所謂的「明君」只是蓮花聖母一家之言,如果是真的那也無所謂,可是倘若有假,那豈不是成了竊國之賊了?那他的下場豈不是要與嚴嵩一模一樣了?

    有些話。絕對不可以亂說,有些事,絕對不可以亂做,甚至有些東西,也絕對不可以亂想!

    生在帝王家,伴君如伴虎,這是亙古不變的道理。

    「對啊!這第一句已經解讀出來,那這第二句又該作何解讀呢?」

    寧安也追問起來,好奇之心完全掩蓋住了嘉靖憑空消失一事。

    當然。對於所有人而言,除了已經昏迷的回到寢宮的沈貴妃,就連張誠張居正等人,也都似乎已經忘記了嘉靖消失一事。反而都被那一句讖文給深深的吸引住了。

    當然,張誠有張誠自己的想法,因為這句讖文如果不弄清楚,他的心就不論怎樣都踏實不下來。

    「無量壽佛!『離人歸來衣谷重』一句之中『離人歸來』不難解釋。從字裡行間就已經看得出來,此人一直都在外面飄蕩終於得以回還。

    所謂的『錦衣玉食』所包含的就是『衣』、『谷』二字,『重』。會意兼形聲。金文字形,從東,從壬(ting),東亦聲。壬,挺立。東,囊袋。便是很沉的意思。綜合起來,指的便是一招富貴,飛黃騰達。

    帝王之家,一招富貴,飛黃騰達所隱喻的便是登基稱帝。所以,這另一層意思還是指的明君。」

    蓮花聖母再次說道,口中不厭其煩的一字又一字解釋著,如同一個語文老師在耐心的教導一群小孩子學習漢語一樣認真仔細。

    如此的耐心細心,如果蓮花聖母辭去她白蓮教聖母一職轉而去當教師的話,相信大明的「全國十佳青年傑出代表」、「感動大明年度最佳人物」、「大明最美麗的女教師」等等獎狀肯定是拿到手軟!

    「嗯,聖母娘娘字字珠璣,句句錦繡,實乃讓人耳目一新,眼前一亮!」

    靖王又一副豁然開朗的口吻說道,似乎一瞬間,心中的疑惑又解開了不少。

    現在四句讖文全部解讀出來,所有人也都跟靖王一樣,看來這蓮花聖母說的還真的是煞有其事,不禁紛紛開始點頭。

    而就在這個時候,張誠突然一怔,旋即緩緩抬起頭來,像是想到了什麼,於是立即看著蓮花聖母問道:「那敢問娘娘,這解讀了半天,似乎還是沒有說明其中所謂的明君到底是誰啊?」

    沒錯,說了半天,還是直接讀出了一個模糊的概念,根本沒有任何相應的解釋才對,那又該如何去找所謂的明君?

    「無量壽佛!張大人聰穎過人,怎會不知道其中的明君是誰呢?且看這第二句『離人歸來衣谷重』之中第二個字和第七個字,答案就在裡面!」

    「第二個字和第七個字?」

    所有人都不由地又是一陣狐疑,旋即紛紛掰起手指,數了起來。

    「第二個字是『人』字,第七個字是『重』字,『人重』,『人重』,莫非……」

    「『人重』?難道是……」

    就在這時,所有人的目光都不由地再一次看向了靖王,齊刷刷,整齊劃一,空氣瞬間為之凍結!(……)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