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御前駙馬

第三集 京科會試 第三十三章 隔紗診脈施妙手 文 / 上官伯龍

    天色漸黑,也不多做逗留,迎著淒淒秋風,袁海雲便在靖王的陪同下往太和門走去,其他人則是各自回府,靜待佳音。

    進宮,這是袁海雲以往一直都沒有想過的事情。現在想起來,也覺得挺讓人興奮的,要知道,有些人,窮其一生的追求,最後都無緣得見皇宮一面,看來自己倒是挺幸運的。

    與靖王邊走邊聊,《黃帝內經》、《傷寒論》、《千金方》甚至是《五味十方》袁海雲都是知無不言,言無不盡。而靖王也很樂意聽袁海雲說醫藥典,似乎靖王也對這些東西有所研究,不然一般人是很難答上一兩句的。

    聊著聊著,不知不覺間二人便來到了御房門口。

    靖王進宮自然不需要太過大費周章,只需要亮出自己的令牌即可。而聽內務府總管馮保太監所言,嘉靖此刻在御房看,靖王便直接將袁海雲帶了過來。

    這個時候還有心情看?以靖王的聰明與對嘉靖的瞭解自然不會信這點。在朝堂上就看出嘉靖一臉的疲態,到了此刻,恐怕早就已經趴在桌子上睡著了。

    果然,待靖王袁海雲兩人出現在御房門口的時候,孟公公一指比在了嘴邊,做了一個「噓」狀,隨即輕言道:「王爺請稍候,待老奴去看看皇上睡醒了沒有再出來匯報,還請稍等。」

    靖王會意的點點頭輕輕嗯了一聲,孟公公便小心翼翼的將御房門推開了一個小縫。然後就著自己的小身板擠了進去,旨在盡量不發出超聲驚擾了嘉靖。

    不一會兒,孟公公便笑意滿滿的走了出來,看著靖王道:「王爺。皇上他已經醒了,說請王爺您這就進去!」

    「謝謝孟公公!」靖王一句感激,然後便與袁海雲一道往御房內走去。

    「臣弟(草民)參見皇上,願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一進御房,金碧輝煌四個字便赫然出現在了袁海雲腦子裡,再見嘉靖體態莊重,即便沒見過皇帝的他也知道此人就是當今皇帝,於是與靖王一道。立即跪地高呼道。

    「起來,這裡也沒有外人,咱們不必君君臣臣的太過拘謹!」嘉靖淡淡的說道,隨即便把目光放到了袁海雲身上。待靖王與袁海雲起身之後,他便道:「皇弟此番前來不知所謂何事?」

    靖王躬身道:「回皇上,現在李妃娘娘身子每況愈下,臣弟實在擔憂。於是臣弟在民間找到一位大夫,號稱『妙手醫仙』。專治各種疑難雜症,相信應該可以治得了李妃娘娘的病症。」

    妙手醫仙確有其人,但是並非袁海雲,而是袁海雲他爹袁鳳鳴。靖王如此說也是篤定嘉靖不知道實情罷了。不過這樣說也是為了給嘉靖吃一顆定心丸,妙手醫仙?都可以封仙了。那還不是很厲害?

    要知道,這嘉靖皇帝最沉迷的就是丹藥修仙。凡事與仙字掛鉤沾邊的,他都會很在意的。

    果然,當靖王說完之後,嘉靖不禁張大了眼睛,看著袁海雲道:「你就是妙手醫仙?那你可會煉丹,是修煉用的仙丹。」

    袁海雲沒想到皇帝問自己的第一句話竟然是這樣的,這讓他在一路上做足了的準備全都瞬間變得一無用處。

    「回……回皇上!草民只會煉治療傷病、活血化瘀、強身健體的丹藥,至於仙丹,草民實在無能為力!」袁海雲不知道該如何答話,於是只好一五一十的想到什麼就說什麼。

    袁海雲這麼一說可把靖王給急的,這麼說嘉靖對他的印象肯定就會打折扣的,畢竟嘉靖鍾情的還是神丹妙藥,你一句不會,即便你醫術再高明恐怕都很難得到嘉靖的青睞,這是不爭的事實。

    「皇上,是這樣的!海雲其實一直都有煉丹製藥的習慣,臣弟想,這煉製一般丹藥與煉製仙丹道理應該是一樣的,只是苦於沒有足夠好的材料,沒有適合的爐鼎罷了。而宮中所有的藥材,所有的煉丹器具都是極品,相信海雲假以時日應該可以煉製出仙丹來的!」面對嘉靖的面色蛻變,靖王不得不立即說道,以此來為袁海雲增加一點印象分。

    只見嘉靖聽靖王這麼一說,嘉靖的嘴角又泛起了一絲微笑,隨即看著袁海雲道:「嗯,煉製仙丹的事,還是容後再說!現在最重要的還是如何醫治李妃的病。不然外面的人肯定又會以為朕是個糊塗的皇帝。」

    「豈敢豈敢!皇上多慮了,皇上宅心仁厚,唯才是用,實在難能可貴,外面的閒言碎語不過是一些奸佞小人傳出的謠言罷了!」靖王立即道。

    嘉靖與靖王在這件事上面可謂是英雄所見略同,那所謂的奸佞小人,想必不用說明二人都很清楚姓甚名誰。

    「哈哈!很好!孟公公,擺駕,坤寧宮!」

    說完,嘉靖便起身往御房門口走去,靖王與袁海雲二人則是緊隨其後。

    天色漸黑,缺月掛空。

    不過紫禁城裡面的夜晚卻依舊如白晝一樣,光亮無比。在皇宮裡面轉了一圈,燈火通明的街道,鬱鬱青青的花草,涓涓東去的溪流,無不讓人流連忘返。看見了各種紅磚綠瓦,聞到了各種岸芷汀蘭,摸到了各種輕柔順滑,袁海雲的腦海又一次詮釋了皇宮二字的概念。

    不多時,袁海雲便陪同嘉靖靖王來到了坤寧宮,李妃的住所。

    坤寧宮坐北面南,面闊連廊九間,進深三間,黃琉璃瓦重簷廡殿頂,在明代是皇后的寢宮。可是由於嘉靖皇帝自壬寅宮變之後,就再沒有立後,而坤寧宮又總不能空著,於是嘉靖將沈貴妃與李貴妃兩位自己最寵幸的妃子接到了坤寧宮。

    說起來。這李妃在宮中的生活一直都不怎麼如意,雖然時常得到嘉靖的寵幸,但是這就更加容易遭到其他嬪妃的冷眼與排擠。本身她的出身就很低微,這樣一來。其她的嬪妃就更加看她不順眼。其中有一次李妃已經懷了身孕,可是不知怎地,突然摔倒在地上,導致了滑胎,也正因為如此,嘉靖才特地將她接到了坤寧宮。

    好在此後一直都有沈貴妃陪伴開解,李妃才從失去龍子的悲痛中恢復過來。由於身居坤寧宮中很少外出,因而也就少了與其他嬪妃見面的次數。日子過的也算安穩。只可惜禍不單行,好端端的,卻得了一場怪病,弄得所有御醫都束手無策。

    尤其到了夜間。更是痛苦難耐,如同殺豬般的叫聲令周圍的宮女太監們苦不堪言。

    嘉靖急匆匆的便下了轎,三步並作兩步地往坤寧宮李妃的寢宮而去。

    靖王給袁海雲使了一個眼色,二人便緊緊地跟了上去。

    「愛妃!愛妃!你要忍住!朕給你找來了神醫,這一次一定能夠治好你。你一定要挺住!」嘉靖激動的說道。

    或許對於嘉靖來說,他當真將李妃當作自己的幸運女神了。如今惡疾纏身的李妃換作他人早就不予理睬甚至打入冷宮,絕不會像嘉靖這般的親自前來慰問關懷,甚至還表現的如此緊張。

    「臣……臣妾多謝皇上關……關心!可……」李妃此刻一臉的紅斑。嘴唇發白,眼睛又紅又腫還帶著一抹黑眼圈。看來很久都沒有睡覺了,連說話也是那樣的沒力氣。

    嘉靖不忍道:「愛妃先別說話!請袁大夫趕快進來。趕快為愛妃診治!」

    聽嘉靖大聲叫袁海雲的名字,靖王立即點頭示意袁海雲進去。袁海雲也點了一下頭,然後便大步流星的走進了寢宮。

    「啟稟皇上,娘娘鳳體草民不敢直面,還請皇上允許草民隔紗為娘娘診脈!」

    男女有別向來有之,不過似乎大夫與病人之間就不必如此了。可是如今袁海雲卻要求隔紗診脈,這倒是嘉靖頭一回聽說,而就連站在門邊的靖王也覺得有意思。

    「隔紗診脈?行行行,只要能夠治好愛妃的病,怎樣都行!」

    到目前為止,李妃已經見過了太多的太醫御醫神醫,然而所有的大夫都束手無策,都只有一句藥石無靈,聽天由命。如今嘉靖也算看透了,索性什麼都不管,只要治好就行。

    袁海雲也不敢多做怠慢,立即從掛在肩膀上的藥箱之中取出了一根軟軟的細絲,既像是金絲又像是銅絲。與此同時,袁海雲來到一名年輕太監面前小聲道:「有勞公公將這一頭綁在娘娘的手腕上。」

    年輕太監顯得很稚嫩,也很機靈,不聞也不問,照著袁海雲的意思,牽著線頭,就往李妃的床頭走去,輕輕地將細絲綁在了李妃的右手手腕上面。

    男左女右,應該這樣,那太監是這麼想的。

    袁海雲滿意的點頭,然後就在原地找了塊凳子做了下來,瞇著眼睛,側著耳朵,開始了他的隔紗診脈。

    「袁大夫,你這是?」已然過了有十分鐘左右的時間,袁海雲依舊瞇著眼睛,這不得不令嘉靖緊張起來。

    袁海雲並沒有直接回答嘉靖,而是把耳朵附在了細絲上面,似乎在聽什麼。

    望聞問切,乃是大夫行醫的首要步驟。然而袁海雲就隔著這麼一層紗罩,距離少說也有十米之遠,這也叫看病?甚至連躺在病床上的李妃也覺得不能理解。

    嘉靖還是抑制不住自己的情緒,又道:「袁大夫,你想知道什麼儘管問,愛妃她最近都不怎麼吃東西,冰的甜的,熱的辣的她都不吃。她現在不僅臉上,就連額頭,手臂,腹部都有紅斑出現,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啊?」

    嘉靖的言語很是激動,看來他對李妃的關心是實實在在的,真可謂難為了這位大明皇帝。

    少時,袁海雲終於睜開了眼睛。

    「回稟皇上,李妃娘娘的病……」

    只見袁海雲卸下手中細絲,微微撅了一下嘴,隨即站起身來,再次沉吟了片刻。

    這時,整個坤寧宮寢宮之中的空氣瞬間凝集在一起,一股無盡的壓抑頓然而生。

    突然,袁海雲似乎想到了什麼,立即眼睛一亮道:「李妃娘娘的病,草民應該治得了!」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