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御前駙馬

第三集 京科會試 第六十二章 太學樓科舉會試(二) 文 / 上官伯龍

    說什麼都覺得是理由,伯龍深表歉意,不過還是要說說,最近加班較多,每天十二個小時,所以導致了段更兩天,今天好不容易下班早點,結果又被領導拉去搞活動,本以為可以早點回來更新一章的,結果還是晚了幾分鐘。

    好了話不多說了,既然晚了就晚了,明天,伯龍承諾三更!謝謝大家一如既往的支持!!!.

    ————————————————

    「公主,您也別太擔心,相信李公子已經進入考場了,那嚴嵩就不會拿他怎麼著,小曦覺得咱們還是先回宮吧!」

    太學樓大門外,小曦拉著寧安的衣袖,滿是擔憂的說道。

    本來嘉靖皇帝所頒布的聖旨是要馮保太監去宣讀的,可寧安卻是又拉又扯又鬧又撒嬌的著實讓嘉靖有些頭疼,於是才特許寧安離宮半日。當然,有小曦的保護和暗中的那些大內侍衛,寧安是絕對安全的。只不過宮裡有宮裡的規矩,寧安貴為公主,自然更要遵循。往日還可以以到太傅顧汝之那裡去學習之類的理由搪塞嘉靖,而今日顧汝之被安排去了負責科舉會試,寧安自然不能再如以往那般。現在已經快要正午,卻見寧安絲毫沒有想要離開的意思,確實讓小曦有些擔憂起來。

    寧安似乎沒有聽見,而是繼續不停地把頭探進太學樓中,彷彿想要看清楚裡面的場景。

    「公主!」

    小曦開始拿寧安沒有辦法了,這個公主從來都是這麼的任性,自己可沒有少為她受苦。如果再不回去,估計回宮定然要被沈貴妃責罰。

    「不急不急,讓我再看看,再看看。」寧安敷衍著說道,從她的表情不難看出,寧安並不在意回宮之事,反而更著眼於考場中。

    小曦一臉的無奈,寧安的心思,自己怎麼會不知道,可是自己也不能把公主怎樣,於是只好跟著站在一旁。

    「快,快看!那…那不是溫香玉苑的若…若詩姑娘嗎?她…她怎麼出現在了這裡?」

    「京城第一名妓若詩姑娘果然長得國色天香,要是能夠對其一親香澤,那就是折壽也是值得的啊!」

    「可不是嗎?那樣的美人胚子,看得我心癢癢啊,可是她來這裡做什麼呢?」

    「我可聽說她…她好像跟裡面一個叫做王正堯的考生睡過一個晚上,也不知道有沒有…」

    「你瞎說什麼呢!那個叫做李正堯!你啊,就只有羨慕的份了,我還聽說靖王的女兒長樂郡主和當今的寧安公主都對他有意思呢…」

    ……

    周圍一眾人就如同被牢房關押了幾十年沒吃過肉,突然有一天剛被放出來便看見了一塊雞腿一樣,不停地對安波爾沁品頭論足,而其中似乎有些還是剛剛趕到的,否則便不敢在寧安面前還說公主的事。

    只見安波爾沁身穿青紗縷衣,長髮披肩,雅蘭相伴,風姿優雅的往太學樓門口走了過來,頓時吸引了一大片雄性動物的目光。

    「公主,你聽他們…不如我們走了吧!」聽旁人嘰嘰喳喳說個不停,小曦再次拉扯了一下寧安的衣袖,所謂蜚短流長,公主乃是冰清玉潔千金之軀,即便對正堯有好感,也不可以被外人這麼說才是。

    寧安似乎又沒聽到小曦說的話,反而道:「小曦小曦,你說李公子他們一般考多久會出來一次,你要知道,這要考九日,總不能九天九夜就待在座位上吧!這個可不是人能夠受得了的。」

    「李…李公子?」

    小曦頓時感到有些不可思議,兩眼疑惑萬分的看著寧安,彷彿在說難道我聽錯了?

    「額…」寧安頓時發覺「李公子」這個稱呼好像是第一次從自己的口中說出的,說著,寧安不由地臉一紅,尷尬萬分。

    款款而來的安波爾沁今日顯得格外的陽光大方,如同一顆璀璨的明星在暗夜裡發光一樣,周圍的男女無不為之傾倒。而當寧安抬起頭,轉過身的那一刻,她也看到了安波爾沁。

    「名女若詩(雅蘭),拜見寧安公主!」

    安波爾沁和雅蘭兩人徑直走到了寧安面前,同時柔聲的說道。

    不過打招呼歸打招呼,但是安波爾沁並沒有屈身的意思,這點倒是有些與眾不同。而且「寧安公主」四個字卻叫的顯得有些不太順耳。

    寧安並不在乎這些繁文縟節,只不過不知怎地,打心底裡,寧安就對安波爾沁沒有什麼好感。

    「免了免了!今日若詩姑娘是來看李正堯那個呆子的?呵呵,那你就來晚了,他已經進去了,估計今日你是見不到他了。」

    寧安面帶笑意的看著安波爾沁說道,感覺好像這裡面話中有話。

    而當寧安說完這一句話的時候,小曦便覺得這周圍開始瀰漫起一股醋味,而且隱約發覺,這一股醋味似乎還不是來自同一個人。

    安波爾沁當真是大方得體,卻見她聽了寧安的話之後,非但沒有作出絲毫的停滯和其他異樣,反而又是微微抿嘴一笑:「是嗎,那公主怎麼還不離開呢?莫不是公主也想做一回望夫石?」

    「你…」

    安波爾沁的棉裡針果然奏效,寧安頓時就被問的說不出話來,想要發難,卻見周圍有一大幫的人在看著。

    看這架勢,兩人似乎有點不和諧,小曦可不想弄出什麼亂子再回宮,於是立即拉住寧安,對其陳痛了利害。

    寧安心有不甘,但是也怕沈貴妃又在自己的耳邊嘮叨,於是悶哼一聲:「本公主就不當什麼望夫石了!要當就讓若詩姑娘你去當吧!小曦,我們走!」

    說完,寧安連頭也不回的便背著太學樓大門而去,而在一旁安靜坐著喝茶的朱祿穎卻將這一切都看在了眼中。

    ※※※※※※※※※※※※※※※※※※※※※※※※※

    監考官彭大人一聲令下之後,便開始逐個向考生發放試題。

    每個考生的座位都是單獨分開的,想要交頭接耳左顧右盼那是絕對不可能的,所以對於太學樓大門口公告欄上所說的那些要求規則,其實都是沒有實際意義的。到了此刻,正堯才終於明白過來,這種考試,那才是真正的大考。

    「這個是科舉考試?這不就是默寫嗎?只是…」

    試題已然發下來,正堯的嘴角不禁泛起一絲苦笑。

    科舉會試第一題乃是四書文,三道。說難不難,說簡單,也不簡單。

    看著手中的三張寫了幾個字就為一道題的試題,正堯當真有些哭笑不得,這古代人的考試方法還真的不一樣,自己之前讀了那麼多年的書,自己就沒有好好背過幾篇文章,到了現在還要背。

    不過,事已至此,正堯也只能走一步算一步。

    「四書,《大學》《中庸》《論語》《孟子》,這點我還是知道的,不過要答朱熹的《四書章句集注》,這點倒是有些難,罷了罷了,就盡力而為吧!」

    又看了看三張寫了幾個字的白紙,正堯不得不又一陣苦笑,搖搖頭。隨即,便挽起衣袖,磨墨,沉吟片刻,手中毛筆終於挪到了硯台上。

    「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知止而後有定,定而後能靜,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慮而後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終始,知所先後,則近道矣…」

    ……

    終於,正堯漸漸地,漸漸地開始了他的科考之路。

    金秋時節,花香撲鼻,考場內外各是一番景象,倒是與往屆科舉會試比起來顯得分外的與眾不同。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