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御前駙馬

第一集 蜀中三傑 第三十八章 京城來信欲回還 文 / 上官伯龍

    第二更到!!!剛剛有位仁兄在書評區說伯龍寫的難看死了,如同嚼臘。伯龍承認,一本書有好有壞,讀者也是蘿蔔白菜各有所愛。伯龍不期望每個人都欣賞本書,只希望有人看就夠了。最後感謝一下那些默默支持伯龍的書友,即使成績再差,伯龍也會繼續堅持下去,謝謝!真心謝謝!

    ——————————————————————

    眾人被惠清和尚這麼一說,頓時弄得有點哭笑不得。惠清也真如寧安所言,肚子早不疼晚不疼,偏偏在出事之前疼,這是不是太過蹊蹺了?

    「小…小僧所言句句屬實,絕…絕對不敢有欺!」惠清很老實,一臉無辜的樣子說道。

    正堯微微笑了笑,輕輕摸了自己的鼻尖,又道:「那你的飯菜怎麼辦?交給誰送去的。」

    聞聽正堯如此一問,惠清頓時頓了一下,做沉思狀,片刻之後,突然想到了什麼,立即說道:「是…是慧明師兄,當…當時是慧明師兄恰好路過,小僧就…就將飯菜交給了慧明師兄。」

    「那慧明現在何在?」正堯立即追問道。

    這時,順化老和尚又一臉無奈的樣子走了過來,老氣橫秋的說道:「阿彌陀佛,實不相瞞,慧明在前日便不知去向,寺裡上下也找不到他的任何衣物。」

    眼看關鍵人物出場了,半途又突然失蹤了,這不是誠心的耍人嗎?正堯頓時有些氣惱這些笨和尚,立即放大了聲音說道:「失蹤了?那麼大個人,你們寺院難道都不做統計的?前日失蹤,今日才說出來?」

    越想越覺得氣憤,這些糊塗和尚一天就知道敲鐘唸經,人丟了也一副不在意的樣子,實在讓人氣惱不已。

    「阿彌陀佛,善哉善哉!李施主有所不知,這慧明本是在外雲遊的僧人,三個月前才到的本寺掛單。所以嚴格意義上講,並非本寺僧人,心想他隨時都會走,自然沒有過多的做統計。」順化住持也是深感無奈,這種野和尚,自己怎麼知道他會突然說走就走了呢。

    不過聽順化老和尚這麼一說,正堯倒是沒了怒意,反而似乎想到了什麼,於是又道:「你是說三個月前?對了,你可知道他每天都做些什麼?他可曾會武功?他有什麼特徵?」

    正堯一連串問了這麼多問題,靖王等人也好奇正堯這又意欲何為。

    不過說到三個月前,正堯突然想到花振虎也是三個月前失蹤的,兩者之間說不定有著什麼聯繫,說不定這個慧明就是給萬坤龍化屍粉的神秘人,要知道,這烏禪院和飛雲寨相距並不遠,還有,膽敢在烏禪院中擄人,如果不是烏禪院中有內賊,有人通風報信,那飛雲寨的萬坤龍即便有通天本事也不能如此輕易就得手。

    當然,別忘了,這可是百年古剎,怎麼也有一兩個會武功的和尚坐鎮,不然怎麼能夠持續百年?

    所以,正堯所想的不是沒有道理。

    順化老和尚聽正堯一問,自己也不知道他的目的何在,不過他也沒什麼可以隱瞞的,於是便知無不言的道:「對,慧明是三個月前來本寺掛單的。當時他自稱是從京城法華寺雲遊過來的,想要在本寺修行一段時間。施主應該知道佛門就是方便之門,自然不會拒絕。於是老衲便同意他的要求,同時讓他在寺院中自行修行,不必在意過多禮節。慧明個子不是很高,身形偏瘦,左邊臉頰有一塊豆大的黑痣,而且右手斷了小指,皮膚顯得很是粗糙,當時第一眼見著的時候,老衲還一度懷疑他並非佛門中人。」

    「哦?此話何解?」靖王也疑惑起來,這老和尚憑什麼認為他不是佛門中人。

    「嗯,雖然當時他滿口佛語令眾人都覺得他的慧根不淺,佛理較深。但是老衲心中卻想一個成日吃齋念佛未曾做苦力的僧人,右手何來如此厚的繭呢?但是老衲便懷疑慧明可能會武功。但是慧明卻說,出家之前,家裡窮,每日都在田里勞作,所有老繭很厚,雖然後來出了家,但是始終沒能去掉老繭的存在。老衲當時也沒多做深究,便就此了事。後來,寺中有地位的僧人們同情慧明的遭遇,於是都未曾叫他做苦力活,只讓他每日早課到大殿即可,其他時間就在自己禪房裡修煉。」

    順化老和尚的語氣很緩慢,眾人也都聽得一清二楚。

    「如此說來,慧明大有可疑之處!」張誠也不禁點點頭,難得的開了口。

    沒錯,從目前的情況看來,再加上老和尚順化的敘述和正堯的分析,這個慧明絕對不是一個普通的和尚那麼簡單。不過事情似乎到了這裡就成了懸案,一來,即便所有證據都顯示與慧明有關,但是慧明也已然失蹤,如何去找?二來,這件事絕對不是表面的殺人案那麼簡單,其中如正堯所猜想一樣,應該還有內情。

    只不過現在掌握的有力線索實在有限,現在唯有的線索就是那枚一線針和那瓶化屍粉。餘下可以做的就是找到慧明,然後繼續查下去,只不過可能費很大的力氣,而且那慧明很有可能早已經逃回京城了。

    正堯的臉上也露出了無奈之意,這次終於再沒有讓靖王大開眼界。不過靖王確實一臉笑意的走到正堯面前道:「正堯別急,事在人為。暫且放下這事,本王相信在不久的將來,你定然有能力破獲這起案子的。」

    靖王可不是簡單的安慰正堯,要知道靖王對正堯的頭腦確實很佩服。往後定然會對正堯器重有加,到時候,再來叫正堯破獲這案子,那不就是容易了麼?

    正堯點點頭,躬身說了一聲謝謝,便不再言語。

    「報…」

    就在這時,突然從門外傳來了一聲呼喊,只見一個身穿褐色袍子的中年男子急匆匆的衝了過來。正堯定睛一看,此人便是靖王的一個侍衛,當日在詩才大會上已經見過。

    「佛門清淨之地,何事如此驚慌?」靖王有些不滿的說道。

    「王爺恕罪,實在是有緊急情況要稟報!」那男子立即半跪在地,低頭說道。

    靖王一聽,頓時疑惑的看著那人道:「哦?有何情況?說。」

    那人不敢怠慢,立即道:「回王爺,京城來信,叫王爺即刻回京,並囑咐一定要將公主帶回!」

    靖王一聽,頓時明白了一切。一眼瞟了一下身旁不遠處的劉韜,嚇得那劉韜往後退了一步,然後又用餘光瞪了一眼寧安,心中卻道:「估計是皇兄擔心寧安的安危,叫我送她回去吧。罷了罷了,在此也耽擱了數日,只有以後再來了!」

    歎了一聲然後道:「起來吧!本王知道了。」

    寧安看著靖王的表情,已然明白自己這次肯定是不可能在此久待的了,心裡雖有萬般不甘,但是卻不能說出來,畢竟一說出來,自己的身份就暴露了,那就不好玩了。

    「看來朝中有大事發生,還是請王爺以國事為重,趕緊回京吧!」身旁的王珩立即湊過來說道。

    靖王無奈的搖搖頭,然後轉向順化老和尚道:「本王還有要事在身,就不打擾方丈大師了。還望大師多多保重!正堯,柳彥,你們也多多保重,相信,用不了多久,咱們又會見面了!」

    說完,靖王做了一個告辭的手勢,然後一轉身便往屋外走去。

    「王爺保重!後會有期!」

    正堯等人立即迎上去說道。

    寧安心裡雖然不想走,但是現在不走不行,於是走到正堯和柳彥面前道:「本姑娘也該回去了,順便還可以搭王爺的順風車。不過嘛,你們三個可要好好的研習書本哦,到時候本姑娘可不想在京城遇到三個落魄書生,還自稱是本姑娘的朋友。」

    「呵呵,寧安姑娘所言極是,我等自然謹記在心。」柳彥哪能明白寧安的心思,他可是一直以為寧安和正堯有著什麼。

    一聽說寧安要走,不知怎地,正堯心中突然顫了一下,那種莫名的感覺連他自己也說不上來,不過聽到寧安那話中有話的意思,他自然又不忘與寧安一番抬槓:「呵!蠻婆你少瞧不起人!你可是知道本公子可是有志向的人哦!」

    這個有志向的人寧安自然知道,不就是許願樹上面的那個心願,當駙馬的心願嗎?想到這裡,出門的時候,寧安又不忘朝許願樹的方向望那個了一下,似乎心中還有著什麼疑慮一樣。

    送君千里,終須一別。

    到了寺院門口,只能目送靖王的車隊浩浩蕩蕩的就此離去。望著寧安離去的背影,正堯的心中卻又有了一絲說不清楚的波瀾。

    見靖王等人已經消失在官道上面,正堯等人也覺得該回家了,於是與住持和接引大師匆匆道別之後,正堯,柳彥,張誠以及袁海雲四人便轉過身子,閒庭信步般的離開了烏禪院。

    正所謂:

    西南大地風氣高,

    兩下四川不辭勞。

    智勇兼備破奇案,

    蜀中三傑逞英豪。

    (第一集完)

    【第一集完,期間內容也頗多,故事相對來說較為嚴謹,當然,最後的案子最終還是未能告破,但是這並不是結局。初到京城,卻見靖王之女朱祿穎長得貌美性感,對正堯更是一見傾心,正堯當如何以對?京城皇家寺廟法華寺發生離奇命案,是仇殺還是另有目的?其中更牽扯出慧明和尚,是否與烏禪院的慧遠之死有關聯呢?而寧安會否因為身處京城而暴露自己的公主身份,從此正堯等人與寧安不相往來?京城與「故人」重逢,是冤家路窄還是一笑泯恩仇?好戲不斷,精彩連連,一切的一切,盡在《御前駙馬》第二集《初上京城》】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