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血帥

第四卷初露崢嶸 第八十四章出人意料的報復 文 / 小小小小木

    看到那具血肉模湖的的屍體,宇文峰心中也是一陣難過,默歎一口氣,宇文峰走上前去彎身,親自把白布蓋在了那具屍體的身上。接著,宇文峰抬頭望見了前面的其他餓狼軍的屍體。一張又一張的白布映入眼簾。宇文峰邁著沉重的步伐,走向最靠近他的一具屍體。

    宇文峰彎身,掀開白布,一張年輕的臉龐便映入眼簾。只見那具屍體的臉部,仍然是一副怒斥狀,眼睛睜的瞪大。宇文峰默默的用手把他的眼睛合上,然後走向了下一具屍體。

    一張又一張年輕的臉,出現在了宇文峰的視線中,有些他叫得出名字,有的他叫不出名字。但是現在這些年輕的生命都為了保護自己而逝去。宇文峰掀開的每一具屍體,眼睛都睜的瞪大,面孔猙獰,表示他們在臨死的時候,仍然沒有屈服,仍然想要繼續作戰。

    宇文峰一一的為他們合眼,整個院子顯得格外的嚴肅和寧靜。蕭鐵手還有御林軍也在旁邊默默的注視著這一切,普通的御林軍士卒卻對眼前的的這少年郎的好感,不斷飆升。倖存的餓狼軍則略帶感傷的看著每一具屍體,想要努力的記住他們。他們是誰?一起參軍的手足;他們是誰?在戰場上一起殺敵的袍澤;他們是誰?昨天晚上還在一個鍋裡吃飯的弟兄。

    但是現在,他們的手足,他們的袍澤,他們的兄弟,現在就這麼靜靜的躺在了他們的面前,怎麼能夠讓他們不難過。謝燁也被這嚴肅的氛圍所感染,站在原地不敢亂動,生怕褻瀆了這嚴肅的氛圍。

    宇文峰走的很慢,他的動作也很慢,宇文峰想要努力的記住每一張年輕的臉。良久,宇文峰為最後一具屍體合上眼後,重新把白布蓋好。

    鄭康的這個時候卻不得不硬著頭皮開口對著宇文峰說道:「騎尉大人,餓狼軍死了三十二個人,活下的有十四的輕傷,四個重傷。利劍營死了二十三個,還有十六個輕傷,十一個重傷。」

    聽到鄭康的話語,儘管早已經有準備的宇文峰,臉部上還是一陣抽搐。宇文峰淡淡的開口說道:「請最好的大夫過來,不要吝惜金幣。」

    「是,大人。」回應完之後,鄭康急忙派人去辦去了。

    受傷的餓狼軍士卒還有利劍營的士卒,很快就被安置好了,大夫也正在路上。

    一邊的御林軍這個時候卻是顯示除了職業軍人的素質,對於生死已經看的很淡然,裝殮死者,救治傷者,一切顯得井井有條。

    宇文峰現在已經顧不上這邊了,宇文峰望著院子裡的倖存的餓狼軍士卒,還有利劍營才,除去照顧傷員的,剩下的人都在著了。宇文峰朝著士卒我望了一眼,發現雖然經過半夜的廝殺,倖存的士卒雖然臉上的疲憊,但是神情堅毅。

    「你留下處理善後的十一。」宇文峰開口對著鄭康的吩咐道,鄭康急忙答應。

    「騎尉大人,那你」鄭康開口問道。

    宇文峰卻是不答話,大步走了上前。看懂啊宇文峰大步上前,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了宇文峰的身上。深深的吸了一口氣,宇文峰拔出腰間的刀,怒吼道:「告訴我,敢戰否?」

    「敢戰否」三個字,宇文峰用盡了全身的力氣吼出來的,三個字的回音在這個寧靜的院子上方,不斷的迴響。「敢戰否敢戰否敢戰否敢戰否」

    蔣政聽到這三個熟悉的字,彷彿有回到了北疆的歲月,那是他一次在野外面對胡騎。當時,宇文峰也是像現在一樣。很多和蔣政一樣的老兵,都想起了那場大戰。

    他們脫口而出的吼道:「敢戰敢戰敢戰」

    剩下的新兵還有利劍營的士卒接著也馬上吼道:「敢戰敢戰敢戰敢戰」

    見到這一幕,蕭鐵手的眉頭深深的皺著,他似乎覺得有馬上會發生什麼不好的事情。宇文峰剛剛竭力壓制的怒火到了現在完全爆發:「看看剛剛地上死去的弟兄,我們是不是該為他們做些什麼?」

    不知道是誰第一個喊了出來「報仇。」,接下來就是一陣滔天的怒吼:「報仇報仇報仇」

    宇文峰麻利的反生上馬,吼道:「出。」

    說完,便縱馬出了院子。剩下的士卒緊緊跟上,一溜煙的出了驛站。剩下面面相覷的與鄰居,還有幾個大內侍衛。其中一個用槍的大內侍衛開口問道:「大哥,我們怎麼辦?」

    蕭鐵手搖搖牙,開口說道:「我們的命令是保護宇文峰,這小子也太不讓人省心了。老三、老四,你們留下,我和老二去。」

    聽到蕭鐵手的吩咐,被點到的兩人急忙開口領命,領著人善後,蕭鐵手則是帶著那個用槍的大內侍衛,翻身上馬,跟了上去。

    「咚咚咚咚」馬蹄不斷的敲擊地面,街上稀少的行人不斷的向著這支奇怪的隊伍頭來好奇的目光。這個時候,幸好時間比較早,要不然,宇文峰哪裡可以帶著人這麼的肆無忌憚的在街上縱馬奔跑。

    宇文峰被仇恨沖昏了頭嗎,沒有?他現在的頭腦無比的清醒,他十分清楚他的目標是宇文府。宇文府坐落在帝都的西面的貴胄區域,同一片,住的全是權貴人家。

    幾百匹戰馬敲擊的地面的聲音,將無數人驚醒,不斷有下人開始罵罵咧咧的打開府門,想要一看究竟,到底是誰這麼大膽,在這條街道上放肆。但是很快,他們就緊緊的關上了府門,因為他們看見宇文峰一行人滔天的殺意。關上府門以後,屁滾尿流的向裡面跑去,稟告這個消息。

    寧靜的宇文府外很快被一陣雜亂的馬蹄聲打亂,早起的下人也是把府門打開一條縫,想要看看到底是誰敢在宇文府外撒野。但是打開房門容易,想要關上卻困難了。

    見到府們將要關閉,宇文峰大喝道:「扔。」

    宇文峰手中的騎兵,現在都會配上幾支短矛。聽到了宇文峰的命令,後面人急忙將短矛射了出去。想要關上府門的人,頓時被嚇得屁滾尿流,向裡面跑去。

    「叮叮叮叮」幾十隻短矛就這麼狠狠的打在了了宇文府的大門上,然後落下,但是府門卻是沒有關上。宇文峰喝到:「進。」

    便帶著人縱馬進了宇文府,寧靜的宇文府頓時一陣雞飛狗跳。宇文峰進了宇文府,也覺得頭疼,因為宇文府太大,他根本找不到宇文傲在哪。這個時候,一個熟悉的身影映入了宇文峰的眼簾。

    那人也是發現了宇文峰一行人,急忙跑了過來,口中大喊道:「峰少爺,峰少爺。」喊著,眼角不禁留下了淚水。

    這人正是孫三,當初宇文峰回帝都,進入宇文府,就是這孫三在引路,後來,孫三便一直在宇文峰身邊聽差。那個時候,可以說是孫三在宇文府最得意的時候。

    那個時候宇文峰和宇文傲正處於蜜月期,下人們都用眼紅的目光看著孫三,嫉妒他這麼早就攀上了宇文峰這棵大樹。那個時候,那個時候很多小丫鬟都是紅著臉,每天在孫三面前不斷的晃悠,而且每天都有廚房的小丫頭,偷偷的將一些好吃送過來。孫三的上司也不敢對孫三隨意呵斥,說話都是陪著笑臉。

    但是後來,宇文峰走的太突然,很多的事情來不及安排就走了,其中也包括孫三。再到後來,孫三的日子就難過了,每個人都對他吆喝,以前常在他面前獻慇勤的小丫鬟們,現在都是一臉鄙視的看著他。他的差事也被重新安排,做的是最累最苦的活。無數次,孫三在夢中驚醒,都希望這是一場夢。

    每天都被變相折磨的半死的孫三,自然不知道宇文峰已經回來了。剛剛他正倒完馬桶出來,聽到了身後的馬蹄聲,正感覺奇怪,向後頭一看,就發現了被簇擁在中間的宇文峰。

    孫三使勁了捏了捏自己的臉,發現很痛之後,急忙扔開了手中的馬桶,便喊,便朝著宇文峰跑了過去。

    宇文峰在馬上看著孫三,也是一陣感慨,看見他一臉憔悴,身上的衣服破破爛爛的,想到當初自己走的匆忙,沒有來得及安排他,這些日子他肯定吃了不少苦。來不及再感慨,宇文峰開口說道:「孫三,帶我去找宇文傲。」

    聽到了宇文峰的話語,孫三頓時愣了起來。他剛剛也發現了宇文峰帶著人殺氣騰騰,後面的騎兵都是面露凶光,孫三心裡在不斷的掙扎。宇文峰見狀,開口說道:「今天我一定帶你走。」

    聽到宇文峰的話語,孫三跺跺腳,想到自己的遭遇,開口說道:「峰少爺,我帶你去。」說完,便小跑著在前面帶路。

    「跟上」宇文峰開口說道,說著一行人便跟在孫三後面。沿途遇見的下人看見凶神惡煞的一行人,都是急忙的逃離。宇文峰是誰?有名的殺神,現在又看到宇文峰帶兵殺青騰騰的衝了進來,這些家丁避都避不及,哪裡敢阻攔。

    倒是一些護衛開始慢慢的聚集,不斷的攔在宇文峰一行人前行的道路上。對於這些人,宇文峰只有一個字「殺」。得到宇文峰的命令的士卒們,絲毫不手軟。

    孫孫三已經被扶上馬,在前面不斷的引路。凡是前面有阻攔的護衛,現實一陣短矛射出,馬刀隨後,沿途不斷有慘叫聲發出,終於殺得這些護衛膽寒,紛紛不敢阻攔。他們不得已,都朝著宇文傲的方向集中。

    人老了,自然醒的比較早。宇文戰焦急的聲音在門外響起:「老爺老爺老爺」

    宇文傲開口問道:「什麼事情?」,他知道,如果這個時候沒有什麼特別的事情,宇文戰是不會在這個時間叫醒自己。

    宇文戰著急的開口說道:「宇文峰殺上們來了。」

    「什麼?」聽到宇文戰著急的話語,宇文傲也是一陣吃驚,急忙披衣而起。打開房門,這個時候,喊殺聲已經隱隱約約的傳過來了。不斷有護衛集中到院子裡面。

    宇文傲皺著眉頭,開口問道:「怎麼回事?」

    宇文戰開口說道:「不知道,我也是剛剛的到消息,宇文峰已經帶這人,殺進來了,現在正在往這邊趕來」

    正在睡夢中的宇文拔被一陣急促的敲門聲吵醒,睜開眼睛的宇文拔不悅的開口說道:「什麼事情?」

    管家著急的聲音透過房門傳了進來「老老爺,大事不不好了,宇文峰帶著人殺進來了。」

    管家也是一臉不可不可思議的說道,聽到管家石破天驚的話語,宇文拔急忙披衣起身,打開房門,急忙開口問道:「怎麼回事?」

    管家搖搖頭,開口說道:「我也不知道,宇文峰好像著魔一樣,剛剛帶著兵就直接衝了進來,阻攔他的護衛全部被殺死。」

    聽到管家的話語,宇文拔心裡也是一驚。管家急忙的開口說道:「老爺,我們快躲躲吧。」

    聽到管家的話語,宇文拔剛剛準備罵出步子,但是聽到了外面的馬蹄聲,還有喊啥聲,卻是聽了下來,開口說道:「你聽,聲音好像是朝著老爺子那邊去的。」

    聽到宇文把的話語,管家也是認真的豎起耳朵,果然聽到了喊殺聲朝著宇文傲的方向取得,兩人不禁同時鬆了一口氣。宇文拔這才發現,北上涼颼颼的。

    宇文峰這廝瘋了,這是冷靜下來的宇文拔的第一反應

    在孫三的指引下,宇文峰遠遠的,已經看見了那棟熟悉的建築,心中也是起伏不定。這個時候,宇文傲卻在眾人的簇擁下,除了院們,出現在了宇文峰的視線中。

    宇文傲身邊最外圍的護衛們,滿臉緊張的握著手中的傢伙,但是臉上的蒼白,無疑不顯示他們內心的恐懼。內圈的人,則是一臉平靜,沉默的下人,彷彿,對面不是幾百騎兵,而是幾百隻雞鴨一樣。

    「停。」宇文峰命令道,幾百人騎兵就這麼停了下來,宇文峰和宇文傲目光一接觸,擦出了火花。

    還是宇文傲開口說道:「你這是何意?一大早就來到宇文府上撒野。」

    宇文峰卻是冷笑的說道:「我知道是你做的。」

    沒有給宇文傲插嘴的時間,宇文峰繼續開口說道:「不用否認,我知道昨晚你絕對有份。」

    說著也不顧宇文傲的臉色,宇文峰繼續開口說道:「昨晚最後一批死士和職業的軍人一模一樣,在帝都,能夠在短時間內拿出這些人的,除了你,沒有其他人了。」

    宇文傲這個時候卻是開口說道:「笑話,老夫根本不知道你在說什麼?」

    聽到宇文傲的回答,宇文峰卻是冷笑著開口說道:「我知道,昨晚你不是主謀,只是幫兇。你打的好算盤,如果我死了,自然如了你的意。如果我沒有死,你也沒有太大的損失。你肯定以為我在找到主謀之前,不會來找你的麻煩」

    「笑話,老夫再說一次,根本不知道你在說什麼。」宇文傲再次開口說道。

    宇文峰卻是搖搖頭,開口說道:「你以為否認會有用?你以為我沒有證據就不會來找你?你以為我會忍氣吞聲的夾起尾巴回北疆」

    宇文峰提高聲音的說道:「你錯了,錯的很離譜,有些事情,是不需要證據的。既然惹怒我,就準備承受我的怒火,不管你是誰,不管你身後有多大的勢力,我只會用最簡單的方式來報復,就是殺光他們。」

    宇文峰把刀指向宇文傲,殺氣騰騰的說道:「現在,我殺了你,又有什麼關係?」

    宇文峰身後的騎兵,聽到宇文峰的話語,已經蓄勢待發,戰馬不停的打著響鼻,不斷的用馬蹄敲打著地面,希望主人能人他盡情的奔跑。在場的其他人都覺得宇文峰瘋掉了,宇文傲是誰?現在宇文峰就這麼用刀指著,揚言要殺掉他。但如果是其他人,在場的人都會嗤之以鼻。

    但是說出這句話的是宇文峰,在場的每個人都相信宇文峰會這麼做。宇文峰就是一瘋狗,絲毫不會顧及後果。宇文峰領著幾百騎兵,一眨眼就會衝過來。反觀宇文傲這邊,雖然也有幾百人,但都是步卒。事情來的太突然,暗地裡的力量根本來不及調動,現在在現場的,只有一些明面上的力量。

    宇文傲的臉色也是不斷的變化,說實話,他也沒有預料到宇文峰的瘋狂程度。現在是騎虎難下,宇文戰很自然的虎仔了宇文傲的前面。

    宇文峰已經準備喊出了那個「殺」字了,但是這個時候,從後面,一個鴨嗓子的聲音突然響了起來「聖上有旨聖上有旨意宣宇文峰騎尉火速面聖宣宇文峰騎尉火速面聖」

    人還沒有到,聲音已經傳了過來。聽到了那個太監的聲音,宇文峰剛剛準備喊出來的「殺」字,最終嚥回了肚子。宇文峰在心裡不斷的權衡利弊,到底要不要衝上去,要了宇文傲的老命。最終,理智戰勝了衝動,宇文峰始終沒有讓人衝鋒。

    很快,一個太監帶著人就出現在了眾人的視線中。只見那個太監頭上帽子已經歪戴,口中不斷的喘著氣。那個太監來到了現場,發現兩邊人沒有打起來,才鬆了一口氣,高聲呼喊道:「哪一位是宇文峰騎尉?」

    宇文峰縱馬出來,開口說道:「我是。」

    見到在馬上的宇文峰,那個太監心裡就是一陣不悅,但是看著宇文峰身後幾百隻殺氣騰騰的眼睛,那個太監很明智的開口說道:「宇文峰騎尉,聖上宣你火速面聖,不得有絲毫的耽誤。你看,我們是不是這就走?」

    聽到那個太監的話語,宇文峰轉過頭,看著宇文傲,冷笑著開口說道:「算你今天運氣好。」

    接著的蔣政開口說道:「帶人先回去。」

    蔣政點點頭,示意明白。宇文峰便對著那個宣旨的太監說道:「公公,這就走吧。」

    那個宣旨的太監就在前面領路,宇文峰帶著黃毅等幾個人緊跟其後。一場流血時間,就這麼虎頭蛇尾的結束了。看到宇文峰一行人遠離,宇文傲身邊最外圍的護衛才鬆了一口氣,不少人發現,自己背上已經涼颼颼的,而且額頭上的汗已經順著臉頰流在了地上。

    見到宇文峰一行人消失在了自己的視線當中,宇文傲也是一聲不吭的轉身回到了自己的房間內。宇文戰當然不可能像宇文傲這麼瀟灑,而是站在外面,安排善後的事宜。

    良久,宇文戰推開房門,看見正在發呆的宇文傲,便開口說道:「老爺。」

    宇文戰的呼聲把宇文傲拉回了現實,宇文傲開口問道:「什麼事情?」

    「經過統計,剛剛死了二十三個護衛,傷了十七個,還有五個丫鬟和四個家丁才擁擠中,被踩踏受傷。」

    聽到宇文戰的匯報,宇文傲也是有氣無力的開口說道:「該怎們辦就怎麼辦,不要讓底下的人寒心。」

    「知道了,老爺。」宇文戰開口說道,看見宇文霽一副無精打采的樣子,宇文戰也準備告退,在快要走出房門的時候,突然聽到後面傳來宇文傲的聲音:「你說,當初找他回來,是不是做錯了?」

    宇文戰卻是搖搖頭,並不說話。宇文傲也只是一時的失態,揮揮手,示意宇文戰下去了。

    楊瑞正在看著手中的兩張紙片,下面的那個黑衣人則是磕著頭,說道:「請陛下責罰,這次是臣的失職」

    黑衣人在下面喋喋不休的說著,但是楊瑞的心神卻全部被手上的兩張薄薄的紙片所吸引。良久,黑衣人說完了,便把磕頭不起。楊瑞終於把手中薄薄的兩張紙片放下,開口說道:「這次不能怪你,朕也沒有想到,居然還真的有人敢下手。」

    「記住沒有下次了」楊瑞雖然語氣中沒有責怪的意味,但是跟了楊瑞這麼多年的那個黑衣人怎麼會不知道楊瑞的脾氣,急忙開口說道:「臣下去馬上追查這件事情。」

    楊瑞淡淡的點點頭,那個黑衣人便悄無聲息的下去了。這個時候,楊瑞再次拿起桌子上的兩張薄薄的紙片,然後開懷大笑起來。剛剛進來的老太監不禁出聲問道:「陛下,什麼事情這麼高興,這兩天,老奴就沒有看見陛下這麼過。」

    這個老太監也是跟了楊瑞幾十年了,從楊瑞還是皇子的時候,就一直跟著,所以也只有他才敢開口詢問。聽到這個老太監的詢問,楊瑞爽朗的笑著說道:「還不是這個宇文峰。」

    「哦,宇文峰又做了什麼什麼事情,讓陛下高興了。」那個老太監也是打趣的問道。

    楊瑞開口說道:「昨晚有人在驛站行刺宇文峰,本來宇文峰的手下的守軍,倉促的襲擊,根本組織不起來有效的防禦。但是你猜怎麼著?」

    「這個老奴哪裡知道?」那個老太監笑著開口說道。

    楊瑞也見怪不怪,繼續興致高昂的說道:「宇文峰臨危不亂,三兩下就把混亂的軍隊組織好,把襲擊他的人殺得片甲不留」

    事情當然沒有楊瑞說的這麼簡單,但是楊瑞已經習慣以為身旁的老太監還是當年的青澀的小太監,什麼都不懂,所以也是習慣性的用通俗直白的話語,將複雜的事情簡單化的說出來。

    最後,楊瑞總結的說道:「可以說,宇文峰以後一定會是個出色的帥才。」

    「這還不是最重要的?」楊瑞繼續開口說道:「知道宇文峰手下的軍隊在打仗的時候,喊的什麼嗎?是『大秦萬勝』。」說到這裡,楊瑞的臉上已經露出了爽朗的笑意。

    那個老太監也是笑著開口說道:「那就恭喜陛下,又得到一個國家國家棟樑。」

    聽到老太監的話語,楊瑞開口說道:「這個國家棟樑,可一點也不讓人省心,剛剛已經帶著兵衝到宇文府去了,現在還不知道事情變的怎麼樣」

    宇文峰帶著黃毅幾人就一直跟在那個宣旨的公公一直來到了皇宮。到了門口,黃毅等人自然是進不去的,所以只能在門外等候。於文鳳則是跟著那個宣旨的小太監,進了皇宮。

    由於楊瑞宣的旨意是讓宇文峰火進宮面聖,不得有任何的耽誤。所以宇文峰到了現在仍然是昨晚的打扮。折騰的半夜加上半個早上,宇文峰的臉色早已經是憔悴無比,身上到處都是血跡。而且有的地方還掛著碎肉末。整個人呢身上散發著濃厚的血腥問道,身上的殺氣兵沒有隨著時間的推移有所減少,反而是越聚越濃。

    如果不是有前面的領路的公公,宇文峰現在肯定已經被大卸八塊,死的不能再死了

    見到了面前的宇文峰,楊瑞也是皺著眉頭,良久,才開口說道:「你糊塗。」

    宇文峰絕強的沒有說話,但是臉上仍然是一幅桀驁不馴的樣子。

    楊瑞也是歎了一口氣

    宇文峰一處皇宮,黃毅就帶著人迎了上去。宇文峰開口說道:「回去。」

    回答了驛站之後,宇文峰就閉門不出。原因無他,剛剛在皇宮內,楊瑞已經許諾,過幾天,就讓他回北疆。現在宇文峰正在努力的把剛剛知道煙火的變為可以利用的利器。

    有了煙火,自然有火藥,有了火藥自然想到了火炮和火統。火統的技術難度比較大,宇文峰首先就想到了火炮。

    碩大火炮,很多人的第一反應就是歷史出名的紅衣大炮。其實不然,早在1332年,中國的元朝就在部隊中裝備了最早的金屬身管火炮:青銅火銃(口徑105毫米,滑膛前裝式火炮)。經有關專家學者研究認定,內蒙古新發現的元代火銃是迄今為止所發現中國最早的有明確紀年的銅火銃,也是迄今所知世界上最早的火炮。這件火銃發現於1987年7月,1998年10月入藏蒙元文化博物館,並於2004年經過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察。

    在蒙古發現的大德二年炮古研究所、軍事科學院戰略部歷代戰爭和戰略研究室、內蒙古大學蒙古學研究中心的有關學者共同認定為世界上最早的火炮。為銅質鑄造,銃形為碗口銃,全長34.7厘米。銃身豎刻兩行八思巴字銘文表明其製造於「大德二年」,即1298年。在以往發現的元代銅銃中,有明確紀年的最早實物是藏於北京中國歷史博物館的至順三年(1332年)碗口銃。(《文物》雜誌1962年第3期)此次新發現的內蒙古銅口銃,比至順三年銃早了34年,成為一支中國和世界上最早的火炮。在春秋時期,中國已使用一種拋射武器——炮。至遲10世紀火藥用於軍事後,炮便用來拋射火藥包、火藥彈。至遲在代,中國已經製造出最古老的火炮——火銃。13世紀中國的火藥和火器西傳以後,火炮在歐洲開始發展。14世紀上半葉,歐洲開始製造出發射石彈的火炮。為了提高炮兵火力的適應性,現代火炮除配有普通榴彈、破甲彈、穿甲彈、照明彈和煙幕彈外,還配有各種遠程榴彈、反坦克佈雷彈、反坦克子母彈、末段制導炮彈以及化學炮彈、核彈(見核武器)等,使火炮能壓制和摧毀從幾百米到幾萬米距離內的多種目標。明孔貞運《明資政大夫兵部尚書節寰袁公墓誌銘》:「公(袁可立)命將設伏,乘風縱火芻茭,糗糧盡歸一炬。奴忿甚,於秋杪載火炮,分兵二道以圖報復。」

    在火藥武器真正派上用場之前,曾經過數個世紀的實驗。發展火藥的最大難題,就是燃點快、質量均勻和威力強大,此外,設計出合適的火炮也非易事,倘若設計不當即無法開火。由於受到早期的製造技術所困,施放火炮者所面臨的危險程度,其實與炮擊目標物所差無幾。例如在1460年時,蘇格蘭國王約翰二世就是在燃點火炮時,因為火炮發生爆炸死於非命。到了十五世紀中期,火炮與火藥的技術已經達到高峰,躍升為重要的武器。最明顯的例子,是在1453年時,君士坦丁堡的城牆,被攻城巨炮所發射的大石炮彈所轟毀。雖然君士坦丁堡的陷落,似乎是因為小城門被轟開所致,但其實可歸因於炮轟讓突擊成為可能的因素。、

    中古時代的火炮,被用作攻城時炮轟城牆以及在戰場上向大批的敵軍開火之用。它們可以精準地轟毀在城堡裡面建築物的垂直外牆,因此人們便發展出傾斜低矮的外牆取替高聳垂直

    的火炮外牆。在這段時期裡,火炮在戰場上的作用有限,因為當時的火炮仍非常笨重,在作戰時,很難移到新的位置上開火。

    元朝和明朝前期的火炮中國發明和使用火炮不遲於元朝,到明初已大批生產和裝備部隊。元末明初使用火銃作戰的記載在《元史》、《明史》及其他歷史文獻中已經屢見,元朝和明洪武年間製造的火炮在中國各地博物館中亦有收藏。中國歷史博物館展出的一門銘文為元「至順三年」(1332)的盞口銅銃,其盞口口徑105毫米,身管直徑75毫米,全長35.3厘米,重6.94千克。銃身鐫有「至順三年二月吉日寇第三佰山」三行銘文。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收藏的一門明洪武五年(1372)造的大碗口銅銃,碗口口徑110毫米,身管直徑58毫米,全長36.5厘米,重15.75千克。銃身鐫有「水左字四十二號大碗口筒重二十六斤洪武五年十二月吉日寶源局造」銘文。山東省冠縣出土的大碗口銅銃,碗口口徑119毫米,全長36厘米,重15.5千克。銃身鐫有「洪武十一年」(1378)、「海」字銘文。這3門銃均為銅質,形制也類似,在身管前端均有一個大於身管的敞口,身管後部為藥室,有裝引線的點火孔。但至順三年銃管壁較薄,工藝較粗糙,明碗口銃管壁加厚,藥室部有較明顯的隆起,身管加鑄數道箍,表明後者已能承受較大膛壓。據《明會典》記載,弘治(1488∼1505)以前,明政府軍器局所製造的各種火炮中,大碗口銃的數量為每3年造3000門。

    大碗口銃的敞口雖大於身管口徑,但實際上並不能增加火炮的威力。明初,又製造了身管較長的直筒形火炮。河北省寬城縣出土的洪武十八年(1385)造的一門直筒形銅火炮,口徑108毫米,全長52厘米,重26.5千克,藥室處有寬厚的箍。此外,山西省博物館還收藏有3門洪武十年(1377)造的鐵炮,口徑210毫米,全長100厘米,兩側有雙炮耳,用於調整火炮的射擊角度。炮身鑄有「大明洪武十年丁巳季月吉日平造」銘文(見彩圖[明朝洪武十年(1377)造鐵炮])。這是迄今所知中國最早帶有炮耳的鐵鑄火炮。這種大口徑直筒形火炮,顯然會增大火炮威力,表明早在14世紀下半葉中國古代火炮已發展到一個新的水平。明朝前期,火炮已成為軍隊的重要裝備,軍器局和兵仗局所製造的火炮,有盞口炮、碗口炮、神機炮、旋風銅炮、將軍炮(「將軍」一詞常作為具有較大威力火炮的封號)等十餘種。永樂十二年(1414),明成祖第二次征漠北,曾用火炮擊潰敵軍;正統十四年(1449),于謙守衛北京,曾用火炮和其他火器大敗瓦軍的進攻。

    明朝後期的火炮從16世紀20年代開始,中國火炮仍有發展。嘉靖年間製造的虎蹲炮,長1尺9寸(約合0.6米),重36斤(約合21.5千克),配有鐵爪、鐵絆,發射前可用大鐵釘將炮身固定於地面,形似虎蹲,這種炮克服了發射時後坐力大、跳動厲害的缺點。《明會典·工部》記載,嘉靖四年(1525)製造的「毒火飛」,炮筒用熟鐵製成,裝火藥十多兩,炮彈由生鐵熔鑄,彈內裝「砒硫毒藥五兩」,點火後「將飛打於二百步(約330米)外,暴碎傷人」。這是中國古代以火炮發射爆炸彈的最早記載。萬曆年間還大量製造了身管較長的火炮。萬曆二十年(1592)在杭州製造的「天字一百三十五號大將軍」鐵炮,口徑113毫米,全長143厘米,身管的長度同直徑的比值明顯增大。炮身有九道箍,鑄有炮耳,安有兩個鐵環。萬曆年間,明軍援朝作戰時曾使用過這種鐵炮。

    在此期間,歐洲火炮開始傳入中國,其中影響較大的有佛朗機銃和紅夷炮。佛朗機銃約在正德末年(1521年左右)從葡萄牙傳入中國,它有一母銃和若干子銃,母銃身管細長,口徑較小,銃身鑄有準星、照門,可瞄準射擊。銃身後有「巨腹」,腹上開有長孔,用以裝填子銃。子銃類似一小火銃,一般備有5∼9個,可預先裝好彈藥,戰時輪流發射,提高了火炮射速。嘉靖初,中國開始成批仿製佛朗機銃,形制很多。《明會典》記載有大樣、中樣、小樣佛朗機銅銃。《武備志》又把佛朗機銃分為1∼5號。北京首都博物館現藏有6門佛朗機樣式的火炮,均為銅質,有兩種類型:一種名為「流星」,腹部為方形;另一種「勝」字號火炮,腹部為圓柱形。其中嘉靖二十八年(1549)製造的「勝字四十二號」火炮,母銃口徑38毫米,全長91厘米,子銃口徑35毫米,全長23厘米。由於子銃裝藥量小,母銃口徑不大,威力有限。紅夷炮(亦稱西洋炮)是一種大型火炮,在萬曆後期由荷蘭傳入中國。《明史·兵志》記載:「大西洋船至,復得巨,曰紅夷。長二丈餘,重者至三千斤,能洞裂石城,震數十里」(二丈約合6.22米,三千斤約合1600千克)。炮身鑄有準星、照門,中部有炮耳。與佛朗機銃相比,口徑較大,管壁加厚,並且從炮口至炮尾逐漸增厚,能承受較大膛壓,是當時威力最大的火炮。明末,明政府為了抵禦後金軍的進攻,重用徐光啟、李之藻等人大量仿製紅夷炮。天啟元年(1621),李之藻受命按西洋新法製造火炮;崇禎二年至三年(1629∼1630)徐光啟督造大小紅夷炮400餘門;兩廣總督王尊德也先後仿製大中型西洋炮500門。中國歷史博物館、湖南省博物館、首都博物館等都收藏有當時的製品。其中首都博物館收藏的一門崇禎十年鐵鑄「西洋炮」,口徑100毫米,長233厘米。其身管的長度同直徑的比值更大於萬曆二十年造的鐵炮。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