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大唐天下

龍騰世紀 第六十八章 監軍到了! 文 / 殷揚

    第六十八章監軍到了!

    第六十八章監軍到了!

    如此之多的唐軍到了,不用說,一定是唐軍的主力大軍趕到了,墀德祖贊看在眼裡,一陣心悸。

    眼下的吐蕃情勢極為不利,拿唐軍沒奈何,在這緊要關頭,唐軍的主力大軍趕到,對於吐蕃來說,那是致命的。

    墀德祖贊眼下要做的事只有一件,就是阻止唐軍獲得牛羊。唐軍遠道而來,不可能攜帶糧草,若是不能獲得牛羊的話,唐軍難以持久,就可以與唐軍相持,消耗唐軍,直到唐軍糧草耗盡,不得不撤退。到那時,他就可以指揮吐蕃大軍,與唐軍決戰。

    要做到這件事,應該將唐邏些城下的吐蕃百姓分散,返回高山密林。

    讓墀德祖贊鬱悶的是,吐蕃百姓不僅沒有分散,反而發生了奴隸暴動,使得局勢雪上加霜,異常嚴峻。

    數十萬吐蕃大軍拿先到的唐軍和暴動的奴隸沒奈何,就在這緊要關頭,唐軍的主力趕到,要墀德祖贊不心悸都不行。

    然而,還有讓他更加鬱悶的事情,只聽唐軍高聲歡呼。

    「監軍到了!」

    「監軍到了!」

    唐軍的歡呼聲響徹天際,震得大地都在顫抖。

    李昌國這個監軍深得唐軍喜愛,他的到來,對於唐軍來說無異於一劑強心劑,唐軍歡呼不已,精神大振,士氣高昂。

    「李昌國?」墀德祖贊咬牙切齒。

    兩人雖然沒有見過面,不過,墀德祖贊對李昌國的事跡很是熟悉,南征小勃律的先鋒,在西域打得有聲有色,安西都護府切斷吐蕃在西域的通道,李昌國居功至偉。

    在李昌國的率領下,龍武軍爬上了鷹愁崖;石堡城一戰,李昌國首先進城;攻打積石山,是在李昌國的指揮下完成的。

    「哪裡都有你!」李昌國的一樁樁,一件件事跡從心間流過,墀德祖贊氣恨恨的罵道。

    說得不錯,吐蕃的今日危局,可以說是李昌國一手推動的,真的是哪裡都有李昌國,要他不氣都不行。

    「我倒要會會你。」墀德祖贊並不是個輕易認輸的人,爭雄之心陡起,朝一個大臣一指:「這些卑賤的奴隸就交給你了。」

    「禁軍,隨我去會會李昌國。」墀德祖讚一聲令下,禁軍與奴隸脫離,趕來集結,不一會兒功夫,一個龐大的軍陣就出現了。

    禁軍不愧是吐蕃的精銳,十萬禁軍列成陣勢,氣勢驚天,厚重謹嚴,不可撼動。

    「李昌國,過來一戰。」墀德祖贊金盔金甲,異常威猛,如同天神一般,駐馬陣前,大聲叫陣。

    李昌國和李白並騎而行,李白大笑道:「這個大鬍子真是的,他最明智的決斷就是立時退回城裡固守。他與我們立時開戰,對他極為不利。一個不好,我們趁機奪城,吐蕃就完了。」

    「退回城裡固守,固然是一個不錯的辦法,不過,他不會選擇,你知道原委在哪裡?」李昌國笑問。

    「不明白。」李白想了想,卻是不明所以。

    「大鬍子精明著呢,他一是想試探我們的虛實,二是想趁我們立足未穩之際,把我們擊敗,不能殲滅的話,也要重創。你想呀,若是大帥再趕來,我們的大軍全部到達,那將是災難性的,趁大帥未到之前,先重創我們,對吐蕃有百利而無一害,是以他親自叫陣,這是其三。」李昌國剖析。

    「大鬍子夠精明,不愧是吐蕃雄主。」李白讚揚。

    雖是敵人,不妨礙正視敵人的長處,這是一種美德,李白就有這種美德。

    李昌國也具有這種美德,重重點頭。

    「我軍遠道而來,人困馬乏,立足未穩,正是攻擊的良機,大鬍子這戰機把握得很好。」李白接著讚揚一通,然後話鋒一轉,道:「他的謀劃雖好,可是我軍戰力極強,裝備精良,遠非吐蕃軍隊所能比。」

    李白隨軍征戰這麼久,對兵道越來越有心得了,笑道:「監軍,趁這機會,我們一舉把禁軍殲滅了。禁軍是吐蕃最為精銳的軍隊,若是把禁軍殲滅了,後面的大戰就輕鬆多了。」

    禁軍是吐蕃最為精銳的軍隊,相當於唐朝的龍武軍,若是給唐軍殲滅,對吐蕃來說,那是災難性的後果,李白這一謀劃非常好。

    「不可。」哪裡想得到,李昌國卻是否決了。

    「監軍,大鬍子率禁軍與我們大戰,這是天賜良機,一旦錯失,後患嚴重呀,絕不能錯失如此良機。」李白很是詫異,大聲爭辯。

    禁軍是吐蕃最為精銳的軍隊,若是被唐軍殲滅,那麼,對吐蕃的打擊是非常沉重的,如此良機,李昌國竟然否決,要李白不驚訝都不行。

    「監軍,你一向精明過人,怎麼如此糊塗呢?」李白埋怨起來了。

    李白對李昌國是服氣的,如此埋怨卻是不多見,可是此事太過重要,要他不埋怨都不成。

    「呵呵!」李昌國彷彿沒有聽見李白的埋怨似的,反而發出暢笑聲,笑道:「李翰林,若是我們一來就把禁軍殲滅了,那才真的後患無窮。」

    「嗯。」李白大是不解,問道:「監軍,此話怎講?」

    「禁軍是吐蕃最為精銳的軍隊,相當於大唐的龍武軍,若是被我們全殲了,對吐蕃的打擊異常嚴重,可以說是災難性的。」李昌國的話才說了一小部分,就給李白打斷了。

    「是呀。」李白一臉的疑惑,打量著李昌國道:「你明白原委,為何還不全殲?」

    「你想想,若我們真要這樣做了,吐蕃軍隊會如何做?」李昌國搖頭,道:「吐蕃軍隊一定會被嚇破膽,就會四處潰逃,一旦逃走,回到高山密林裡,就是後患無窮。我們眼下趕到的不過二十來萬大軍,全殲禁軍不是問題,卻是不能全殲所有的吐蕃軍隊。即使大帥的後軍到達,我們也不可能全殲所有的吐蕃軍隊,只要留下五八萬逃走,就是後患呀。」

    「呃。」李白嘴裡發出一陣磨牙聲,大是驚訝,愣怔了好一陣,這才道:「監軍所慮極是,我沒有想到此點,慚愧慚愧。」

    吐蕃的地勢與別的地方不同,高山密林多不勝數,若是吐蕃軍隊逃走五八萬,就是一個天大的麻煩,唐軍要剿滅,難度太大。

    「監軍,那我們眼下怎麼辦?」李白想了一陣,卻是沒有想到好辦法。

    李昌國眉頭擰著,沉吟著道:「吐蕃這一仗與別的大戰不同,我們不能留下任何後患,是以,務必要全殲吐蕃的軍隊。正是因為如此,我們才選在冰雪融化,春暖花開之前進軍,這時節的吐蕃,大軍將發未發,正是吐蕃大軍最為集中的時候。是以,眼下這一仗一定要打,卻要把握好分寸,絕不能讓吐蕃軍隊走脫。」

    「分寸?」李白重重點頭,大為贊成,又是疑惑,問道:「兵法有雲,十則圍之,若要圍住吐蕃大軍,我們需要百萬大軍,方有可能。我們軍隊也不過三十萬,吐蕃卻是有四十多萬,我們不可能圍住呀。」

    說到這裡,眼睛一亮,聲調提高,道:「監軍,我們不如先佔領各條道路,切斷吐蕃的退路,再來與吐蕃大戰。」

    這絕對是個好辦法,先斷退路,再來決戰,吐蕃大軍要想逃走就不可能了。

    「辦法雖好,卻是麻煩了些。」李昌國笑道。

    「麻煩?監軍,只要能全殲吐蕃大軍,不留後患,麻煩算什麼?」李白卻是不在乎。

    「我有一個很簡單的辦法。」李昌國手中馬鞭朝邏些一指,笑道:「李翰林,你瞧,邏些城不小,足以容納數十萬大軍吧?我們此戰就把吐蕃軍隊朝邏些城裡趕。」

    李白晃了晃,差點從馬背上栽下來,大聲嚷道:「監軍,你怎能如此糊塗?一旦吐蕃軍隊進入邏些城裡的話,我們要想攻打邏些城就難多了,決不行,決不行。」

    邏些城是吐蕃的都城,城高垣厚,若是讓吐蕃軍隊退回城裡,要攻城的難度就大多了。

    「你所言有理,卻不盡然。」李昌國笑著剖析道:「邏些城高垣厚,難以攻打沒錯。問題是,這就好比一座羊圈,一旦吐蕃軍隊進入城裡,無異於羊羔進入羊圈,要想逃走的可能幾乎沒有。到那時,只要我們的攻城器械一到,邏些還不是手到擒來?」

    李白的眼睛越睜越大,越來越明亮,恍然大悟,連聲讚歎:「監軍此計大妙!大妙呀!」

    城池是固守的必要條件,依托城池進行防守具有巨大的優勢。同樣的,城池也有其短處,那就是一旦進入城裡,就不能機動,無異於一座羊圈。一旦被攻破,要想突圍都不成。

    邏些作為吐蕃的都城,修得異常堅固,城高垣厚,要想攻破,難度不小。不過,吐蕃的築城技術遠遠不如唐朝,邏些的堅固程度不能與唐朝的城池相比。再加上唐朝攻城器械的犀利,要想攻下為並非不可能。

    一旦成功,就達到了全殲吐蕃大軍的目的,從此沒有後患,李昌國的謀劃很有遠見。

    「對於禁軍,要重創,卻不能全殲,多少留一點。」李昌國嘴角浮現一抹微笑,道:「再者,此戰當以驅趕為主,盡可能把吐蕃軍隊趕進城裡。」

    「大鬍子怎麼處理?」李白問道。

    「視情形而定。若是吐蕃軍隊全部進城了,而他還沒有進城,就幹掉他。若是吐蕃軍隊還沒有進城,他先進城了,就放他進城。反正在城裡,他是跑不掉的。」李昌國大聲回答。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