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大唐天下

龍騰世紀 第四十五章 李隆基的決心 文 / 殷揚

    第四十五章李隆基的決心

    祝朋友們中秋快樂!

    ——————————

    長安麟德殿李隆基雙眉緊擰右手輕擺把楊貴妃遞過來的羹推到一邊。

    「陛下您這般不吃不喝龍體怎麼受得了?」楊貴妃好看的秀眉一皺清脆如同天音般的話音響起。

    「朕哪有心思吃喝。」李隆基微微搖頭道:「李昌國他們已經行動了到底打得如何朕卻是一點消息也沒有朕擔心吶。」

    楊貴妃勸道:「陛下不管仗打得如何這飯總得吃吧?陛下已經兩天兩夜顆粒未進……」

    「行了莫說了。你先下去讓朕好生靜靜。」李隆基緊擰著雙眉踱起了步埋怨不已:「這個李昌國也不給朕送點消息讓朕擔心哼朕要你們好看。」

    楊貴妃嫣然笑宛若百花盛開道:「陛下你捨得麼?」

    「有何捨不的?」李隆基眉頭一掀頗有幾分威猛:「他們如此讓朕擔心朕懲戒懲戒他們總成吧?」

    楊貴妃緊抿著嘴唇笑道:「陛下莫到時您是滿臉笑容沖李昌國招手李昌國快來快快過來。」

    玉手輕揚學起了李隆基的舉動惟妙惟肖。

    「大懲不用了小懲就行了小懲就行了。」李隆基臉泛起笑容略為讚揚一句道:「李昌國這小子總是能做出讓人意想不到的事兒但願這次還能再讓朕意想不到。」

    一語未落點只見陳玄禮飛也似的衝進來遠遠就嚷起來了:「陛下軍報軍報。李昌國這些兔崽子們總算想起了向長安發軍報。」

    「這些崽子們哼!」陳玄禮這話說到李隆基心裡去了埋怨一句飛奔過來從陳玄禮手裡一把奪過軍報一打量眉頭又擰著了:「不是捷報也不是敗訊這些小崽子鬧的甚玄虛?」

    「哎呀陛下管他什麼玄虛一瞧不就知曉了麼?」陳玄禮忙提醒。

    李隆基很是贊同這話三兩下打開軍報一瞅之下眼睛猛的瞪圓了鬍鬚直翹半天說不出話來。

    陳玄禮一雙眼睛瞪得滾圓脖子伸得與長頸鹿有得一比了忙問道:「陛下是捷報還是敗訊?」

    「軍報除了捷報敗訊難道就沒有別的?」李隆基把手中的軍報一揚下巴微揚笑道:「陳老兒你猜猜看這些兔崽子們打到哪了?」

    「這個……」這事還真把陳玄禮給難住了微一沉吟道:「能打下三五關就不錯了打到四關。」他來了個折中。

    看見李隆基一臉的喜悅忙改口道:「不不瞧陛下如此喜悅五關。」

    「你這老兒越老膽越小不敢去想。朕告訴你這些小崽子們打到最後一關了已經駐兵破壺口了。」李隆基的聲音很高頗有些尖細有些刺耳。

    「最後一關?」陳玄禮嚇了一跳一蹦數尺很是難以相信遲疑著問道:「陛下您沒騙臣吧?」

    「自己看。」李隆基把軍報遞給陳玄禮。

    陳玄禮飛快搶過來睜大眼睛打量一通眼睛瞪圓再打量幾遍仍是有些難以置信結結巴巴的道:「積石山中的險關要隘不下十座座座如同石堡城他們竟然連連下城打到破壺口了天啊!他們怎麼做到的?」

    李隆基撫著額頭沉聲道:「這些小崽子們打仗有一手賣關子更有一手竟然不寫得詳細這是存心要讓朕難受哼哼!」

    雖是在埋怨卻是滿臉的笑容對李昌國他們的表現非常滿意。

    「陛下臣妾就說了您捨不得吧。」楊貴妃再次把羹遞過來。

    李隆基接在手裡幾口喝光笑道:「賣關子這毛病不能慣壞了朕要下旨好好數落數落他們。打到破壺口是華夏數千年未有之事他們竟然不讓知曉氣死朕了。」

    白鬚直翹。這也難怪數千年第一遭打到這裡誰不想知道具體的經過?

    「陛下先莫忙著埋怨還是先議議該如何處置為宜。」陳玄禮忙提醒一句。

    「高力士把李林甫和太子傳來?」李隆基重重點頭吩咐高力士去傳旨。

    趁這功夫李隆基是一碗接一碗的喝羹一口氣不知道喝了多少碗眉毛根根向翻極是歡喜。

    沒過多久李林甫和太子李亨先後到來聽說唐軍已經打到破壺口了無不是大為振奮。在振奮之餘又是一通埋怨原因在於哥舒翰沒有稟報奪關的經過他們很想知道而不可得只能埋怨李昌國他們了。

    「好了莫埋怨了先說說大唐接下來該怎麼做?」李隆基一揮手阻止李林甫他們埋怨。

    「陛下臣以為打到破壺口此事極為不易大唐不宜撤軍了而是要與吐蕃耗一定要攻下破壺口。」陳玄禮搶先說話道:「就算是耗十年八年亦在所不惜。」

    「父皇兒臣贊成。」太子李亨大聲附和。

    「嗯!」李隆基微微點頭瞄著李林甫問道:「丞相呢?」

    李林甫並沒有馬回答而是沉吟有頃這才道:「陛下臣以為打到破壺口殊為不易大唐不能撤軍。在大非川與吐蕃大戰一場的謀劃要改變了大唐一定要攻破破壺口。」

    「是啊。」李隆基沉吟著道:「華夏數千年才有這麼一次良機絕不能就此白白錯失在大非川與吐蕃大戰一場的謀劃是要改變了。原本預料能打下數座關隘就不錯了那樣的話進不進退不退不如放棄關隘把吐蕃誘到大非川再決一雌雄。如今只剩最後一座關隘無論如何不會放棄。」

    說到這裡略一停頓道:「要在破壺口與吐蕃耗並非良策高仙芝能頂多少時間誰也說不清朕不得不預為籌謀。」

    大食磨刀霍霍準備進攻安西都護府若是得到唐軍陷在青藏高原的消息一定會大舉進攻安西都護府以高仙芝那點兵力很難抵擋能頂一年半載就很不錯了。

    「大食!」李隆基、陳玄禮、李林甫、太子李亨齊聲冷哼很是不滿。

    若不是大食牽制唐朝唐朝就是在青藏高原與吐蕃耗十年八年也不懼如今看來此事有些困難了。

    「陛下臣以為既然不能耗那就發起強攻。」李林甫眼中精光一閃道:「以一年為限要是打不下來大唐就撤軍。大軍回撤河湟之地準備大舉西進。留下三五萬兵力駐守大非川接著攻打破壺口。」

    說到此處聲音轉高道:「只要打下破壺口大唐之軍就能進入吐蕃腹地了隨時可以破滅吐蕃先解決了大食再調集大軍回頭破滅吐蕃也不遲。」

    如此安排絕對是個好安排李隆基、陳玄禮重重點頭大為贊成。就是與李林甫不和的太子李亨也是眼中光芒閃爍微微點頭。

    「一年為期差不多了。只能給李昌國他們一年時間不能再多。」李隆基扳著手指頭算起了時間帳:「攻打破壺口一年時間平定吐蕃、穩定局勢也要一年時間大軍在吐蕃就要呆兩年時間。這兩年時間若是大食大舉東進高仙芝難以抵擋一旦丟了安西四鎮倒沒什麼大唐還可以奪回了大唐又不是沒丟過安西四鎮。問題是一旦大食之軍兵臨河湟之地劍指長安後果就不堪設想了。因而安西都護府不容有失兩年時間是最大的估算。」

    這帳算得很清楚唐朝需要的就是時間而阿拉伯帝國和吐蕃狼狽為奸不會給唐朝時間的因而唐朝平定吐蕃的時間極為有限。

    「是以朕決定調集攻城器械日夜不停的對破壺口進行轟擊朕就不信還轟不開一個破壺口!」李隆基雙眉一擰宛若出鞘的利劍極是威猛。

    唐朝有不少重型攻城器械若是運到的話對破壺口轟擊很可能轟開破壺口。

    「破壺口雖然難打畢竟不是石堡城。」陳玄禮接過話頭道:「在石堡城大唐的攻城器械夠不著派不用場只能用人衝鋒。破壺口地勢比起石堡城開闊得多大唐的攻城器械擺得開派得用場。只要器械夠多一定能轟開破壺口。」

    眾人重重點頭大為贊成這話。

    石堡城之所以難打關鍵在就在於地形不利唐朝的大型攻城器械射程不夠派不用場。要知道石堡城那裡只有一條山道一架大型器械都擺不開只能靠人來衝鋒了。

    而破壺口雖然難打卻是地勢開闊唐朝的大型器能派用場日夜不停的轟擊說不定真能攻下來。

    「車弩把車弩調去朕就不信了還攻不下區區破壺口!」李隆基猛的站起來眼中精光暴she神態極為威猛氣吞河岳。

    「陛下這……」李林甫臉色有些難看。

    「怎麼了?」李隆基盯著李林甫。

    「陛下車弩並不多還不到一百架。」李林甫遲疑一下小心翼翼的回答。

    車弩是唐朝最有力的攻城器械之一其弩矢直徑超過一尺長五八尺不等用大型器械射出去那威力是天崩地裂的。

    「怎麼這麼少?」李隆基眼睛一翻厲芒閃爍。

    要攻破破壺口車弩必不可少竟然不到一百架要他不怒都不行。

    「陛下車弩雖是攻城利器卻是太過笨重再加大唐很少用到是以數目不多。」李林甫忙解釋。

    唐朝雖然滅國數十畢竟是以遊牧民族居多。遊牧民族無城廓之守唐朝的大型攻城器械派不用場沒必要造那麼多。

    李隆基明白過來道:「現有的全部調給李昌國他們再讓兵器監造要多少造多少。即使崩掉朕一口牙也要啃下破壺口!」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