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大漢帝國雄風錄

龍騰世紀 大漠狼煙第十五節 這叫什麼事?(免費) 文 / 燕小七

    從五月起,李雲的幸福生活開始了。

    每日走走看看,玩玩談談,基本上是做三天事情玩四天,閒暇時候也就經常帶著一幫從遼東起就跟著他的老護衛,打打獵,釣釣魚,混著過日子。

    這在朝廷的大佬們看來,簡直太不尋常,太不可思議了。

    須知道,在幾月前,這個年輕人還是統帥著遼東邊軍,主宰整個東北草原的風雲大將,一轉眼,就成了一有名無實的車騎將軍,怎麼著,也要鬧鬧小脾氣,尋思著找點權利吧。

    可是李雲沒有,這下子,連天子都覺得不對了,過個幾天就找他去談談心,做做工作,可是李雲卻對天子承諾的那些事情,一概拒絕。

    他很清楚,更很明白,他假如再統帥起一支兵馬,不說天子,即使他自己,也不能把握自己。

    任誰也不可能在絕對的權利誘惑面前不動心。

    當年高祖皇帝打天下的時候,麾下彭越,韓信等不忠誠嗎?

    他們絕對忠誠!

    可即使這樣,他們最後還是走上了叛亂的道路。

    而蕭何等人,卻在打下天下後,主動放棄了權勢,反而得到了一個相當風光的職位和待遇。

    這就很好的說明了,人到底是一種自私的生物,只要是正常人,就絕對不可能在巨大的權利誘惑面前,還可穩住心神!

    天子試探了幾次,終於明白了,現在的李雲就是你用刀子架他脖子上。他也絕對不會去再當什麼邊關大將,實權人物。

    人家似乎迷上了做做小生意,修修水利,或者乾脆跑到長安的皇莊中去觀看蹴鞠比賽,到六月,李雲可能是真迷上了蹴鞠,也可能是錢太多了,沒地方放。於是糾集了長安,河東,武郡以及蜀郡四地地富豪,辦起了大漢國北方蹴鞠聯賽。他自己封自己當起了首任蹴鞠聯賽主席,而且還拉起了一支名曰:長安禁衛隊的球隊。

    車騎將軍威遠侯不當大官當球隊老闆消息,很快傳遍了長安,人們議論紛紛,於是隨著消息的傳開,每天去長安城外球場去看比賽的人多了起來。

    開始,只是周圍的一些侯爵。人家有錢,也有時間,自然湊著熱鬧,想要看看這個號稱大漢國第一富豪兼最年輕的公侯在幹點什麼?

    可慢慢的,看地人越來越多,開始是侯爵公子,後來當朝大佬丞相田汾,大將軍竇嬰也投入到了這個行列,當然最多的還是長安本地的平民。

    到六月中旬。一場蹴鞠比賽就吸引了四千多觀眾觀看,能有時間跑來看球賽的,自然是中產階級或者公侯勳爵了,於是連帶著球場外地村莊,生意也紅火了起來。

    看到商機的李雲果斷的砸下一百萬錢。在長安靠近霸橋的地方,修建了一個大型露天球場,這個球場投入這麼多錢,其規模自然是巨大的,按照規劃,此球場最終將可容納超過一萬五千名觀眾,而球隊也改名為長安聯隊。並正式在大漢國少府註冊成為一家商業性的球隊,這也是大漢國第一家擁有自己球場,以及第一家合法的商業蹴鞠隊。

    這下子,天子也驚動了,他多次微服視察了球場地建設並觀看了比賽,很快生性好動的天子也為蹴鞠藝術所陶醉,嚷嚷著叫來李雲,非要在長安聯隊的前面加上皇家二字,於是長安聯隊更名為大漢皇家長安聯隊,簡稱皇安。

    這下子不得了了,其他公侯聞風而動,七月初三,大將軍竇嬰的家族宣佈在長安靠近柳巷的附近投資建立新球場,並組織了一隻名曰大漢武威球隊的註冊商業球隊,緊跟著宣佈加入大漢北方蹴鞠聯賽,從此德比出現了,儘管大家並不知道德比是什麼意思。

    但是自從竇家建立新球隊後,由於其主場位於長安北城,而皇家長安聯隊的主場靠近南城,所以南北兩地的長安居民很快就做出了選擇,基本上南城居民統統成了皇家長安聯隊的球迷,而北城則是武威聯隊地球迷。

    到七月中旬,蹴鞠風暴開始席捲全國,大漢國北方四郡在一眨眼的工夫出現了十七家註冊商業聯隊,並且各個聯隊都有了自己的忠實球迷,其中長安一地就出現了四家聯隊,而且這風暴開始向全國擴散。

    原因很簡單,辦球隊,確實是個賺錢的事情!

    僅僅是七月底,當李雲的球場和竇家的球場建成之後,雙方第一場比賽,就吸引了一萬四千人觀看,僅門票收入,就達到了十萬錢!

    這可比做生意賺的錢多多了!

    而且,從明年開始,聯賽將開始出現升降級並開始第一界大漢國天子杯比賽,這可是天子親自發起組織的杯賽,而且最終奪冠的球隊,還將可以獲得天子的親自接見,並且可在其球隊前面加上皇家二字!

    瘋了!這世界徹底的瘋了!

    無數在經商中賺了大錢的商人,很快就嗅到了其中地商機,皇家,多麼榮耀的稱號啊!這可比什麼勳爵光榮的多了,於是大規模的蹴鞠熱迅速遍及全國。

    八月中旬,丞相田汾名下的大漢聯隊正式在他們建立在北城的球場比賽,並以四比三擊敗了來訪的竇家武威聯隊,在德比中狠狠的出了在朝廷上受的氣,據說當天晚上,丞相大人連飯都多吃了三碗。

    儘管蹴鞠運動是欣欣向榮,可是問題還是多多,比如裁判問題,比如青年球員的培養問題,再比如賽程安排很矛盾,這些都需要大量的工作和心血來補充。

    而就在全國蹴鞠熱遍起之時,大漢國的邊關卻是一片肅殺之相。

    南方地門閥磨刀霍霍向百越。他們動用了大量的人力物力,組織了超過了十萬的後勤軍團來支援南方戰役,誰都清楚,打下百越的意義!

    因為天子已經告訴了南方門閥,大運河修與不修,完全取決於是否有足夠的勞動力。

    言下之意就是說,打下南方,俘虜三十萬以上奴隸。那麼就修,反之,天子是不會學秦始皇的。

    而大運河對南方的意義,不用腦袋都知道。南方人已經沉醉在了一條連接南北水系,並可灌溉周遍數以千萬畝土地的大運河。

    六月十五,黃歷上說,宜刀兵,於是南方人動手了,括長沙,武陵。桂陽在內地南方七郡總記三十萬大軍,號稱一百萬,順靈渠而下,直撲百越。

    一路勢如破竹,在十天內就擊潰了南方的部族抵抗力量,兵臨百越城下,將在城內的十萬趙氏軍閥軍民死死圍住,另一方面,在中原大軍面前,南方部落的抵抗幾乎很小,以至於分兵地一路大軍幾乎沒有遇到抵抗就成功的降伏了當地三十一個部族,上百個村寨,拓土三百多里。

    八月十九日,百越地方政權,邪惡的趙氏分裂分子第五代也是最後一任國王趙秉口銜國王印信,騎著驢子出城投降,至此南方百越戰役結束。

    在二個月的時間裡,大漢國南方軍團在龐大的利益以及獎賞面前,斬殺一萬賊酋,俘虜四十一萬人口,並成功的消滅了南方的分裂勢力。

    八月二十日。桂陽郡守王沖接受了趙秉地投降,並進入百越城內,宣告大漢國對這一地區的主權!

    消息傳回,舉國震動,南方軍人居然閃電般的結束了戰爭,這令北方軍隊很難受。

    一直以來,北方軍隊在人們眼中,戰鬥力一直是凌駕於南方之上的,可是這一次,南方人如此快速的結束了戰爭,這令北方軍隊將領大大跌破了眼鏡。

    桂陽郡守王沖喜滋滋的祝捷奏折告訴天子,他的後勤補給運輸隊,甚至還可以趕回去參加秋收,這可氣壞了北方邊關將領。

    要知道,雖然北方邊境現在已經在上郡雲集了十七萬精銳,可是由於秋收的原因,他們只能等著,因為北方不比南方,這裡是大漢國農業的命脈,在秋收面前,一切都得讓路!

    九月初,秋收剛一完,大漢國樞密院就立刻向北方七郡下達了徵召令,命令所有地區十五歲以上,四十五歲以下,有正常健康身體地男子,全部做好支援前線的準備,並同時向匈奴派去使者,意正嚴詞的宣佈了大漢國對河套地區的主權立場,這等於是宣戰宣言。

    而邊關大軍也整戈待發,隨時準備直撲河套,竇嬰更親自擔任起了這次戰役的指揮官,他可夢想著自己在歷史上留下一個收復失地,中興大漢地威名!

    可是,匈奴人卻不給他面子,十月初,匈奴使者打著白旗進入上郡,要求覲見大漢國皇帝陛下。

    他是來幹什麼的?

    答案是……借兵!

    沒錯!是借兵!

    原來這時候草原的形勢已經徹底的糜爛了,匈奴本來是壓著月氏人和烏孫殘餘勢力打的。

    但是奈何,後院起火,東胡,鮮卑,烏恆先後加入到戰爭中,就連匈奴內部,也出現了南北分化的現象。

    本來伊稚邪就想自己當單于,雖然迫於形勢,不得不和阿布拉聯手,可問題是,當局勢朝不利於匈奴發展的時候,他就想著保存實力了。

    在這個形勢下,阿布拉忽然想起,匈奴闋氏,南宮公主是大漢國天子地親姐姐,匈奴單于於單是大漢國天子的親外甥。

    而這幾年,大漢國的國力大漲,他本人更聽說了在遼東那個原本的荒漠,有著一支大漢國最為精銳的軍隊,據說這支軍隊就足以橫掃整個草原了。

    於是他便打起了借兵的主意。

    用什麼理由借兵成了他的煩惱,老實說,阿布拉是個合格的統帥,卻不是一個合格的政治家,想來想去,他也沒想到什麼合理的借口。

    當大漢使者告訴他,大漢國想要河套地區時,他的心思一下子活了過來。

    於是他立刻連夜和南宮公主商量,而南宮本也不是厲害人物。

    她自十四歲遠嫁匈奴以來,她早把草原當成了自己的家,匈奴則是她的本部部落,而大漢成了她的故鄉。

    在這情況下,她自是同意了阿布拉的要求,給劉徹寫了一封家書,這也是她十幾年來,第一次給自己的親弟弟寫信。

    於是整個北方一下子安靜了,原本準備好攻擊的大軍不得不停下來,等待天子的裁決。

    這個時候,儒家和黃老派卻活躍了起來,他們開始在朝廷上大力宣揚主和,畢竟不能打就可以收復河套,比什麼都強!

    但是軍方卻是另外一回事了,他們感覺很晦氣,這就好比,夏天吃水果時,吃到一半,發現裡面全是蟲子,這叫什麼事啊!

    網手機問:httpp電腦訪問: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