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大漢帝國雄風錄

龍騰世紀 輝煌第五十節 張湯之死 文 / 燕小七

    不管別人願不願意承認,總之大漢建元二年,草原上的形勢發生了一點微妙的變化,不知道從何時起,和平的呼聲在匈奴內部中出現了。

    儘管要讓好戰的匈奴人,特別是現在已經殺紅了眼的敵對雙方停下手來,這幾乎是一個不可能的事情。

    但是,事實是,和平似乎真的有跡像要來到了。

    雙方從七月初就開始全面的休戰,並停止了相應的騷擾,偵察等敵對活動,甚至還有傳言說,伊稚邪甚至派出了密使,親自到王庭與阿步拉商談了和談等事宜,甚至還開出了承認於單合法性等重大退讓的條件。

    這一切的一切跡象都表明了,匈奴人似乎一夜間開始愛好和平了。

    這讓長安的帝國官員大跌眼鏡,一個個腹誹不已,事實上,無論主和派還是主戰派,都真心的希望,匈奴人永遠內耗下去,這世界上再沒有什麼事情,比天天坐在家裡看死敵窩裡鬥,欣賞一場場由文宇彙集而成的精彩戰役更讓他們覺得興奮的了。

    不過,長安城從七月起也明顯的發生了變化,首先,對匈奴情報的保密性提高了一個檔次不止,在庭議中丞相與大將軍聯手通過了一項針對邊關兵力等重要軍事戰略情報保密的法案,規定非特殊情況,一切邊關兵力部署以及軍費開支等情報,非千石以上官員,不得翻閱,同時大將軍府和丞相府專門進行了一次針對自建元二年起前後三年在這兩個重要部門擔任六百石以上大員的官員,進行了一次徹底的清查,不僅僅突然搜查了數十名官員的府邸,更對其祖上的來歷以及宗族歷史進行了徹查。結果十三名重臣被捕,他們的罪名分別是瀆職,以及倒賣軍械,裡通外敵還有謀反罪無不屬於誅族大罪!

    庭尉張湯地動作更快,他很快的查清了這十三名大臣的罪狀,嚴格的依照大漢律進行判罰,這一十三家大臣的閤府上下無一倖免,全面被處以斬首,首犯更是被執行了更為殘酷的腰斬。

    一時間長安城聞張湯之名色變。從建元二年三月起,這名年輕的帝國庭尉就已經親自判決了四十餘家豪門的死刑,累計共有四千多人因為被他抓到把柄而被處以極刑,其餘充官,流放。充軍者無算。

    建元二年一年之內帝國執行的死刑犯數量,就超過了帝國前面文景兩帝總和地一半。

    免死狐悲之情在帝國的豪門中迅速散播開來,這些世家門閥不敢對天子有怨言,於是就把怒火發洩到作為執行者的張湯身上。

    倒張聯盟迅速在帝國中央形成緊密的聯繫,他們或以鄉為黨,或以學派為黨,在短短的一個月內先後七次上了『請罷庭尉書』。

    甚至還有世家年輕子弟,以血為書上奏天子,請罷張湯。

    眾人爍口一詞,皆指責張湯為前秦酷吏濫施刑罰。有傷天道人和,一時間長安群情激憤,七月二十,再加上有人爆出庭尉張湯在審判武陵余閥一案過程中粗暴地嚴刑逼供,屈打成招,致使曾經得到先皇以及孝文皇帝親自接見。並被授予卿爵的余閥老家主余道明因受刑不過,殘死獄中,而張湯為掩蓋罪行,慌稱其是病死。

    張湯嚴刑逼供上卿,是為不仁惹怒了幾乎所有貴族階級,所謂刑不上大夫。這是傳統,就算是當年最為嚴格的法家學者商鞅也不過如此。

    逼死老臣,特別還是曾經在孝文皇帝朝被天子倚重過的南方大臣,是為不敬。因為孝文皇帝曾親准余道明,可騎馬入宮,上朝不拜,雖然在當時,受到這樣照顧的大臣不少,但是余道明卻是至今碩果僅存的那麼幾個孝文朝老臣,好歹也還是當年朝中威鎮一方的重臣,再加上大漢律本身就有對老人不得動刑的規定,身為庭尉張湯知法犯法,罪加一等!

    為逃罪責,欺君瞞上,是為不忠!

    此事一經告發,長安的局勢急轉直下,原先張湯或許還有那麼幾個支持者,但是到這個時候,樹倒糊協散,誰都知道,張湯命不久也,就連老友主父偃見了張湯也立刻繞道而行。

    現在的局勢就是,大漢國括田,寧,張,竇等大門閥在內,人人無不欲噬張湯之肉,盡飲其血,張湯得罪地不再不是一小撮利益集團,而是整個帝國的精英階層。

    在這個時候,就算是天子再想保他,也是不可能,因為這關係到帝國的穩定,特別是此事披漏後,武陵當地群情激揚,長沙王更是罕見的在一天內連發十二封加急血書,直言張湯一案,若不嚴處,武陵恐有事變。

    是的,余閥在武陵地區經營數十年,勢力深厚,更與武陵及其附近大多數少數民族侗寨,保持著相當良好的關係,多次與其大部落首領聯姻。

    南方的局勢因此一案,變得不再穩定。

    庭尉張湯成為大漢國歷史最年輕,在任時間最短,同時也是名聲最差的庭尉,天子劉徹在重重壓力下,下令革去張湯全面官爵,逮捕歸案。

    二十四日晚間,張湯在獄中服毒自殺,年僅二十六歲。

    張湯一案從案發到張湯橫死獄中,僅僅不到五天,長沙王的加急血書,甚至還沒有到達長安,他就已經死了,變化之快,發展之迅速,大大超出了所有人的預期。

    這個案子影響深遠,貴族階級們在大漢國又一次的戰勝了天子,再一次證明了,他們的力量足以改變一切,這個案子使得很多人看到了,原來整合自己地力量,居然可以與天子直接對抗,無數的小心眼和暗中的交流迅速加劇,這個世界沒有人會願意將自己的性命完全地交給別人。

    而天子劉徹也同樣的意識到了大家族大門閥對自己威權和統治的危害,削弱大家族的力量,扶持新的利益集團來對抗現有勢力已經是迫在眉睫的事情!

    然而張湯卻成了一個悲劇,一個犧牲品,儘管他用死換來家族的平安,但是不可否認的,張湯給了他繼任者一個很好的教訓:別太得罪大家族!

    網手機問:httpp電腦訪問: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