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大漢帝國雄風錄

龍騰世紀 輝煌第四十七節 誰是叛徒? 文 / 燕小七

    高勾麗人滿載而歸,臨了,將得到的情報作為禮物送給了遼東。

    這個情報對李雲來說相當的重要,作為伊稚邪的盟友,烏恆人知道的信息確實相當的多,首先,情報告訴李雲,在三月初,匈奴傀儡單于於單被其叔叔阿布拉扶上大位,在親情和傳統面前,渾邪王無從拒絕,只能允許於單到龍城就任。

    誰料,此事引發了渾邪部內部的劇烈爭議,親單于派和親伊稚邪派劍拔弩張,雙方開始了激烈的內訌,並最終導致了兩派利益集團的決裂,他的十個兒子各自拉起自己的軍隊對峙起來。

    很顯然,老邁的渾邪王依都已不復當年之勇,在這關鍵時刻,他居然沒有迅速的下達命令,平息紛爭,而是優柔寡斷起來。

    這最終給了伊稚邪機會,在得知了渾邪王內部矛盾後,伊稚邪欣喜若狂,立刻與支持他的渾邪王勢力聯繫起來,並策劃了一系列加劇矛盾的陰謀,而反觀王庭方面,由於目前在軍事上,王庭擁有著巨大的優勢,因此並未對渾邪部的變化重視,這最終導致了渾邪王的四個兒子聯合發動兵變,將親單于派的勢力徹底的請除乾淨。

    到此,渾邪王再也無能為力,他不得不宣佈退位,將王位傳給了親伊稚邪的次子扎木。

    新的渾邪王上位後,第一件事情,就是宣佈不承認於單大單于的合法牲,並強烈斥責了阿布拉弒兄篡位的卑鄙行徑。

    至此,阿布拉終於為自己的輕視付出了代價,由於渾邪部的倒戈,伊稚邪的騎兵可以自由的出入草原,更可從草原的側面直接打擊阿布拉的根本之地--漠南草原。

    戰爭開始擴散到了整個草原之上,即使是自開戰以來從未受到直接威脅的漠南地區也陷入了內戰地烽火中,而且情報顯示,漠南本地的草原部落也並非鐵板一塊,至少就有不少中型部落很不滿阿布拉的行為。

    這些情報的出現。合理地解釋了李雲一直以來困擾的難題,其中就括了月氏人的動向。

    原來月氏並非是不想著過來交易,而是匈奴的內戰打亂了一切秩序。烽火將原本相對安全的大漠地區也攪的很不安生,各部族都相繼加強了對邊境地區的巡邏力度,在這種情況下,月氏人根本不可能帶著上百萬牛羊,跋涉上萬里的路程,因為這幾乎會百分百的暴露。

    不過雖然不能來遼東交易,不過月氏人可沒閒著。這一年多來,他們在匈奴人的臥榻之側,烏孫和大宛製造了足夠的矛盾。

    先是汗血寶馬的暴露,使得烏孫人對大宛表露出了強烈的領土要求,雖然最後被渾邪王調和,但是矛盾卻就此埋下。

    緊接著,大量的月氏人偽裝成匈奴騎兵,不斷的騷擾烏孫邊境,屠戮一些小的烏孫部落,更是深入烏孫人的保護國車莎。這使得矛盾本來就越來越激化地烏匈關係迅速惡化。

    面對烏孫的指責,匈奴渾邪王百口莫辯,因為這些事情,本就是匈奴人的愛好,進入別的國家領土,殺幾個人。搶幾頭羊,這些事情在匈奴人看來,根本就是無可厚非的事情,你實力弱,那麼就該被打!

    但是烏孫人卻無法忍受了,相對於匈奴,烏孫其實更像一個集權國家,最起碼這個民族擁有著完整的行政體系。而且烏孫人也並不認為自己地實力就弱於匈奴,在烏孫的年輕將軍心中,至少現在,烏孫人的軍事實力,應該與匈奴相差不多,更何況匈奴人現在正陷入內戰中。

    這下子不得了了,烏孫的年輕貴族們顯然不是和平主義者,在他們的眼中,匈奴就是一頭生了病的猛虎,不趁著老虎生病的時候把它給殺掉,難道要等到老虎恢復過來,再讓他來欺負自己?

    更何況戰爭就意味著更多的奴隸,更大地利益,一旦戰勝匈奴,那麼因此而來的戰爭利潤,將足以令烏孫現在的貴族們,全部邁向小康。

    在這種情況下,加上無處不在的月氏細作挑撥,整個烏孫就像一座隨時可能爆發的火山,若不是昆莫獵驕靡以其無與倫比的威望,死死壓制著激進的主戰派,恐怕現在烏孫人的騎兵就已經開到渾邪王的面前了。

    這些情報對於大漢來說,是無比貴重的,它清晰的向李雲展示了一直以來處於封閉狀態的匈奴內戰信息,更在匈奴內戰之後,首次向大漢描述了匈奴周邊勢力的動向,對於將來的對匈戰爭,有著莫大的幫助。

    與在這些情報中,李雲隱隱約約的發現了有接受過漢族系統訓練的諜報人員的影子,從匈奴雙方對信息的封鎖,到謠言的製造,再到各種混淆視聽的策略,這些都不可能是一根腸子直到底的匈奴人可以設計的,李雲敢斷定,在大漢國一定隱藏著一個極度仇視現在政府,企圖依靠外部力量來推翻大漢統治的組織。

    這並非是不可能的事情,而且也早就有了先例,當年高祖皇帝之所以陷入白登山之圍,就是因為燕王勾結匈奴,企圖分裂國家。

    而最近又有發現有人要置自己於死地,李雲越想越覺得蹊蹺,在大漢國內部,知道遼東新軍規模和戰鬥力的人,絕對不會很多,大多數的人只會認為,遼東不過是個苦寒之地,這裡頂多也就最近幾年有了些起色,商人們往那裡跑的比較勤快而已。

    而遼東具體的軍事實力,新軍結構,等等這些,內部所知者甚少,有資格知道這些事情的,絕對必須是六百石以上的大臣,或者影響力十分深遠的大家族。

    將這些事情聯繫到一起來看,李雲就渾身出了冷汗,假設真有一個內部的組織在策劃向匈奴輸出決策人員,並提供帝國內部的情報,而且這個組織的成員還有在帝國內部身居要員的成員,那麼這就太可怕了。

    這意味著帝國很多的決策以及政策走向都將毫無隱瞞的提供給了匈奴人,其中至少括邊疆駐軍規模,防禦圖,以及各地軍械和糧食倉庫的所在,戰略要點的駐軍規模,更應該有遼東的軍事改革。

    孫子兵法說,知己知彼,百戰百勝,現在帝國對匈奴的兵力情況以及主要部落所知甚少,但是卻有這麼一個組織在向敵人提供著自己的詳細情報,倘若這一切是真的,那麼有朝一日,一旦帝國決定對匈奴動武,那麼豈不是意味著匈奴可能在第一時間得到警告?

    再聯繫起歷史來看,歷史上,當劉徹接受一個邊境商人的意見,在大漢國附近以互市為誘餌,引誘伊稚邪自投羅網,可是在最後時刻,原本要親自來的匈奴單于伊稚邪卻莫名其妙的發現了埋伏的漢軍,引兵退走。

    還有,李陵和李廣將軍的行軍路線,是誰出賣的?蘇建大軍襲擊匈奴腹地的計劃是誰透露的?這些原本早就在長安計劃好,天衣無縫的奔襲分兵作戰計劃,若沒有人透露,打死李雲也不會相信這一切都是巧合。

    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衛青奠定軍神的戰役,以及霍去病奔襲匈奴龍城的戰役,這些反倒是根本沒有在事前計劃過的,完全是兩名將軍臨時起意,私下決定的計劃。

    李雲急忙找來一張紙,在上面畫起了線路,思維隨著思想的活躍而奔放起來,大漢國對於情報工作向來十分重視,孫子兵法雖然在目前還沒有後世那般的地位,但也是教科書一般的存在,但凡軍人世家,都有閱讀,不可能不知道諜報工作的重要性,因此對於這些戰略級別的信息,帝國知道的人應該大都是一千石以上的重臣,而天子親自策劃埋伏匈奴大單于的計劃,更應該只能有三公九卿,以及一些大將重臣可以知道。

    先一點,竇嬰,張湯,主父偃,田汾,李廣兄弟,程不識,左右中郎將楊玄兄弟都可以排除,因為他們根本就不存在出賣帝國機密的動機。

    排除掉這些絕對可以知道核心機密的大臣,剩下的人也就屈指可數了。

    太常府的七位主薄,丞相府的十三位輔助官員,還有大將軍府的七名中郎將,這些人都很可疑,雖然他們的官職品秩相對較低,但是卻可以知道許多二千石官員都不可能知道的核心機密。

    另外洛陽寧閥也是大大的懷疑對象,長安世家望族張閥同樣屬於重點懷疑對象,另外長安柳巷裡的那些個煙花場所的老闆也屬於重點懷疑對象,特別是那些生意最大的幾個花酒之地。

    這些地方可都是最容易出現間諜,並且傳遞情報的地方,即使在現代,栽在煙花場所的諜報人員那也是如過江之鱗,根本數不勝數。

    將思路整理一下,李雲便將一份重點懷疑名單寫好,用最保密的火漆封住信封口,然後找來衛青,令他火速選好一名絕對忠誠之人,秘密將這封信交到未央宮天子手中,並且必須親眼看到天子拆開信封。

    現在長安城裡,李雲誰也信不過了,他能相信的只有天子,這事情倘若出了差錯,被暗中的人知道了,恐怕就會打草驚蛇,到時候也就沒了半點作用。

    網手機問:httpp電腦訪問: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