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大漢帝國雄風錄

龍騰世紀 輝煌第四十二節 星火(3) 文 / 燕小七

    是夜。幾百名專門擅長於單打獨鬥,殺人放火的克格勃士兵悄悄的進城。

    特種戰的運用,李雲並不是第一個,事實上在他之前,以死士破壞敵人糧道,刺殺對方重要首領,甚至下毒破壞水源等計策早已在春秋戰國漫長的戰爭過程中被無數名將反覆運用。

    魏秦等國甚至就出現了專門以死刑犯組成的死士隊,專門作為破襲對方的後路之用。

    甚至還有不少名將專門出書作傳,詳細闡述了這方面的心得運用。

    所以在這方面,李雲壓根就算不上個什麼角色,高遠就拿著白起,李牧,蒙恬等人的手札訓練,動輒就喜歡模擬一下在出擊過程中遇村屠村的好漢行為。

    這個並不犯忌諱,即使不最不喜歡屠殺的儒家,對於這種行為也有非常好的解釋:內聖外王!

    大傢伙眾口一詞,在對外戰爭中,屠殺個把不聽話的蠻族,出個個把千里無人,白骨成山的事跡,這壓根就不干他們的事。

    典型的便是前年遼東對扶余的大屠殺,起先,李雲還擔心殺的太多,未免有傷天和,弄得朝廷的言官和御史彈劾。

    誰知道,大將軍竇嬰在一年一度的總結中居然把這個事情當成典型來說,以此彰顯自己的政績。

    去年丞相田汾上任,在邸報中也承認,對於此事,遼東殺的好,什麼「彰國威於外」的褒義詞。丞相大人一點兒也不吝嗇。

    而且看意思,丞相還認為遼東方面在這個事情上做個有些軟了,要殺自然就要統統殺光,所謂斬草不除根,春風吹又生。還抓什麼奴隸嘛,簡直是浪費大漢的糧食!

    聽了丞相地指責,李雲這才知道,其實在休養生息的國策之下,大漢人還是挺嗜血的。

    這還不止,去年征服朝鮮的是事情被朝廷知道後。天子別的話沒說,直接就是一紙文書下來將李雲心了個半死。

    天子說「乎化外蠻族,於上國不敬,卿何須手軟,儘管破之!如此方顯吾上國之威,令些須蠻國臣服!」

    李雲當時就楞了。注意,劉徹用地是破字,不是屠字,中國文化博大精深,在語言上一字之差,繆以千里。

    自春秋以來,凡有戰爭,戰勝方在戰敗方主動投降後。為嘉獎士卒,緩解沉悶的軍營生活。可以下令屠城。

    這個屠城是有講究的。有組織的,命令屠幾日。就是幾日,殺多少就是多少,不准到哪裡殺人,就絕不會有士兵踏出指定的範圍,違反者,以叛亂處之。

    屠城,一般不會太過火,絕對不會出現將別人趕盡殺絕的事情。

    而且屠城講究令行禁止,封刀令一下,城內士兵立刻秋毫無犯,主將也會第一時間貼出安民告示,告訴城中百姓,對你們阻擋正義之師地懲罰已經結束了,現在你們就是我國的子民,盡可以放心,大軍絕對不會再動你們半根毫毛。

    破就不同了,倒如當年吳軍破楚都,那可是不分貴賤老幼,全部殺光,伍子胥甚至連死人都不放過,將死掉的楚王都從墳墓裡挖出來,鞭屍梟首。

    因為破城的話,勝利者就會認為,對方城中已無平民,統統都是仇視自己的敵對軍人,對於敵人,完全不需要留情!

    所以春秋戰國的戰爭史上,通常會出現這樣一副場景,當軍隊在野戰中戰勝對方地野戰軍,圍對方的城市後,主將就會立刻依照傳統,向城中送交勸降書,威脅其必須在限定的時間內投降,否則「城破之日,雞犬不留!」

    當年秦始皇一統六國,除了在邊境上與六**隊糾纏之外,其餘時刻只要秦軍兵臨城下,守城將領就會立刻投降,原因就在於此。

    各國都城,除了趙都邯鄲抵抗過幾年,其餘那個城市有過抵抗的歷史?

    而且趙國敢抵抗的原因不是因為他們的王上有都勇敢,僅僅是因為他們還有所依仗,李牧還在,六國還在,他們還可以將希望寄托在聯軍干涉,李收回援的份上。

    再說,秦趙兩國,同宗同源,贏家根本就不會捨得讓自己的趙家表兄絕子絕孫,這個從歷史上就可以看出,其他六國地王族在國滅投降後,統統被貶的遠遠地,沒有半點權利,惟獨趙王還當過一陣子代王,後來才被廢掉。

    劉徹說破,李雲還可以認為他年輕,有點好勇鬥狠,但是像丞相長史,少府少師這些官員也一個勁地責備李雲,幹什麼不破?

    這個就讓李雲有些納悶了,這些個大臣可都是休養生息,無為而治的支持者,照道理來說,法家喊殺,儒家喊滅,這個李雲不奇怪,那一黃老派叫嚷著殺啊,滅地,就有些讓李雲摸不著頭腦了。

    看樣子,這個國家,這個民族現在基因裡大概都有著野蠻嗜血的味道。

    事實上,內聖外王,這個並非儒家的獨有文化,黃老派也不是沒有這樣的基調,只是他們隱藏的比較深,一般將民生大事放在戰爭之前而已。

    試問一下,有那個大臣不希望在自己的任內國富民強,軍力鼎盛,有那個皇帝不是以開疆拓土為自己的最大榮耀?《》

    帝國在匈奴人面前屈服的時間夠長了,長到已經讓最不喜歡戰爭的黃老派,都要喊出一個破字來振奮一下民心士氣。

    想通這些,李雲也就理解了劉徹在歷史罷黷百家,執意發動戰爭時沒有遇到太多阻力的原因:黃老派一味的退縮已經讓這個國家絕大多數的勢力感到厭煩,沒有人會希望在自己國家已經足夠強大的時候,面對外族依然畏首畏尾,所以主和派理所當然的遭到了絕大多數門閥以及百姓的拋棄。

    這個現象有點像二戰前西特勒上台之後的德國,事實上你可以想像,當一個國家經濟實力全球第二的時候,他卻沒有得到與他實力相配的尊重,一戰的屈辱性條約猶如一座激勵所有德國人的大山,鞭策著他們推翻這一切的屈辱。

    在這個時候,即使沒有西特勒,戰爭一樣不可避免。

    同樣的,現在的帝國即使沒有一個強力的君王,對外戰爭也一樣的不可避免。

    從大臣到百姓,從長江到黃河,沒有誰會願意在帝國實力強盛的今天,依然要屈辱性的背負著外族的壓迫。依然要屈辱的將自己的財富,女人送給外族7

    和德國唯一不同的是,帝國不需要為將來的大屠殺負半點責任,在傳統意識中,這是匈奴人應得的報應,是民族大融合的開始,是正義的!

    同樣的今天這次尋找刺客,揪出幕後之人,李雲也需要為此做一番站在道德高度的講演,將幕後的黑手指責為企圖破壞遼東和諧穩定的販奴大計,破壞大漢國國策的邪惡行經,是企圖要阻止大傢伙立軍功,得土地婆娘的無恥行為。

    再沒有比這個更煽情的演講了,克格勃的兵士們本就不是好鳥,往常裡什麼壞事沒幹過,他們來這遼東當兵吃糧,好容易從囚徒變成有希望獲得自由,甚至功名利祿的機會。

    現在居然有人企圖阻攔他們向榮華富貴的道路前進,一時間個個眼珠子都瞪了出來,各種方言漫罵夾雜在一起。

    李雲看了不禁搖頭,可惜了後世克格勃的名聲啊,這哪裡有點紳士樣子,土匪,流氓,地痞!不過我喜歡!

    接著土匪頭子高遠開始了演講,他首先高度讚揚了郡守大人長遠的戰略眼光,一眼就看出了陰謀的指使者真正的意圖所在,為維護遼東販奴計劃,深化武裝販奴組織結構,穩定國家秩序所作出的努力。

    但是高遠大人話鋒一轉,接著指出了克格勃任重道遠的責任,要求在場的諸位深刻領會郡守大人的講話精神,落實到行動中去,兢兢業業做好本職工作,盡快找出隱藏在人民內部的奸細,破壞分子,使得遼東的各項建設,特別是關係到大家切身利益的軍改工作以及販奴計劃,更好更快的執行。

    與會的克格勃士兵們紛紛表示,販奴計劃以及軍改工作,是關係到帝國前途命運的重要工作,任何企圖對此進行破壞的人,都是人民的敵人,他們所做的一切,雖然都是不可能實現的,也不可能動搖到遼東發展計劃的。

    但是為了早日實現遼東境內無險化,販奴運動常態化,軍改工作快速化,這股敵人必須立刻找出來。

    而且大家紛紛表示,一切刺客在和陰謀者在克格勃擁有豐富經驗的成員們面前,都將無從遁形,他們的失敗是可以預料的,他們的陰謀將會被歷史的車轱轆壓碎一萬次啊一萬次!

    第二日,克格勃的狼崽子們便各自領了任務分赴各處,大部分人留在了遼東繼續監視一切過往的可疑人種,譬如朝鮮人,高句麗人,誰叫他們血統不純,不是正宗的大漢國人。

    當然其他陌生的,沒有遼東合法居留權的商人也屬於監視目標。

    另一方面,幾十名過去擅長飛簷走壁,擁有廣泛人脈的士兵也化裝潛出遼東,奔赴各地,以尋找出幕後黑手。

    不把那個企圖要自己命的勢力連根拔起,李雲還真不放心,畢竟沒誰願意在自己睡覺的時候都要提心吊膽。

    網手機問:httpp電腦訪問: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