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大漢帝國雄風錄

龍騰世紀 輝煌第十節 商業的未來 文 / 燕小七

    臣二人解決了潛在的信任危機,兩人都心情都放鬆了不少,李雲想起田汾的『重托』便試探著道:「陛下,臣還有一事,不知當講,不當講?」

    劉徹令人準備送來水果,笑道:「卿何事如此吞吞吐吐,有話便與朕直說便是!」

    李雲嘴角露出一個狡猾的笑容,道:「陛下,昨日國舅大人晉陞之喜,臣去道賀,丞相大人愛子田勇將軍對臣新搗鼓出來的鐵浮屠騎兵十分感興趣,還邀臣獨自詳談了一段時間,臣因此想……」

    李雲抬起頭稍微的看了看劉徹臉上的表情,見他並無不悅的意思,便大著膽子接著道:「因此臣想,是否將一部分鐵浮屠撥調給田勇將軍,不知陛下意下如何?」

    這便是劉陵所獻的計策,與其偷偷摸摸,深怕見不得人,為了這個事情隱瞞劉徹,不如將事情合盤托出,當然為了照顧田汾的面子,他自然必須說點兒謊,田汾設計套他入局,被說成田勇主動相邀,他李雲盛情難卻。

    暗地的交易自是被說成李雲與田勇意氣相投,如此一來,以劉徹的智慧以及隱藏在劉徹身後的林濾公主的心思,再結合秘密機構的調查,這個事情就清晰的和鏡子一樣了。

    其實政治就是相互間不斷的妥協形成的,而李雲將這個事情挑明了,竇家自是有他的渠道知道關於那天晚上密談的內容,田汾與他的交易也光明正大的完成了,即使最終劉徹不同意這個計劃,田汾也沒什麼可說的了,畢竟當晚兩人地交易並不括雙方必須為對方保守秘密。

    果然劉徹輕笑一聲。坐到石亭的凳子上,眼睛輕輕的瞇著思考起來。

    其實對於田汾的心思,劉徹自認很清楚,他的這位舅舅可一點都不簡單,而表哥田勇的事情,劉徹自也清楚。

    田勇在數年前離家出走後。他與那名婢女一直隱姓埋名,居住在遠離帝國中心地桂陽,這次回來,還是大漢國的太后親自派人勸將回來的,這暗地裡的條件自是答應了不少,其中就括了承認那名婢女的身份。作為交換條件,田勇答應太后。為田家的利益效命。

    其實田勇也是出於無奈,因為他已經不再是當年的豪氣少年了,如今他已成家立事。膝下更有一雙兒女,即使不為了他自己,他也必須為子女地將來考慮,再說,即使當年有天大的不愉快。再怎麼說,田勇也終究是田氏的子孫。

    起來。劉徹與田勇怎麼說也有著很好地感情,那種從小就樹立起的感情,不是外人可以輕易理解的,對於田勇,劉徹心中總是喜歡將之看成大哥哥,那個曾保護他的大哥哥。

    因此劉徹對於李雲這個提議很動心,畢竟他真的有心培養田勇,他希望田勇可以小時候一樣,拿起長劍繼續為他地理想奮鬥。

    不過李雲話中透出來的東西,卻令他不得不暫時壓制住心中地悸動。此事他還得先去和姐姐林濾公主以及太皇太后交換下意見,因為李雲話中的意思似乎有著強烈的提醒味道,短短幾句話中,著重語調說著的『丞相大人』令劉徹警覺大增。

    「此事朕知道了!」劉徹淡淡的道,彷彿說著一件根本不關心的事情一般。

    李雲自也知道目的已經完成,田汾布下的這個局,他終究還是跳了出來,儘管如此,李雲還是覺得背上涼唆唆的,丞相家的酒,可不是很容易就可以喝地下!

    這時宮女端來新鮮的水果,劉徹拿起一個品嚐起來,這夏天吃水果自是特別舒服,劉徹忽然下起臨邛那個發展的非常快的商會,胸中就又如被什麼東西堵住一般,不吐不快。

    但剛剛才與李雲消除誤會,他並不想再添麻煩,可是此事卻又不說不行,想了好久,劉徹還是決定提出來,長痛不如短痛,與其日後為此鬧出更大矛盾,還不如將之消滅在萌芽狀態。

    「李卿,朕聽說,卿在臨邛開辦的那個商會最近很火啊,分會都開到長安來了!」劉徹漫不經意的道。

    但此話聽在李雲耳中,今天一直緊繃著的神經終於舒緩過來了,因為他已找到了劉徹今日反常狀態的根源。

    商會確實發展的太過迅速了,而且規模也太過龐大了,從臨邛傳出的信息無一例外的顯示,這個商會是屬於典型的地方家族勢力與商業集團的結合產物。

    這若在現代,這不過是一個地方保護政策而已,甚至還可上升到保護民族產業的高度,不過在現在嘛……

    雖然李雲一直認為資本主義是大漢國未來的發展之路,但是要發展資本主義,就必須先把封建主義給搞好了,努力提高社會生產效率,提高政府辦事效率,提高農作物產量。

    這是資本主義最根本的基礎,因為但凡涉及到工業問題,那麼基礎條件必須滿足,否則一切就是空談。

    毫無疑問,大漢國現在當家作主的天子劉徹,大漢國最龐大的利益群體是農民,而劉徹的性格是不會容許一個不受他掌握,游離於中央控制之外,卻又有著龐大影響和財力的集團,堂而皇之的出現。

    在歷史上無數企圖通過各種手段,試圖與劉徹分權的人無一例外的全部失敗了,即便是後來的儒家官僚集團與太子勢力集合發動的政變,也落的個全軍覆滅的結果。

    劉徹的性格極具侵略意識,他骨子裡可說是一個徹頭徹尾的大漢憤青,他對匈奴人有著強烈的報復心態,但是同時對於皇權他又有著強烈的維護心理,任何敢於削弱皇權的勢力都將受到他的嚴厲打擊。

    所以對於劉徹,李雲一直執行的是溫和的勸說政策,再輔以鐵一般的事實,向他闡述李雲自己的道理,更積極準備對匈奴作戰,一方面掠奪他人的財產,以為帝國的經濟輸血,一方面更可滿足劉徹急於報復匈奴的心理,更可洗刷匈奴施加於帝國的恥辱,樹立起帝國子民的強大民族自信心。

    所以早在很久以前,李雲就著手準備讓皇家來掌握商會的管理,當然不是那種不用出一毛錢,每年只管收錢的勾當,更不是直接將商會交給皇家,從此任皇家折騰。

    而是……成立商業監管部門,監管主官只對皇帝負責,這個部門不具備行政權利,它存在的意義就只在於監督,監督商會的運作,監督商人的稅收狀況,更及時提出相關的政策進行引領。

    這樣一來即可避免帝國皇帝昏庸之時,直接空降貪官,隨意魚肉商人,收取高額罰金,也可避免商人的行為過度自由,以至於對帝國的根本產生動搖。

    當然更重要的是--這個部門的成立可以有效的監督某些商人的不法舉動,更可為下步徵收商業稅和商業所得稅打好基礎,李雲不可能也不會放過商人這個將來將成為帝國稅收支柱的!

    當李雲將自己的想法,完全的和盤托出時,劉徹震驚了!

    他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卿是說,未來大漢國的稅收和軍費開支完全可以商業承擔,完全可以免除農業賦稅,甚至還可以提供給農民一些補助費用?」

    李雲笑了笑,完全免除農業賦稅,這對於劉徹而言不亞於一個重磅炸彈,事實上,在李雲的計劃中,這是完全可以實現的。

    前提是擊敗匈奴,掠奪草原上豐富的資源,以哪裡為殖民點,不斷的為帝國提供新鮮血液,更可利用草原上的資源為帝國內地的發展創造機會,此消彼長之下,再輔以有計劃的逐步免除農業稅收,提高商業稅率,這個理想未嘗不是不可能的!

    一個不收農民賦稅,不征諉役,僅僅要求農民努力生產,養育後代並提供合格戰士的帝國,毫無疑問是劉徹理想的帝國,也是李雲理想的帝國。

    雖然過程或許對於草原上的民族以及周邊的小民族有些須的痛苦,但是李雲有理由相信,幾百年後,這些民族的後代絕對不會對他李雲掀起的掠奪狂潮,表露出哪怕絲毫的不滿。

    因為到那時候,大家都是一家人了,都屬於大漢國子民,都是炎黃子孫,而李雲和劉徹毫無疑問是統一了帝國的英雄,或許歷史會評價李雲為鐵血將軍或者鐵血xx,而劉徹自也是千古一帝。

    歷史確確實實是由勝利者書寫的!失敗者將徹底的喪失話語權!

    不見歐洲白人幾乎滅絕了整個美洲的印地安人,販奴運動摧毀了非洲璀璨的文明,使得這個地球上最大的陸地變成了地球上最貧困的地區。

    歐洲人用堅船利炮打開了一個又一個文明的大門,現在大漢國的鐵騎已決意用鋼鐵踐踏整個草原,過程或許不一樣,但結果必將相同!

    網手機問:httpp電腦訪問: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