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大漢帝國雄風錄

龍騰世紀 牧守遼東第二十九節 天子微服(上) 文 / 燕小七

    對於祭祀像後士這樣規格的神明,那是絲毫馬虎不得的。所以祭祀完後,即使是劉徹身體本來就很強健也感覺相當的疲勞。

    當夜在霸上行宮,劉徹倒塌就睡,而且睡的相當的甜,直到第二日日近中午,才有中官將他喚醒。

    梳洗完畢,劉徹忽然間想起姐姐未嫁人時的好處,童心大起,當下令中軍儀仗繼續前進,而他則帶上平日裡最親信的幾十名貼身羽林騎士,悄悄的抄小路往平陽縣趕去。

    至於隨行的大臣,劉徹自然懶的打招呼,更何況這群人當中甚至有張湯那樣麻煩的存在。

    張湯此人,劉徹十分欣賞,不然也不會親自將他從地方縣令任上直接提拔為太中常侍這樣品秩的官級。

    毋庸質疑,張湯對於律法的熟悉程度甚至超越了他對自己本身的瞭解,行事必以法為先,但凡不符合律法的事情,這位年輕而充滿幹勁的法家學子,一向是敢於直面挑戰的,甚至他曾在早朝上與太尉田汾喜歡噴口水,這對於一個年輕的官員是需要很大的勇氣和毅力的,不要忘記了,太尉司天下官員陞遷大權。

    在公事上,張湯絕對是一個稱職的存在,但是在私事上面,這位法家弟子同樣的堅持自己的理念,這點劉徹極為不喜。

    但是,這並不意味著劉徹就要為難張湯,劉徹對於公私之間的事情分辨的還是很清楚的。

    相對於張湯的執著,與他同科錄取。又同時被劉徹詔回長安任職的主父偃無疑就有趣的多了,這位出身浪漫之都的縱橫家傳人,繼承了齊人的風趣,有繼承了縱橫家學者的一張好嘴巴,說話圓滑通透,捧起馬屁來自是不留痕跡,更難得的是他善於揣測劉徹的心思,再加上他曾與劉徹在長安有過幾日的朋友之交,這層關係,因此劉徹以其為解樂之臣。每有空暇,必邀他至未央宮閒談。

    令劉徹滿意的是,這名靠著那青樓小姐接濟才謀得出身的齊地男子,十分的專情。在他有了官職地位後,絲毫也不避諱他人的眼光,將那姐兒立為正房,更厚待那與他曾共患難的好友。

    只此一點,劉徹便可信任主父偃,放手令他做了幾件事情,也大都完美的完成,所以現下,主父偃實為劉徹身邊第一寵臣。

    劉徹召來主父偃,與他說了自己的想法,更言明要帶他一起。

    饒是主父偃平日裡膽子大的很,也為劉徹的想法而震驚,拐帶天子,隱瞞不報,惑君亂政,這些帽子他可一個也戴不起,而倘若此行前去,天子有個什麼閃失,哪怕是身上掉下一根毛來,朝廷的大臣公侯可就絕不會放過他!

    可是,當他看到劉徹炙熱的眼神,立時又猶豫起來,儒說仁義,法論權勢,黃老無為,墨守其儉,縱橫以變這些是每一個學派學者深藏其腦海中的概念,縱橫之家,皆以善於察言觀色而著稱,主父偃一見劉徹神色,自然立時就知道,這個年輕的天子現在正熱切的希望他一起同行,倘若他拒絕了,那麼這便極有可能意味著,他從自不再得寵。

    猶豫再三,他最終還是屈服了。

    見主父偃同意,劉徹心裡一陣高興,竟親密的抱著主父偃歡呼一聲,當下主父偃立時感覺到聖眷濃濃,渾身都充滿了力氣。

    一行君臣數十人,悄悄的穿上羽林軍的衣物,在奉令行事的借口和一塊天子信物的開路下,警戒在行宮四處的士兵倒是無人認出。

    被劉徹拉來當保鏢隊頭目的是翁洋,翁洋是長安人,表字海偉,自小就喜歡冒險,甚至他有時候覺得,冒險遠比他自己的生命重要,正因為這種特殊的性格,使得他在羽林眾騎士中比其他人更得劉徹歡心,此次天子說要微服去到平陽縣,提前給信陽翁主一個驚喜。

    翁洋自然贊同,在他看來,在重重保護下的天子車駕,根本找不到冒險的趣味,而微服而行,雖然有點風險,但卻至少可找到絲絲冒險的感覺。

    懷著不同的心思和想法,這隊成功逃出行宮地隊伍,迅速的找到一個偏僻的地方,換上早準備好的衣物。

    大漢天子劉徹搖身一變,成為來自長安的文彘文公子,主父偃則穿上管家的衣服,成了文彘公子的忠實管家偃二,翁洋自然依然叫翁洋,只不過他的身份從羽林騎兵轉變成了忠心護主的保鏢而已。

    至於行宮方面,劉徹已下了詔令,要求行宮車駕三日後再行起程,這期間天子不見任何大臣,任何大臣也不得已任何借口打擾,天子向女媧娘娘祈禱。

    等三日後,劉徹已可想像當張湯發現天子不翼而飛時的暴躁樣子。

    一日後,這隊偷偷潛逃出來的隊伍穿過汾水,到達河東平陽縣境內,平陽縣即是高祖皇帝封給平陽侯曹壽的領地,更是信陽公主的食邑,所以這裡的一切都是屬於曹家的財主。

    不過平陽侯自封在此處起,就秉承著無為而治的理念,小心的打理著這個鄉村小縣,並未出現類似某些公侯般那樣的窮奢極欲,大肆鋪張浪費,相反平陽縣的賦稅並不高,土地兼併也一直被曹家控制的極為嚴格,基本上平陽縣百姓的日子過的下去。

    所以映入劉徹眼中的平陽縣,完全是一個標準的大漢鄉村景象,土地上栽滿了農民種植的農作物,更有不少地方載下了李雲帶來的南瓜,黃瓜,以及紅薯。

    遠遠的站在山坡上望去,劉徹甚至見到幾個農夫正在驅趕著耕牛耕作,他們應屬於中等家庭。可是絕大多數農民的耕種方式依然是依靠雙手,所幸水車推廣的很快,這裡的河道上架著不少,也算是為農民減輕了一部分體力勞動。

    劉徹見了此景感慨道:「大漢國需要耕牛,大量的耕牛!」

    出身市井的主父偃亦同意道:「文公子,去年遼東俘獲耕牛十餘萬,這在大漢歷史上尚是首次得到如此多的耕牛,可是卻僅僅可滿足長安附近三郡的需求,大漢國依然嚴重缺乏足夠的耕牛,在小的的家鄉齊國。甚至數十戶人家都才勉強湊出一頭耕牛,平陽縣比起其他地方好太多了!」

    劉徹省起自己目前的身份,笑道:「今日不談國事,大家出來只為開心!」心中卻默默地下定決心。一定要搶來更多的牲畜,為大漢的發展服務。

    眾人會意的點點頭,天子微服地消息自然是越少人知道越好,甚至在護駕大軍未來之前。天子即使是見到了平陽侯,最好也別先暴露身份。

    一行人進得平陽縣城,先找了家旅館住下,平陽縣由於屬於大漢國最重要的產糧和馬場,所以來往行人很多。

    卻不知住進去,劉徹才省起不妥,原因是這家旅館的招牌與標記上令劉徹感覺進了危險之地,忙喚來掌櫃的詢問道:「掌櫃師傅,借問下。此店東家何人也?」

    那掌櫃地生的肥頭大耳,一副財大氣粗的樣子,他晃著腦袋答道:「本店東家乃洛陽寧氏!……哈哈,外鄉人,嚇住了吧?」說完自顧自的去忙了。

    劉徹確實嚇到了,洛陽寧氏?不就是那個女扮男裝與劉徹鬥氣的小姑娘的家族,說起來,自得先皇教訓,加起大婚剛過不久,劉徹已未再與那章台的俏美人相見。如今猛然想起,加之劉徹已食髓知味,深諳此中魚水樂趣,心中不免回味起那漣漪小姐滑溜順手的肌膚,身上那若有若無的香氣。

    「此次回京,朕定要將此女迎入宮中!」劉徹心中不免愧疚的想著,對於他而言,解決愧疚最好的辦法自然就是將那女子接入宮中。

    大漢國風氣甚為開放,似他母親太后王氏。便曾嫁過人,更曾生過小孩,因此並不存在禮教上的枝節問題。

    在這寧家店中住了一夜,第二日起早,劉徹便發現這個小小的旅館已人滿為患,來自河東各地的富豪鄉紳紛紛湧入,大都是為一睹天子風采而來的,看到這情況,劉徹的虛榮心頓時得到了滿足。

    帶上翁洋等幾名武功出色的騎士,劉徹便要出店,好好遊歷遊歷這自己治下的江山,順便學學上古聖賢,去到民間與農夫交談,詢問民間疾苦,這在劉徹看來,便是一個好天子應該做的事情,而劉徹一直認為自己就是一個相當好的明君。

    走在大街上,車流明顯比昨天增加不止一倍,劉徹洋洋得意的挺起胸膛來,這充分的證明了,他,大漢國的天子,在民間所受的擁護啊!

    卻不料得意的太過,當街撞上一個人,劉徹只覺得鼻中嗅入一股如蘭的香氣,身上則似乎被某種液體潑濕,劉徹現在的身份不是天子,而是一名遊歷到此的翩翩君子,更何況撞上的似乎是名少女,而優待女生恰好是君子的本職,所以他看也不看那人,忙道歉「對不起,小姐,在下魯莽,令小姐受驚了!」

    微微抬起頭來,劉徹頓時呼吸急湊起來……

    網手機問:httpp電腦訪問: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