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大漢帝國雄風錄

龍騰世紀 風雲第五十六節 蹴鞠比賽 文 / 燕小七

    庚子年五月初五,在鬧劇過後,臨邛商會第一次擴大會議如期召開。

    這日陽光明媚,天氣很好,來自蜀郡各地甚至其他郡縣的富商們雲集臨邛官學前的大草坪,準備觀看東道主臨邛人為他們奉獻的開胃菜:一場蹴鞠比賽。

    不管是臨邛人,還是外地人,大家對於這場蹴鞠比賽都有著濃厚的興趣,甚至還有外圍莊家開了賭局,竟猜比賽結果,而且生意十分火爆。

    原因就在於,大漢國上上下下對蹴鞠有著近似狂熱的愛好,無數的文人雅士紛紛寫下了無數的讚揚蹴鞠比賽的詩賦。

    蹴鞠比賽源於戰國時期,它一出現就得到了當時社會主流文化和統治階級的追捧,貴族們以觀看蹴鞠比賽為樂,甚至有的人自己養起了大批蹴鞠球員。

    有人這樣形容蹴鞠比賽的盛況「球不離足,足不離球,華庭觀賞,萬人瞻仰!」就可以想像蹴鞠在那個時期的鼎盛情況。

    而流傳在民間的一個故事更從側面反映了蹴鞠比賽當時萬人追捧的盛況:名醫淳於意給一個叫項處的人看病,叮囑他不要太過勞累,可是他根本不聽,依然到處比賽,最後吐血而亡,項處也因此成為有史記載的第一個因蹴鞠運動而亡的狂熱球迷。

    到大漢高祖建國,高祖皇帝將他的父親迎到長安,好酒好菜招呼著,好玩的隨便他玩,可是太上皇陛下依然悶悶不樂,原因就在於太上皇乃民間出生,酷愛蹴鞠,可是深宮中。太上皇看不到蹴鞠比賽,因此一直很不開心。

    太祖皇帝沒有辦法,只好命令大臣在長安仿沛縣的樣子建立一個蹴鞠比賽場,叫來一群球員。每日比賽給太上皇看。

    而現在大漢國經歷了七十多年的太平日子後,蹴鞠運動隨之發展到一個高峰期「貴人之家,蹴鞠鬥雞,尋常百姓也是,康莊馳驅,窮巷蹴鞠,而大漢國的歷代天子也敏銳的發覺到了蹴鞠提倡的團隊精神以及可帶來地軍隊士氣磨合,因此無不將蹴鞠運動在軍中大力推廣。先丞相。大將軍周亞夫甚至寫下了《蹴鞠二十篇》將之看成兵法,列入細柳營的日常訓練之中。

    而李雲自然也知道蹴鞠就是足球,而他恰好在現代是一名狂熱的球迷,曾經為了看歐洲冠軍倍半夜爬起來,守著電視機,結果第二天只能請假,不過他單位的領導恰好也是一名球迷,兩人惺惺相惜,所以也沒有什麼大事。

    作為一名標準地現代球迷,李雲一直以來都致力於改革蹴鞠規則,改良蹴鞠用球的努力,甚至在這方面他花下的心血絲毫也不亞於其餘項目,

    在他的倡議下,蹴鞠比賽場地已經接近現代了,按照他的提議。現在的比賽場地由長一百步,寬六十步地長方形草坪構成,兩邊不再由圍牆組成鞠室,而是用一個長方形地球門代替,並且有了守門員這一職業,比賽用球則用十二塊香皮砌成,原料主要是熟硝黃革,要求縫製的時候不留線角,且重量在一斤左右,球體為圓形,這已是歷史上宋代最好的球體標準。

    比賽人數也相應地由每方六人,增加到九人,其中一名守門員,其餘人等各司其職。

    今天比賽的主角是有右張卓兩家為代表地臨邛蹴鞠隊,對陣羅家的球隊,比賽將分為上下兩個半場進行。每個半場時間為三刻鐘,以進球數多少為勝負標準,比賽還首次出現裁判執掌比賽進程,同時這次比賽的獎金也是很高的,勝利的一方將得到一萬錢的獎金。

    隨著裁判的一聲鑼響,比賽正式開始,其實裁判的作用並不大,他只需要負責監視雙方球員,防止惡性鬥毆的發生,並對可能出現地手球進行判罰,按照規則一旦出現手球,裁判員最高可判罰一個手球地的類似任意球的處罰,當然也可以僅僅是警告。

    李雲認為現在的規則遠不理想,沒有越位規則,也沒有黃紅牌,更沒有聯賽制度,實在是太缺乏公平競技精神了,他打算向天子進言,創辦一個全國性的聯賽,使得大漢國成為真正的足球帝國,不僅僅在制度上,更在球員素質上領先全世界,這樣他就可在這裡尋找回屬於中國足球的光榮與榮耀,當然,雖然說體育無國界,但是李雲始終認為大漢氣息濃厚的蹴鞠比足球好聽些。

    但是不管李雲怎麼想的,到場觀看比賽的百姓以及商人們從比賽一開始就陷入了狂熱的狀態,大部分人為本地的球隊嘶聲納喊,甚至卓王孫這個大胖子也站起來為臨邛隊奮力吶喊,完全沒有了以往的風度。

    李雲甚至想,假如這次比賽臨邛隊輸的話,那麼這些上場比賽的球員將不敢走出這個場地,因為卓王孫會現場就撕了他們。

    不過現在看來,卓王孫完全不需要撕了這些球員,因為比賽的節奏已經被臨邛隊控制住,畢竟無論是比賽場地,還是比賽規則,臨邛人都先一步瞭解了,也已經適應了,再加上是在家門口,有了無數球迷的瘋狂助威,他們士氣大振,沒有絲毫理由會輸掉這場比賽。

    事實上這世界再沒有其他運動比蹴鞠更可令人們著迷,李雲也不例外,很快他就被場上隊員高超的技術所折服,同樣沒有風度的高聲吶喊起來。

    事實上,除了規則不與現代相同外,大漢的蹴鞠技術水平絲毫也不亞於現代頂極足球聯賽,比賽進行到一刻鐘的時候,臨邛隊的一名高個子隊員在中場接到隊員傳遞過來的球,他很快就顯示了大漢國蹴鞠技術的迷人之處,隨著眾人的吶喊,他巧妙的盤帶著球,穿越到對方門前,一腳勁射破門得分,為臨邛隊首開記錄。場上比分1︰0

    李雲很快就為他的技術折服了,就在剛剛的突破中,李雲彷彿又見到齊達內高超地盤帶技術。

    「他是為蹴鞠而生!」李雲對張正范感歎說,事實上就是如此。那名隊員在剛剛的進球中展現了他完美的個人技術,他那具有爆發力的雙腿,他那絲毫也不亞體操運動員地韌性腰部,無論是盤帶還是顛球,他的技術都是完美的,唯一的不足就是場上的隊員缺乏足夠的配合。他們之間並未有什麼出色地配合以及手術刀式地穿插。大都拿球後就直接攻門,完全憑借的是個人出色的技術。

    而且守門員也缺乏足夠地意識,剛剛那個進球。守門員根本沒有反應,這令李雲有些沮喪。他決定比賽後,狠狠的教訓這幫球員,蹴鞠是九個人地運動,不是一個人的!

    張正范聽了李雲的讚賞,得意的道:「當然,他叫張福,是我親自監督訓練出來的,大人,在下的眼光准吧!」

    李雲點點頭。忽然賽場上再起變化,羅家的球隊在邊路得球後,直接一腳傳到中央,一名羅家的矮個子隊員迅速衝上前點橫插,在離球門四十步的地方,一腳大力轟門,這一次臨邛隊地守門員成了笑柄,這個球的球速雖然快,可是打的角度很正,可就是這樣,他完全沒有反映,球擦著地面進了球門1︰1。

    羅家的人迅速站起來揮舞著手臂,作為和羅家關係親密的楊謀也站了起來。李雲看著目瞪口呆的張正范,笑道:「球是圓的,在蹴鞠場上,沒有什麼是不可能的,剛才那些傢伙太大意了!」

    卓王孫臉上滿是失落,他在場邊大聲的吼著「進球!進球!進球!這場比賽輸了的話,你們統統給我滾出臨邛!」

    很快的無數的臨邛人跟著卓王孫吶喊起來「假如輸了的話,滾出臨邛!」

    場上臨邛隊的隊員們相互看了看,滾出臨邛!再沒有比這個更嚴厲的懲罰了,他們現在只能進球!

    於是殺紅了眼的臨邛隊迅速的開出球,那名叫張福的隊員,成了比賽的最大亮點,他一個人盤帶著球將羅家球隊的防線沖的支離破碎,不過他運氣差了些,四次射門全都打在門柱上,或者偏出球門。

    此時比賽的上半時已經只剩下最後一刻鐘了,場上的兩隊也殺了紅眼,兩邊你來我往的輪流攻擊。

    可惜都沒有什麼出色的配合,而兩邊的守門員也開始進入角色,做出了幾次撲救,這令李雲多少有些安慰。

    這時候裁判敲響了上半時結實的鑼聲,雙方比分依舊是一比一,氣紅了眼的觀眾不停的詛咒著球門柱還有邊線,紛紛說要不是那些礙眼的東西,球都進了好幾個了。

    張正范和卓王孫更是立即跑到場上訓斥起來,看樣子,下半場肯定是一輪火拚,不過李雲想假如不配合的話,臨邛隊還真有可能在家門口被對方逼平甚至輸掉比賽。

    果然下半場一開始,臨邛隊就開始了狂轟濫炸,甚至連守門員也跑出去參與了進攻,對於他們來說,在家門口這場比賽輸不起,甚至連平局都是噩夢!

    進攻很快產生了效果,面對已經拼上身家性命的臨邛隊,羅家球隊的大門很快的連連被攻破,那名叫張福的隊員更是上演了帽子戲法,在下半場他一人攻入兩球,加上上半場一共三個球,最後臨邛隊以五比三的絕對優勢擊敗了對手,贏得了勝利,也贏得了全場的掌聲。

    ………

    網手機問:httpp電腦訪問: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