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大漢帝國雄風錄

龍騰世紀 風雲第五十二節 會議(下) 文 / 燕小七

    其實,這個會議從一開始就已經從接風宴會演變成了分贓大會,各家商號開始在李雲的主持下,瓜分未來的利益,特別是當李雲令楊謀將這兩個月玻璃作坊中造出的幾套玻璃器皿擺上來的時候,所有的商人眼睛都開始冒起炙熱的火光。

    只要不是傻瓜,就知道這些東西隨便拿出一套出去,那就是價值連城,足夠買下大半個臨邛的土地了,大漢國有那麼多的諸侯,那麼多的公侯,他們會為了這幾套完美的器皿不惜任何代價。

    而在座的人,沒有一個是傻子,大家都聰明的很,齊齊將眼睛盯向李雲,那熾熱的眼神,令李雲頗有幾分得意。

    現在天子將臨邛作為食邑賜予了他,也就意味著臨邛不必再向天子交納賦稅,而改為李雲個人向天子繳納固定的賦稅,這樣的好處是顯而易見的,這就意味著今後很長一段時間裡,臨邛的賦稅將由他來制定,而這其中的絕大部分將被他私人佔有,李雲不必再為沒有金錢開展各項工業和教育計劃而發愁。

    但壞處也有,年就是今後臨邛不管是受災還是遇到其他危機,只要沒有發生叛亂,天子以及大漢國的財政將不會撥下半個銅板來,所以李雲得未雨綢繆,先把紅薯,南瓜等全面普及,而經過去年一年的全力栽種和繁衍,今年的紅薯以及南瓜種子已足夠全臨邛的土地全面改種這兩樣農作物。

    李雲已計劃好在適合栽種紅薯和南瓜的季節全面改種這兩樣作物,這樣臨邛的土地就可在秋收之後再迎來一次收穫,大大充實臨邛縣的倉庫。

    但是隨著糧食的增產,問題隨之而來,由於一年一收變為兩收,本來就會餘下無數糧食的農民這次將獲得更多。

    顯然讓這些糧食爛在倉庫裡,是李雲所不願意看到的。

    李雲清楚的知道,南瓜即可作為蔬菜,也可在災荒季節作為主食,更可成為戰馬的口糧。而紅薯,則可在稍作加工之後。製成片狀或者條狀地乾糧,混合肉類。成為軍隊出征的標準口糧。

    但是這一切的一切都需要大量的金錢,除去教育的投資和兵器地開發。李雲現在又將需要一筆用來大量收購農民手中的糧食地金錢,畢竟假如糧食多了。谷賤傷農地話。那麼毫無疑問將打擊農民種田的積極。農業才是目前國家的根本,這點李雲自然清楚的很,所以他需要一面扶持工商,將大量農村的閒置勞動力解放到城市的作坊中,另一方面他還得盡量提高農田產量,爭取使糧食的產量不斷提高,用最少的人力,創造出最大的產量,同時還得小心提仿谷價地下跌。甚至有時候他必須用高於市場價的價格收購世面上多餘的糧食,這就是所謂的宏觀調控。

    所謂治大國如烹小鮮,說的就是這個意思,治理天下最重要的便是平衡,李雲現在十分慶幸自己可從基層做起,而不是直接平步青雲。一出來便是郡守之類地官員,現在積累了足夠基層治理經驗的他已逐漸成熟起來,不再抱有任何急躁的想法。

    而玻璃製造業,這個一開始便被李雲視為聚寶盆的行業,自始至終都含了李雲大量的期盼,李雲自然希望這個東西可為帶來更大的利益,而玻璃製造衍生出來的肥皂等民生用品更可為李雲解決太多的麻煩,並帶來巨大的聲望。

    雖然肥皂現在還是沒影子的事情,但李雲相信,遲早可以將之大規模的製造出來。

    當然現在他得勾起在座的商人最大的熱情,並最大的程度的從他們身上取得最大的利益,所以他故意拿起一個晶瑩剔透的玻璃酒樽,往眾人面前一晃,自顧自的說「這東西,臨邛的官營作坊已可全面生產,楊謀,你和諸位說說,現在月產此物幾何?」

    楊謀點點頭道:「官營作坊中目前全力工作的話,每月可產整整一千套此物,一套四個大小一致的酒鱒,成本每套合計……。」楊謀看了看帳本,嚥了嚥口水,顫抖著吐出三個字「一百錢!」

    眾商人面面相窺,口水大口大口的往肚子裡咽,月產一千套,每套成本一百錢,張正范迅速的得出一個結論,他只要每月從官營作坊得到一百套,那麼一年之內他有信心將自己目前的財富番上一番,賺了大半輩子錢,張正范第一次發現,原來錢是這麼好賺的!

    他和卓王孫相識一笑,迅速的在私下達成協議,儘管兩人過去有很多的不快,儘管在某種程度上來說,他和卓家是競爭對手,但是在羅家##大家族影響力和競爭能力的刺激下,兩人知道必須攜起手來,共同應付這個危機,共同排擠羅家的影響力,錢,當然是自己賺了的好,飯,假如有可能,那麼絕不能讓別人搶去一口。

    秉著這樣的心思,卓王孫微笑著看向李雲,他這位未來的乘龍快婿,希望李雲可以看在他的面子上將這每月千套的產量全部或者大部分賣與他,當然他自己也覺得有些奢侈了。《》

    李雲故意裝作看不到,將頭轉向一邊,問楊謀道:「楊謀,這兩月作坊中一共生產了多少套?」

    楊謀點點頭,翻開帳本,朗聲道:「過往兩月作坊一共生產出二千一百套,其中三百套報廢,現余合格產品一千九百套!」

    李雲點點頭,回過頭來,擺擺手示意大家落座,道:「這個玻璃器皿的價值,相信大家是知道的,本官將這個東西拿出來給大家看,也是希望諸位都從中得到實惠,得到利益,說到底大家都是一條船上的螞蚱,一榮俱榮,一損俱損,所以諸位賺了錢,也就相當於本官賺了錢,但是大家也都知道的,這東西就這麼點,要擴大生產一時半會也行不通,所以有限的數量只能按配額提供,這個配額的標準就看諸位的了!」

    李雲說完含笑著看著這些有錢人,他已看到了無數的金錢流進他的帳面,官學明年的預算以及今年大量收購餘糧,將之製作成各種乾糧和零食的資金基本上已經有了著落了。

    羅家的代表那位還在封侯夢想中沉迷的年輕人在旁邊家族成員的提醒下,忙舉手問道:「在下羅文成,敢問大人,這配額的標準是?」

    李雲微笑著看了一眼,漫不經心的道:「配額的標準自然是按照各位對本官以及官學事業的支持度!」

    李雲從楊謀手中拿過帳本,擺了上來,又從另一邊將早準備的算盤拿出來,辟里啪啦的一撥打,道:「這個配額的分配是這樣的,本月的這一千九百套成品,將按照諸位對本官的支持比例分配,因為本官計劃再次擴大官學,技術學院以及醫學院的規模,並為下月的新型農作物的推廣播種作準備,大家都知道的,官學,技術學院等現在大部分都是燒錢的買賣,單憑本官以及諸位的熱情捐贈,維持現在的規模已經很吃力了,更別說將這個規模擴大一倍了,所以這個資金方面需要諸位不齊支持,另外下月本官還計劃購買耕牛以及農具,用租借的形式發放給農戶,所以這又是一項重大開支,資金缺口非常大,所以本官沒有辦法沒,只好按照諸位提供的捐贈比例分配這些,而且以後每月的產量都將如此分配,不知道大家有意見沒有?」

    李雲說完,好整以暇的看了看已經驚鄂的商人們。

    事實上假如李雲開始不將成本說出來,這些商人現在會死命的認捐,因為他們知道這個東西絕對可以幫他們賺回來。

    可是偏偏他們知道了成本才一百錢,而看李雲這架勢,這擴大官學,購買農具等物資鐵定是一筆巨款,他們要拿出這麼大一筆款子,心裡實在覺得難受。

    這是人之常情,換做誰都是一樣,這個道理李雲自然明白,因此他見眾人沉默下去,自然不好讓氣氛僵持著,於是勸道:「大家應該都清楚這個東西流到世面上會有什麼樣的衝擊,那些手裡纂著大把鈔票的公侯和諸侯會不惜一切購買,羅文成先生,你說說,這個東西最少可以賣到什麼價錢?」

    羅文成嚥了嚥口水,答道:「十萬錢!最少不少於10萬錢!」

    眾人頓時被驚醒,10萬錢,十個就是一百萬錢,一百套就是一千萬錢,那麼臨邛的官學和其餘事情即使再怎麼費錢也不用一千萬錢吧,也就是說,大家只需要用十分之一的成本就可得到其餘九成的利潤。

    李雲滿意的點點頭拿起一個酒樽道:「這個東西,我希望大家不要集中在一個地方販賣,因為這很容易造成它的貶值,大家可以將它販賣到江夏去,販賣到百越去,甚至販賣到塞外去,而回途卻可稍上江夏的特產,百越的藥材,塞外的戰馬,這一來一回又是一筆巨額收入,本官相信,諸位有錢知道怎麼賺!」

    很快,李雲就達到了自己的目的,他用一千九百套成本每套頂天一百多錢的東西,換來了將臨邛官學以及技術學院的規模擴大一倍的資金,更換來了他全面種植紅薯所需要的資金,可惜的是,以後要再找到這樣賺錢的買賣實在很難了。

    網手機問:httpp電腦訪問: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