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大漢帝國雄風錄

龍騰世紀 風雲第四十四節 四個願望 文 / 燕小七

    日正中午,竇士奇帶著他麾下的士兵團團護著劉徹,走到一個僻靜的巷子裡,竇士奇命令所有的士兵全部退出這巷子,在外面守著。

    自己走到劉徹面前,跪下道:「臣禁衛軍武騎常侍長竇士奇見過太子殿下!」

    劉徹笑嘻嘻的扶起竇士奇,親熱的道:「士奇表哥,你怎麼知道孤在那裡的?」

    竇士奇站起來,笑道:「回稟殿下,臣乃是奉陛下命令,保護殿下,事實上殿下出了宮門那一刻起,臣的手下就一直沒有離開過殿下,後來臣接到手下回稟,殿下進了這煙花之地,臣責任在身,不得不立刻點起本部人馬,趕到章台。」

    劉徹楞了楞,問道:「是父皇派表哥來的?這麼說父皇都知道了?」

    竇士奇搖搖頭道:「臣尚未來得及回稟陛下,所以陛下現在應還未知道,不過很快陛下就會知道了!」

    「表哥,不要告訴父皇好嗎?」劉徹一聽天子還不知道,立刻就來精神,劉徹天不怕地不怕,就怕了病重的天子發火。

    竇士奇搖頭道:「殿下,此事瞞不住陛下的,殿下知道的,陛下也有自己的耳朵和眼睛,這些事情用不了半刻鐘,就會傳回宮中!」

    劉徹聽了自然耷拉下了腦袋,他當然知道天子有著專門組織的眼線,不過平時那些眼線都只是負責打探一些有問題的大臣或者家族的事情,並不干涉他太子地生活,卻不想今天天子將他的眼線撒了出來。

    李雲走到劉徹身邊。安慰道:「不要緊的,陛下那邊,臣會擔起全部責任來,臣會想辦法不讓陛下生氣的!」

    「真的!」年輕的太子一下子就活躍起來,說實話,他真正擔心地是他父親的身體會因為聽到這個事情而變壞。現在李雲可給他這個保證。他當然高興了。

    「真的,臣什麼時候騙過殿下!」李雲苦笑著點頭道,事實上他也未想出什麼好主意來令天子高興,不過辦法總會有的,誰叫他今天好死不死被劉徹拉了出來?

    ………

    萱花閣一個十分僻靜的房間裡。一個四十多歲地男人聽完管事者的描述,他回過頭來,竟然是一個十分好看的男子。

    「呵呵,這麼說來,那兩位公子的身份就值得推敲了!」他自話自說著。

    管事的忙笑道:「是地。主人。可得到平陽侯信物地人,必定不是等閒之人,而更可令竇家下一代繼承人出馬的人,身份自然非比尋常,主人,您說說看,那兩人到底是何來歷?」

    管事的雖然已經隱約的猜到李雲兩人的身份,但他還是聰明的沒有自己說出來,因為在這個男人面前。他絕不能將自己的實力完全暴露,就如這個男人從沒有告訴過他,他到底是什麼勢力的一般。

    這男人笑了笑,很滿意管事者的表現,從身上掏出一大袋錢幣扔給管事地,道:「這個是賞給你的,你先退下吧。對了,從今天起漣漪的事情你們不需要再插手,她想去那裡就去那裡,不許干涉,只需要將她弟弟看好了就行,懂嗎?」

    「遵命,我的主人!」管事的那裡敢廢話,拿了錢恭敬的退了出去。

    那男子待室中無人,自顧自的飲起酒來,嘴角的鬍子微微上翹,形成一個十分好看地弧線。

    「真是有意思啊!李子全???不就是日前進京的李雲嗎?那麼可令這現在如日中天的年輕縣令馬首是瞻的少年,呵呵,太子殿下嗎?」這男子輕輕的低吟道:「太子?想不到我本來只是想釣一條小魚,結果卻上勾的卻是一條大魚,漣漪這丫頭還真不罔我這麼多年的栽培!」

    …………

    劉徹和李雲坎坷不安的站立在昭明殿外,等著天子的宣進,事實上自他們回宮起,心裡就七上八下的。

    自小看著劉徹長大的中官張明,看著這君臣二人,搖搖頭,對劉徹道:「殿下,您這次可把陛下氣壞了,您啊,還是和小時候一樣頑皮!」

    劉徹拉住這自小照顧著他的中官,低低的撒著嬌問道:「張叔叔,父皇真的生氣了?」

    張明老臉上滿是慈祥,由於他中官的特殊性,所以他沒有子女,而一直照顧著長大的劉徹自然被他傾注了全部的愛心,事實上從某種程度上來說,他將劉徹當成了自己最親的人,而劉徹也從來沒有輕視過這名對天子有著莫大影響力的中官,可以說他叫張明叔叔並不是討好,而是在事實上承認這名中官的地位。

    「殿下您又來了,老奴可擔當不起!」張明雖然知道劉徹是真心喚他做叔叔,不過他可沒有這個膽子應,忙擺手道。

    不過他聽了劉徹這一聲『叔叔』心情自然大好,低聲對劉徹道:「陛下的病剛剛又發作了,現在吃下了藥丸,正在休息中,一會殿下進去了,要主動認錯,千萬不可再惹陛下生氣,知道了嗎?」

    劉徹忙用力的點點頭,道:「知道了!」

    這時候一名中官從裡面走出來,對劉徹和李雲行了個禮,道:「太子殿下,李雲大人,陛下宣見!」

    李雲和劉徹忙跟上這中官的腳步,走進天子的寢宮。

    一走入寢宮,李雲就可清楚的聽到躺在病床上的天子,那劇烈的咳嗽聲。劉徹聽了,他知道自己父親剛剛顯然很生氣,否則身體絕不會有如此大的變化,他一個箭步撲到天子的床塌上,哭著道:「父皇,兒臣知錯了,您千萬別生氣,兒臣自己會給自己處罰地!」

    李雲亦忙跪地道:「陛下,臣有罪!」

    天子摸摸劉徹的頭,勉強坐起來,蒼白的臉色擠出一絲笑容道:「那個少年不懷春。誰家公子無衝動,你們的事情,朕知道,朕也年輕過,也衝動過。也有犯獵的時候。說起來當年朕可比你們厲害多了!」

    天子這番話根本沒有責怪的意思,李雲聽了反而好像是在鼓勵他們犯錯一樣。

    天子對李雲道:「李卿起來吧,很快就都是自家人了,這些繁禮就不必和以前那麼古板地死套了!」

    李雲忙道:「臣有罪,不敢起來!臣……」

    天子打斷他的話道:「事情都已經發生了,一味的自責沒有半點用處。先皇當年就曾說過,與其對過去的事情的懺悔,不如將眼光放到以後,朕時刻記著先皇地這句教訓,現在朕再將此話轉告給你們,朕撐不了多久了,大漢的未來靠的就是你們這些年輕人了!」

    李雲感動的眼淚直流,天子這樣比直接訓斥他一頓,甚至砍下他的腦袋更令他記憶深刻。李雲相信,天子今天地話將被他和劉徹永遠地記在腦海中,成為他們日後座右銘,因為這話已經深深的刻入了兩人的骨髓,靈魂當中。

    李雲含著淚站起來,他那裡不知道,天子的生命已經走到了他最後的旅途。秦越人說過,病在骨髓司命之所屬也!

    天子的病已經深入到了他骨髓的每一個細胞中,現在對於天子來說,他每一秒的清醒時間都必須緊緊抓住,他知道或許有一天,他一覺睡過去,就再也醒不過來了。

    天子從懷裡掏出藥丸,閉著眼睛吞下去,用他粗糙的大手抹去劉徹眼角地淚水道:「不要哭,有什麼好哭的?朕一時半會還死不了!」

    天子訓完劉徹,又對李雲道:「李卿,你過來,朕有話和你說!」

    李雲點點頭,擦去眼角的淚水,他恨自己沒有辦法可延緩這大漢國歷史最仁慈最寬厚的帝王的生命,他恨自己當初在現代沒有能好好學習醫學,以至於現在束手無策,他甚至連減輕天子病疼的方法也沒有。

    天子見了劉徹和李雲一臉的苦瓜象,怒道:「朕還沒死,你們哭什麼!大漢國的未來難道就是交到似你們這般哭哭涕涕,不成器地東西手裡嗎?凡事要向前看,當年先皇故去之時,朕一滴眼淚也沒掉,因為朕知道,要報答先皇的養育之恩,朕就只有努力的治理好先皇留下的這個江山!」

    李雲和劉徹聽了,強忍眼中的淚水,努力令自己鎮定下來,兩人對望一眼,李雲跪地拜道:「臣必鞠躬盡瘁,輔佐太子,大漢變的更加強大,更加富饒!」

    天子點點頭,讚道:「這才是我大漢的真正的兒郎!」

    他回過頭望著劉徹道:「先皇故去之時,曾有四個心願交託與朕,朕不孝,此四個心願至今沒有完成,卻不得不面見先皇,現在朕將這四個心願說與彘兒你聽,李卿也聽好了,這是朕和先孝文皇帝的共同心願,希望你們可以完成了,這樣朕即使在九泉之下也可安息了!」

    李雲和劉徹忙恭敬的跪下來,而周圍的中官早在張明的指揮下盡數退了出去。

    天子伸出一個手指道:「第一個心願就是,天下諸侯勢大,嚴重威脅到了大漢國的利益,這就像一個火藥桶,隨時可令大漢重蹈周天子的覆轍,到時候生靈塗炭,戰火四起,此乃朕和大漢歷代天子所不願見到的,朕無能愧對先皇,到現在為止,大漢的諸侯勢力依舊龐大,所以彘兒,在不傷害到宗室同族感情的前提下,削弱天下諸侯的實力,使他們大國變小國,是你的第一個任務!」

    天子伸出第二個手指道:「自大漢立國以來,錢幣混亂,各方諸侯以及商賈私鑄成風,朕雖多次下詔,禁止私鑄錢,但是朕無能,一直沒有找到一種即可大量製造,又不會引起民眾不信任的錢幣,所以彘兒,你登基後務必尋找到一條可靠的鑄錢道路,統一這雜亂的貨幣市場,使得商人和野心家再也無法利用這個漏洞掠奪農民的財產,李卿,你腦子靈活,這事情上多多幫忙!」

    李雲忙答應一聲,道:「臣誓死效命!」

    天子伸出第三根手指道:「自春秋以來,百家共鳴,各派思想雜亂無章,相互矛盾,甚至同一學派也有不同見解,諸如儒、法等家更是相互攻擊,勢成水火。這樣下去不利於大漢的未來發展,同樣也不利於百姓的生活,所以統一各派學說,使他們團結在一起,用一個聲音說話,這是先皇的第三個願望!朕無德不能令天下歸心,所以到現在此事依然毫無進展,李卿,你的小冊子朕看過,很好!這樣發展下去,確實是一條良策!」

    李雲道:「陛下!您過讚了,臣只是在盡自己的本分!」

    天子笑道:「你不必過謙,這條路很難走,建立一個新的擁有著各派學說理念卻有著同樣思想的學說,卿敢這樣做,就已經很不錯了!假如未來實在不行了,卿就選一家為主,將其他學派統統打倒吧!不要太勉強自己了!」

    李雲感激的道:「臣知道了!」

    劉徹在一邊道:「父皇,兒臣會全力支持李卿的,不會讓您失望!」

    天子欣慰的看著兩人,點點頭伸出第四根手指道:「北方匈奴本是夏族後人,可是長年居住在荒野之地,他們已經忘記了祖宗的血脈,年年侵我大漢邊關,殺我大漢子民,更可恨的是還曾侮辱大漢國太后千歲,此仇不共戴天,大漢與匈奴注定有一個倒下,所以先皇的第四個願望就是擊破匈奴,收復秦末被匈奴人搶奪的河套地區,朕無勇,不能令三軍威服,將士同心,至今依然和匈奴締結著對大漢恥辱的和親條約,彘兒,李卿,你們有信心幫助大漢國,幫助高祖皇帝,孝惠皇帝,孝文皇帝,還有朕洗刷這恥辱嗎?」

    劉徹站起身來,拔出身上的寶劍,鏘!寒光閃過,那劍直直的指向北方,劉徹朗聲道:「此仇不共戴天,兒臣定在有生之年割下匈奴單于的頭顱獻祭於大漢宗廟之上,大漢國的旗幟必定插上匈奴王庭的中央,令那些野蠻的傢伙知道,搶奪了大漢國的東西,殺死了大漢國的子民,敲詐了大漢國的財富,美人,這些都是需要鮮血才可償還的!」

    李雲也被激發起血性,發誓道:「臣定不負陛下知遇之恩,輔佐太子殿下,將匈奴人徹底的完全的趕出大漢國的邊境,他們只有兩個選擇,要嘛離開,要嘛死或者臣服!」

    網手機問:httpp電腦訪問: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