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穿越重生 > 北洋1917

第三卷 遠東故事 第七百八十三章 (六) 農民的孩子晚出道 文 / 大鵬金翅明王

    「報告聯隊長,旅團部轉來的前敵指揮部的電報,田中野炮兵聯隊正在對哈爾科夫城北的敵人防線進行轟擊和火力準備,聯邦步兵第13師在20分鐘後將發起對北城防線的第2次進攻,旅團長要求我們聯隊在東城擺出同時攻城的架勢,吸引和分散烏克蘭人和德國人的注意力!」

    一個日本步兵第7聯隊的中尉參謀手裡一臉興奮和緊張的抓著剛收到的電報衝過來報告,水野和前田抬頭一看,捏著電報一臉激動和興奮的卻是步兵第7聯隊的參謀副官後宮淳陸軍中尉

    這後官淳(本帝國陸軍大將,畢業於陸軍士官學校和陸軍大學。後宮淳這廝乃京都府人,農民後宮力第四子,1905年3月30ri畢業於陸軍士官學校第17期步兵科(363人中第39名,同年4月21ri授予步兵少尉軍銜。日俄戰爭歷任步兵第38聯隊附、步兵第53聯隊附,陸士生徒隊附。

    1917年11月27日後宮淳畢業於陸軍大學校第29期(57人中第30名,進入第3師團步兵第23旅團第7聯隊擔任了參謀副官,

    由於是農民的後代,雖然是京都人,後宮中尉的求學之路並不順利,這廝1905年3月30ri畢業於陸軍士官學校第17期步兵科畢業時只是363人中第39名,陸士畢業後這廝要漫長的廝混了9年之後才於大正3年進入陸軍大學校學習,因此當大正6年這廝陸大29期畢業是已經32歲了,眼下在第3師團廝混了一年還只是個陸軍中尉……

    如果這廝在陸大學習成績好的話比如說混個軍刀組優等畢業,那畢業前授陸軍大尉都是有可能的,現在跟他同齡的第7聯隊附前田利為因為屬於貴族,這位前田家的當主在畢業前就授了陸軍大尉的軍銜,而現在前田已經是陸軍少佐,同齡卻農民家庭出身的後宮淳卻連大尉都沒升上。

    當然,他在陸士17期的同期同學中那個後來鼎鼎大名的東條英機同學,此刻也不過比他早2年在陸大第27期畢業,東條好歹陸士畢業後10年就從陸大畢業,後宮淳卻花了足足12年的時間,畢業時幾乎是年紀最大的陸大第29期的中尉……

    「要淡定!後宮中尉,聯隊部已經上報了提拔你為陸軍大尉的申請書,可你看看,後勤這攤到底怎麼回事,到現在機槍子和迫擊炮都沒運上來!趕緊給我催去!耽誤了進攻別說陸軍大尉還得等,能不能在我的第7聯隊幹下去都是個問題!」第7聯隊聯隊長水野泰輔煞有其事的訓斥著一臉猴子樣的後宮陸軍中尉。

    1918年7月31ri13:00哈爾科夫城北戰場

    日本第3師團所屬野炮兵第3聯隊的突然開火完全出乎哈爾科夫北部防線守軍的預料……守衛哈爾科夫北郊環形防線的烏克蘭志願者第1師第2旅當時正在抓緊時間吃午飯,結果被猛烈而準確的炮擊給搞的張皇失措打翻了坑道和掩蔽部裡差不多半數的湯桶,由於全烏克蘭都在鬧糧荒,這幫前哈爾科夫市民和工人、閒雜人員組成的志願者們加入烏克蘭部隊除了保家衛國捍衛神聖的烏克蘭家園之外,能吃上飯也是每一個烏克蘭志願者們最大的念想……

    其實昨天下午聯軍對城北防線發起的猛烈進攻算得上是志願者們的初陣,聯軍算得上是武裝到了牙齒,可由於守軍的兵力佔優並且mg08重機槍和7.6cm輕步兵迫擊炮的數量和威力也絕不在進攻的伏爾加聯邦步兵師之下,當然,真正幫烏克蘭二線部隊的初哥志願者們守住了陣地穩定了局勢的是城內的定海神針德國中型炮兵營的12門150mm克虜伯重型野戰榴炮。

    對面聯軍伏爾加聯邦步兵第13師的指揮官也不算孬種,愣是用2個75mm野炮營和德軍的3個150mm重型榴炮連廝拼,由於哈爾科夫守軍組織的高射機槍火力密集並驅散了聯軍航空隊油料接近耗盡的色5雙翼戰鬥機中隊,因此昨天下午德軍重炮是在沒有空襲威脅下狠狠的撈了一把……

    進攻方付出了2個75mm野炮營只打剩3門炮的代價,牽制住了城內德軍的重炮,並殲滅了2個志願者師的炮兵連和1個德國重炮連,同時為衝上陣地的2個步兵團主力撤離戰場爭取了時間,攻防雙方付出的代價單純從步兵角度說相差幾,傷亡都在1200人左右……

    這點傷亡和烏法戰役中人海戰術的蘇俄紅軍動不動就幾千上萬的傷亡和被俘不可同日而語,但同時也要看到,烏克蘭戰役和烏法戰役中攻防雙方的位置差不多是顛倒了一下,在烏法戰役第一階段,進攻一方人多勢眾的蘇俄紅軍火力卻不如防守一方的烏法白衛軍,而且聯軍總司令中國王指揮防禦作戰的xing很高……烏法西北和東南2個方向的防禦陣地第一線事實上成為吸引進攻方的目標並最終成為有來回的絞肉機。

    相比烏法戰役,在烏克蘭戰役的哈爾科夫戰場上,防守一方的烏克蘭哈爾科夫志願者這2個步兵師的戰鬥力比之早先的蘇俄紅軍也未必高明到那裡去,不少烏克蘭志願者也就是被遣返的沙俄戰俘和蘇俄紅軍成立後被遣散復員的前沙俄軍隊士兵,區別在於烏克蘭志願者步兵師的武器裝備比當初的蘇俄紅軍要強……

    西蒙.佩特留拉的民族軍和志願者部隊在重建的過程中承擔的是烏克蘭偽軍的角色,為了把東線德軍主力盡可能的調到西線去加強主戰場的兵力,駐烏德國第10集團軍在武裝和訓練烏克蘭民族軍、志願者部隊上稱得上是不遺餘力。

    &nbsp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