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穿越重生 > 北洋1917

第三卷 遠東故事 第七百四十二章 (一) 需要三分之二多數 文 / 大鵬金翅明王

    斯維爾德洛夫這話一說,會議室裡炸開了鍋,布哈林第一個跳出來嚷嚷,

    「必須第一時間向伏爾加聯邦發出最強烈的抗議,我們割讓了整個伏爾加下游包括察裡津給他們,不是讓他們首鼠兩端的和高爾察克聯合起來對付我們的,我們必須要那個中國王明白,伏爾加聯邦如果不恪守中立,我們將不再承認現有邊界和《薩馬拉和約》,我們將全民皆兵組織幾百萬萬蘇俄紅軍,收復失地消滅伏爾加聯邦!」

    你還別說,布哈林雖然是顧頭不顧腚的這麼色厲內荏的一嚷,季諾維也夫和布勃諾夫的心還真被忽悠的這麼一跳,契切林聞言則是一臉的苦笑,心裡罵到這真理報主編整天寫文章寫社論忽悠人城習慣了,這全俄鬧饑荒舉目無親全世界都敵對的當口,拿什麼武裝起幾百萬軍隊?知道生產幾百萬支步槍要多久?知道養活幾百萬軍隊要弄出多少糧食來?

    季」」諾維也夫也就是一愣而已,緊接著顯然皺起了眉頭,忍不住埋怨道,「尼古拉·伊萬諾維奇,您怕是在真理報寫宣傳社論寫順了嘴了是吧,這當口有誰敢去招惹協約國東線聯軍和中國王?你還別小看了伏爾加聯邦,那個伏爾加聯邦就算只是個傀儡,這會兒人家佔據了伏爾加河中下游肥沃的土地糧倉、察裡津的重工業!」

    「北高加索的石油、頓巴斯的煤炭、庫爾斯克的銅礦鐵礦,背後還有中日同盟和協約國的支持,而且對方已經組建了8個集團軍至少30萬人的聯邦國防軍,甭管是不是當過俘虜,可現在算都得是老兵了,在咱們能湊齊步槍和能養活幾百萬新部隊的糧食彈藥前,對方可能就直接拿下莫斯科了!您這麼喊口號您不怕閃了舌頭?!」

    季諾維也夫的話說的很尖刻,卻也是事實,這年頭,敢威脅中國王的人,世界這麼大,比中國實力強的國家也不少,但是顯然,蘇俄zheng府和蘇俄紅軍現在可絕對沒這個底氣和實力,」」光膽子肥卻沒底氣和實力的話,說大話招惹強敵往往是自取其辱罷了。

    當然,是否因為季諾維也夫黨內排名比布哈林高,而在真理報卻是個副主編要受布哈林的擠兌這樣的原因,則未可知。

    要說季諾維也夫可也不是個簡單的主,這廝和加米涅夫之前在中央委員會的排名就是前五,這會兒加米涅夫因為一時失策去了前線擔任伏爾加河方面軍的政委,雖然掛著中央委員的頭銜卻沒能再次當選政治局委員,反倒是季諾維也夫以中央委員、莫斯科蘇維埃主席的身份再次進入了新一屆中央委員會的政治局。

    格裡高利葉夫賽耶維奇季諾維也夫(1883∼1936)zinoie,grigorie舌ich,共產國際執行委員會首任主席,蘇俄早期領導人,聯共(布)黨內新反對派的主要代表之一。1883年9月11ri生於烏克蘭,猶太人。從小未受過系統的學校教育。

    19」北洋1917第七百四十二章(一)需要三分之二多數」世紀90年代末開始在南俄投身工人運動。1901年加入俄國社會迷nzhu工黨。1902年出國,在柏林、巴黎、伯爾尼從事國際工人運動。1903年7月俄國社會迷nzhu工黨第二次代表大會上,站在布爾什維克一邊。1905年回國,在彼得堡從事革命宣傳工作,到喀琅施塔得組織水兵起義。

    1906年擔任彼得堡黨委會委員。1907年出席在倫敦召開的黨的第五次代表大會,當選為中央委員。1905∼1907年俄國革命失敗後,轉入地下,參加黨中央機關報《社會迷nzhu黨人報》的編輯工作,1908年一度被沙皇警察逮捕。同年夏再度出國,參加弗拉基米爾·伊裡奇·烏裡楊諾夫領導的布爾什維克報紙《無產者報》的編輯工作。

    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到瑞士參加《社會迷nzhu黨人報》的工作,與烏裡揚諾夫合著《戰爭和社會主義》一書。1917年4月歸國,在彼得格勒蘇維埃工作,任黨中央機關報《真理報》副主編。10月當選為中央政治局委」北洋1917」員。在十月革命準備過程中反對舉行武裝起義,和l加米涅夫一起在非黨報紙《新生活報》發表文章,洩露起義計劃,受到烏裡揚諾夫和蘇俄黨中央的嚴厲批評。

    十月革命後,因主張成立有孟什維克和社會革命黨人參加的聯合zheng府,季諾維也夫再次受到黨的批評。12月當選為彼得格勒蘇維埃主席。在簽訂布列斯特和約問題上支持烏裡揚諾夫。

    當然,在此刻,季諾維也夫還是那麼個既睿智又糊塗的傢伙,就是說在小事方面他看的很清楚,但到了危急關頭往往會犯軸作出一些自以為是的舉動和判斷來,去年十月革命就是個鮮明的例子,不過季諾維也夫和加米涅夫在去年十月革命前同時當選了政治局委員,而約瑟夫當時在黨內的排名相當靠後,但是在烏裡揚諾夫發火要開除季諾維也夫和加米涅夫這兩個「叛徒」的時候,反倒是約瑟夫和斯維爾德洛夫堅決不統一。

    約瑟夫用來反」娛樂秀」對烏裡揚諾夫開除2人的理由居然是政治局是中央委員會的執行機構,無權開除由代表大會選舉出來的中央委員!就是中央委員會主席也不行,當然,約瑟夫同志當初的找的這個牽強的理由事實上給他自己埋下了隱患,十月革命後全俄布爾什維克代表大會上選舉新出新的中央委員會之後,烏裡揚諾夫沒忘記給黨的章程裡作出如下修改:

    中央委員會委員由全國代表大會選出,但在大會閉會期間,只要獲得過半數的中央委員會委員的同意,就能免除中央委員的職務,要免除中央委員會主席的職務,則需要過三分之二的多數。

    ♂♂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