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穿越重生 > 北洋1917

第三卷 遠東故事 第七百零六章 (三) 飽受驚嚇 文 / 大鵬金翅明王

    ,

    此時烏克蘭炮兵從5公里之外炮擊射的炮雖然幸運的只落在聯軍裝甲車陣線的前方2oo米,卻叫聯軍上下包括在南部陣線後方5oo米處指揮作戰的裝甲第3營營長黎尚少校都大吃一驚,前線這14輛輪式裝甲戰車上的機槍火力明顯出現了停頓,而且幾輛裝甲戰車顯然有點進退失據,不知道這種情況下應該進還是退的機動來躲避烏克蘭人矯正目標參數後的下一波炮擊。

    這邊3營營長黎尚第一個反應過來,扯著嗓子沖身後通信勤務排的號手吼道,「給老子吹號,命令1連1排2排和4連1排2排全向前衝擊,前進至少3oo米,絕對不許後退!同時繼續用重機槍火力壓制對方干河溝裡的2個營餘部!」「,

    「滴滴答答滴滴滴」嘹亮高亢穿透性極強的聯軍軍號聲在聯軍裝甲3營的陣地後方響了起來,瞬間傳遍了整個方圓幾公里的陣地,在車載短波電台尚在研製的初級階段未能完善並正式投入使用的1918年,王庚聯軍的裝甲部隊也好,混成旅的步兵也好,論是戰時還是行軍,軍號的號聲是部隊調動和命令下達的最直接也最有效的手段,其他諸如架設有線電話、派通訊參謀、通訊員騎馬或者乘坐fj18悍馬偵察指揮通訊車人工傳令的度和效率,往往都不如直接吹響軍號來的更直接。「」看

    當然如果是遠距離的通訊,只要有足夠的時間和電話線,有線電話能往往能架通幾十甚至近百公里的陣地及縱深,而線電台的電報通訊,則是涵蓋了長中短距離所有通訊範圍的最後手段,因為收報和譯碼需要時間,這種通訊方式在各**隊中往往只裝備到團一級,當然,此刻協約國聯軍裝甲部隊的每一個連的連部通訊指揮車上,都安裝了線收報機。

    而聯軍航空隊的所有戰機,論是單座的色5戰鬥機還是dh4、中華fr18戰鬥轟炸機這樣的雙座飛機,包括漢德利佩季o/4o重型轟炸機,都裝備有線電收報機!聯軍每一名飛上天的飛行員,第一會起飛降落、第二會盤旋格鬥瞄準射擊、第三就是會線電收報!首發北洋1917706

    當然,以聲音為傳播方式的軍號聲調長短和陰陽頓挫所代表的編碼每一次都未必相同,甚至不同的部隊有不同的編碼和自己一一對應,但是聽得懂軍號聲,是每一個中國參戰軍在南苑新兵旅階段,除了挖河泥修水利學會游泳之外,甚至在掌握武器操作和射擊技術之前,必須要學會的基本軍事技能,對營連排班長們而言,不但要熟練掌握分辨軍號號音的代表的代碼,還要用最短的時間根據事先配並記在腦子裡的的譯碼對應表能轉換成實際下達給自己部隊的命令。

    嘹亮的軍號聲在給裝甲3營前沿陣地的4個排14輛裝甲戰車出全開動突擊3oo米以上的命令的同時,另一串清亮的號聲則把這4個排下了車作戰的車載步兵調離了原有裝甲車後方臨時構築的掩體防線,這次不是跟著裝甲車往前衝,而是向兩翼側前方飛衝擊,看上去就像是裝甲戰車沿著大路兩旁可以通行的區域向前正面衝擊,而下了車作戰的步兵則從兩翼灌木叢林水窪這些地方迂迴包抄的戰術!

    裝甲第3營一線的4個排14輛輪式裝甲戰車在最初的一彷徨措之後,被這嘹亮的軍號聲警醒了過來,頓時都把油門加到最大,衝著前方12oo米外被壓制在干河溝和窪地裡的烏克蘭人起了機械化衝鋒和突擊,而身後的4個排的步兵則起身吶喊著向左右兩翼側前方起了衝擊。

    這完全出乎對面烏克蘭部隊的預料,原本歡呼雀躍的烏克蘭民族軍那兩個被壓制在窪地和干河溝裡的步兵營,這下子徹底傻了眼,怎麼滴?我們的大炮一威,雖然沒打中你們可下一波炮擊你們跑不掉了吧?中國裝甲部隊不趕緊撤退往後躲居然還打了雞血似的動了進攻,別說這兩個再次被劈頭蓋臉的裝甲車上的重機槍雨壓制的抬不起頭來的步兵營傻了眼。

    可就是在後5oo米外第二道陣地上烏克蘭步兵第2師1團團部指揮的團長阿特姆阿姆耶維奇克拉維茨也傻了眼,怎麼會這樣?!

    而協約國聯軍陣地上,此時裝甲第3營營長黎尚的下一個命令則是全營的迫擊炮陣地向大路兩側後方再轉移1oo米!當然,團屬炮兵連派來的炮兵觀察哨計算出來的對方炮兵陣地位置的參數和諸元第一時間通過有線電話通報給了早就嚴陣以待的裝甲團下轄的75mm野炮連,6門佈置在大路西側路基下方的75mm口徑三八式野炮第一時間調整了炮口水平和俯仰高低角度,準備用後制人的逆襲狠狠的打擊至少6。5公里之外的剛才開火的烏克蘭炮兵陣地。

    1918年7月3o日11:4o哈爾科夫東北十五公里處哈爾科夫河畔森林戰場

    由於聯軍航空隊的dh4戰鬥轟炸機大隊在完成了對烏克蘭步兵第2師炮兵陣地的轟炸後已經返航,而重新加油掛後的下一波空襲至少還得等45分鐘的時間,這客觀上讓退守哈爾科夫河畔森林防線的烏克蘭民族軍可以在沒有聯軍空襲的情況下作戰。

    當然,悲催的是烏克蘭步兵第1師的炮兵部隊正汗流浹背的在通過浮橋轉移到哈爾科夫河對岸去的艱難過程中,用人力和部分馬匹的助力把大炮連推帶拉弄過河只是第一步,把大炮拖上高聳的河岸的挑戰和付出的辛勞甚至不亞於過河,烏克蘭步兵第1師的炮兵團在工兵營的幫助下依然累的喘不上氣來還在折騰。

    聯軍航空隊對烏克蘭步兵第2師炮兵部隊形成的毀滅性打擊後造成的威懾,使得米列夫斯基的炮兵和工兵們雖然一宿沒合眼並且長途行軍疲憊不堪飽受驚嚇!

    &nbsp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