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穿越重生 > 北洋1917

第三卷 遠東故事 第六百六十五章 (三) 全金屬結構 文 / 大鵬金翅明王

    af18戰鬥攻擊機採用全金屬的結構,下單翼,單座,裝一台中華鷹ixv8液冷式發動機,360馬力,帶動一副三葉螺旋槳,後3點起落架,主起落架可收至機翼內,其形體細長,流線型突出。機身長8.8米,翼展9.8米,機高2.80米,起飛重量1352千克。

    成員:1人

    機身長度:?28ft8in(8.8m)

    機身翼展:?32feet4in(9.88m)

    機身高度:?9ft1in?(2.80m)

    飛機空載重量:?1,422lb(645kg)

    最大起飛重量:2,980lb(1,352kg)

    發動機:1xchinaeagleixv8,360hp(265kw)

    最大飛行速度:180mph?(290kmh)atsealevel

    最大飛行距離:?700mi(m)

    最大飛行時間:?4hr45m

    實用升限:25,000ft(7,620m)

    爬升速率:1,800ftmin(548mmin)

    武器:

    guns:

    bombs:?4x245lbor8x125lb??(450kg)ofbombs

    由於at18大量採用了鋁合金結構和全金屬蒙皮,特別是將安裝使用重量更輕的中華鷹ixv8引擎,因此飛機的自重比起fr18輕了約100公斤,而最大起飛重量則依然能維持在1352公斤的量級上,這使得at18戰鬥攻擊機的速度、爬升率、火力、飛行高度都有了顯著的提高,不但安裝了2門勃朗寧12.7mm大口徑機槍,而且攜彈量也從300公斤提高到了450公斤,將來對地攻擊時火力大增。

    在7月底除了at18完成了設計方案開始正式研發之外,王庚當初提出要求研發的油箱中彈後自封閉技術和流線型副油箱設計的研發工作同樣進入了尾聲,並準備率先在at18掠奪者戰鬥攻擊機上使用。

    根據王助、巴玉藻上報上來的at18研發進度,這款最新型的單發單座下單翼金屬結構戰鬥攻擊機,將力爭在10月份完成樣機試飛和定型,預計11月的生產數量為24架、12月為48架、到明年1季度,產能將擴充到月產120架的程度。

    為了解決at18正式服役前聯軍航空隊的戰鬥機損耗,早在7月初,王庚經過思量考慮了再三,決定臨時向美國方面再採購300架美國生產的se5補充聯軍航空隊,當然,賬得先賒著,事實上在王庚前世,se5英國人自己只生產了1300多架,剩下4000多架限於英國國內產能的問題,都是授權美國生產。

    這300架美國生產的se5將於八月底運抵海參崴,之後通過西伯利亞大鐵路一路運到伏爾加聯邦前線來,由於烏法到薩馬拉此時並沒有鐵路,因此,在不斷拓寬和加固整修薩馬拉到烏法的公路的同時,薩烏鐵路的修築也成為伏爾加聯邦內閣總理瓦西裡.尼古拉耶維奇.佩佩利亞耶夫最近著手的工作重點。

    由於日本企業在中國境內的鐵路修築工程中賺的缽滿盆滿,所以伏爾加聯邦境內的鐵路公路工程,王庚大手一揮繼續給了日本算是個不小的人情,當然,此刻聯軍副參謀長田中義一更滿意的是替日本爭取到了500個聯軍航空隊第1期飛行學員的名額。

    這個上午注定是繁忙的上午,這邊關於成立聯軍航空隊薩馬拉航校,招收聯邦籍、日本籍和中國籍各500名飛行學員的事情剛定下來,一個作戰室的日本參謀匆匆前來,手裡拿著最新收到的電報。

    「報告總司令,莫斯科來電,蘇俄紅軍在南線和高爾察克大打出手,對方希望我們提供高爾察克主力位置和兵力部署情況!」

    前來報告的赫然就是負責作戰室上午值班的參謀之一、日本陸軍大尉龜山小太郎同學。

    1918年7月29日8:00薩蘭斯克蘇俄伏爾加河方面軍第1集團軍司令部

    「同志們,局勢很嚴重,高爾察克的西路軍主力向我們撲過來了,根據方面軍司令部轉達的莫斯科情報,高爾察克南下的西集群由頓河騎兵第3、第4、第5、第6師、和第7師五個哥薩克騎兵師組成強力騎兵集群,配備10個炮兵連和10個重機槍營,這波白衛軍總兵力近6萬人,由亞歷山大.瓦西裡耶維奇.高爾察克親自指揮,哥薩克大首領羅曼.米哈伊諾維奇.克拉希爾尼科夫騎兵上將擔任副手!」

    「方面軍司令部判斷,高爾察克西路軍行軍路線是從切博克薩雷向西南方向運動,目標直指我們薩拉斯克,準備用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殲滅正在重組和恢復的蘇俄伏爾加河方面軍第一集團軍,要命的是,布瓊尼的第1騎兵軍已經提前向東面運動,準備去和吉季斯的第十集團軍會合,我們當初留守薩拉斯克等待糧食彈藥補充後再行動的決定,現在看有點倉促。」

    在作戰地圖前用指揮棒指點著說話的是第1集團軍的政委兼參謀長彼得·阿列克謝耶維奇·科博澤夫,在王庚前世,這廝後來擔任蘇俄革命軍事委員會委員兼東方面軍軍事委員會主席,當然此刻,蘇俄東方面軍已經不復存在,科博澤夫算是傍著方面軍司令斯維爾德洛夫的粗腿,混了個集團軍方政委不說,還兼任了參謀長。

    蘇俄第1集團軍司令部就設在薩拉斯克市政府大樓裡,作戰室還算寬敞,這座城市作為第1集團軍和布瓊尼第1騎兵軍的集結、重組和整編所在地,過去半個月裡面臨的最大困難就是糧食的缺乏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