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穿越重生 > 北洋1917

第三卷 遠東故事 第三百六十章 強弩之末不可以穿魯縞 文 / 大鵬金翅明王

    聯軍副參謀長、中國第三集團軍司令、烏法中央集群司令吳佩孚很鬱悶,好不容易再次獨當一面,帶領9萬大軍浩浩蕩蕩去收拾風雨飄搖的蘇俄南集群,沒想到敵人撤的那麼快。

    烏法第一集團軍這四個白衛軍步兵師雖然戰鬥力不錯,但急行軍卻不是這幫沙俄舊軍人為主的步兵們的強項,謝爾蓋巴拉揚諾夫率領這四個師從切爾尼戈夫卡出發時,已經是11日下午4點多,4個師的白衛軍沿著大路向西挺進,每小時只能行軍7公里,等晚上7點烏拉爾騎兵第二軍在亞齊科沃和對方打響時,烏法第一集團軍才走到切爾尼到亞齊科沃中間半路,正在埋鍋做飯。

    集團軍司令巴拉揚諾夫很快得到了在後頭的烏法中央集群司令吳佩孚下達的命令,烏拉爾第二騎兵軍在亞齊科沃遭遇對方兩個步兵師的阻擊,烏法第一集團軍立即出發,以第一、第三師向亞齊科沃北面包抄,以第二、第四師向亞齊科沃南面包抄,目標是米爾納、亞齊科沃南北各30公里的區域。

    要說吳佩孚的嗅覺很靈敏,既然騎兵第二軍在亞齊科沃只遭遇了敵人兩個步兵師的阻擊,而西邊第五集團軍以一個師的兵力向布裡古瑪以北發起了進攻,那麼吳佩孚的判斷和烏法聯軍司令部的王庚不謀而合,蘇俄紅軍很可能已經在連夜撤退而不是進攻,這時候不怕敵人往西或者往東,怕的是往北或者往南逃,這兩個方向聯軍的兵力相對空虛。

    南邊的李鳴鐘還遠在400公里之外,北面呢,只有切爾尼有一個喀山方向派來的白衛軍步兵師,從卡馬拉河畔切爾尼到扎因斯可再到阿爾梅季耶夫斯克幾百里都是後勤運輸線,幾乎沒有能用來攔截的部隊。

    至於西邊吳佩孚倒不擔心,西南是孫良誠的主力在薩馬拉,西北是蔣鴻遇的主力是裝甲騎兵部隊,隨時能南下封閉努爾拉特一線。

    因此吳佩孚判斷敵人要麼一窩蜂奔西邊看看能不能殺開一條血路,要麼就是虛晃一槍往南邊空曠的哈薩克草原撤退,避開聯軍地面部隊的合圍另尋出路撤回伏爾加河左岸。

    烏法聯軍司令部很快回電同意了吳佩孚的部署,但提醒他夜間行軍不要輕敵冒進,圖哈切夫斯基的部隊戰鬥力還是很強的,烏法第一集團軍的白衛軍師向南和向北追擊時要小心不要中了敵人的埋伏和拖刀計回馬槍。

    吳佩孚自己則指揮著西伯利亞第一集團軍的三個俄國新兵師繼續向西推進,預定當晚行軍的宿營地就是米爾納亞齊科沃一線,追擊任務雖然重要,但前提是保障自己的戰鬥力不被拖垮,在吳佩孚眼裡,蘇俄紅軍就算是趁黑夜多跑出去半天一天的,他也有足夠的信心能把對手攆上,前提是天明後空中偵察能確定對方主力撤退的方向。

    彼得羅維奇向西追擊的騎兵旅在終於在半路遭遇了對方的伏擊,這個地方大路左側正好是一大片沼澤地,赫維辛帶步兵師就埋伏在沼澤地的西北方向,騎兵旅遇襲後彼得羅維奇下令散開,炮兵和迫擊炮退到路南架設陣地,兩個騎兵營向左,兩個騎兵營向右,從左右包抄對方的陣地。

    結果左邊的騎兵營越過大路後踩進了沼澤地,打頭的一個營騎兵差不多全陷了進去,被300米外紅軍陣地上密集的排槍射成了馬蜂窩,等兩個營的騎兵手忙腳亂狼狽不堪的撤回來,已經損失了一半的兵力。

    從右路包抄的騎兵們則被蘇俄紅軍臨時挖出來的陷馬坑給折騰的夠嗆,無數馬腿被黑燈瞎火的地上挖出來的小洞別斷,人馬都摔得七葷八素,對面陣地上蘇俄紅軍步兵三道陣地密集的排槍齊射,這邊的傷亡和沼澤地那邊也差不多少。

    彼得羅維奇趕緊下令吹號收攏部隊撤到路南隔著大路和對方對射,清點下來就這麼20分鐘兵荒馬亂的功夫,因為地形不明而損失了足足三個營的騎兵。把彼得羅維奇氣的七竅冒煙。

    好在騎兵旅的炮兵很快發威,把對面的蘇俄紅軍陣地整個梳理了一邊,雨點般的炮彈砸的對方血流成河,赫維辛看看火力相差太大,自己這邊的步兵光挨炮彈還不了手,部隊傷亡不斷增加,這廝一咬牙,命令兩面陣地各留一個營的兵力死守第二道防線,傷員也都留下繼續戰鬥,自己領著這個師的餘部約5000人摸著黑向北面轉移穿過事先探明的沼澤地撒丫子跑了。

    半小時後彼得羅維奇兼大炮轟的對方陣地上沒有還擊的槍聲了才讓下了馬的騎兵們小心謹慎的摸了上去,結果對方已經被炸的七葷八素的戰壕裡又不知從哪冒出來一片人頭繼續射擊。彼得羅維奇趕緊把騎兵們撤回來又用炮火把對面的陣地重新犁了一邊,如此一來二去,足足花了一個小時多的時間,彼得羅維奇的騎兵旅才佔領了對方的陣地。

    這一戰,彼得羅維奇的第一騎兵旅傷亡1500多人,赫維辛打伏擊的這個師陣亡1500多人,負傷和被俘2000多人,剩下不到5000人在赫維辛的帶領下居然消失在北面的沼澤地中不知所蹤。

    彼得羅維奇的騎兵旅算是吃了個大虧,由於傷員和俘虜的拖累,加上人困馬乏疲憊不堪,彼得羅維奇只得就地紮營,等著收攏第二旅和後邊的謝爾蓋的消息,向西和向北向南這三個方向,這廝各派了一個騎兵連繼續偵察,騎兵第二旅的主力則停在了原地。

    赫維辛這一戰雖然贏了也是各慘勝,一來黑燈瞎火佔了地形之利,而來追上來的只是一個騎兵旅5000人的部隊,自己手裡的步兵師是8500多人,第三就是這廝因為缺少火炮和機槍火力,因此連續從底到高布了三道戰壕,第一排趴著,第二排蹲著,第三排站著,這樣用密集的步槍齊射短時間內一樣給對方造成了巨大的傷亡。

    當然,彼得羅維奇騎兵旅的輕敵也是一個因素,剛才兩個騎兵師打垮了對方兩個步兵師,這會兒一個騎兵旅怎麼也能幹掉對方一個師吧?結果雖然打退了敵人,卻被沼澤地阻住了追擊的腳步,自身的傷亡也高達三分之一,加上傷員和俘虜的拖累,短時間內失去了繼續追擊作戰的能力。

    蘇俄第四集團軍政委赫維辛和騎兵連的戰馬早就陷進了沼澤地不知所蹤,先前全師剩下不到5000人全是拄著槍或者木棍在沼澤地裡掙扎著往前走,顯然冒險進入沼澤是擋住追兵的唯一出路,當然,赫維辛也很懊惱,早知道對方只追上來一個騎兵旅的話,如果馬欣那三個師沒有向南撤而是南北夾擊打個大伏擊的話,沒準能包了對方這個騎兵旅的餃子,好好給聯軍一個教訓。

    可現在說啥也都晚了,黎明前能摸出沼澤地就是勝利,現在幾千人分了十幾路長龍用繩子栓在一起在泥水裡摸爬滾打,真應了一條線上的螞蚱,只能同甘共苦同生共死了事,有那麼一剎那,赫維辛想到了勒熱夫斯基,司令員同志這會兒是在戰俘營的小黑牢裡受苦呢?還是已經成為資產階級和帝國主義敵人的座上客?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