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穿越之大民國

龍騰世紀 一百三十九節 日本人搞鬼 文 / 狂人阿Q

    這個簽約儀式是塞北和德國關於民用航空合作的協議儀式。

    起因是德國政府通過高星橋建議開通德國到塞北的歐亞航空航線,從德國出經過蘇聯然後到疆的塔城。高星橋歷來是十分鼓勵國和德國合作的,尤其是這次的航空合作他是感興趣,原因是他每年要往返兩國數次,相當時間都花費了路途上,十分的苦惱。]

    但是雙方的談判卻不是一帆風順的,德國人一開始是盛氣凌人的,他們要求雙方共同投資,但是採購飛機必須從德國採購。現的趙書禮可不是當年的趙書禮了,治下人口數千萬,土地面積是廣大佔據了半個國,經過這些年的展塞北的工業實力也大大提高,據統計上半年全球機床出口第一的竟然不是美德這些達國家,而是區區塞北。

    而飛機製造廠塞北也有,雖然目前主要生產戰鬥機和轟炸機,生產能力也不高只有兩架,但是趙書禮是有意志展航空工業的,四年建設大綱就要求國營的飛機製造廠必須擴建,擴建後將達到年產量一千架飛機的生產能力。而現是和平時期,軍隊不可能無限制的採購飛機,要是能靠著民用市場養著這些飛機生產線,自然是再好不過的。大概德國人也是抱著這個想法,因此這個問題上雙方你來我往,差點都沒有談成。

    後採取了一個折的方案,又塞北和德國官方各出資三分之一,而高星橋出資另外三分之一,並且德國和塞北共同出技術人員成立一個的合資飛機製造公司,分別鄂爾多斯和斯圖加特各成立一個飛機製造分廠,由這個公司**為德航線提供客機等。

    論起來經年的談判協議達成後,大家應該高興才對,可是今天的簽字儀式氣氛卻有點凝重。因為就一天前,英法兩國聯合對德國政府提出交涉,要他們撤出塞北的所有軍事顧問人員,其包括德國塞北軍事工業的技術人員。德國政府不願意得罪兩國,尤其是戰後一直對德國比較友善的英國,因此他們打算屈從。

    於是眼前的簽約儀式,似乎有種為已經進行了將近五年的塞北和德國的合作進行葬禮的感覺。於是匆匆沉悶的氣氛簽署了儀式,雙方禮節性的握手拍照紀念後,沒有辦什麼慶祝酒會之類的,就結束了。

    趙書禮心情沉重的返回總司令官邸,衛兵報告日本公使野村已經等著了。

    果然如此,趙書禮一直懷疑,德國顧問離塞是有人搞鬼,日本人嫌疑大。

    現德國人還沒撤離,他們就已經迫不及待的跳了出來。

    日本現塞北軍校有三十名教員,鄭金聲當年籌建軍校的時候,日本人很熱心表示能提供幫助,鄭金聲請示過趙書禮,趙書禮以為學校裡有幾個日本教官也不算什麼壞事,管這讓日本人瞭解了塞北的一部分軍事實力,但同時學員也可以從日本人身上學到一些日本的軍事思想。不怕他們故意藏拙不教授真正的技術,因為大家都是行家,要是如此大可以把他們都開了。至於日本人會不會有所保留,大概是一定的,但是這也無所謂了,反正軍校的主要教員還是國籍軍官。

    況且趙書禮始終認為軍事公開透明是有好處的,你的敵人面前表露你的實力,就像毒蛇讓自己的身體鮮艷亮麗一樣,是一種警告。但是趙書禮沒考慮透徹的是,這些軍事透明化的觀念是後世的超級大國美國提出來的,他們足夠強,亮亮肌肉別人沒人敢惹,而像國這樣的弱國也亮肌肉,無疑強了會讓別人想方設法削弱你,弱了擺明了是告訴人家說,來打哥們,哥們現肱二頭肌還沒長起來。

    管戰爭不是那麼容易爆的,但是日本人削弱你卻是沒商量。

    這些日籍教官來到軍校後,除了從事軍事教育,其數人還從事著間諜的活動。他們的活動情況,不止一次的有人上報給趙書禮,但是趙書禮沒有意。依然是透明化思想作怪,現吃虧了,日本人集到了足夠的德國人幫助塞北搞軍事的消息後,立馬聯繫了剛剛塞北吃過虧心十分不滿的英國,把詳細的資料送到了英國人手裡。

    英國人以此為依據,聯繫了法國,法國巴不得削弱德國了,以前一直都是英國人阻擾。現好了,英國人自己也自食其果了,法國人於是非常積極的相應英國,向德國施壓。他們不但要求德國撤出塞北的軍事顧問,而且還包括蘇聯的。雖然德國人一直進行秘密軍事活動,但這瞞不過法國人,他們一直都知道,但不知道詳細的情況。想限制德國一沒有全面的證據,二來英國人不給力,三來法國人也沒有太意。

    這次塞北跟英國人打了個旗鼓相當的情況讓世界震驚的同時,也讓法國人重視了起來,法國人不相信塞北竟然能**跟英國抗衡,他們堅持認為一定是因為德國人的支持太給力了,甚至他們懷疑指揮塞北軍隊的沒準都是德國人。德國人這麼做的目的自然是鍛煉自己的軍官,指揮國的軍隊竟然都能打敗英**隊,可見德**官的水平已經提高到了何種地步,因此法國人開始擔憂起來。因此法國人極為積極,有英國人做後盾的情況下,他們不惜陳兵邊境威脅德國,終德國人屈服了。

    對於德國人的作用,趙書禮曾經極為認同過,後來又不怎麼關心過,開始是塞北軍還很低級,但是完成了正規化訓練後,趙書禮認為德國人的用處也就到頭了,就開始忽視他們,甚至他們跟塞北軍官產生衝突後,堅決的站自己人一邊,弄的很多德國顧問頗為不滿意,半途就請調回國了。只是因為德國同樣熱心的緣故,這個合作才一直堅持到了現。

    現要失去了,趙書禮才知道了珍惜,才想到塞北軍還有許多需要學習的。比如義務兵役制、預備役還沒有完善,軍隊的後勤標準化也沒有完成,尤其是還沒有學到德國人積累了數年的軍國主義。

    因此他聽到日本人到來後,心裡是十分憎恨的。

    「不見!」對著士兵黑臉說道。

    走了兩步壓下了憤怒,平息了下,又轉身對士兵說道:「帶日本人到客廳等候。」

    到底趙書禮還是想聽聽日本人的來意,畢竟918就要到了。

    結果日本人一等就等了兩個小時,這時候趙書禮才進來。

    「哈哈,野村公使了,好久不見了啊!」

    隨著聲音,趙書禮已經滿面春光的走了進來,似乎心情沒有受到什麼影響。

    「趙司令閣下,您好!」野村鞠躬行禮。

    「實是太忙了,讓公使閣下久等了啊。」

    趙書禮道歉道,但是口氣裡沒有任何歉意,反倒是帶著親切套近乎的意味。

    「沒有關係,公事為重,就是多等兩個小時我也是願意的。」

    「好,不知道野村君這次來有何指教啊。」

    「下聽說貴國和德意志帝國的軍事合作被英法兩國蠻橫干涉,對此我國政府表示遺憾和同情,不過要是貴政府提出要求,我國非常樂意提供類似的幫助。」

    日本派軍事技術人才到塞北幫忙?這太扯淡了,趙書禮怎麼可能答應。

    「哦,貴政府真是急人之所急啊,不過不會是無條件的,以我對閣下的瞭解,賠本的買賣從來不做啊。」

    「當然合作自然是要對雙方都有利的,我國希望得到一些利益,第一要求快疆移民,第二收購東北油田,第三獲得外蒙省東鐵路兩側駐軍的權力,第四得到疆的礦產獨家開採權,第五···」

    野村一口氣說了十幾條,趙書禮冷冷聽著。

    然後笑嘻嘻道:「這就是版21條?」

    21條的名聲可不好,因此還搞死了國一個皇帝——袁世凱。後來就變成了**閥賣國條約的代名詞,因此一說21條,很明顯趙書禮是告訴日本人不可能。

    野村也是人事,他肯定也想得到趙書禮不會答應,畢竟兩人交往已經不少年頭了,勾心鬥角能讓你瞭解一個人,趙書禮瞭解野村,野村同樣很瞭解趙書禮。因此他也不遺憾,兩人客套了幾句後,趙書禮就送客了。

    野村走後,趙書禮開始警覺了。

    「明年就是一八事變了啊,大慶油田,哼,日本人是志必得啊。看來他們眼紅這個油田眼睛都快擠出血了啊,是到了佈局這裡的時候了,希望我這個結拜大哥,這個問題上能給我點面子啊。」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