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穿越之大民國

龍騰世紀 九十六節 向天津挺進 文 / 狂人阿Q

    高鳳舉只向魏冉借兩個旅的騎兵,但是魏冉卻給他派去了兩個師,所有士兵直接取下自己的番號,歸並到一起,詐稱就是兩個旅。

    高鳳舉苦笑不已,但是人多也不是不好,何況騎兵部隊不像步兵部隊,隨著塞北軍的進一步正規化,騎兵師也不像過去那樣動輒以萬人計算了,現一個騎兵師多也就八千不足萬人。

    而兩萬騎兵也是魏冉能調出來的所有騎兵了,倒不是他們缺少會騎馬的士兵,而是因為作為被趙書禮看不上的軍隊,他們的補給限制是大的,槍支彈藥倒是足夠,但是馬匹大炮這樣的昂貴的物資卻一直限制補充和擴充。

    得到接近兩萬人的騎兵後,高鳳舉立刻命令騎兵由承德出,過古北口入關進入河北,然後快速朝天津挺進。接著自己的步兵跟隨,也幾乎是急行軍,不能跟騎兵拉開太大差距。

    除了高鳳舉外,陳馳也選擇了向天津挺進,不過他是沿著鐵路線前進。他手下有自己的騎兵,倒是不用去借兵,但是他的速可沒有高鳳舉快。這是因為他沒有高鳳舉那麼急迫,高鳳舉是按照計劃來的,而他是自由而的。陳馳的目的也跟高鳳舉不同,他主要的目的還是大家對方補給線,支援日趨困難的前線。以此而論他還是很有大局觀的,要知道現他做的這些事情可是吃力不討好的。

    陳馳鐵路線上連續動了十幾次突擊,成功的少,失敗的多。但是卻牽制了大量的英軍,和遲滯了他們往前線的物資補充。但是他的目的還是選擇了天津,原因很簡單,那裡是英國物資的總來源地,所有從印,澳大利亞和英國本土,甚至從日本美國買來的各種物資,都是要天津的港口上岸的。

    對於塞北軍的這些異動,高鳳舉的行動因為快速很突然,而且是從主戰場外調進來的軍隊,因此英軍沒有現,但是陳馳師的行動他們老早就注意到了。但他們認為這不過是想要給正面戰場分擔壓力,因此埃德蒙毫不意,除了增加了一些防禦鐵路線的兵力外,沒有多採取行動。甚至偵察兵報來說對方有像天津移動的趨勢的時候,他反而是十分自信的宣稱那不過是對方的虛張聲勢,他不相信塞北軍敢佔領天津,要真的那裡可是存著四五個強國的軍隊的複雜地方,沒有他們這些列強的允許那一個國勢力敢進入這裡。就算是當年袁世凱要天津駐軍,還是採用把部隊稱作自己的衛兵名目進去的。而塞北軍閥趙書禮,他有膽子把自己的軍隊開進去?

    不得不說英國人的自我感覺太良好了,一戰後他們仍然是世界霸主,雖然美國人了大財,工業實力領袖群倫。但是他們眼裡,美國只不過是鄉下暴戶而已,世界上的利益分配還是日不落帝國說了算,控制著大部分殖民地,控制著市場和原料來源地的大英帝國仍然掌握著世界市場份額和利益的分配,他們看來美國不過是他們利益鏈條上的一根而已,他們巨大的工業生產實力也不過能合格的作為大英帝國生產車間角色而存而已,沒有任何其他意義。

    這種情況下,英軍繼續對居庸關動猛攻。

    這已經是他們動總攻的第三天了,至此雙方已經持續戰鬥了十幾天,以前擺英軍面前如同鐵桶一般的居庸關,被炮火摧殘後彷彿一個災難後的廢墟一般,連城門都被炸成了粉碎。只有對方的士兵躲廢墟間,不停的噴射著機步槍的火舌,有好幾次英軍突擊人員都已經佔領了幾個小據點,但是隨著對方的反撲不得不撤退,而那些突擊人員也面對面的看到了他們的對手,很多英軍士兵看到了國士兵那種堅定的,漠視死亡的眼神後,心裡生出了一種這次戰鬥他們無法取勝的感覺。

    漠視死亡未必是好事,因為這往往是一種消極的防禦意識,炮火毀滅和其他負面氣氛下,他們精神處於一種低沉之,而不是那種用勇敢來抵消恐懼的那種積極情緒。這種消極情緒面前,不同國家的軍人會出現不同的反應,意大利士兵或許會選擇毀壞自己的兵器然後自豪的投降,美國士兵會大罵總統和議會,然後去找個平民村子洩,日本士兵則會選擇自殺。這種情況下,塞北軍的士兵沒有選擇後退,也沒有嘩變已經非常難能可貴了。但是情況是不妙的,戰況到了這種地步,如果說能長久的支撐下去,那是不科學也是不人道的。

    經過統計,李三江的部隊已經傷亡了兩萬人,其至少一萬人犧牲,或者重傷沒有治癒的希望了。受傷的人數如此之多,塞北地區十幾家大小醫院已經全力支持軍隊了,可後方的醫務能力仍然無法滿足要求。

    而英軍的傷亡同樣慘重,他們至少也有上萬人的傷亡,另外還有上千人攻擊過程被俘投降。尤其是其一些印兵,他們的戰鬥意志不怎麼樣,可是此前的戰鬥卻常被派到前方去做強攻任務,這就是所謂的炮灰,當然英軍也不指望這些炮灰能起到多大作用,只期望他們能疲弊對方,甚至消耗一些對方的彈藥也算不浪費了,因此絲毫不乎他們的投降。往往他們是衝鋒前,撤退後,衝鋒的時候要保護純種的英籍士兵,撤退的時候則要掩護他們。這些印兵之後就是南非士兵,接著是澳大利亞和加拿大士兵,反正英籍士兵是高等級的。

    英軍這樣的歧視由來已久,但是也是有作用的,投降多的是阿三士兵,而少的就是英籍士兵了。但是缺點也同樣明顯,早一戰,印兵雖然數量眾多,但是他們所起到的作用甚至不如澳大利亞。澳大利亞,加拿大,西蘭和南非這幾個有大量白人移民的英國殖民地,他們對於宗主國英國有著一種奇怪的近乎癡狂的心態,當然他們自己也以大英帝國公民,女王陛下的臣民自居,並以此為榮。這是一種有悠久傳統的貴族崇拜心態,甚至早已擺脫英國統治的美國人也具有這種心態,往往英國女王到這些國家訪問,比如到美國去的話,會比美國總統受歡迎,程比之邁克傑克遜開演唱會有過之而無不及。

    但是這種歧視後來卻被趙書禮利用了,這是後話了。

    英軍總攻第三天是塞北軍艱苦的一天,同時這一天,陳馳和高鳳舉的先鋒軍幾乎同時到達了天津郊外。隨即他們動了攻擊,可是讓他們意外的是,他們遭到了反抗,不僅是英國人的反抗,還有美國,法國和意大利的軍隊參加了進來。

    同時,塞北整府收到了這些國家來的照會和壓力,他們要求塞北軍不能進入天津。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