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穿越之大民國

龍騰世紀 七十四節 高鳳舉 文 / 狂人阿Q

    日本人目前跟歸綏政府糾葛不清的就是疆問題。

    本來這個問題輪不到自己頭上,可奈何自己去美國前讓高鳳舉進軍疆了。

    疆是個好地方,這不僅僅是一句歌詞,疆真是個好地方。

    疆氣候宜人,風景美麗——可不僅僅只是沙漠啊。天山南北有七億多畝草場,僅次於蒙古、**,但是跟蒙古和**不一樣的是,由於受到天山雪水的澆灌這裡的草場非常肥美。除了草場,他還擁有近上萬公頃可耕地,上千萬公頃可墾荒地。疆日照長,光熱資源豐富,晝夜溫差大,水資源也較充足。僅僅是農業潛力,就值得趙書禮把這裡搶下來,然後往這裡移居三千萬人口,建設成一個糧食基地。

    何況這裡還是資源豐富的地方,有上種礦產,重要的是這裡產石油,而且儲量非常可觀。這才是趙書禮重要的目的,未來的戰爭,石油都沒有難倒真的要靠兩條腿跟日本人干仗嗎,游擊還可以,正規戰還是算了。

    要說佔領疆還得說說高鳳舉這個人,他是第五集團軍主力軍第一軍第二師師長,為人低調本分,趙書禮一貫不喜歡這類人,覺得沒有衝勁,守成還行進取就不足了。要不是陳馳跟日本人的火並,第三師基本被打殘了,而第一師的師長鄭金聲已經無意於軍旅了,他才不會派高鳳舉進軍疆呢。

    當然除了第一軍趙書禮還可以選擇第二軍和第三軍,但是仔細考慮一下就知道,這兩個軍不合適。第二軍的軍紀訓練都規矩,人數也多達到了十多萬,是目前第五集團軍的基石,但是他們此時駐紮張家口防止華北的軍隊進入塞北,至關重要不能隨意調動。而第三軍就不用說了,土匪習性濃重,把這些人放到疆那種民族情況複雜的地方,非得給你激起民變不可。而且趙書禮是有意培養第一軍的,這個軍全都是主力,他是打算將來作為主力部隊使用的,寧可數量不多,但是一定要訓練有素,尤其要經歷戰爭磨礪。

    因此高鳳舉的進疆也就成了必然。

    這本是無可奈何的選擇,沒想到高鳳舉的表現讓趙書禮眼前一亮,又現了一個高級人才。

    高鳳舉帶領一師人馬經過外蒙,過去多次跑過蒙疆商路的晉商嚮導帶領下,走小草地商路艱難的跨過阿爾泰山脈步入疆。

    高鳳舉進疆,疆督軍金樹仁本來還想武力抗拒,可是一路上派出的騷擾軍隊有去無回,迪化城下一戰,也是損失慘重,不得已投降了。能這麼順利還得說楊增的功勞,這個人不愛錢不享受,就一心讓疆過著與世隔絕的生活,說不上好壞。但是他有一個政策卻是善政,那就是裁軍,當內地的軍閥們想法設備的擴大軍事實力的時候,他將軍隊從一萬八千裁撤到了一萬以下,所以此時才不堪一擊。要不是疆太遠又太窮的話,恐怕早被人滅八回了。

    高鳳舉順利進入迪化後,詳細瞭解了當地的情況,然後電告趙書禮,提出了一個想法。他覺得疆就要大亂大治,這裡民族眾多,而且制保守的楊增管理下還停留清朝時期,實行的還是清朝的扎薩克圖制,貴族們佔據大量草場,牧民生活困苦。分牧場是勢必行的事情,但是操作起來的方式卻不一樣。

    得到趙書禮的同意後,高鳳舉大刀闊斧的開始治理疆的行動。

    他先是讓商人姓散播他要收回王爺牧場然後分給姓的消息,此舉自然惹的擁兵自重以前跟楊增也是井水不犯河水的那些王公的不滿,終於聚合一起起兵了,領頭的是這裡大的貴族,滿楚克札布汗王。

    滿楚克扎布汗王是土爾扈特部部落的大王公,他直接控制下的土地至少有整個部落的三成,因此他對於該政策為牴觸。說起這個部落還大有來頭,他就是歷史上著名的蒙古東歸的部落,被清政府安置疆。

    很快滿楚克扎布聚攏兩萬牧民包圍迪化城,由於此次行軍道路問題,高鳳舉軍缺少重武器,只有少數迫擊炮,但是輕機槍不缺。於是他穩守迪化城,各種火力配置得當,大量殺傷了來犯的騎兵。結果不到兩日,滿楚克扎布就撤圍而去,但是他不是真正的軍官,蒙古人也已經不是真正的軍人了。撤退很快高鳳舉部騎兵的追擊下成了潰散,高鳳舉不惜代價的窮追了數里,終把養尊處優慣了,跑不動停下來休息的滿楚克扎布擒獲。

    滿楚克扎布起初非常害怕,他不知道漢人會不會殺了他,但是高鳳舉沒有動手,反而是好吃好喝招待著,就是不動手。得知滿楚克扎布被抓後,其他部落又組織了因此攻擊迪化的行動,同樣失敗告終,但是高鳳舉沒有追擊。知道一個月後,確定當地已經沒人願意來攻擊他的時候。他才跟滿楚克扎布見面,勸說他將自己手裡的草場賣給政府,能活命還能得到一筆錢這對於擔驚受怕了一個月的滿楚克扎布來說有什麼不滿意的呢。於是當即答應下來,但是他還是不放心,仍然感覺自己的生命沒有保證。直到高鳳舉親率大軍,護送他回部落,然後駐紮下來,直到土地分配完後才離開。

    然後高鳳舉去拜會了土爾扈特甚至整個疆影響力甚大的生欽五世活佛,對活佛承諾保護廟產,然後去各個回教寺廟去拜會阿訇,同樣宣佈保護寺產,又專門撥款辦了幾次規模宏大的宗教活動。之後高鳳舉突然再次強硬起來,要求所有部落按照土爾扈特部處理草場土地,這時候沒人敢不從了。第一因為軍事上實打不過,二來高鳳舉開價還是很合理的,起碼相當於他們草場十幾年的收益,第三各個王公現越來越難以煽動部民了。

    疆大局速定,讓趙書禮看到了高鳳舉的果決和能力。要知道此時已經不同於過去了,現塞北各地的各種規範制,徐的操作下,可以說是整個國規範和齊全的。徐尤其重視保護財產權,因此現進軍疆的高鳳舉可不能像以前趙書禮外蒙或者河套時候那樣蠻幹了,他要收回王公的土地唯一的方式只能是購買。但是王公們卻不知道塞北的這些制,因此高鳳舉才誘導他們先造反,然後鎮壓這時候就不是強行沒收私產的問題了,而是賊產的性質,同時恰如其時的提出要收購王公的土地,他們也就不敢反對了,因為反對的話不但一分錢拿不到還要被打成反叛。

    可當高鳳舉一穩定疆後,日本人就找上門來了,第一個找的自然是疆任軍事貴高鳳舉本人,但是他謝絕了日本人還有日本人提出的扶持他的誘惑,而是全部推給了歸綏政府去處理。同時他把日本人會見他,對他許諾和向他提的要求,一條條的詳細記下來,通過電報到了美國,這是讓趙書禮明白他的心跡,他是忠誠的。

    日本高鳳舉那裡碰了幾次釘子後,又去做徐的思想工作,大談兩國經濟合作的好處,但是徐也不為所動,直到趙書禮回來,日本人才再次看到了希望。根據他們的經驗,雖然趙書禮這個軍閥對利益看的很重,但是他是懂得妥協和退讓的。

    這才有了幾次野村的登門拜訪。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