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穿越之大民國

龍騰世紀 十五節 進京活動2 文 / 狂人阿Q

    「你想要什麼?求官,還是求財!」

    留著德式小鬍子的徐世昌,把趙書禮請進去後,連坐都沒讓,坐自己辦公桌後就說了這麼一句話。

    趙書禮敬了一個禮,然後做出軍人嚴肅表情道:「不是求官也不是求財,希望總統幫個小忙,我有朋友想進保定軍校,可惜沒有路子,所以想求總統跟軍校的人打個招呼?」

    徐世昌『哦』了一聲,大概有些意外,他這些天可收了眼前這人不少禮物,雖然他不意那些東西的價值,但是心裡確實喜歡,拿人手短他可不好意思這麼收下去了。這次叫趙書禮來見面,他抱定兩個主意,要是這人要求不過分就幫個忙,要是太貪了,那麼就讓他把禮物拿回去,並且告訴他以後不用送了。

    可沒想到這人提的要求就這麼簡單,可以說幾乎不是個事。

    想了想,徐世昌實覺得這個忙應該幫,於是問道:「你幾個朋友?」

    幾個?趙書禮本來只是為了宋遠一個名額,可徐世昌顯然不把這事當回事,看來一個還是一打對他而言都是一句話而已。

    趙書禮心裡突然升起了一個獅子大開口的衝動,把自己所有的手下都送到保定去深造,可是他忍住了,不能給人留下太貪婪的感覺。

    表情老實的道:「一個朋友,不過要是方便的話,我還有一個副手希望也能讓他去保定深造。」

    徐世昌遙遙頭笑了笑,提起筆道:「你朋友的名字?」

    「宋遠,還有一個叫脫···啊,韓歡!」他差點就說出了脫歡的名字,但是一想脫歡是蒙古人,要是徐世昌對蒙古人有意見,那就不好了。於是自作主張給脫歡起了個漢名,反正他爸爸叫做韓相,讓他姓韓也算對路。

    徐世昌刷刷寫了兩張條子,上面是他的批示,意思是宋遠,韓歡二人性格溫良,忠心誠實,且有報國之志,推薦他們去保定軍校學習,希望校方批准云云,後面是寫著徐世昌的名字,還加蓋了總統的大印。

    「給,拿著給你朋友,你也回去,記住以後不能來了,你的東西我也不會再收了。」

    「是!」趙書雙腳相並啪的一聲,禮敬了一個禮,道:「屬下告退!」

    跟徐世昌見過面,又有了交情後,趙書禮的目的達到了。

    他終於要回去了,回去的時候,他是做火車,從北京到了歸綏,歸綏的鐵路是五月才修通的,也正因為這條路的修通,鐵路名字改成了平綏鐵路,以前是叫京張鐵路的。從歸綏又騎馬經包頭回了東勝縣,時間已經到了1921年月。

    一到東勝縣城,立刻就有客人上門,正是去年說要來這裡開礦的高星橋。

    他幾個月前就來了,那時候趙書禮北京活動呢。

    高星橋不但自己來了,還帶來了許多人,其有自己煉焦廠的技術人員,還有四五個井陘煤礦的技術人員。高星橋井陘煤礦當過經理,跟這些人熟識,重要的是井陘煤礦一戰後,被當做敵人資產收歸國有,被一群官僚折騰的慘不忍睹,幾乎要倒閉,搞得工人們怨聲載道,因此這次一聽高星橋要自己開礦,很多都不用打招呼就主動找他了。

    「旅長大人,你可算回來了。我們,我們——」

    一見面,高星橋就上氣不接下氣的說話,神情看起來相當之激動。

    趙書禮笑道:「高老闆不要著急,慢慢說。」

    「是,是。我們,真的,真的找到煤礦了,是大煤礦,煤質那個好,我就沒見過那麼好的煤。」

    接著趙書禮高星橋結結巴巴的訴說,得知了這是一個大型煤田,幾乎開採不,而且煤質很好,含熱量高硫磷少,位置也奇佳,位於山西陝西蒙古交接,靠近黃河,高星橋的話語大有利用黃河水運把煤運往包頭銷售的計劃。

    「很好,很好!」聽完了高星橋的訴說,趙書禮只說了這兩個字,他也很高興,有煤就有錢了。

    高星橋說完後卻突然猶豫起來:「那大人,我——」

    「你怎麼?有話直說好了。」

    「我是說,大人答應我開採的事···」

    「啊,是這個,你去開採!」

    「好,我保證一年內給大人交十萬大洋稅收。」

    「甚好,甚好!」

    高星橋去採煤了,趙書禮也閒不下來。

    他該認真處理軍隊的事情了。

    宋遠已經拿著條子歡天喜地的去上學了,脫歡也拿著條子,不情不願的去了,軍隊的事情就只能他負責了。

    蒙古人這段時間鬧騰的厲害了,已經罷訓半個多月了。

    趙書禮趕到軍營,仔細跟蒙古兵溝通,尤其是跟那些帶頭的交心相談。

    他瞭解了蒙古人的心思,主要有幾點,第一伙食太差,他們都是吃肉長大的,可是到了這裡卻只能吃麵,這也是沒辦法,前一段時間趙書禮太窮了,能吃飽就已經很好了;第二個原因是,很多蒙古人想家了,蒙古人也是跌爹生父母養的,他們也想父母。

    第一個問題好解決,趙書禮現有錢了,可第二個嗎,現能放他們回去嗎?當然不能!

    左思右想,趙書禮做了這樣一個決定。

    趙書禮給軍隊請了一些教師,是一些懂蒙漢語的人,這種人不難找,東勝這裡是蒙漢雜居之地,很多人都懂雙語。趙書禮要讓他們教蒙古人漢語,這是必須的,這些蒙古人無一例外沒有一個識字的,這樣的人當不了軍官,趙書禮將來可是要正規化軍隊的,所以這些人必須學會漢語。

    請來教師後,趙書禮又開始從附近牧民那裡採購羊肉,每天都殺上幾十頭羊,就地軍營煮熟。然後他親自跟蒙古人一起接受訓練,並且每天選出訓練好的兩千人,這些人才能吃肉。如此一來,有趙書禮陪著進行艱苦的訓練,又有食物的引誘和比賽的刺激,蒙古人突然從抵制訓練變成熱情高漲起來。晚上又讓老師教大家漢語,並對所有人說,只要學會了漢語,立刻送他回家去,這個問題也解決了。

    同時為了精神上安撫減輕他們的思鄉之情,趙書禮開始軍實行休假制,輪流讓蒙古人休息,並派人帶他們去包頭的美岱召或者五當召——都是喇嘛寺院,聽喇嘛講經。不得不說蒙古人對藏傳佛教的信仰還是很虔誠的,趙書禮的打點下,喇嘛答應幫忙,蒙古人很快就都安撫了下來。

    眼前的問題解決了,可是事情是不會安分的,很快事情就又找上門來,包頭出事了。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