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職場校園 > 少年高官

龍騰世紀 第790章 巨大的黃金坑 文 / 老井古柳

    因為其他科學家都不是重生的,在巡航導彈方面都是摸索著過河,內心自覺不自覺地都喜歡使用現有成熟的技術,這即使現實的需要,也是嚴謹的體現。

    從飛機慣性導航系統脫胎出來的導彈慣性導航技術已經成熟,在導彈特別是洲際彈道導彈的使用上,大家都積累了豐富的經驗。而且現在激光陀螺在導航系統中已經開始運用,其精度比以前的慣性導航系統提高了幾個檔次,加上電視導航技術,讓巡航導彈和其他導彈有了一個異常廣闊的發展前景。

    正是這些技術的發展讓科學家們很自然地對郭拙誠提出的將全球定位系統用在導彈上產生了排斥心理。

    他們之所以對全球定位系統不感冒,並不是因為他們排斥新科技、新技術,更不是因為他們故步自封,而是經過了大量的分析和論證的:

    他們反對的第一理由是全球定位系統實在太昂貴。表面看全球定位系統導航只要在巡航導彈裡面裝一個信號接收芯片和相關的附加電路就行。與昂貴的導彈相比,這點成本可以忽略不計,與慣性導航系統和電視導航系統相比也具有無比的成本優勢。

    可是,信號接收芯片接收的信號是天上衛星發射出來的,為了確保定位準確和運行可靠,即使是區域性的定位系統,天上也必須保證有三到四顆定位衛星組網運行。

    一顆衛星成本就是幾億美元。三到四顆衛星就需要十到二十億美元。而且過一段時間就要發射新衛星以補充那些壽命到期的衛星。

    如果為了讓由全球定位系統導航的巡航導彈在全球銷售、在世界各地的熱點地區使用,就必須建立全球性的定位網,這樣一來其資金耗費肯定更大。為了實現無縫連接,天上就需要二十到三十顆衛星進行組網,資金至少是三到四百億美元!

    即使按生產一萬枚巡航導彈成功銷售出去,攤到每一枚巡航導彈的導航成本就是三四百萬美元!可巡航導彈的售價最高也不會超過六十萬美元,這該虧損多少啊?每銷售一枚就虧損三百多萬美元!

    有人也許會說中國的巡航導彈用不著銷售,只用於中**隊對外打仗就行了。只要能確保中國的對外戰爭勝利,幾百億美元的代價不算什麼。可是,中國又不是美國和蘇聯那樣追求全球利益。不會在全球肆意發動戰爭,如果發射全球定位衛星的目的就是等待打仗,那根本就是巨大的浪費,衛星的壽命到期了也不一定能等到一場戰爭的爆發。

    這實在怪不得科學家們這麼算賬,因為時代的局限性,他們對全球定位系統的使用領域考慮得很狹窄。他們知道全球定位系統除了用在導彈導航外,還知道可以用於電力網授時、衛星監測、全球金融授時、地震檢測等方面,但他們更知道這些都無法產生巨額利潤。很難收回巨額投資。

    他們沒有考慮全球定位系統在飛機導航、車輛導航、船舶導航、通信設備授時等等領域的巨大應用。不是他們不聰明而是沒有現實基礎,即使他們想到了也會忽略。

    因為中國現在沒有幾瘦需要昂貴定位的大型船舶,海洋裡穿梭的大部分是外國的輪船,人家很難高價購買中國的導航系統;中國現在的馬路上沒有幾輛需要定位的汽車,他們就是打破腦袋也想不到今後的汽車會多得如蝗蟲,數以千萬計;至於天空中的飛機。不說大部分是外國的,就算中國自己製造也完全可以用慣性導航系統。

    而前世對授時系統依賴性很強的通信網絡,現在還沒有必要用到全球定位系統的授時功能,因為現在連程控交換機都不成熟呢。

    計算機網絡也還只是實驗室的產品,談不上非得從全球定位系統得到精準授時才行。否則網絡很可能因世界各地時間的差異而癱瘓。前世對授時要求嚴格的移動通信網絡更是無從談起,現在連移動手機都沒有人聽說過。

    沒有這些各個領域的應用來分攤衛星的成本,僅僅由巡航導彈來分攤,顯然是太昂貴了,貴得超過了想像。

    不說中國的科學家,現在全世界也沒有幾個人對全球定位系統的重大意義有清醒的認識。包括正在研究這個系統的美國人和蘇聯人。能夠知道這個系統是一個巨大黃金坑的,也許只有郭拙誠一人而已,這個可是上萬億美元的市場,附帶市場則無法統計,太大了。

    中國科學家們反對採用全球定位系統用到巡航導彈中的第二個理由就是中國在銣原子鐘技術方面暫時無法取得數量級的質量躍遷。即使現在全球最先進的美國,授時系統的精度也差強人意。授時不准,巡航導彈裡的計算機由此計算出來的坐標信息就會存在巨大誤差。

    大家都知道電信號是以光速傳遍的,每秒三十萬公里。信號僅僅誤差一毫秒。計算機計算出導彈到衛星的距離與實際距離就相差三百公里,由此折算出來的巡航導彈坐標與實際位置相差數百公里,根本沒有應用意義;信號誤差一微秒,離實際位置可能相差三百米,除非原子彈,否則也沒有用處;只有信號誤差控制在數納秒內,離實際位置就只相差幾米,這個才是導彈可以接受的結果。

    也就是說,銣原子鐘必須達到納秒級,用在巡航導彈上的全球定位系統導航才有實際意義。

    因為這些原因,大家對用全球定位衛星來幫助巡航導彈導航不是那麼熱心。只不過是因為錢雪森的人格魅力和大家對他以前的學識水平很佩服而沒有公開反對。

    不過,他們對於在高地上建設信號發射台很支持,也希望通過這種方式來驗證或否定衛星導航的可行性。

    錢雪森帶著一行人在洛熙的陪同下在現場進行了仔細檢查,然後驅車回了招待所,等待越南境內的特工或偵察兵傳來那個學校是否戒備森嚴的消息。

    不得不說無論是前世還是這一世,中**隊在越南的情報力量還是很不錯的。這不,他們回到招待所不久,就有消息傳來:那個學校戒備森嚴!任何人不許靠近。

    除了這個郭拙誠他們需要的信息,讓郭拙誠他們欣喜的是情報人員還通過逼問曾經在學校工作的人,問清了裡面只是簡單修建了一棟三層樓高水泥房子,前段時間被軍隊徵用。情報人員還提供了這棟房子的相關坐標。

    情報之所以來的這麼快這麼詳細,一方面是因為情報工作出色,另一方面則是因為郭拙誠給他們的任務簡單,不需要潛入進去瞭解具體情況,只需要在外圍觀察就行。

    想想前世連越軍偷襲發起進攻的時間都能搞定,這種簡單的情報自然更不在話下。

    得到了這個信息,巡航導彈的打擊目標終於全部確定下來,那就是越軍駐紮在學校的指揮所、玉龍澗的彈藥庫、一個通信站、一個炮兵陣地。

    經過專家和軍官的討論,十六枚巡航導彈的分配如下:越軍指揮所三枚、通信站三枚、玉龍澗的彈藥庫四枚、炮兵陣地四枚。剩下兩枚做機動,視發射進程再決定。比如出現明顯射偏或中途不得不自毀的導彈時,在進行補射。

    一個越軍指揮所分配三枚巡航導彈顯然有點多,畢竟那裡只有一棟樓,但大家都認為應該,因為這個目標是最重要的,一旦真的打掉了對方的高級軍官指揮部人員,對越軍的軍心有很大的震動作用,能大大削弱越軍的戰鬥力。

    等到情報收到,而打擊目標又確認了,有人就提議馬上發射,免得夜長夢多,萬一越軍的指揮所移走了那就可惜了。

    但這個建議被錢雪森和郭拙誠兩人同時拒絕:錢老拒絕是因為他認為晚上發射影響士兵的安全,也不利導彈在國內飛行時的航跡觀察。

    郭拙誠則是因為如果晚上發射的話,也許從發射到爆炸結束越軍都無法組織起有效的攔截,甚至根本都沒有發現,根本無法檢測巡航導彈在飛行和落地過程中越軍是如何阻攔的。如果沒有人阻攔,就算不上真正的實戰。

    有了他們兩人的意見,其他也就不再有異議,都同意將發射時間定在第二天上午十點半。

    第二天上午,專家和軍官們吃了早飯後精神抖擻地乘車前往發射陣地。

    當他們到達的時候,洛熙早已經指揮好部下完成了一切準備工作,只等專家們過來灌注導彈巡航路徑的參數。

    專家們也早已經根據地形地勢確定了相關參數,隨著錢雪森總指揮的一聲令下,相關專家立即奔赴自己的戰位,開始輸入相關參數。

    此時,發電機早已經啟動,電源輸送到各設備上,一盞盞彩色的燈光在閃爍。

    每個導彈架旁都有兩個顯示屏,上面顯示著相關數據和狀態。當專家在屏幕前坐下後,在他們身邊都站著兩名技術人員進行參數校對,以防止輸入錯誤。

    (感謝jerryw1975、stevenkel、zswdbb、皓礬、毒你萬遍、小毅002、y228、丫頭我的娘、勇妙、醉笑彌勒的打賞,感謝愛在天地之間的月票,感謝各位的訂閱支持)(未完待續……)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