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職場校園 > 少年高官

第一卷 第二八四章 找到出路 文 / 老井古柳

    電報第二部分的內容是東線總前指通報野ji嶺周圍的敵情:敵346師和敵304師確實採取了更冒險、危險更大的圍點打援計策。只不過在特戰隊的提醒下,中**隊採取了應對措施,不會讓越軍得逞。現在越304師的重炮已經運往伏牛山一帶,但具體將在哪裡建立炮兵基地,待查。

    電報中還指出總前指已經提醒增援部隊和圍殲部隊注意越軍重炮,同時也提請特種大隊注意。

    對於總前指提醒特種大隊注意重炮,郭拙誠認為這僅僅是上級對下級的一種關心而已,他不認為越軍真的這麼「照顧」他們,如果越軍真要消滅他們,只要不太在乎傷亡,幾次衝鋒就可以拿下周圍陣地,然後居高臨下傾瀉彈yao就能達到目的,除非越軍不想衝鋒而是遠距離用重炮轟炸紅溪村裡的坦克,否則沒有必要勞神費力把重炮運往野ji嶺周圍。

    問題是紅溪村裡的坦克現在困在一小塊地裡,根本用不著重炮轟炸如此「浪費」,而且遠程轟炸之後還得用步兵來完成最後的清剿,依然避免不了最後的短兵相接,越軍指揮官會這麼傻?

    郭拙誠看完順手遞給了劉大衛,看著前面一列坦克隨口說道:「難道真的沒辦法帶走它們?」

    對於郭拙誠隨口而說出的話,剛跟陳垚等人一起下山的孫興國最喜歡接口,吊兒郎當的他也隨口說道:「難說。既然我們建立不了一條陸地通道,那我們就建一條水上通道。這樣一來,這些大傢伙不就可以走了?」

    其他人沒有理他的話,因為剛才劉大衛這個坦克營營長都說了坦克無法走水裡。

    郭拙誠卻一愣。問道:「建一條水上通道?怎麼建?」

    孫興國接話其實也就是湊一個興而已,哪裡真的有什麼辦法,他聽郭拙誠如此認真地問他,不好意思地說道:「我只是瞎說一下而已……」但見郭拙誠沉思的樣子,他還真的思考了一下,說道,「劉營長不是說河裡的水少了嗎?如果我們有辦法讓河裡的水漲起來,不就可以了?」

    張劍譏諷地說道:「你不說別人不會把你當傻瓜。你以為你是龍王老爺。可以把嘴一張就吐水出來?那你說說,你能有什麼辦法讓水漲起來?」

    郭拙誠卻突然說道:「對啊。首發如果我們能讓河裡的水漲起來,淹沒這些石頭、礁石,那我們的水陸兩用坦克不就可以順著河流走了?」

    劉大衛將電報交給陳垚。苦笑著說道:「如果能有水淹沒石頭,那當然可以。問題是現在是越南的旱季,我們到哪裡找這麼多水來?」

    如果不是郭拙誠說這話。他都不會理,最多如張劍一樣譏諷地嘲笑對方一下。

    讓人想不到的是,郭拙誠激動起來,他興奮地說道:「如果讓村子外那條大河流漲水,當然不可能。但如果讓這條橫穿莊子的小河漲水卻可以。只要我們把它堵起來,往河裡注水不就行了嗎?」

    幾個人一下子明白了。

    劉大衛急忙問道:「你是說我們先把這條小河堵死,然後把山上的那個湖炸開。把水流到這裡?」說著說著,他就激動起來。因為激動,他的身體都有一絲顫抖,雙眼通紅地看著郭拙誠。

    郭拙誠對柳援朝問道:「你看了這麼久的地圖。算一下,如果我們在這裡築起大壩,堵死這條小河,讓水位抬高,我們的坦克能到達什麼位置?」

    柳援朝開始的時候有點不以為然,覺得郭拙誠被孫興國那個吊兒郎當的傢伙誤導了,可是見郭拙誠如此一本正經,他不得不認真地思考起來。思考了一會,他的神情激動起來。甚至有了樂不可支。

    幾個人都奇怪地看著他,就是孫興國這個始作俑者也忍不住說道:「不會真的可以吧?」

    所有人都知道柳援朝對地圖有一種天然的領悟力。如果他說可以建立一條水上通道,那肯定就是可以。

    在眾人的期盼中,柳援朝說道:「如果只考慮海拔高度,水位抬高十米,我們至少可以上溯到三公里之外,如果加上河水本身流動造成的水位落差,最遠甚至可以到達五公里。……,對了,如果真的能夠達到四公里,那裡就有一個沼澤地,不但可以脫離敵人的包圍圈,我們還有廣闊的迂迴地,完全可以與敵人周旋。」

    有了這個想法,一個個心都動了。特別是劉大衛更是高興嘴巴都快裂了,急忙下令工兵排的人過來設計大壩的建設。

    貫穿村子的河流並不寬,最窄處只有十米寬。綜合考慮之後,他們決定在將大壩建在村子西面,這裡雖然河寬達十八米,但兩邊夾山,有利於把壩建的更高,而且這個位置更有利於接納從山上衝下來的湖水。只需要在山坡上炸開幾道石樑,湖水就能從天而降,漫過半個村子流入到小河中。

    剩下的問題就是尋找建壩材料和如何迷惑敵人。材料很好找,現在村子裡已經沒有一個村民,村子裡那些無主的房子、瓦片、磚頭、木材都可以使用,他們還可以搬運周圍的石頭,甚至就是69式坦克也可以充當壩基。它們可是鐵疙瘩,不可能在水裡運動,與其讓越軍繳獲,還不如廢物利用。

    此外軍用帳篷也是好東西,可以鋪在壩坡上防止滲水。

    迷惑敵人的事也不複雜,依然採用在上風口點燃新砍的茅草、芭蕉葉就行,大不了多點幾堆,將村子外圍的空間也掩蓋起來,反正附近的山坡上茅草、野芭蕉多的是。

    官兵們說幹就幹,劉大衛更是親自上陣,帶著文職參謀人員在村子周圍砍伐茅草,然後在不同的地點焚燒,為了加快散煙速度,他們還從69式坦克裡抽出燃油澆在這些茅草堆上。很快整個村子和村子外面很多地方都被濃煙籠罩。不說遠處的越軍看不清村子裡在幹什麼,就是在村子裡的中**人也有不少士兵被嗆得淚水橫流、咳嗽不已。

    同樣為了加快建壩速度,更為了大壩的結實,很捨不得坦克的劉大衛也不得不接受了郭拙誠提出的sāo主意,將三輛59式坦克開到河底,抽乾燃油並在車裡裝滿石頭之後再被土塊、石頭掩埋。

    人的力量是無窮的,當知道他們的行動能換回自己的性命,能換取勝利的時候,更是如此。短短三個小時的時間,一道長十九米、底基最寬處達五米、高十米的由泥石、鋼鐵、樹木等材料建成的混合壩就出現在眾人的面前。

    小河上游來的水在慢慢蓄積,水位在一寸寸提高。

    為了確保上游能漫過更多的石頭,能夠是水陸兩用坦克達到更遠的距離,士兵們還在繼續加高、加固大壩,並使它朝兩邊延伸,一直連接到山腳下。這是在選擇大壩壩基的時候就考慮過的,沒有選擇最窄處建壩,因為這裡正是兩山最接近的地方。

    看著結實的大壩,郭拙誠等人心裡很是期待,期待山頂上的湖水沖下來能將小河的水位抬高,畢竟靠小河自己的上游來水蓄積,想達到理想水位還不知道猴年馬月。

    朱建軍高興地問道:「郭隊長,我們是晚上動手還是現在白天就動手?」

    郭拙誠斷然說道:「現在就動手。因為我們現在無法確定這水會不會按我們的要求衝下來,在白天我們還有機會想辦法解決,到了晚上黑燈瞎火的,不被湖水淹死就不錯了。再說,誰也不知道越軍心裡的想法。萬一他們知道我們識破了他們圍點打援、破釜沉舟的計劃,說不定就會立即發動進攻,到時候我們就是想跑也跑不了。」

    說到這裡,郭拙誠堅決地說道:「時間寶貴,能提前一秒絕不延遲一秒。……,朱營長,你們的水道修好了沒有?」

    朱建軍馬上說道:「早修好了。其實也不是修什麼,就是炸開一道石樑,讓水順著山道衝下來就行。只要開口的位置不錯太遠,水一定會順著山凹往下衝,筆直衝進村子裡。」

    郭拙誠下令道:「十分鐘後,你們二營用一個連的兵力向越軍發起發衝擊!……,劉向陽!」

    劉向陽急忙跑過來:「到!」

    郭拙誠大聲道:「利用一連的衝鋒做掩護,用迫擊炮炸開山頂的水壩。不許炸錯位置,必須保證一次性成功,有把握沒有?」

    「有!」劉向陽自信滿滿地回答道,「最多三發炮彈就行!」

    之所以用迫擊炮而不是人工用炸(yao)包,也不是用多men迫擊炮轟炸,就是為了迷惑敵人,讓敵人誤以為迫擊炮是誤炸中大壩的。而且只用少量的迫擊炮炸壩,可以更好地控制瀉下的水量,不至於從上面衝下來給大壩和莊子裡的士兵造成傷害。

    十分鐘後,二營一連如期在南面向越軍發起了進攻。猝不及防的越軍一時間手忙腳亂,慌忙向後撤離,無數的子彈、炮彈跟在越軍後面追。

    兩顆迫擊炮彈如期「錯誤」擊中山頂蓄積水源用於灌溉的石壩,引發湖水奔騰而下。

    (感謝楓賤的打賞,感謝寒冷若冰—之冰凍的月票,感謝w小ai的評價票,感謝各位的訂閱).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