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職場校園 > 少年高官

第一卷 第一百零七章 官場巨震 文 / 老井古柳

    蔣主任因為瀆職給大壩帶來巨大風險、擅用槍支等等原因被撤銷職務開除黨籍,直接關進監獄判刑三年。他的位置由孫副主任代替。

    如果對照前世的結局,蔣主任還是幸運的,至少沒有帶著惶恐和內疚被洪水沖走。當然,他也是不幸的,後來馮勇的父親知道了這傢伙欲對他的情人不軌後大怒,在他的運作下,這個傢伙悲催地被加上其他罪名而判處二十年的有期徒刑,這輩子算完了。

    管委會副主任李柏林,因為在大壩危急時刻出於私人目的,大搞政治投機、動機不純,且蔣主任舉報其貪污挪用公款屬實,最後被開除公職判刑五年。

    山河公社副書記洪傑則因為鼓動下坳大隊幹部群眾反對縣委書記,危急時刻乘車出去後沒有急於向下游通報水庫災情反而捏造事實,散佈對縣委書記不利的謠言,誤導領導,同樣被開除公職關進監獄,與他以前的同伴張懷威鄰囚室而居。

    最悲催的還是省委組織部部長褚國平。憑良心說,他在對待郭知言的問題上並沒有犯多大的錯誤,最多算是誤聽下級的匯報,在沒有充分瞭解事情真相的前提下下令撤銷一個縣委書記的職位。如果是平時,也就是做一下自我批評而已,畢竟他有這個權限。

    但這個傢伙倒霉就倒霉在他的出發點不對,很多人都知道他是因為看不慣郭知言對待右派的行為,看不慣省委書記陽銘同志的乾綱獨斷,他不敢對陽銘同志如何,只好拿陽銘同志的得意門生郭知言下手,將他作為出氣筒。

    堂堂的省委書記豈能忍下這口氣?遠在京城開會的他得知褚國平如此作為後,直接找上了賢聖同志,請示組織上對褚國平進行嚴肅處理。

    如果只有省委書記發怒,褚國平也許降職調走了事。但軍區司令員的出手就讓他悲催了。韓豹早就很不爽葉副省長和褚國平這個本地小團體,可葉副省長這次犯的錯誤小,無法追究他的責任,他的怒火只好朝褚國平發洩。

    在省委常委會上,他堅決要求懲處褚國平,說如果不是郭知言不顧身家性命力挽狂瀾,按照褚國平的搞法,大壩絕對會垮,成千上萬的很可能付出生命的代價。我們不能因為大壩僥倖保住了就對這種人不予追究。

    還有一點就是省長高國輝也是外來戶,對褚國平這個靠造反起家的地頭蛇很不感冒,更不忿這個傢伙不時在他面前擺老資格,對他省長的話陽奉陰違。現在有機會將這傢伙拍死,他自然也樂觀其成甚至推波助瀾。

    在三大巨頭或明或暗的推動下,在葉副省長自身難保的旁觀下,堂堂的省委組織部長褚國平竟然因為攀甸水庫的事被拉下,落了一個撤職的處分,灰溜溜地被趕出了省委大院。

    相對於省委組織部長褚國平的撤職,省水利廳龍廳長的撤職就顯得波瀾不驚了。

    倒霉的還有水甸縣縣長曹伏昌、攀枝縣縣委書記唐成貴、宜貢地委書記盧南陵、地區行署專員湯和春,他們都因為攀甸水庫事件受到或輕或重的處分,分別向組織寫出書面檢討。

    這幾個寫檢查做檢討的傢伙在鬱悶的同時也有一絲慶幸:如果大壩垮了,他們的處分遠遠不止這些。可要說就此感謝郭知言,他們也沒有這麼豁達。

    他們心裡對郭知言的感覺很奇怪。

    社會上紛紛流傳郭知言被上級領導賞識,一定會順勢上升一級甚至兩級,或許會取代湯和春而成為宜貢地區行署專員,也有人傳言郭知言將成為省委書記陽銘同志的秘書……

    對於父親的陞官,即使重生來的郭拙誠也很矛盾,他想父親進步,官做的越大越好,但他又不希望父親現在就升。短短的幾個月內從一個唯唯諾諾的小小區委書記驟然升到大權在握的縣委書記就已經是拔苗助長了,現在他連當官最基本的臉皮厚、腹黑等要求都做不到,在官場上還跟政敵講良心,給政敵留後路,完完全全是一個菜鳥,真要再往上飆升,那不是為他好,是在害他,是幫別人豎起一個攻擊的對象。

    在與父親的交流中,郭拙誠有意無意地勸說父親沉下心,在縣委書記的位置上多干幾年,等手腕嫻熟了再謀求進步不遲。只要父親在縣委書記這個關鍵位置上鍛煉幾年,郭拙誠有足夠的信心讓父親再進幾步。利用重生來作弊,他完全能保證父親享受到「幹部必須知識化、年輕化」的紅利。

    讓郭拙誠慶幸的是,父親郭知言並沒有被勝利沖昏頭腦,他自己也覺得先在縣委書記位置上磨練一段時間為好。他告訴郭拙誠說如果上級找他談話,他一定會拒絕調動的。

    父子倆都相信從今以後,郭知言在縣裡的掌控權絕對大增。

    事實確實如此,當郭知言完成計劃中的農村調研,回到縣委再次召開常委會會議時,會議室的氣氛與之前為之一變。曾經企望能與郭知言分庭抗禮的曹伏昌經過這次打擊,再也沒有任何與郭知言爭奪掌控力的雄心。

    一同空降下來的胡治山、厲行程也收起了坐山觀虎鬥的心思,及時向郭知言表明了支持態度。至於其他縣裡的老領導也明白自己不是郭知言的對手,更不敢生出二心來。

    就是地委書記盧南陵、地區專員湯和春也改變了對郭知言的態度。

    他們吃了掛落後,心情很鬱悶,原以為水庫事件是一個極佳的機會,最後卻變成了一個深深的陷阱。久在官場的他們知道自己之所以這樣,主要還是站隊錯誤。

    他們早就知道省裡存在三大勢力:一是以陽銘同志為新銳派,他們一路高歌猛進要徹底改變全省死沉沉的氣氛。一是以省長高國輝為首的新來派,他們力量不強大但又不甘人後。三是以葉副省長、褚國平為首的保守派,他們是既得利益者,在不犧牲自己利益的前提下,他們希望穩步前進。

    作為本地幹部,盧南陵、湯和春之前自然是站在葉副省長、褚國平這一邊。

    但是經過這次水庫事件後,他們變了,一邊小心翼翼地從葉副省長的陣營裡退出來,一邊靜觀其變。在對待郭知言的問題上他們都當起了縮頭烏龜,心裡決定隨他郭知言怎麼弄,都睜一眼閉一隻眼,絕不再當別人的炮灰。

    這樣一來,郭知言在水甸縣的威信空前大增。

    (感謝陳鵬2011的再次打賞,感謝各位的支持)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