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玄幻魔法 > 重生之第二帝國

正文 第309章 法軍的進攻思潮 文 / 重生之第二帝國

    1913年5月1日正午,得知法國已經對德宣戰的這一消息後,位於前線的法軍總司令霞飛鬥志昂揚,無限自信。一想到德軍將沿比利時實施包抄策略,一絲輕蔑而譏諷的笑容便出現在了他肥胖的臉顏。

    作為和德國頂牛這麼多年的老對頭,法軍不可能對來自自己左翼的危險置之度外。實際上,早在施利芬計劃尚未完全成型的1904年,這一意圖就已經洩漏:一名對德皇政府抱有深刻切齒痛恨的總參謀部軍官(作者實在無法想像此君是怎麼混入德**官團的核心決策層的),以高價向法國陸軍部出售了自己所掌握的「核心情報」。說起來還頗有些戲劇性的味道,在與法國人的會面中,這位神秘人每次都是一副「全身都籠罩在如巫師般的漆黑色風衣中、沒有一絲臉部皮膚露出、就連眼睛也架上了厚厚的黑色墨鏡」的拉風造型;而他在索要了大筆財物後,所提供的情報也是一分錢一分貨。他向法軍情報人員透露,下一場戰爭的德軍將借道比利時,從右翼進攻巴黎,實現對法軍的包抄合圍——這正是施利芬計劃的總綱,法國人得到的情報完全正確無誤!

    雖然這則情報的得來途徑有些令人瞠目結舌,其所蘊含的元素更偏向魔幻而非軍事,但法軍的將領們都不是笨蛋。稍加琢磨之後,他們便立即斷定這絕對不是空穴來風:就算不能對其全信,這也定然是德國人眾多的戰爭方略的其中一個!感到物超所值的法國陸軍立即開始針對這一計劃對症下藥。然而他們最後制定的作戰方略卻更是令人驚得下巴都掉到了地上:在德軍右翼主攻路線的法比邊境,不會有一個法國兵駐守此地;而他們的全部兵力。全都雲集在了德軍的中路和左翼。這意味著,法國人是在明知道施裡芬計劃意圖的情況下,還心甘情願的讓全部力量都一頭鑽進德軍的大包圍圈!

    很明顯,這些法國將領不可能全是德國間諜。他們之所以會這麼做,完全是由於法國從色當之敗的奇恥大辱中恢復元氣而產生出來的特殊歷史原因。

    ——————————————

    1871年,法國在凡爾賽惟德國之命是從簽訂了城下之盟,備受國土肢解、軍費賠償和敵軍佔領之苦。幾十年來,色當之敗始終縈繞在法國人的腦際。已經成為了一個揮之不去的永恆陰影。四十多年來,防止往事重演是法國政策中獨一無二的根本因素。在70年代早期,剛剛砸鍋賣鐵湊齊了50億法郎巨額戰爭賠款的法國出於戰敗者的本能和當時孱弱的軍力,使得它被迫執行築壘防禦的龜縮戰略;然而十幾年過去,等到威廉登基的時候,這種情況卻發生了翻天覆地的劇變。

    憑藉著在廣大海外殖民地實施「壟斷專營」和「地區展業畸形化」策略的這兩**寶,對殖民地敲骨吸髓般搾取的法國。以一種不死鳥般的浴火重生迅速恢復了元氣,並像什麼事都沒發生過一樣重新擠入了世界一流強國之列。隨著實力的恢復,法國人心中的民族仇恨更加開始熊熊燃燒,特別是在軍隊裡面。無論是老禁衛軍還是共和派、不論是耶穌會會士還是共濟會成員,把他們團結起來的,便是那「阿爾薩斯的奧秘」。人人都把目光投向那孚日山脈的一片蒼碧。而對於領袖們年復一年的關於自救圖存的告誡。也就滋長了厭倦情緒。隨著新舊世紀的交替,三十年來一直困處於守勢的憋屈、以及其隱含的惰性,也就被實力恢復、急亟想要報仇雪恨的法國人當成了「舊世界」,從而「徹底砸碎」了。

    法國自知體質不如德國。它人口較少,出生率較低。在當時以人為本的先天戰爭因素上就落後了夙敵一籌。因此,它需要有一種德國所沒有的武器。以便能讓自己救亡圖存,之後報仇雪恨。維克多?雨果在戰後所提出的慷慨激昂的「胸懷理想,利劍在握」,滿足了法國人內心的這一迫切需求。法蘭西篤信這種衝動法力無邊,它必勝的意志、它的「生命的衝動」,足以使法蘭西挫敗強敵。它特異的稟賦在於它的精神,光榮的精神,1792年法國大革命的精神,無與倫比的《馬賽曲》的精神。就是這股精神,使法蘭西在1870年後恢復了他的信心。它的旗幟高高飄揚、軍號雄渾嘹亮、戰士鬥志高昂,一旦「往事重演」的日子再度來臨,這股精神必將能引導法蘭西走向巔峰的輝煌。

    平心而論,勇敢無疑是難能可貴的品質,法國人如果是將其用在建設國家,和恢復信心奮發圖強上,那當然是極好的。然而要命的是,法國人卻把這種哲學和主觀意念上的東西給帶到了戰爭中去。

    「生命的衝動」顯然不可能是蹲在後方戰壕裡打黑槍,「胸懷理想,利劍在握」轉譯成軍事術語,就變成了進攻的理論。這種光憑士氣就能克敵制勝的軍事哲學,宛如玄學的凌空翱翔;然而就是這種玄而又玄的理論,卻觸動了無數法國聽眾的心弦,使之激動,使之傾倒。上至法軍將領,下至普通士兵,每一位法蘭西官兵在聽到了這一理念之後全都激動地淚流滿面:法蘭西終於找到了能戰勝德國夙敵的武器,找出了克敵制勝的途徑,它的奧義就是「殊死進攻」!

    進入20世紀之後,整個法國陸軍都掀起了一片狂烈的進攻熱潮。而在法國總參謀部的演繹歸納中,這種非同凡響的生命衝動也隨之嬗變,成為了一種人人都為之狂熱傾倒、奉之為無上法寶的精神原子彈。作為歐洲頂級列強,人員素質極高的法國竟然也會出現這種宛如愚民被洗腦的神奇狀態,真不得不說是一件咄咄怪事。「一切指揮上的決斷都必須來自於奪取主動和掌握主動的意志,全力以赴,死拼到底,通過一場殊死決戰將面前之敵徹底擊敗。」在法軍的戰略中,防禦戰略已被忘懷,已被拋棄,已被扔到九霄雲外;唯一能使其有立錐之地的,便是「在某些地點節約兵力,以供增強進攻力量之用」。

    決戰、銳意進攻,勇猛凶狠、果決堅忍,摧垮敵方鬥志、無情追擊……諸如此類字眼,組成了法軍1912年頒布的《野戰條例》的全部核心。軍令沒有一處涉及物資、火力和士兵的安全保護,並將防禦戰踩在腳下、不屑一顧,其熱切心情無異於革中的紅衛兵要把全部的反動糟粕給一舉除盡。它宣佈,唯有進攻戰才能達到積極的戰果。「一切戰爭都是軍心士氣的較量,勝利

    據說給請網打滿分的還有意外驚喜!

    利並不屬於蒙受傷亡最少的一方,而是歸於意志最堅強,士氣最旺盛的一方。」在這番話之後,日俄戰爭的例子隨即便赫然紙上。被日本猴子戰勝俄國巨人的表面事跡所鼓舞、由是對殊死進攻的威力深信不疑的法國人,卻顯然忘了日本是在以舉國之力對抗俄國一隅之兵的這一客觀事實。要是把日本放到歐洲,俄國巨熊一個月就能讓日本人知道菊花為什麼這樣紅!

    在法國這種舉國一片狂熱的大背景下,寥寥幾名富有遠見、主張以防禦戰來拒敵於國門外的將領,便毫無懸念的被視為異端而掃出中樞了。1911年,內定將出任法軍總司令一職的米歇爾將軍就曾做過最後一次努力,要使法國遵循防禦戰略,將主力集結於法比邊境用於抵擋德軍的來犯。而這個方略被送到陸軍大臣梅西米手中,登時被其認為是「猶如癡人說夢」。過不多久,膽敢主張防禦戰的「懦夫異端」米歇爾便被梅西米一腳踹出了法軍的核心決策局,取而代之的是霞飛擔任陸軍總司令。而霞飛在仔細研究了米歇爾的這份力主防守的方案之後,給出的評語也是「愚不可及」。在此之後,法軍便再也沒有了防守的聲音,而霞飛也根據進攻至上的理念,制定出了相應的戰爭策略。

    一旦開戰,法軍將會在地處南部法德邊境展開全部的5個集團軍,正好位於德國人的預定口袋中間。霞飛的思路很明確,德國人在右翼投入的兵力越大,他們在左翼和中路的兵力必然會相應地減弱,而法軍正好就可以在這一地區進行突破!只要德國人膽敢遠道迂迴包抄法軍側翼,法國就發動鉗形攻勢,一舉突破德軍在這兩側的防線,並乘勝切斷德軍右翼和它後方基地的聯繫。如此一來,德軍的右翼主力就將失去補給,再行殲滅簡直易如反掌。你想包抄我?我先將你的正面防線砸得稀爛,而後再直搗黃龍掃過萊茵!有了「殊死進攻」這一獨門絕技的法軍自上而下都信心爆棚,他們已經迫不及待的希望德軍主力北調,而後自己好一舉收復阿爾薩斯和洛林!

    5月6日,就當列日陷落的當天,法軍從南部發動了他們蓄勢已久的進攻。(。如果您喜歡這部作品,歡迎您來起點(.)投推薦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動力。手機用戶請到m閱讀。)

    ps:感謝書友gunking的月票支持~~~

    據說給請網打滿分的還有意外驚喜!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