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玄幻魔法 > 重生之第二帝國

正文 第250章 飛艇部隊的補充 文 / 重生之第二帝國

    結束完對飛艇的參觀,並切實考證了這種兵器在投擲壓箱貨物後的可操作性之後,清英終於帶著滿意離開了這片深入郊外的空曠地區。

    飛艇的事情已經完全不用自己操心了。從1904年起就得到了充分科研經費的齊柏林,在飛艇的設計技術和製造水平上都取得了長足的進展,遠勝歷史同期那直到1908年還一貧如洗的情形。此番他所見到的這艘巨型飛艇,便幾乎讓人覺得它完全不是屬於這個時代的產物,而更像是存在於不真實的幻夢。高達7噸的投擲上限,足以讓它裝上整整140枚50kg重的航空炸彈;雖然這些傢伙的重量不比一發150毫米炮彈重多少,然而其令人咋舌的**裝填係數,卻是能實現十倍於炮彈的破壞作用!喪心病狂的清英還準備讓軍工部門開發重達800kg的超重磅炸彈,讓這種對機槍子彈擁有可靠防禦能力的轟炸型飛艇真正向基洛夫靠齊;如此以來,單憑一枚巨型炸彈落下後所產生的驚天動地的爆炸,便足以讓地面上的敵方士兵喪失所有的抵抗信念!

    想到一大群通體米黃的巨型飛艇發出沉悶的轟鳴,扭動著崇山峻嶺般的龐大身軀如天空之城一般巍然湧來;艇首殘暴凶虐的巨鯊塗裝成為恐怖的代名詞,投落的800kg航空炸彈在地面上陡然綻爆出如同雷霆聖劍的恐怖威能……清英心中有種惡作劇得逞的奇特快意。嘴角忍不住勾起了一絲異樣的笑容。

    當然了,這種飛艇也有它的固有缺陷。目標巨大、前線起降基地要求苛刻等都是其中之屬。而最讓清英感到頭疼的,莫過於該型飛艇的昂貴花費。

    儘管德國化工產業高度發達,在上個世紀便形成了一套規模龐大的集群產業鏈條,但多達2.2萬立方米的純淨氫氣和大面積特質合成材料的雙層外殼還是極大的拉伸了它的造價。此番齊柏林建造的這艘飛艇竟然花費了280萬馬克之多,幾乎達到了一艘無畏級戰列艦的十二分之一;即便是日後接到大量訂單進行批量生產之後、會對建造成本有著較大程度的稀釋。其花費也是一個及其驚人的數字。根據齊柏林的估計。轟炸型飛艇的量產價格將不會低於230萬馬克;這已然是一艘900噸級大型驅逐艦的造價!「基洛夫」們在繼承了米黃色外形、良好的防禦、嚇人的鯊魚嘴塗裝、大容量載彈的特性,而且還大幅提升了那原本就並不科學的設定速度的同時,也完完整整的擁有了令人咋舌的高昂價格!

    由于飛艇本身所擁有的特定屬性,就決定了其價格不可能會出現多大幅度的下跌;面對這一情況,清英於是把目光投到了一件嶄新的玩具——飛機上面。

    1903年12月,隨著兩名在美國俄亥俄州某個荒僻鄉鎮的簡陋棚子中修自行車的匠師兄弟,將一架雙翼蒙皮的簡陋飛行器送入了數十米高的空中。人類就此翻開了一頁新的歷史征程。這種能自由翱翔於天空中的機械,在它誕生的十幾年之後便成為了人類戰爭的絕對統治者;擁有大量飛姬並掌握制空權的一方,在戰場上將對敵方擁有無與倫比的壓倒性優勢。那場近乎席捲了整個歐洲的二次世界大戰,便是飛姬決定戰場勝敗的絕佳體現。德國那支在坦克質量上居於劣勢的陸軍之所以能在戰爭初期連續橫掃波蘭、法國和蘇聯,其強大一時的空軍起到了至關重要的決定性作用;而在戰爭後期,美國那些倉促徵召而來的少爺兵們能一路凱歌,在陸地上擊敗身經百戰的德**隊。最終死亡人數僅30萬。所憑借的也完全是他們那支不給人活路的恐怖空中力量。如果空軍和陸軍如同魚和熊掌一般不可得兼,那麼清英會毫無猶豫地選擇前者;沒有坦克的德國陸軍照樣可以用摩托化部隊推行閃擊戰,而沒有作戰飛機支援的陸軍部隊就算再怎麼強大,最終也是被優勢空軍全部炸趴下的命運!

    不過在一戰時期,飛機所能發揮出的作用卻是相當有限。作為一件剛剛發明10年出頭的新型武器,其技術實力無疑是處在一個相當低劣的水平;外形挫劣蠻夷、速度龜爬緩慢。滯空時間短暫、裝載能力低下,火力孱弱不堪、穩定性能差勁……這一時期的飛機幾乎集中了新生武器的一切屬性。與技術成熟的大型齊柏林飛艇有著天壤之別。更為重要的是,每一位飛機的駕駛員都需要經受過長期正規訓練的年輕力壯的人士才能夠執行飛行任務,因此對於人員的素質要求極高;而齊柏林飛艇操作起來卻是完全沒有什麼技術難度可言,目前年逾七旬的齊柏林本人都能單獨操控他的飛艇從柏林到慕尼黑飛上一個來回。

    基於這些緣故,清英在此前很長一段時間裡都沒有對飛機這種木質蒙皮的小傢伙予以更多的關注,只是想著能為齊柏林飛艇的轟炸保駕護航即可;然而通過今天和齊柏林的一番談話,他卻確定了要從速發展這一兵器的堅定意願。齊柏林飛艇的造價實在太過高昂,即便是德國這種頂尖的工業國家也不可能在這一領域實現造飛艇像撒豆子一般批量生產,在飛艇所無法覆蓋到的區域,則必須要用飛機予以彌補和填充。一艘大型飛艇的造價足以生產三個中隊的戰術轟炸機,儘管後者在駕駛員培訓、人員開支、設備維護和日常消耗上所要花費的費用會遠遠多於前者,但對飛艇轟炸盲區的補充卻是必須需要的!

    經過一番思量,清英心中已然有了一個對飛機部隊的培養計劃。首先要做的是在德國國內大量宣傳飛機這種能夠在天空中更加靈動翱翔的新型機械,並組建一個類似於飛行俱樂部的民間團體,廣泛吸納對這種飛行器抱有好奇和熱愛之情的熱血國民。只有具備了良好的民間基礎,讓頭腦中本身就對機械擁有不俗造詣的德國民眾們對這一複雜程度遠勝汽車的機械有了深入的瞭解,才能在飛機部隊迅速擴張的時候擁有足夠多的合適飛行員。清英清楚地記得,二戰後期德日兩國空軍力量之所以會出現幾乎崩潰的情況,除了燃油極度缺乏之外,沒有足夠數量的熟練飛行員也是其中的一個關鍵性因素。而美國國內由於飛行氣氛濃厚,由民間愛好者組成的飛行團隊數不勝數;故而在參戰之後便以極快的速度組建了一支令其他所有國家都望而生畏的龐大飛行員部隊,並憑藉著性能優秀的飛機以無敵的態勢直接橫掃了德日兩國。

    除了飛行員之外,性能良好的飛機同樣也是取得勝利的關鍵。熟悉歷史的清

    據說給請網打滿分的還有意外驚喜!

    清英經過一番比對,將飛機發展的重點目標放在了對福克e.iii單翼戰鬥機和哥達轟炸機的仿製之上。

    由於空軍在二戰中起到了決定性的因素,諸如野馬、海盜等經典飛機因而被廣大軍迷所耳熟能詳,深深銘記。然而將時光推到20年前的一戰時期,人們對那個時代的空軍卻鮮有詳細的瞭解。由於時代技術條件所限,交戰雙方飛機的性能都較二戰有著極大的懸殊差距,以至於這一時段的空軍發展在很大程度上被多數人給忽略掉,漸漸成為了時代的盲區。一戰時期,德國空軍的飛機製造水平無疑處在世界頂尖的行列。無論是在1916年前在戰鬥機空戰史上的「福克災難」,還是在之後轟炸倫敦所引發的「哥達災難」,其背後的始作俑者無不都是德國所生產的兩款性能優越的作戰飛機。

    德國於1914年5月試飛成功的福克e.iii單翼戰鬥機,雖然有著輸出功率小、飛行高度低、滯空時間短等諸多缺陷,然而憑藉著革命性的機槍協調器設計,卻使得它成為了英法聯軍飛行員們所聞風喪膽的死神代言。構思精妙的設計協調器,使得機槍能夠從戰機中央的螺旋槳旋轉空隙中毫無顧忌地射出子彈,從而大大增加了駕駛員的瞄準容易度和擊落敵方飛機的能力。在這款飛機的面前,英法戰鬥機像獵殺火雞一般被大量擊落,以至於群情激憤的英國下議院通過了強烈譴責福克飛機「正殘酷虐殺皇家飛機」的決議。而作為齊柏林飛艇紅炸倫敦的替代物,1916年3月試飛的哥達轟炸機在攜帶1000磅(454kg)炸彈的情況下,仍能以140公里的時速飛行800公里以上,在一戰也算是極其了不起的成就了!

    在清英的規劃裡,德**工部門將著力朝這兩款機型的方向進行發展,以求早日像mg08機槍那樣實現提前仿造。有了理念上的指引和研發資金上的大力支持,清英相信這些武器定然能在遠早於史實的時間段進入軍隊服役。

    ps:

    感謝書友cllyf的月票支持~~~

    看到書評區中有書友質疑飛艇的性價比問題,其實飛艇在戰鬥機方興未艾的一戰前期還是很有市場的更何況德棍ソ基洛夫很酷,不是麼?

    據說給請網打滿分的還有意外驚喜!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