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玄幻魔法 > 重生之第二帝國

正文 第77章 王儲 文 / 重生之第二帝國

    清英的防護巡洋艦過時論,再度在德國海軍部激起滔天的波瀾。

    最初,德國海軍之所以會將這個預算呈交議會通過,跟風的因素佔了絕大多數。目前,英法美俄四國都在大量開工噸位偏小而造價低廉防護巡洋艦,德國海軍不甘落後,因此才也拋出了5艘6400噸級的建造計劃。按照設計師們之前的想法,這種6400噸的巡洋艦性能均衡,足夠對付法國現役和在建的所有快速巡洋艦;但自從清英提出了防護巡洋艦過時論之後,他們才發現這種設計實在是在浪費納稅人的錢財了。

    與國內的那些純嘴炮所不同,清英並不是一味的動嘴皮子來否定批判,而是又拿出了實實在在的真東西。作為取消5艘防護巡洋艦預算的替代品,艦隊決戰型裝甲巡洋艦這一革命性的艦種進入了德國海軍部設計師們的視線。這種戰艦的核心理論,便是在裝甲巡洋艦的基礎上繼續放大噸位,在保持航速不變的前提下將火力和防護提升到戰列艦的水平。如此一來,這種戰艦既可以擔任前衛,又可以進行艦隊決戰。而在具體的設計細節上,清英也為這種新戰艦給出了相應的瘦身手段:即主炮數量少於戰列艦、主裝甲防禦區域低於戰列艦。根據清英的估計,新式裝巡的常備排水量,絕不會達到高於新開工戰列艦13200噸的地步!

    對於這一新穎理念,掌握海軍實權的提爾皮茨在得知之後,驚喜交集。新型戰艦通過噸位的適當放大,實現了前衛偵查和艦隊決戰雙重任務的合併;這對於主力戰艦缺乏的德國海軍來說,無疑是一個彌補戰列艦數量不足的絕佳策略!他立即簽發件,取消那5艘防護巡洋艦的建造預算,並令設計師們根據清英的新理念,來設計這種能夠用於艦隊決戰的裝甲巡洋艦。

    此時,對與提爾皮茨來說還有一個利好消息,那就是德**工支柱克虜伯公司,已經開始著手研製下一級戰列艦上所要裝備的新型主炮。

    目前德國海軍戰列艦上所裝備的主武器,是克虜伯軍工於1890年開始研製的283毫米skl40火炮。由於這種火炮是德國海軍在將舊式架退式火炮轉換成新式管退式火炮的過程當中,於11英吋級別的首輪嘗試;為了降低研製風險,該門大炮所發she的炮彈重量只有240kg。這個重量比列強同期的10寸炮彈都重不了多少,屬於極輕的輕彈;與英國1895年上艦的12英吋大炮的386kg的彈重相比,其單發威力強弱不言自明。儘管該炮的出膛初速是同期列強戰列艦級別中最高的,達到了820m/s,採用炮塔結構之後2發/分的射速也能在列強同期的戰列艦主炮中稱雄;但由於其單發威力實在是有些偏低,一直都為威廉所詬病。

    根據1895年的新艦建造預算,新式戰列艦仍舊將裝備這種40倍徑的283毫米主炮。見此情景,被清英的重炮理論所影響的威廉頓時就有些不能忍了。雖然他對11英吋這個口徑的火炮情有獨鍾,但這卻並不意味著他能欣然接受這個240kg的彈重;如果二者的裝藥係數相等的話,英國戰列艦主炮的單發威力要比德國高出60%,這實在有些說不過去。因此,威廉向克虜伯軍工下了一道諭令,令其發掘現有11英吋火炮的潛力,為明年開工的戰列艦從速研製一款新的主炮。

    對於威廉的這一指令,克虜伯軍工裡也並沒有什麼反對的聲音。因為那群設計師們也知道,自己之前研製的40倍徑11英吋火炮只是湊合出來的產物,其實根本算不得成功。這門大炮的重量很重,足足有45.3噸;大炮的膛壓也跟高,達到了3200個大氣壓;但這麼優秀的基礎數據,只實現了80.7兆焦的出膛動能,功重比只有可憐的1.78兆焦/噸!更為蛋疼的是,這個出膛動能還必須是在240kg的輕彈的條件下才能夠達到;如果換成重彈的話,即便是發she藥不變,大炮還很有可能會炸膛,也就是說換成正常彈的話,連1.78的比例都達不到!而一般正常的戰列艦火炮,功重比滿足2.4只能算基本合格,2.7算良好,3.0才是優秀!

    有鑒於此,克虜伯軍工迅速擬定了新炮的預期數據。首先要做的,就是把彈重提升到300kg這一11英吋火炮的正常重量上來。而為了在炮彈發she之後維持一個低矮平直的彈道,以保證在目前的近距離海戰中擁有較高的精準度,炮彈的出膛速度也要保持在820m/s這個速度。此外,大炮的潛力也必須得到充分的挖掘,新炮的重量必須降低到42噸以下。整個研製過程預計持續3年,新炮將在1899年完成試射,交付海軍使用。

    由於新炮的單發威力將比現有大炮提升25%,而炮塔結構依然能夠保證其2發/分的射速;在這種情況下,提爾皮茨決定暫時將這筆5400萬馬克的款項留而不發,等到艦艇設計師們根據這個新型火炮的數據,而鼓搗出成熟的設計之後,再於明年開工建造。一般大型主力艦的建造週期是3年,1896年開工新艦將於1899年竣工,正好能趕上新式火炮的服役。

    2個多月後的中秋,一份成熟的設計方案,終於擺在了威廉的書桌前。

    ——————————————————————

    冷風呼號,枯葉紛飛,儘管窗戶已經緊閉,但仍在朔風的鼓吹下發出了痛苦的顫音。通明的燈光下,威廉和清英一大一小兩個身影相對而坐,在他們的面前,擺放著一張描繪著線圖的紙頁,以及一個木質的袖珍模型。

    「這個東西,就是艦隊決戰型裝甲巡洋艦了麼?」威廉伸出手指,撥弄了一下模型上的那個可以旋轉的迷你主炮塔,而後輕聲開口道。

    清英微微點了點頭,道:「就是它了。其設計排水量12200噸,航速20節,裝備4門新型的42倍徑283毫米主炮和10門150毫米副炮,水線擁有一道3.5米高的250毫米主裝甲。按照我原本的估計,這條船的常備排水量將突破13000噸,沒想到這群設計師竟然這麼給力,只用1.2萬噸出頭便將它給拿下了。」

    威廉手指屈伸,指了指舷側上部的那塊明顯有別於水線的薄裝甲部位,疑聲道:「埃特爾,你讓這些設計師們這樣處理,真的是沒問題麼?這一整塊1.6米高的上裝,裝甲厚度只有可憐的100毫米,

    據說給請網打滿分的還有意外驚喜!

    ,最多能防防8英吋級別的速she炮;一旦這裡被敵方戰列艦的炮彈所光顧,可就是必穿的情形了啊。」

    「按照那群設計師們原本的計劃,是把這道上裝的下沿與中甲板對齊的;在我的一再堅持下,他們才又把主裝加高了0.5米,將這片薄弱地帶的面積削減了大概四分之一。3.5米高的主裝露出了水面2米,比起其他國家的戰列艦防護面積都是有過之而無不及,雖然它的抗打擊能力要弱於我方的戰列艦,但卻絕對不比敵方的戰列艦差,父親你就放心吧。而就算這道100毫米厚的輕甲被敵方戰列艦炮彈所貫穿,後面還有一道65毫米厚的水平裝甲,足以保證核心艙不受到威脅。畢竟,這條船的航速可是能達到20節之快,為了控制噸位和造價的惡性上漲,也就只能對一些次要部位做出犧牲。」清英指了指線圖上的橫斷面裝甲示意圖,開口解釋道。實際上這種裝甲防禦模式,就是歷史上德國主力艦所普遍採用的經典穹甲佈局;這種佈局通過犧牲空間來換取對重點部位的防禦,其在垂直防護上擁有著比傾斜裝甲盒這種蠻夷高得多的防禦能力。除非是被英國15英吋大炮在12000米開外的距離上灌頂,否則這種決戰裝巡在一戰期間,無論面對什麼樣的火力都能夠昂然屹立!

    聽到噸位和造價這兩個詞彙,威廉微微笑了起來,道:「不錯,造價這個因素,在任何時候都不能夠忽視。這個設計的造價,就因為噸位的出色管控而控制的非常好;不論是長艏樓低干舷船型,還是因採用水管鍋爐而節約的船體空間,都是在強度不變的前提下減少結構重量的上佳方案。它在裝了一套18000馬力機組的情況下,單艘造價竟然只有2000萬馬克,實在是出乎我的意料之外。以此看來,只需再添一艘三等巡洋艦的錢,就能在明年建造3艘這樣的戰艦。」

    說到這裡,威廉忽然伸出手摸了摸清英的腦袋,感受著掌心中所傳來的柔順光滑,他心中忽然泛起了一絲異樣的觸動。2年來,這只少年已經為帝國戰略和海軍發展做出了令人難以想像的貢獻;再有幾個月他就將滿13歲,該是讓他坐在候補席上的時候了吧?

    嚴格說起來,這個位子在兩年前便就該是他的,只不過威廉對當時的埃特爾並不怎麼滿意,這個王儲的人選便一直拖了下來。而現在,這個孩子無論是在學業上還是功績上,都取得了遠超威廉預期的結果;在這種情況下,自己的繼承人也是該到了確定的時候了!

    據說給請網打滿分的還有意外驚喜!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