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重生呂布一統三國

正文 第842章削弱保皇黨 文 / 常歡樂

    ps:呂布的對手只剩下一個司馬懿還在折騰,諸葛亮等著他,所以呂布準備做些什麼呢?推薦常歡樂的新書《超級曖昧高手》,別被書名給忽悠了,書裡面不只是泡妞曖昧,有很內涵的東西待你們發掘。

    環顧大漢四周,呂布在東北佈置了太史慈、於禁、田疇對付高句麗、三韓,在西北佈置了皇甫嵩、田豫、麴義、牽招對付西部鮮卑,在涼州佈置了馬騰、朱靈對付羌族,在揚州佈置了陸遜、賀齊對付山越,在荊州、揚州交界佈置了黃蓋對付武陵蠻,在益州佈置了諸葛亮、法正、龐統、魏延、馬岱、馬忠、張嶷團隊對付南蠻和青羌,在交州還佈置了孫策、魯肅對付當地蠻夷,呂布給他們的時間表分別是五年到十年,必須要清除當地的蠻夷並實現漢化。

    未來十年裡,呂布想把現在大漢的疆域推廣到歷史上漢人曾經佔領過的所有地盤。

    在益州西北部,靠近涼州的地界,活躍著一支民族,氐,風俗雖然與羌族相似,不過較善於農耕,勇猛善戰,公元二二一年,馬超舉兵叛亂對抗曹操之際,氐族中的興國氐與百頃氐等部族,也加入了馬超的行列。三國時代後,由於氐族居住地介於魏蜀兩國邊界,因此時常被捲入兩國之間的戰火。到了公元三○四年時,氐族的酋長李雄便趁著西晉內亂之際,發兵攻打成都進而稱帝,建立了所謂成漢。李雄並以劉禪的曾孫劉玄為安樂公,繼任劉禪的爵位。

    西晉初年,關中氐、羌漸為編戶,賦役繁苛,常激起反抗。而地方官吏。干賞啖利,妄加討戮。晉惠帝時,晉室分裂,諸王作亂,元康六年(296),雍、秦二州氐羌奮起反晉。立氐人齊萬年為帝,西北震動。氐羌直逼長安,至元康九年(299)齊萬年被俘,堅持兩年半而敗。然而晉朝也受到嚴重打擊,不久即進入「五胡十六國」時期。十六國中,氐族貴族曾建立前秦與後涼。

    晉永和六年(350),略陽臨渭(今甘肅秦安)氐帥蒲洪稱三秦王,改姓苻氏。不久遇刺死,子健嗣。趁後趙既滅。冉魏大亂,苻健進據長安,於永和七年(351)稱天王,國號秦,次年稱帝,是為前秦。至苻堅繼位,任用漢人王猛,先後滅前燕。克晉漢中,取成都。又滅拓跋氏代,滅前涼,平西域諸國,一統一了中國北部,成為十六國中疆域最大者。晉太元年(383),苻堅大舉攻東晉。結果慘敗於淝水,太元十年(385)被羌酋姚萇所殺,前秦基本上瓦解。

    淝水之戰前一年,苻堅遣驃騎將軍略陽氐人呂光平西域。苻堅慘敗於淝水之次年,呂光已平西域30餘國。歸而據涼州,都姑臧(今甘肅武威),先稱酒泉公,繼稱三河王,晉太元二十一年(396)進號天王,國號涼,史稱後涼。傳兩代,公元403年滅於後秦。

    此外,在今甘肅南部和四川西北部還有另一個氐族政權──仇池。自漢獻帝建安中,氐帥楊駒徙居於仇池(以來,其後裔一直是這一帶氐族的統治者。晉元康六年(296)氐酋楊茂搜率部於仇池稱王,其後裔雖多次遷徙,並更易其名稱,但始終領有這一區域,最後為隋文帝所滅,共傳衍286年;若從楊駒計算,有近400年的歷史。

    呂布命馬超領兩萬人馬鎮守武都郡,對付氐族,拉攏興國氐、百頃氐等親善部落,對付仇池楊氏等跟大漢不睦的部落,考慮馬超勇猛有餘而智略不足,呂布又命蘇則為其參軍,實行十年滅氐的戰略。

    呂布帶張飛、黃忠、趙雲、顏良、文丑以及主力人馬返回洛陽,凡益州籍或頻臨益州的荊州士卒全都留給了諸葛亮,此外還把大部分益州籍或荊州籍的文武將官留給了諸葛亮,呂布希望諸葛亮能在十年內徹底平定南蠻和青羌,最好是在五年內完成。

    黃忠領大部人馬返回洛陽,呂布則領張飛、趙雲、顏良、文丑,在白馬義從、麒麟衛的保護下,來到長安城外朱俊的軍營裡,當場解除了朱俊的兵權,並請來少帝劉辨的聖旨,封朱俊為司空,並封為樂浪郡公,讓朱俊領一百侍衛,到洛陽朝廷就任,呂布讓張飛統領朱俊的兩萬人馬,張飛感激涕零,宣誓效忠。

    隨後呂布一行人從直道風馳電掣般,到達朔州皇甫嵩的軍營,解除了皇甫嵩的軍權,假借劉辨的聖旨,封皇甫嵩為太尉,並封為酒泉郡公,讓皇甫嵩領一百侍衛,前去洛陽朝廷任職,皇甫嵩的人馬分別由顏良、文丑二人統領,朔州的所有人馬都交給田豫統領,顏良在他麾下聽用,在三年內徹底平定西部鮮卑。

    麴義、文丑將兩萬人馬前去西域玉門關換回馬騰,馬騰調往朝廷就任衛尉之職位,麴義就任西域將軍,呂布給麴義五年的時間,讓他把大漢的旗幟插在阿爾泰山上,西域都護府改成新州。

    呂布對朝廷的銳意改革,大司馬府成為最高權力機構,內閣六部成為最高權力執行機關,但之前的三公九卿並非都成了擺設,而是轉型成為監督者,太尉監督兵部、刑部,司空監督戶部、工部,司徒監督吏部、禮部,同時三公還管九卿,廷尉、光祿勳、衛尉三卿並太尉所部;太僕、太常、大鴻臚三卿並司徒所部;宗正、大司農、少府三卿並司空所部,九卿多進為三公。

    九卿全部留存,太常,掌管宗廟禮儀,地位很高,屬九卿之首;光祿勳,掌管宮殿警衛;衛尉,掌管宮門警衛;太僕,掌管宮廷御馬和國家馬政;廷尉,掌管司法審判;大鴻臚,掌管外交和民族事務;宗正,掌管皇族、宗室事務;大司農,掌管租稅錢谷和財政收支;少府,負責皇家財政及官府手工業。這裡面太常、光祿勳、衛尉、太僕、大鴻臚、宗正的基本權利不變。廷尉的部分權力下放到刑部,大司農的財政收支權力放到戶部,少府的官府手工業放到工部,改革的方向是盡量讓六部九卿的權力平均化。

    呂布以他個人在軍隊的崇高威望,親自前往皇甫嵩、朱俊等保皇黨的軍營裡,將皇甫嵩、朱俊等人明升暗降。調往朝廷,軍權全部交還給呂布的親信嫡系,那個曾經到過皇甫嵩、朱俊軍營裡進行說服的伊籍被軍情司特工擒獲,他並沒有完成任務,因為此時的皇甫嵩、朱俊已經老邁,他們十年前都不敢反抗董卓,現在更不敢反抗呂布,而且呂布給他們開出來的條件非常豐厚,他們寧願擁護呂布改朝換代。也不願再為那個名存實亡的劉漢皇室效命。

    伊籍拒不投降,被當場處死,跟他有同樣宿命的有陳群,陳群去青羌路上被軍情司特工跟上,押到呂布面前,呂布惱恨他提出的九品中正制,根本沒給陳群任何求饒請降的機會,當場就命人把他斬殺。陳群臨死時非常後悔,他想起了十年前呂布親自到穎川書院的情景。那個時候呂布降尊紆貴,想請他為治中,他卻鼠目寸光,看不出呂布的能耐,拒絕了呂布的征辟,現在呂布麾下文臣如雲。自然不稀罕他這樣一個世家子弟,陳群追悔莫及,卻也晚了。

    呂布為了拉攏全社會各個階層的支持,頒布了兩條法令,第一個是建立初步的社會保障制。每個人從十五歲開始繳納個人養老保障金,五十歲以後開始不用繳納任何稅收,就可以領取養老金,養老金是根據之前繳納的金額以及領取時的物價水平來決定的,絕對不會出現物價膨脹十倍而養老金還跟原來的一樣。若五十歲之前病故、戰死,之前繳納的養老金雙倍奉還給直系親屬,絕對不會出現吞沒養老金的情況。

    更重要的一點是,養老保障絕對不會出現官民差距,不會有雙軌制,都是根據每個人繳納的多少以及開始領取時的物價水平來決定的,不會出現官僚不繳而可以數倍領取的極端不公平的情況。

    所有的養老金都由統一的社會保險基金來負責運營,呂布將天下最好的經營人才去運行這些基金,保證每年的利潤率都能跑得過物價的膨脹,而且會有更大的盈餘,社會保險基金每年的營收盈利情況都會公佈給天下人,不會出現暗箱操作的情況。

    呂布絕對不容許自己統治的朝廷出現那些曾經被他痛恨的無恥行徑,不欺騙民眾、不坑害民眾、不侮辱民眾智商是呂布的統治底線。

    當呂布確認了自己的統治是牢固的,他頒布了另外一條法令,廢奴令,之前沒有罪行的大漢籍的奴役僕人都全部轉為自由民,跟僱主之間是僱傭關係而不再是奴役關係,僱主、雇工之間雙向選擇,若嫌僱主不好,雇工可以提出解除合約,因為有罪或非大漢籍的奴僕只有兩條路可以轉為自由民,女僕給漢人生下孩子,男僕為大漢做出突出的貢獻,比如發明出什麼東西。

    實際上在現在的大漢治下,一直到民國時代,地主跟長工、短工、僕人、丫鬟之間存在的多是僱傭關係而不是農奴關係,只是某些世家大族把這個僱傭關係給奴役化了,呂布這點就是針對他們來搞的,呂布在此之前一直極力地削弱他們的軍事力量,但為了一時的穩定,沒有徹底剷平他們,這次廢奴令強力推行下去,就是呂布對他們的測試,若是起兵叛亂或牢騷太盛的,一律滅族,經過十年的培育,呂布麾下人才大部分都來自中下層民眾,所以他可以毫不猶豫地對任何世家大族下手。

    呂布用這樣的制吸引更多奴隸成為自由民,也是釜底抽薪的瓦解了世家大族的統治,當世家大族無法把那些雇農愚化,就無法把他們武裝成軍隊,當他們面對呂布朝廷時,沒有任何反抗的力量。(……)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