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重生呂布一統三國

龍騰世紀 第838章義子呂乂呂凱 文 / 常歡樂

    ps:收藏這呂布的有一萬六千多人,但新書《超級曖昧高手》只有三千人收藏,拜託各位了,去常歡樂的新書那裡捧捧場,順手一點,加入您的書架,就可以救常歡樂新書一命,拜求各位了。

    呂玲綺現在已經十六歲了,開始**統領一支上萬人的女兵,這支女兵有一個很威風的名字,巾幗軍成立一年多,平定過十多次世家叛亂,有力地保證了中原的安全,呂玲綺因功晉陞為準將軍,這是大漢年齡最小的將軍,也是第一個女將軍。

    隨後孫尚香、馬雲祿等女將軍都陸續脫穎而出,她們都不是職將軍,更不是唱歌出身的將軍,她們的將軍頭銜是一刀一槍打出來的,中央軍設置職將軍頒給參謀、技術、後勤類軍官,但絕對不會頒給藝類人才,呂布不想讓他的隊伍裡出現一個「海澱銀槍小霸王」的爸爸。

    呂布的愛妾貂蟬、杜秀娘、鄒晴等人琴藝、歌藝俱佳,但她們只負責在中央大學堂女子學院或藝術學院做教授,教女子琴藝、歌藝,從不拋頭露面給外人表演。

    中央大學堂出來的學員組織了幾個職業表演團隊,除了在京師裡表演外,定期去軍隊做慰問演出,民間也組織了十幾個職業表演團隊,除了在民間表演,也可以定期去軍隊做慰問演出,軍隊自身不養任何表演團體,逢年過節除了從外面請表演團體外,軍隊自身官兵的藝才能表演是主要內容。

    呂布牢記住李-天之流軍中紈褲子弟對民眾情緒的消極影響,更警惕出現旗子弟,所以他對軍中所有將領都嚴格要求,不僅自己的思想修養要抓緊不放鬆,對自己子女的教育更不能放鬆。如果自己狠不下來心、溺愛孩子,就一定要把孩子送到童子軍裡接受訓練,現在的童子軍是由呂布的兒子呂仁、呂義和女兒呂瑜、呂璐一起負責的,因為他們的姐姐呂玲綺已經可以**帶兵,不需要再做孩子王了,便有年齡相當的他們來負責此事,呂布的妾侍裡面有些武藝的吳瑕、杜秀娘、步梵等人輪流做童子軍的領隊。

    呂布在巴蜀收下了兩個義子,一個是呂乂,一個是呂凱。

    呂乂。字季陽,南陽人也。他父親呂常帶著他,跟著劉焉進入益州,當時劉焉有稱帝之心,故意讓張魯隔斷王路。縱然呂常不想跟劉焉繼續幹下去,也沒辦法回歸家鄉,最後鬱鬱而終,呂乂十歲變成了孤兒,但志氣不墜,喜好讀書和撫琴,頗有才名。

    呂布聽到他的才名。命人將他征來,一見呂乂年方十七歲,俊秀倜儻,呂布想起他在歷史上的政績。頗為讚許,憐他少孤,便收他為義子。

    呂乂在那段歷史上,一直沒有被劉璋重用。直到劉備定益州,鹽府校尉王連請他做了典曹都尉。後來轉任新都、綿竹兩縣縣令,政績赫然,百姓稱讚,後來升任巴西太守,諸葛亮多次北伐,調發諸郡,多不相救,只有呂乂招募五千兵員與諸葛亮,後為漢中太守,監督糧草,供給北伐軍糧。後來又做了廣漢、蜀郡太守,時民眾脫籍者甚多,乂到官,為之防禁,開諭勸導,漏脫自出者萬餘人。又升任尚書,延熙九年246年,董允與蔣琬病故,呂義代董允為尚書令,勤於政事,不與人私相交結。呂乂為官清廉、治身儉約,號為清能。

    大漢原版圖已經完全平定,呂布現在不缺乏能征慣戰的武將,卻十分缺乏像呂乂這樣的能臣幹吏,所以他不惜屈尊,收呂乂為義子,有勉勵呂乂勤政之意。

    呂凱年齡比呂乂更小,但他的前途不比呂乂小,因為呂布平定南中的一大關鍵便放在他身上。

    在演義上,劉備駕崩,雍闓等反,永昌郡功曹呂凱及永昌太守王伉抵抗。丞相諸葛亮南征,呂凱獻《平蠻指掌圖》,諸葛亮用呂凱為行軍教授,兼嚮導官。諸葛亮與蠻王孟獲戰,遣呂凱離瀘水百里,揀陰涼之地,分作四個寨子,誘擒獲等。後孟獲弟孟優詐降,為亮識破,呂凱與馬謖管待。從征南蠻,有不識之地,諸葛亮多問呂凱。及定,蜀軍返,行到永昌,諸葛亮留王伉、呂凱守四郡。

    三國故事在雲南的展開,也就一出七擒戲,主角是大名鼎鼎的諸葛亮和不打不服氣的孟獲,魏延、趙雲等知名配角而外,一位大將的雖然低調出場,內斂演出,但掩不住大智大勇的千古風流。他便是三國七擒戲中的第一配角,呂不韋的後人呂凱。諸葛亮剛用兵雲南,打敗反叛的牂牁郡太守朱褒、越嶲郡太守高定、建寧太守雍闓後,在攻打孟獲之前,專門會見呂凱,一來表示謝意,二來聽取建議。

    當時呂凱的職務是「功曹」,類如後世的市委秘書長,永昌郡太守類如市委書記王伉是他的頂頭上司,按理這些應當發生在王伉與諸葛亮之間才對。

    七擒戲的開場,源於一份戰報:孟獲起兵十萬攻打蜀國,雍闓、朱褒、高定率部作為與孟獲的嚮導和先鋒隊,攻打永昌郡。郡守王伉和功曹呂凱,「會集百姓,死守此城,其勢甚急。」

    演義裡只突出三人背叛、孟獲入侵的突發性,以及王伉和呂凱的苦苦支撐,卻不曾想,他們力支獨木的時間,不是演義中的半年,而是整整十年!

    當劉備病死白帝城後,蜀漢的「南中四郡」,越巂、建寧、牂牁三郡先後叛蜀投吳,使蜀陷入三面受敵的危險境地,只有永昌郡繼續擁戴蜀漢,以少對多,抵抗叛軍的攻打。

    叛軍領袖雍闓寫信勸呂凱,不要困守絕地,識時務者為俊傑,還是投降為妙。沒想到,兵少將寡、沒有後援的守將呂凱吃了秤砣鐵了心,回書稱:「天降喪亂。奸雄乘釁,天下切齒,萬國悲悼,臣妾大小,莫不思竭筋力,肝腦塗地,以除國難。伏惟將軍世受漢思,以為當躬聚黨眾,率先啟行。上以報國家,下不負先人,書功竹帛,遺名千載。何期臣僕吳越,背就末乎昔舜勤民事。隕於蒼梧,書籍嘉之,流聲無窮。崩於江浦,何足可悲!、武受命,成王乃平。先帝龍興,海內望風,宰臣聰睿。自天降康。而將軍不睹盛衰之紀,成敗之符。譬如野火在原,蹈覆河冰,火滅水泮。將何所依附囊者將軍先君雍候,造怨而封,竇融知興,歸志世祖。皆流名後葉,世歌其美。今諸葛丞相英才挺出。深睹未萌,受遺托孤,翊贊季興,與眾無忌,錄功忘瑕。將軍若能翻然改圖,易跡更步,古人不難追,鄙土何足宰哉!蓋聞楚國不恭,齊桓是責,夫差僭號,晉人不長。況臣與非主,誰肯歸之邪竊惟古義,臣無越境之交,是以前後有來無往。重承告示,發憤忘食,故略陳所懷,惟將軍察焉。」

    這封《答雍闓書》的意思是,上天降下了災禍,那些朝中的人乘機造反,這是為天下所不齒的,現在很多人都在傷悲,悼念先帝,我的職位雖然小,但也會為國肝腦塗地,以除國難。我家世世代代都受著漢家的恩惠,就應該躬聚黨眾,率先啟行,上報答國家,下不負先輩,為什麼要背叛自己的祖國呢?以前舜勤於民事,卻死了,人們把他寫進了書時進行讚頌,而且到處都是人在哭,把江浦都哭崩塌了,足見有多麼可悲。先帝是個賢君可以平定天下,而你卻看不見這戰亂時代的真正面目,就像是野火在草原上燒,赤腳走在結了冰的河上,你將有什麼可以依附的呢?現在諸葛丞相是外英才,看到這樣的局勢,受了先帝的托孤,對李嚴讚許非常。如果你能翻然改圖,易跡更步,古代的賢人你也能比得上。

    在當時佔盡天時地利人雍闓看來,算是黑色幽默。只是他萬萬沒有想到,不僅呂凱的義憤與忠誠造就了《答雍闓書》的精彩筆,成為早期保山漢化的代表之作,也成為呂凱身陷孤城,獨自奮戰的源動力。

    當時,三個郡的軍隊日夜圍攻保山城,看上去只日可破。蜀漢剛遭到猇亭大敗和皇帝死亡,顧不上出兵。呂凱一面講政治、講氣質,一面用卓越的軍事才能組織有效地抵抗。這一抵抗,就是十年,艱苦異常的鬥爭最終也成就了呂凱在雲南歷史上十年「執忠絕域」的光輝歷程。

    更讓人稱奇的是,這位忠心耿耿的將軍,他的先祖,竟然是被定性為叛逆之徒的後裔。保山只不過是他們一族的流放之地,傷心之地,恥辱之地。作為呂不韋的後人,他們在保山金雞落腳後,頂著「惡人」之後的臭帽子,在保山卻幹起了「開教之風……建興學校……經學未哀」大好事,並成為當地的官家人。由於他們的務實作風和卓有成效的工作,東漢政府索性將永昌郡治從嶲唐縣搬到了不韋縣,才有呂凱挺身而出,「執忠絕域」十年的美談。

    這份難能可貴的經歷,一定讓諸葛亮感歎不已,所以才不問上司問屬下。而呂凱也沒讓他失望,不僅不居功自傲,反而進一步顯示出他的超前意識——獻地圖。

    在反叛還沒有揭開蓋子的時候,呂凱就嗅出了味道,專門深入雲南各地繪製地圖,在諸葛亮詢問的時候,他的緊要動作就是獻出《平蠻指掌圖》。「孔明大喜,就用呂凱為行軍教授,兼嚮導官」。在和孟獲的鬥智鬥勇過程中,這份地圖發揮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呂凱也在軍中成功扮演了信息員、先導官的作用,最後因功得到提拔。

    諸葛亮平定南蠻,上書後主,因呂凱等執忠絕域,勤懇不懈,又守義抗賊,於是薦呂凱等人,並予以封賞。呂凱在不久後便為南蠻叛軍所害,其子孫世為永昌太守,並有祖風。

    呂凱現在在十三歲,他們家族已經在永昌郡居住了四百多年,呂布為了呂凱及其家族能為平定南蠻而效力,是暗地收他為義子並對他家族給予賞賜和官位許諾,讓呂凱從現在就注意當地的地形地貌各種信息,為諸葛亮日後平定南中做好準備。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