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重生呂布一統三國

龍騰世紀 第623章 官員財產公示 文 / 常歡樂

    重生呂布一統三國623_重生呂布一統三國全文免費閱讀_第623章官員財產公示來自()

    呂布雖然頒布了各種制度促使高薪養廉,但他並不完全指望這個,因為高薪之外的誘惑,往往要遠大於養廉的薪俸,所以,高薪養廉只可能對那些操守較好的官員起一點補償作用,幫助他們堅守下去,對真正的貪官是不起作用的,它不能從根本上遏制**,不過揚湯止沸而已。//百度搜索看最新章節//

    呂佈於是又推出了一個遏制官僚**的強有力的舉措,便是官員財產公示制度。

    其實財產公示制度在漢武帝時期早有先例,可以說,在漢朝公開財產做的最好的時期就是漢武帝時代。

    因為接連發動對匈奴的戰爭,漢武帝時期出現了財政困難,為此,漢武帝制定了很多財政政策來解決這一問題,尤其是針對富裕階層徵收資產稅的「算緡令」,要求商業和手工業從事者申報自己儲藏的貨物資產,並對他們分別徵收12%和6%的資產稅。漢武帝為了貫徹這項政策,隨之又頒布了「告緡令」,鼓勵對那些隱瞞財產的人進行告發,把被告人的一半財產分給告發人,作為獎賞。

    由於漢武帝施行嚴刑峻法,鼓勵民間檢舉,凡告發藏匿家產的者,一經查實賞一半給他,因而誰都不敢隱瞞家庭財產,當時有一位叫禮忠的戶主,當年家庭的財產清單是:住宅一座,值一萬錢;馬車一輛,值二萬錢;牛車兩輛,值四千錢;牛二頭,值六千錢;耕地五百畝。值五萬錢;小家奴兩人,值三萬錢;成年奴婢一人,值二萬錢。共計值十五萬錢。

    可惜漢武帝死後,告發制度隨之廢除,於是藏匿家產者逐漸增多。

    呂布這次重新抬出財產公示制度。不是為了向富裕階層徵收資產稅,而只是為了遏制官僚階層的貪腐,所以中下層民眾不但不反對,反而熱烈支持。

    官員財產公示制度,會觸動很多官員的既得利益。有些官員的灰色收入、黑色收入一旦曝光,不僅將被沒收,官員還面臨牢獄之災,甚至被送上斷頭台。所以。推行這一制度的最大障礙,主要來自問題官員的牴觸和反對。

    呂布為了順利地在朝廷通過官員財產公示制度,先在大漢日報發表一系列的文章,鼓舞起民意,當民意沸騰不可抑制時,才開始在朝堂上提出官員財產公示制度。

    呂布這一招毫無疑問是跟某個非常善於發動群眾運動的偉人學的,從那個偉人的奮鬥史上。呂布知道民意是可以被欺騙的,是可以被利用的,當然呂布這種對民意的利用毫無疑問是沒有摻雜多少私心的,是大公無私的,是正義的、正確的、偉大的。

    若是那個大臣反對這項利國利民的制度。他的言語行動以及過往所有歷史都會被刊登在大漢日報上,天下所有覺醒的民眾都目之為奸臣。

    呂布沒想到,竟然有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官員都強烈反對財產公示制度,他們的反對論調在呂布看來,全是在唱歪理。

    一個混蛋在朝堂上站起來衝著呂布咆哮道:「官員財產屬於個人**,有權保密,不應該對外公開。」他還反問呂布:「為什麼不公佈黎民百姓的財產?!為什麼不監督黎民百姓的財產?!」

    呂布端坐在天子劉辯的下首,他一拍虎皮交椅,站起身,怒視那個腦滿腸肥的二品高官:「黎民百姓有公佈財產的必要嗎?百姓手中沒有掌握權力,自然就不會有人給他們行賄,自然就不會有貪污的機會,百姓就不可能**,如此,監督百姓的財產有意義嗎?況且黎民百姓的財產,本來就屬於受大漢律令保護的,你一個當官的要求黎民百姓公開財產於法無據,是侵犯其**。

    而官員則恰恰相反,官員掌握著權力,如果以權謀私,損害的就是朝廷的利益,官員的家庭財產非常可能因為他謀取私利而牽涉到朝廷的利益,所以官員的財產狀況就不再屬於個人**。所以要求官員公開財產,天經地義,並不侵犯其**。

    你這麼強烈反對,難道你的財產來的不乾不淨,見不得人?!御史大夫何在?!」

    御史大夫田豐昂首而出,平靜又凌厲地注視著那個腦滿腸肥的二品高官,那人是戶部侍郎崔洪。

    呂布冷笑道:「田大人,這位崔大人的財產狀況,本公希望你們御史台能夠在第一時間內盤查清楚,並公示在大漢日報!」

    那個戶部侍郎崔洪頓時抖如篩糠,癱倒在地上。

    吏部尚書裴茂自恃清正,所以凜然無畏地站起來提出疑問:「奉先公,本來我大漢官員的薪俸就遠高於普通百姓的收入,若是把官員財產公示出來,小者招致部分心懷不軌的賊人惦記,大者會引起民眾震驚,民眾皆有不患寡而患不均之情,若知道官員財產數倍數十倍於己,定然心懷不滿,若有野心家從中興風作浪,恐怕引來動亂。」

    呂布擺擺手道:「裴尚書勿慮,昔年朝廷以俸祿定官員品級,百姓都知道官員俸祿,都欣然接受,現在我們雖然採取了高薪養廉之舉措,可薪俸並未提高太多,若是官員清正廉潔,家庭財產只是薪俸的累積而已,又豈會引起民眾的不滿!」

    裴茂苦笑道:「許多官員都是世家出身,家族有積累數十年乃至上百年的財產,財產甚為豐厚,若是公示出來,許多家族的財產可抵得上一個郡乃至一個州的數年賦稅,黎民百姓對此很難心平氣和!」

    呂布稍微想了一下,淡淡一笑道:「裴尚書,若是擔心家族財產過多會引起百姓不滿,那何不按照之前的共識,分家,每個入仕子弟都分得一部分財產自立門戶,如此一來,富可敵國的家族便不必站在普通民眾的仇視面、對立面!」

    呂布雖然是在笑,可他眼神裡散發的厲色讓裴茂心底發寒。

    裴茂是一個非常有智慧的人,他當下就明白了呂布的用意,呂布挾天子以令諸侯,自然是不容許轄內有一個足以動搖國家根基的大家族,縱然他們聞喜裴家清正持家,很少有子弟貪腐,但他們龐大的勢力也讓呂布心懷忌憚,除非裴家分成數十個小門小戶的旁支,呂布才會真正放下心。

    裴茂躬身道:「奉先公此言為至理公論,裴茂必然景從。」

    呂布見裴茂如此恭敬,便笑著說道:「朝廷之前頒布的分家令是對那些貪腐成性的家族來說的,你們聞喜裴家持家清正廉潔,很少犯錯,就不必分家了,可以把家族大部分財產暫時列在那些不做官的子弟名下,等你們致仕以後,再把財產轉在你們名下。」

    裴茂大喜,再次躬身謝道:「奉先公此法甚妙,千恩萬謝千恩萬謝!」

    呂布笑著對朝堂上的各位大臣說道:「不管你們之前如何如何,你們都可以把財產都轉移那些不做官的家族子弟名下,但從下個月開始,你們都必須開始公示自己的財產,不得再轉移財產到家族子弟名下。財產公示在大漢日報以及各州郡縣的邸報上,每年公示一次。」

    邸報,是最早的報紙,在西漢初期就出現了,當時各郡在京城長安都設有駐京辦事處,這個住處叫做「邸」,派有常駐代表,他們的任務就是要在皇帝和各郡太守之間做聯絡工作,定期把皇帝的諭旨、詔書、臣僚奏議等官方文書以及宮廷大事等有關政治情報,寫在竹簡上或絹帛上,然後由信使騎著快馬,通過秦朝建立起來的驛道,傳送到各郡長官。

    因為有邸報的背景,所以呂布推出大漢日報並未引起大漢軍民太多意見,當大漢日報出現後,邸報也慢慢地變成了公開化的地方性報紙,給各州郡縣民眾傳遞皇帝的諭旨、詔書、臣僚奏議等官方文書以及軍國大事、官方最新政策等信息。

    呂布再次強調道:「官員手中的權力是黎民百姓交託的,只不過是通過朝廷做中間代表的形式間接實現的,以至於有不少不明事理的官員根本不買黎民百姓的賬,殊不知,是黎民百姓繳納賦稅養活著官員,黎民百姓是官員的衣食父母,公開財產以示清廉是對繳納賦稅的衣食父母應盡的義務,也是對衣食父母的尊總。官員如果不願意盡義務公開財產,那他也不配領取黎民百姓繳納的賦稅來做他的薪俸,他應該辭職!」

    呂布鄙夷地望著蒼穹:「一個國家如果沒有建立官員財產公示制度,這個國家的反**就只能是鏡中花、水中月。某個朝代的某些官僚,你們私心自用,只會葬送一個民族偉大復興的機會!」

    官員財產公示、政府預算透明、公民的知情權,這三個公開對反腐來說最為重要,這也是檢驗某個朝代的領袖反腐決心的試金石。

    呂布的前身作為一個屁民,對此傷透了心,不管是從歷史上還是從國外都有很好的反腐制度可以效仿,可是當局就是不去做。(未完待續。如果您喜歡這部作品,歡迎您來投推薦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動力。)

    重生呂布一統三國623_重生呂布一統三國全文免費閱讀_第623章官員財產公示更新完畢!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