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重生呂布一統三國

龍騰世紀 第546章 董卓舊部 文 / 常歡樂

    留守虎牢關的西涼將領楊定昔日就慘敗於呂布手下,在當時被徐晃生擒活拿,對呂布的中央軍一直有種畏懼心理,這一次,當徐晃統領四千人馬來攻虎牢關,楊定得知董卓已死而自己的家眷全在中央軍控制之下,對西涼軍前途完全失去信心的楊定竟領著兩萬西涼軍向徐晃的四千人馬投降。

    洛陽以東延綿到陳留郡的所有郡縣城池裡的西涼將領見楊定向呂布中央軍納降,走投無路的他們也都紛紛請降。

    留守長安的段煨是董卓的恩師段穎的侄子,段煨一直頗受董卓的信任,是董卓麾下五大中郎將之一,董卓將自己的大後方長安交給段煨鎮守,段煨之前為了顯示自己對董卓的忠誠,把一家老都安置在洛陽城,現在洛陽失陷,一家老全被呂布俘獲,段煨心急如焚。

    更讓段煨感到迫在眉睫的是,涼州牧左車騎將軍皇甫嵩領著武威太守馬騰、金城太守韓遂組成了十萬聯軍,圍攻長安城,呂布還派出麾下大將朱靈領一萬人馬參與對長安的攻略。

    本來長安城裡有四萬人馬,防守長安這樣的堅城綽綽有餘,別皇甫嵩出動了十萬人馬,便是二十萬三十萬人馬,也休想輕易地攻下長安城,但現在的情形不同於以往。

    雖然段煨一再封鎖消息,但賈詡的軍情司裡安插在長安城裡的特工四處散播消息,只過了一天。長安城裡的四萬西涼將士都知道了董卓被閻行、王允等人刺殺以及洛陽城被呂布攻陷的消息,軍心動盪,人人皆無戰心。段煨一籌莫展,在軍心大潰的情況下如何抗得過一代名將皇甫嵩的十萬大軍圍攻。

    可段煨的副手京兆尹司馬防跟呂布有毀家之仇,他堅決不同意段煨向呂布投降。因為司馬防也掌握著一部分軍隊,若是司馬防堅決不同意,段煨也不好一意孤行地向呂布投降。

    打也打不過,投降也被副手阻擋,就在段煨不知道該如何是好的情況下,他的一個故人潛入到長安城。

    賈詡賈文和向段煨分析了利害關係,洛陽被攻佔以後,原先由董卓王允等人組成的洛陽朝廷瞬間崩塌。現在天下唯一的正朔朝廷只有鄴城呂布扶持的劉辯,由呂布那強大無匹的中央軍做保證,鄴城朝廷早晚都能蕩平天下所有反賊,使得大漢中興,段煨現在若執迷不悟,便是逆賊,且以一孤城當中央軍數十萬雄師。好比螳臂當車,早晚落得跟張角、董卓一樣的下場,不但自己橫死沙場,段家族人也會被株連,絕非段公段穎在九泉之下願意看到的;段煨若是願意投效鄴城朝廷。不僅家人得保,還會官位加升一級,本部人馬接受中央軍整編後依然由段煨本人統領。

    賈詡跟段煨講的一套,完全是呂布的鬥爭哲學「逆我者亡順我者昌」,若放在平時,段煨十有八-九會嗤之以鼻,但現在董卓死了,西涼軍群龍無首,段煨自譽為名將之後,跟李傕、郭汜、張濟、樊稠等出身草莽的西涼將領素來不睦,段煨獨木難支,況且呂布還將殺害主公董卓的閻行逐出洛陽,將王允、楊瓚、士孫瑞之輩押解前去鄴城交由劉辯發落,呂布開出的條件也很優厚,段煨稍加思索,便答應下來。

    就在此時,洛陽城中,沮授有些疑惑地問呂布:「主公,您為何如此篤定賈文和能夠服段煨來降?」

    呂布笑道:「賈文和與段煨乃是同郡好友,交情不淺,賈文和向段煨講明利害,段煨非是蠢貨,必定識時務,舉城而降。」

    呂布之所以派賈詡前去勸服段煨,是因為他當時——到過賈詡的一段記載。歷史上,李傕、郭汜開始爭鬥,賈詡因與段煨同郡好友,便去投靠段煨。賈詡的智名冠絕涼州,一言服李傕郭汜攻下長安滅了王允更為他增添無上名氣,為段煨軍中將士敬畏,段煨怕賈詡奪其兵權,但在表面上對賈詡十分禮遇。賈詡看出後,心不自安。南陽張繡與賈詡暗中有來往,張繡便派人去迎接賈詡。賈詡臨行時,有人問賈詡:「段煨待你這麼好,你為何還要離去?」賈詡:「段煨生性多疑,有猜忌我的意思,待遇雖然優厚,卻不可依靠,待久了一定會被他所害,而我離開他一定很高興,又指望我連結外援,一定善待我的家人。而張繡缺乏謀士,也很願意得到我,這樣我和我的家人都能夠得到保全。」賈詡到達張繡處,張繡果然大喜,率子孫前來迎接。而段煨知道賈詡離去,也果然善待其家人。

    賈詡有識人之明,呂布甚至以為即便沒有皇甫嵩的十萬大軍在城外威懾,賈詡只帶著董卓已死的消息前去長安,也能動段煨舉城投降。

    而在長安城中,段煨府上,段煨被賈詡勸服,準備投降呂布,便準備大開城門,放皇甫嵩、馬騰、韓遂的人馬進城,卻被賈詡攔住。

    賈詡指著京兆尹司馬防的府邸,陰冷一笑道:「段將軍,我家主公有個要求,希望將軍能發兵將司馬防一家斬草除根,滅掉長安城裡的反動世家,只有把長安城裡這些隱患除掉,長安城才能順利交接。」

    段煨有幾分遲疑,畢竟京兆尹司馬防在這三年裡曲意奉承,跟自己配合的很好,頗有幾分同僚之情。

    賈詡看出段煨的遲疑,冷笑道:「數日前,司馬防與洛陽城裡的王允、楊瓚、士孫瑞之輩暗中私通,想要謀害將軍,奪得長安的兵權,若非我家主公敬慕乃叔段公,不願段氏一門滅於司馬防之手,提前命皇甫老將軍出兵圍城,恐怕段將軍你會跟董卓一樣,慘死在世家的陰謀中。」

    段煨目露凶光:「文和,可有憑證?」

    賈詡便將安插在長安城裡的軍情局特工偵察到的情報詳細地講給段煨,又將擒獲的司馬家死士交給段煨,段煨這才相信,那個一直對自己溜鬚拍馬的司馬防一直對自己存有惡意。

    賈詡又冷笑道:「段將軍,司馬防的兒子司馬懿乃是狼顧之相,有這樣長相的人物及其家族早晚反噬主人,不可留存身邊。」

    段煨恍然想起那段傳聞,董卓曾見過司馬防的兒子司馬懿狼顧之相,屢次都要將司馬懿殺了,怎奈司馬防拜求王允在董卓面前多番美言,董卓耳根軟,聽信王允的話,將司馬懿放過。

    段煨心中大驚,這種事情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司馬父子不可留,再者這是呂布給自己開出的條件,自己若想完全投效呂布,這個投名狀就必須要交出來。

    段煨迅速調動四千精騎,將司馬防的府邸圍個水洩不通,司馬防和他的六個兒子都被斬殺,唯有十三歲的司馬懿從狗洞裡鑽出去,扮作乞兒,逃出長安城,逕直向南逃去。

    當呂布得知司馬懿再度逃脫的消息,不禁撫掌大笑道:「司馬仲達,莫非你也有豬腳光環,有你這樣一個不死強攪局,這個天下爭霸還真有幾分意思!」

    卻李傕、郭汜收到董卓被閻行、王允害死的消息時,李傕、郭汜心灰意冷,想要將函谷關丟棄,解散部隊,四散奔逃,他們甚至想不到要去為董卓報仇,連閻行的姘頭楊秀都顧不得搜出來殺掉,後來又聽洛陽被呂布奇襲佔領,李傕、郭汜又想領兵投降呂布,畢竟是呂布為了他們的主公董卓報了仇。

    而賈詡現在在呂布麾下,按照常理是沒有人勸他們舉旗與呂布對抗的,可屯兵弘農的張濟因侄子張繡死在呂布戟下,又因自己的愛妻鄒氏被呂布所奪,與呂布之仇不共戴天,聽李傕、郭汜想要投靠呂布,便星夜單騎來到函谷關,勸李傕、郭汜舉旗對抗呂布。

    張濟對李傕、郭汜,呂布不同於我們的先主董相國,呂布非常重視民聲,非常重視軍紀,在他們中央軍裡面,不能治軍、無法保證麾下將士軍紀的將領沒有任何前途,軍紀非常糟糕的隊伍是連將領帶士兵都被呂布給清理出去,像魏續、宋憲之輩,跟隨呂布多年,呂布還不是殺就殺,李傕、郭汜你們兩位將軍,你們看看你們麾下將士的軍紀若何,你們帶著這樣的士卒轉投呂布麾下,以呂布眼裡揉不得沙子的性格,他雖然暫時接納了你們,可當他一徹底掌握了司隸地區,他就會向你們開刀。

    張濟勸李傕、郭汜的切入點,如同打中蛇的七寸,正中李傕、郭汜心中憂慮,李傕、郭汜跟董卓一樣,都是縱容麾下士卒為害鄉里以保證他們臨戰時的士氣,實際上這種士氣就是一種匪氣,李傕、郭汜都曾跟呂布的中央軍交鋒過,稍微做一下比較,就發現西涼軍的軍紀之於呂布中央軍軍紀,雲泥之別。

    李傕、郭汜思前想後,徹底斷了投效呂布的打算,轉而打算跟張濟、樊稠合兵一處,然後進攻洛陽,拿下洛陽城。

    李傕、郭汜、張濟、樊稠還準備推舉董卓的女婿中郎將牛輔為董卓的繼位人,繼續打起西涼軍的旗幟,在司隸腹地苟延殘喘一陣子。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