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重生呂布一統三國

龍騰世紀 第498章 防患未然 文 / 常歡樂

    歡迎大家來到——:

    呂布派人請來典農將軍韓浩來商談如何防止蝗害。

    韓浩這一年多得呂布青睞,自己又著實能幹,屯田兵團在他的經營下,紅紅火火,無論是糧食種植、畜牧養殖、礦產,都有飛速的發展,已然成了呂布爭霸天下的一個強有力的支撐,雖然其他諸侯都在倣傚呂布做屯田,很明顯,他們已經落後了很多。

    屯田兵團在這一年多的時間發展太過迅猛,已經有二百多萬人,所以有人建議呂布把屯田兵團按照州域來劃分,呂布便把屯田兵團劃分為冀州建設兵團、并州建設兵團、朔州建設兵團,現在青州即將完全佔領,便有建立了青州建設兵團。

    雖然這些兵團都隸屬於典農將軍韓浩統領,畢竟這幾個州建設兵團的典農中郎將都有直接向呂布匯報的權力,韓浩的權力削弱了不少,換做一個心胸狹隘的人,肯定會對呂布心生不滿。

    韓浩卻很豁達,他想到自己在遇到主公之前不過是一個不受重用的河內郡吏而已,遇到呂布以後,一年多的時間裡擢升為典農將軍,權力甚至大於一般州刺史,這樣的知遇之恩雖粉身碎骨也在所不辭,被分去權力也是對自己有益,若是自己手頭的權力達到功高震主的地步,自己以後跟主公就很難相處,明智的韓浩非常爽快地接受了屯田兵團按州劃分的計劃。

    韓浩在這一年多對呂布有了更深的瞭解,呂布一旦信任一個人。在那人的面前就不拘小節,不端架子,韓浩從呂布對待自己的態度上完全看得出來。主公信任自己,因為呂布當時剛剛在將軍府後面的童子軍統帥部裡教授了呂玲綺、諸葛亮、陸遜、呂蒙、吳班、沮鵠等人武藝,出了一身大汗。沒有換衣服,沒有做什麼修飾,便大大咧咧地帶著韓浩進入將軍府前宅軍務院裡的議事廳。

    呂布遞給韓浩一張紙,上面是對去年雨水的統計,一整年十二個月下的雨還趕不上前年洛陽下的三個月的雨,幾乎可以說是全年乾旱,鄴城朝廷治下地區的民眾都是取河水、井水灌溉,有很多嚴重乾旱地區靠挖掘溝渠興修水利勉強把莊稼種上去。勉強能夠供應生活用水。

    雖然乾旱若此,卻也沒有什麼可怕,因為東漢時期的草木植被、水域保持遠遠勝於後世,這時的旱災並不會像明末那樣持續很多年,所以韓浩並不擔心。

    他瞥到議事廳裡面有一大堆泥土,那泥土甚是乾裂,便問道:「主公。您可是擔心雨水缺少,影響今年莊稼收成?」

    呂布一臉凝重地搖搖頭說道:「最近一年我們興修了許多溝渠,灌溉得力,莊稼雖然沒有去年長得好,但也不會減產太多。我唯一憂慮的是。今年恐有蝗災!」

    韓浩大驚,將信將疑地道:「主公,現在才二月份,您就能推斷出今年有蝗災?」

    呂布搓起一塊泥土遞給韓浩:「元嗣,你看,河北泥土如此乾燥,正是最適合蝗蟲繁衍的程度,俗話說久旱必蝗,這是一個慘痛的教訓,今年爆發蝗災,恐怕是必然的了。」

    韓浩一臉慚愧,這本來是他做典農將軍必須要知道的事情,卻讓主公費心了,呂布一番話如同晴天霹靂,讓他瞬間驚醒,他知道今秋以來持續乾旱,沒有秋雨,冬雪只下過一場,遍佈在田間、河岸土壤裡的蝗蟲卵都安然無恙地埋藏在那裡,再等三四個月就會爆發,到時候遍地小麥都成了蝗蟲口中糧食。

    韓浩依稀記得,多年前冀州大地久旱不雨,田地乾裂,到處出現成群的飛蝗。那蝗群飛過的時候,黑壓壓的一大片,連太陽都被遮沒了,蝗群落到哪裡,哪個地方的莊稼都被啃得精光,當時百姓愚昧無知,把蝗蟲當作神來膜拜,不敢殺死蝗蟲和蟲卵,只祈求它離開自己的莊稼,或者把蝗蟲扔到別人的田地,致使蟲害越演越烈,百姓顆粒無收,當時的地方官不管百姓死活,照樣橫徵暴斂,餓殍遍地,民不聊生,所以張角在冀州打起黃巾的旗號,跟蝗災大有關係。

    呂布見韓浩的表情,知道他相信了自己這番話,便欣然問道:「元嗣,你可有什麼滅蝗良策?」

    韓浩稍微想了一下,便道:「首先是消除民眾的愚昧,那些升斗小民都以為那鋪天蓋地而來的蝗蟲是蝗神,蝗災來了就是天降大災,百姓無能為力,他們不敢殺蝗蟲,只是跪倒地上祈求蝗蟲離開自己的田地,這樣的想法大錯特錯,所以才釀成了數年前的大蝗災。

    現在蝗災尚未爆發,我們正好有時間來教化民眾,讓他們認識到蝗蟲不過是一般的蟲子而已,是可以殺,只要眾志成城,一起滅蝗,蝗蟲即便為害,也不會造成赤地千里。」

    呂布點頭笑道:「元嗣,你說的不錯。

    昔日的神醫扁鵲曾說過,他大哥治病,是在病情發作之前,那時候病人自己還不覺得有病,但大哥就下藥剷除了病根,使他的醫術難以被人認可,所以沒有名氣,只是在扁鵲家中被推崇備至。扁鵲的二哥治病,是在病初起之時,症狀尚不十分明顯,病人也沒有覺得痛苦,二哥就能藥到病除,使鄉里人都認為二哥只是治小病很靈。扁鵲治病,都是在病情十分嚴重之時,病人痛苦萬分,病人家屬心急如焚。此時,他們看到扁鵲在經脈上穿刺,用針放血,或在患處敷以毒藥以毒攻毒,或動大手術直指病灶,使重病人病情得到緩解或很快治癒,所以我扁鵲聞天下。

    事後控制不如事中控制,事中控制不如事前控制,可惜大多數人均未能體會到這一點,等到事情嚴重到一塌糊塗的地步才尋求彌補,彌補得好,當然是聲名鵲起,但更多的時候是亡羊補牢,為時已晚。」

    韓浩笑道:「主公所言極是,我們就要防患於未然,未雨綢繆,敢在蝗災爆發前,做好一切措施,應對蝗災的爆發。根據屬下這些年的經驗,既然蝗蟲是喜好乾燥土壤,那我們就再多興修水利,多行灌溉,爭取做到天氣雖旱但田地不燥。既然蝗蟲卵都藏在土裡面,我們就對大量荒灘做墾荒種植,將蝗蟲卵翻出來,提前殺死它們。同時植樹造林,改變蝗蟲氾濫地區的天氣,減少飛蝗產卵繁殖的適合場地,我們還可以進一步精耕細作,深挖田間,以此來減少蝗蟲卵,這樣必能在很大程度上減少蝗災。」

    呂布撫掌笑道:「元嗣,你這些措施都很好,你就把這些措施擬定成條文,著戶部發文,要求各地官府積極宣揚,讓各地民眾從現在開始,積極著手去消除蝗蟲卵。」

    呂布又問道:「元嗣,這樣消除蝗蟲卵,並不足以殺死所有的蝗蟲卵,到時候還是會有大量蝗蟲繁育出來,危害莊稼,你們準備怎麼殺死這些蝗蟲?」

    韓浩稍微想了一下,答道:「《詩經》中『秉畀炎火』之句,指的便是夜裡以火誘捕蝗蟲以消滅之。而在本朝,民間有漢代滅蝗有溝坎法,先在地頭、路旁挖溝,然後眾人一字排開,手拿樹枝、木棍之類的東西,揮舞吶喊,把蝗蟲趕進地頭的深溝裡去,再加土掩埋。」

    呂布輕輕搖搖頭道:「元嗣,用這個溝坎法埋下蝗蟲的同時也埋下了隱患,這蝗蟲命非常硬朗,即便刀砍斧鑿未必致它死命,它本來便是從土裡鑽出來的,埋在土裡更不能損它性命,將它埋在土裡,過不多久,它又會重新禍害莊稼。」

    韓浩驚道:「主公,那我們該如何是好?」

    呂布稍微想了一下,笑道:「可以邊燒邊埋,將詩經上的做法跟溝坎法相結合,夜間在挖好的溝旁點上火堆,蝗蟲見光飛入火堆被燒死,再掃進溝中掩埋。蝗蟲喜歡乾燥,入水即死,也可把捕到的蝗蟲扔到水裡淹死,若是撲蝗,以早晨最好,早上蝗蟲翅上有露水,跳躍飛翔較差,捕捉起來比較容易。」

    韓浩聽呂布這樣一說,喜笑顏開,不住地點頭,他想找筆墨把這些記下來,呂布擺擺手,指指身後的秘書令路粹,路粹已經飛快地把呂布的話語全都記了下來。

    呂布在後世曾在農村生活過一段時間,他知道後世人類滅蝗蟲,還有兩大助手,一個是蛙,一個是禽。

    蛙,與蝗蟲生活在同一類型的生態環境中,凡長有蘆葦、雜草的低窪地、坑塘、溝渠等處,都是其良好的生存場所,所以說,蛙類是制約蝗蟲生息繁衍的先頭部隊。一隻青蛙一個夏季能消滅一萬多隻蝗蟲;一隻澤蛙,平均每天吃掉50只蝗蟲,最多的可達266蝗蟲,即使是身體笨乎乎的蟾蜍,夏季三個月也能捕食近萬隻害蟲呢,照此推算,兩平方米的莊稼地裡只要平均有一隻青蛙坐鎮,便足以抑制蝗蟲的生存。

    有的鳥專吃蟲子,吃蝗蟲的鳥類在育雛階段,更需要捕食大量的蝗蟲,以普通燕子為例,一對親鳥和一窩雛鳥每月吃蝗蟲可達16200多只。(未完待續)

    注意:方向鍵左右(←→)前後翻頁,上下(↑↓)上下滾用,回車鍵:返回目錄

    *才子常歡樂晝夜為君墨:獻上最新章節:第498章防患未然!*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