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重生呂布一統三國

第一卷 第181章 諸葛亮八歲 文 / 常歡樂

.    第181章諸葛亮八歲

    內閣六大輔臣商議的下一個官位,便是九卿之一的廷尉。

    廷尉職掌天下刑獄,是東漢王朝執掌司法的最高官吏。廷尉根據詔令,可以逮捕、囚禁和審判有罪的王或大臣,每年天下斷獄總數最後要匯總到廷尉,郡國疑難案件要報請廷尉判處,廷尉也常派員為地方處理某些重要案件,有的還可駁正皇帝、三公所提出的判決意見,禮儀、律令皆藏於廷尉,並主管修訂律令的有關事宜,屬於分、寸、尺、丈等度量標準之事﹐亦由廷尉掌管,可見廷尉權柄之大。

    廷尉是一個對專業知識要求很高的職位,朝廷常常擇取出身於律學世家者,如穎川郭躬一家,以傳習小杜律著稱,數世之中,任廷尉者達七人之多。

    郭嘉是郭躬的後人,怎奈對家傳律學非常不感興趣,呂布也不勉強郭嘉往廷尉的方向發展,呂布屬意的廷尉人選是鍾繇。

    鍾繇的祖父鍾皓講解律學,門生多達千人,鍾繇秉承家學,通曉律令,現年三十七八歲,又久在朝廷供職,足以擔任廷尉之責,怎奈他受荀氏叔侄的影響,對呂布有了偏見,依然留存在董卓的洛陽偽朝廷,呂布數次派人請他來鄴城都被他婉言謝絕,呂布無奈,只得將扶風人法衍推薦給內閣輔臣們。

    因為法衍出身於扶風法家,跟穎川郭家、鍾家一樣,扶風法家也是律學世家,法衍還曾擔任過廷尉左監,後來因為十常侍專權,辭官歸隱,是一個難得的剛直能臣,盧植等輔政大臣對法衍擔任廷尉深表同意。

    官位人選一經敲定,在性子急躁的呂布催促下,內閣和尚書檯把人選稟告給太后,經過她的首肯,迅速發佈任命詔書,呂布迅速派出能幹文吏攜帶任命詔書和內閣輔臣的書信前去九江郡召陸遜的父親陸駿,去琅邪郡召諸葛瑾諸葛亮的叔父諸葛玄,去扶風郡召法正的父親法衍。

    呂布在洛陽那次派人四處徵召人才,因為當時的他籍籍無名,讓人送去的只是書信,並無朝廷任命詔書,又是派普通兵士前來徵召,各地賢才紛紛給予白眼,願意前來鄴城的屈指可數,包括諸葛玄、法衍、陸駿都拒絕前來鄴城。

    這一次,呂布經過拜盧植為師、大破白波黑山諸賊、殲滅五世家贏得了偌大的名聲,又官居征北將軍、司隸校尉兼領光祿勳,為內閣十大輔臣之一,他的舉薦,諸葛玄、法衍、陸駿再也無法等閒視之。

    諸葛玄、法衍、陸駿又看看那任命詔書和其他輔臣的書信,真真切切地擺在他們面前。

    若是以往,他們自然是二話不說,馬上動身,但是現在有兩個朝廷,董卓、袁隗、王允控制的劉協洛陽朝廷,呂布、盧植、馬日磾控制的劉辯鄴城朝廷,若是投奔了鄴城朝廷,必然被洛陽朝廷不容,該何去何從,他們一片茫然,只好召集家庭成員商議。

    諸葛玄的兄長諸葛圭在兩年前去世,諸葛玄便執掌諸葛家,他一籌莫展地看著在座的諸葛家子弟們:「我若前去鄴城,便為董卓的洛陽朝廷不容,我若不去,則不見容於呂布的鄴城朝廷,我不論如何決定,都關係著我琅邪諸葛家的生死存亡,該何去何從,還請大家暢所欲言!」

    諸葛家的子弟們面面相覷,這個選擇至關重要,沒有誰敢大放厥詞地斷定跟那個勢力更有前途。

    諸葛玄見十五歲的侄兒諸葛瑾欲言又止,便問道:「瑾兒,依你之見呢?」諸葛家的直系旁系子弟加起來有兩百多人,真正讓諸葛玄看重的還是兩個侄兒諸葛瑾和諸葛亮。

    諸葛瑾眉目俊朗,十五歲已經端端然有名士風範,站起躬身道:「既然叔父問起,侄兒就大膽放言,叔父要去鄴城,不能去洛城!」

    「為何我不能去洛城,偏要去鄴城呢?」諸葛玄笑問道。

    「侄兒僅從一件事情上便知董卓必敗!」諸葛瑾一臉堅定地說道。

    「什麼事情能讓你如此斷言?」

    「袁紹出逃,袁紹乃四世三公的汝南袁家新生代最有威望最有遠見的人物,在袁家門生故吏心目中,袁紹已經取代那個入土半截的袁隗成了新的袁家家主,雖然不知道袁紹為何要逃出洛城遠赴河內,但卻也判斷得到袁紹所代表的袁家勢力已經與董卓勢不兩立,袁家四世三公門生故吏遍佈天下,只要袁紹振臂一呼,必定應者雲集,董卓雖然領有十餘萬西涼鐵騎,不可一世,可他如何能夠扛得過天下諸侯的共同討伐!」

    「我明白了,因為袁紹,董卓對洛陽朝廷的掌控必然不能長久,洛陽朝廷敗,鄴城朝廷興。」諸葛玄欣慰地拍了拍諸葛瑾的肩膀:「瑾兒目光如炬,在天子太后被董卓大軍逼得逃離洛陽,惶恐敗退鄴城之時,你竟能看到這一點兒,當真是我諸葛家的麒麟子。」

    「呃,其實是亮弟提醒了我,他看得更透徹。」諸葛瑾有些慚愧道。

    「亮兒,你有何見解?」諸葛玄看了看另外一個侄兒諸葛亮,諸葛亮才剛滿八歲,面如傅粉,眉清目秀,真是一個粉妝玉砌冰雪聰明的小正太。

    諸葛亮正在全神貫注地凝視著牆上掛著的地圖,根本沒聽到叔父的問話,等待諸葛玄喊了兩聲,諸葛瑾拍了他一下,才恍然道:「叔父,您叫我?」

    「亮兒,你怎麼又發愣了?」諸葛玄對這個八歲的侄兒很頭痛,這小子沒有一個小孩的樣子,整天就喜歡冥思苦想,又喜歡問一些奇怪的問題,還經常喜歡打破沙鍋問到底,每次都搞得諸葛玄頭有兩個大。

    「叔父,兄長,你們且看,」諸葛亮指著牆上的東漢疆域圖:「這是董卓十萬大軍盤踞的洛陽城,董卓還有四萬大軍由女婿牛輔統領駐紮在河東郡南部,還有二萬多西涼兵在大將段煨楊定統領下駐紮在長安弘農一線,這是董卓的全部戰力。」

    諸葛家是琅邪郡世家大族,先祖諸葛豐還曾貴為司隸校尉,家中有一副大漢疆域圖,也是平常事,地圖雖然很簡略,但也把郡縣的位置大概地標注出來。

    諸葛圭緊盯著地圖的洛陽方向,皺起眉頭:「亮兒,這一點兒,叔父早就知道,沒甚新鮮。」

    諸葛亮微微一笑道:「叔父再看看這董卓盤踞的司隸地區四周的勢力,長安西邊的安定駐紮著我大漢名將皇甫嵩的五萬人馬,安定西邊的武威金城一帶則有馬騰韓遂的十萬大軍,董卓之前不曾知會韓遂便妄行廢立,韓遂不滿,兩人火拚,韓遂逃回金城與馬騰結盟,又都接受了鄴城朝廷的官爵封賞,皇甫嵩對朝廷素來忠誠,又因老友盧植執掌鄴城朝廷中樞,宿敵董卓在洛城,皇甫嵩便接受了鄴城朝廷的涼州牧領左車騎將軍的封賞,如此一來皇甫嵩、馬騰、韓遂十五萬大軍便將聯手,攻擊董卓的後方,截斷了董卓的後路,董卓的西涼大軍再也回不到西涼了。」

    「亮兒,你說得甚有道理,繼續講下去。」諸葛玄讚賞道。

    「叔父,您再看看這幅地圖,自從鄴城朝廷聽從征北將軍呂布的建議,將河東郡併入并州,河內郡併入冀州,弘農郡併入荊州,河南郡併入豫州,京兆府併入涼州,董卓在名義上已經沒有立足之地了。

    名將朱俊接受鄴城朝廷的任命就任右車騎將軍領并州牧,在河東招募兵士,組成三萬人馬,與上黨太守張楊夾擊屯守河東南部的牛輔部。

    冀州化為司隸暫且不說,荊州刺史韓馥乃袁氏故吏,只要袁紹起兵,他必然起兵響應,和南陽太守袁術一起從南面攻打洛陽。

    豫州刺史劉表乃漢室宗親,亦不能袖手旁觀,也必定會起兵攻打洛陽,我們剛剛得知,袁紹前去鄴城面見呂布,兩人一笑泯恩仇,袁紹得呂布保薦,就任前將軍領汝南太守,到時候,劉表便會和袁紹從東面進攻洛陽。」諸葛亮侃侃而談,看那胸有成竹的樣子哪裡像是一個八歲的小孩,真是妖孽一般的存在。

    「這麼看起來,董卓已經被團團包圍住了。」諸葛玄感歎道。

    「其實這些圍住董卓的勢力裡除了皇甫嵩和朱俊之外,其他都不足為懼。

    然而呂布又用了一招妙棋,他把驍勇善戰的長沙太守孫堅調到河內做太守,一旦開始討董,其他諸侯襲擾董卓大軍,孫堅和呂布的人馬便會像一把尖刀一般直刺董卓的面門,董卓肯定守不住洛陽,至於守不守得住最後的基業長安,還在兩說。

    現在形勢已經非常明瞭,叔父,您應該即刻動身,前往鄴城,就任魏郡太守。

    魏郡太守在現如今的格局裡,便如同昔日的河南尹,位高權重,呂布將軍對叔父如此器重,叔父該做些什麼,亮兒就不必多說了吧?」諸葛亮分析完形勢後,咯咯笑了起來,笑起來那股頑皮勁,才讓人感覺他是八歲的小孩。

    「呂布將軍真乃神人,他原來根本就沒見過你們兄弟二人,為啥給我來信時一再強調要把你們兩兄弟帶到鄴城,看來他早就知道了你們兄弟二人將來必是大才啊。」諸葛玄拈鬚笑道。

    !#.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