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重生呂布一統三國

第一卷 第145章 封為溫侯 文 / 常歡樂

.    第145章封為溫侯

    第二天,大軍依舊在盤整,韓浩要領走二十萬屯兵,八萬輔兵要編入行列,這都需要時日。

    何太后召開了朝會,除了盧植為首的六大輔政大臣以外,還有鄭泰,以及呂布麾下的軍侯以上的高級將領。

    因為太后決定要嘉獎呂布領軍大破白波賊和黑山賊,軍中將領幾乎都來了,除了還在運糧的魏續。

    太后一改往日的愁苦面色,容光煥發,艷光四射,美艷驚人,十五歲的萬年公主劉言站在何太后身後,兩人看起來不像是母女,反倒像姐妹。

    諸位大臣都屏氣凝神,目不邪視,心裡都在犯嘀咕,太后咋突然像變了一個人似得。

    何太后看出大臣們眼神裡的疑問,便搶先解釋道:「本宮見呂卿立此大功,甚為喜悅,人逢喜事精神爽,精神爽朗了自然就會容光煥發,所以諸位大臣莫要覺得奇怪。」

    絕對是此地無銀三百兩的解釋。

    呂布有恃無恐地望了望這些大臣,你們都快到鄴城了,即使發現我跟太后有所不軌,你們敢揭發嗎?我與太后聲名狼藉不要緊,關鍵是鄴城政權會因為這個宮闈醜聞遭到天下人的鄙夷和質疑,所以,即使這些大臣洞察秋毫看出一些東西,他們也不敢聲張。

    何太后親啟朱唇:「呂卿,你昨晚去做什麼事情了?怎麼如此憔悴?!」

    呂布暈了,這何太后心理素質真強啊,還敢正面挑戰,便帶著戲謔的心情回答道:「微臣昨夜去了一個新納的小妾那裡過夜。」

    何太后瞇著眼睛,咬緊牙,繼續問道:「看來你那小妾甚是美貌了,以至於呂卿操勞過度。」

    「我那小妾非但美貌,更擅長房中術,癲狂的很,微臣慚愧,不是對手,敗下陣來。」呂布依然帶著那個戲謔的心情逗著何太后。

    呂布望了望端坐在鳳椅上的何太后那容光煥發艷光四射的樣子,心裡歎息,難怪人家說女人是田,男人是牛,只有累死的牛,沒有耕壞的田,好火費炭,好女廢漢啊。

    這些大臣都以為呂布是跟新納的小妾貂蟬或吳瑕,殊不知是跟他們尊敬的何太后風流一晚。

    個性嚴正的盧植見弟子如此放浪,不禁搖搖頭,斥責道:「本來軍營裡禁止攜帶家眷,你非但攜帶美眷,還徹夜放縱,如此如何為將士表率,如此怎能帶好兵?」

    何太后暗自收斂得意的心情,輕咳一聲:「盧大人,不孝有三,無後為大,呂卿年近三旬,沒有子嗣,所以徹夜奮戰,繁衍子嗣,此乃純孝之心,我們應該嘉獎之不應斥責之。再者,我們現在並非完全行軍,是有特殊情況所以要攜帶家眷。盧大人就不必介懷了。」

    盧植見何太后竟然如此為呂布掩護,不禁啞然失笑,便道:「奉先,下不為例。」呂布領命。

    何太后又輕啟朱唇:「呂布將軍領以四萬官軍對抗十餘萬白波賊、十五萬張燕賊兵、二十萬於毒賊兵,以少勝多,連戰連捷,殲敵十餘萬,俘虜三十多萬,自黃巾之亂以來,官軍從未建此大功,此等大功若不封賞,未免寒了忠勇將士之心,本宮加封呂布為驃騎將軍,加爵為溫侯,食邑河內郡溫縣五千戶。」

    盧植當即叩道:「請太后收回成命!不可封呂布為驃騎將軍!」

    呂布也請道:「請太后收回成命!臣愧不敢領驃騎將軍之職!」

    「這都是本宮一片好心,為何要將此推辭?!」何太后昨晚舒爽的很,就存了報答愛郎昨夜鞠躬盡瘁的心,所以一大早就開始下了這麼重的封賞。

    「呂奉先現在領的是征北將軍,已經是很高的軍職,再往上便是前後左右將軍,上面便是衛將軍、驃騎將軍、車騎將軍、大將軍,呂奉先現在只滅了區區白波賊和黑山賊,太后便封他做驃騎將軍,以後呂奉先若是滅了董卓,太后如何封賞,呂奉先若是滅了烏桓、鮮卑、羌胡,太后如何封賞,不可封賞過重過濫,否則天下輿論洶洶,對奉先不利,請太后明鑒。」

    「盧太傅言之有理,」何太后轉頭問呂布:「呂卿意下如何?」眼神裡儘是幽怨,意思是人家好不容易封賞你一回,你卻不領情。

    呂布目不斜視,眼神極其方正地看著太后:「臣同意太傅之言,臣只願領收溫侯封邑。」

    歷史上,呂布殺董卓後,才被封為奮威將軍,儀比三司,封溫侯,與王允共秉朝政,至於剛剛投降董卓那時是受封為都亭侯。不過歷史上那個呂布雖然受封為溫侯,實際上那個溫縣根本不在他的控制範圍,溫縣是在河內郡司馬氏的控制之下,距離長安有幾千里。

    現在就不同了,呂布勢力範圍暫時管不到河內郡,但他十多萬大軍駐紮在魏郡,距離河內郡只有一山之隔,早晚都能打過去,徹底剷平司馬氏,將溫縣牢牢控制在手心,成為名副其實的溫縣侯。

    何太后有些不甘心地問道:「你立此大功,只得了一個爵位,本宮過意不去,不如你再提一點兒要求,若是本宮能夠做到,必定應允。」

    呂布想起郭嘉對他說過的話,便道:「我麾下新納數萬降兵,人員紛雜,故此不能稱之為并州軍,亦不能稱之為冀州軍或洛陽軍,簡單稱之為官軍則跟其他那些心懷不服一直不肯前來覲見的其他勢力軍隊弄混,所以我請求太后賜我權力來為軍隊命名,同時軍中制度我有一些新的想法,想做一些調整,以便更大地增強士氣和戰鬥力,請太后賜我改革軍制的權力。」

    「太傅,你怎麼看?」何太后對軍事一竅不通,便問通曉兵事的盧植。

    「給軍隊命名,稍做一些調整,在此非常時期,可行權宜之計,只是名字和調整內容,你思考清楚以後,須前來與我們五位輔政大臣一起相商,我們大部分人同意,你這些才可以實施。」盧植轉身對呂布說道,既然是呂布提出的輔政大臣制度,他就要用這個制度來約束呂布,免得讓他成為第二個董卓。

    呂布既然認了盧植做師傅,就要時時處處表現他的尊師重道,雖然自己的地位不遜於盧植,但神情依然恭恭敬敬道:「我稍後便將詳細情況呈報給各位。」

    隨後何太后又慷慨地把盧植、蔡邕、馬日磾、劉弘、黃琬、楊彪、鄭泰等人都封了侯,除了盧植之外,其他人不過就是從龍之功罷了,只封了鄉侯,只有盧植封了杞縣侯。蔡邕從陳留老家出發還沒幾天,現在才沒過黃河,呂布又傳令讓宋憲派人前去接應,避免被其他勢力擄走。

    呂布的麾下高級將領如高順、黃忠、張遼、王越、眭固、張頜、高覽、盧沖、韓浩、陳琳、徐晃、郝昭等人都被封了亭侯,唯有名聲不彰又刻意低調的郭嘉沒被封侯。

    至於呂布麾下中低級將領的封賞則有呂布親自負責,朝廷就不便細問。

    封賞完畢,皆大歡喜。

    何太后便又輕啟朱唇:「察原羽林中郎將潘隱與洛陽偽太傅袁隗有勾結,預謀造反,被本宮察覺,當場處斬。現在羽林中郎將短缺,諸位大臣各有良將推薦?」

    諸位輔政大臣各自推薦了幾個人選,都是何太后聞所未聞見所未見不知根底的,何太后全都否決。

    呂布方啟奏道:「吳崇吳仰之,不知太后可有印象?」

    何太后眼前一亮:「便是此人做事得力,才使得移花接木之計成功,本宮與天子金蟬脫殼,逃離董卓的魔掌,怎奈吳崇無端投降董卓,實在是讓本宮想不透想不通啊。」

    「吳崇那是假降,是微臣安排的。」呂布笑道:「微臣命史阿和吳崇假裝投降董卓,一是為了拖延時間,掩護我軍撤離,二是為了藏好宮中珍寶,三是為了繼續完成另外一條計策,現在史阿還在洛陽繼續執行任務,吳崇已經回來報信,現在就在帳外,太后要不要見他?!」

    「有功之臣,快快有請!」

    吳崇來到帳內,向天子和太后叩頭施禮。

    諸位大臣見他能從董卓嚴密控制的洛陽城裡安然回來,又舉止得當,彬彬有禮,便同意了何太后讓吳崇負責宮中防禦,怎奈吳崇年紀不大,資歷不深,便先做羽林都尉,待日後資深了再做晉陞。

    吳崇其實不願意防守宮禁整天無所事事,很想跟著呂布衝鋒陷陣建功立業,呂布便答應他,若是有了更適合做羽林中郎將的人選,便讓他回來飛虎軍,跟呂布歷練一年後外放做一曲軍侯。

    至於留在洛陽的史阿,等他勝利完成任務以後,便回來做郭嘉的副手,負責軍情局的外務。

    散了朝會以後,呂布刻意留在最後面才走,臨走前,他悄聲問何太后:「昨晚睡得好嗎?」

    「睡得很好!」何太后白了一眼呂布,這傢伙最喜歡裝腔作勢了:「我以後睡不好,可以找你議事嗎?」

    「當然可以!能為太后效勞乃微臣的福分。」呂布笑而轉言道:「太后明鑒,微臣家中尚有三位嬌妻美妾,她們也睡不好,怕是不能天天前來與太后議事。」呂布還要回去給貂蟬她們交公糧呢。

    「本宮明白,那你以後就每四天來一次吧,記得來之前要準備充分啊。」

    !#.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