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重生呂布一統三國

第一卷 第85章 劉辯的尚父 文 / 常歡樂

    呂布詫異地問何太后:「太后,為何請天子過來?」

    何太后並不直接回答,卻反問道:「未知呂愛卿平生之志?」

    呂布微微皺了一下眉頭,又來這個,你何蓮撅起屁股,老子就知道你要拉什麼屎,不就是想問問老子有沒有像王莽董卓那樣有篡逆之心,你丫想想也知道了,不管老子有沒有,都只會是同一個答案。

    呂布遂道:「不瞞太后,自吳中侯(呂馬童)以來,我呂家每況愈下,雖我祖父越騎校尉呂浩有跟隨竇憲大將軍大破北匈奴之功,奈何朝中似袁安之類的世家小人當道,致使我祖父功名不顯,我呂家聲勢自此不振。微臣生平之志便是效仿我先祖太公呂尚,輔佐明君,成就萬世不拔之功業,亦使我呂家重振往昔聲勢,怎奈過去十年,未得先帝賞識,屈居為并州主簿,如今太后慧眼識英,拔微臣於軍旅,給予九卿高位,此知遇之恩,微臣雖粉身碎骨亦難以全報。微臣自此之後,便全心輔佐天子,使大漢中興,四海臣服。」

    稍不多時,少帝劉辯駕到,本來天子駕臨是大張旗鼓的浩大陣勢,奈何呂布幾人在此商量的都是不願讓外人知曉的秘密,劉辯便只好委屈著錦衣夜行。

    呂布跟何太后已經探討了很多事情,光陰飛快,轉眼已經過了三更天,劉辯已經入睡正在酣夢,被叫醒後甚是生氣,怎奈是母后傳召,不敢違抗,便惺忪著睡眼來到太后寢宮。

    呂布對這個被道士養大的孩子沒啥好感,本來是不想輔佐他想輔佐劉協的,但仔細想想,劉協那個傢伙太過聰明了,王允圖謀董卓有他首肯,楊彪把李傕郭汜搞得不合亦有劉協功勞,此後劉協還屢屢策劃衣袋詔之類的叛亂想謀害曹操,挾持這樣一個天子,連睡覺都睡不安穩,何苦來哉呢,想清楚後,呂布就放棄了扶持劉協的想法,轉而扶持劉辯這個不爭氣的劉漢後裔,不但是為了得到他娘親,主要是因為這小傢伙好控制,估計以後呂布大興道教,劉辯還是一個最佳的擋箭牌,誰讓他是道士養大的呢。

    呂布心裡沒有芥蒂後,看到劉辯就再無之前的反感,笑容滿面,一臉恭敬。

    劉辯對呂布印象倒是挺好,畢竟是呂布威風凜凜地把他和他弟弟從那幫宦官手裡救了下來,他對呂布的武勇印象特別深刻,覺得有這樣一個大將保著,終生無憂,所以在對百官的任命上,他對任命其他人一律不置一詞,對呂布,他卻一直求著何太后要給呂布更高的封賞。

    劉辯在呂布這裡得到了安全感,就全無之前的膽怯,大大方方地走到呂布面前:「呂卿,別來無恙?」

    呂布上前準備叩首見禮,劉辯忙把他攙住:「卿救了朕的命,亦救了母后和皇弟的命,有此大功,母后賜你贊拜不名,入朝不趨,劍履上殿,朕就賜你免行跪見之禮吧。」

    呂布便躬身行禮:「謝皇上厚賜,微臣感激不盡,願誓死效忠皇上。」

    劉辯笑容滿面,上前扯著呂布的胳膊:「呂卿何必說死字呢,晦氣晦氣。朕聽說你推崇胡風,欲在大漢治下推行胡床交椅,這甚和朕的心意,那跪坐之禮真是太傷膝蓋了,為此朕還改良了交椅,呂卿你來坐坐看,是不是舒服多了?」

    呂布原本看這個小皇帝長相酷似他父親漢靈帝,相貌平庸,沒有遺傳到他母親何蓮的美貌,現在看他笑起來卻有幾分親和力,連自己這個對他有些許成見的人都被他的笑容感染了。

    呂布便坐在劉辯改良過的交椅上,真的很舒服,十分貼合人體力學,便對劉辯刮目相看,這小子有點像明熹宗朱由校:「皇上若非政事擾身,沒準也能成為木聖魯班那樣的大師。」

    何太后卻在一旁斷喝道:「劉辯,你這是作甚,本宮叫你過來難道就是讓你在大臣面前炫耀木藝的嗎?整天跟你那師父一樣只知道煉丹吃藥,剩下的時間就搞木藝傢俱,如此行徑,怎能做一個明君!過來,跪下!」

    劉辯雖然已經是一個天子了,十四歲了,但他沒有繼承到漢武帝等人的英明神武,只能唯唯諾諾地跪在母后跟前:「孩兒頑劣,請母后懲罰。」

    何太后轉頭對呂布說:「呂愛卿請近前!」

    呂布見何太后擺出這樣的陣勢,被她弄糊塗了,只好慢慢走上前。

    何太后又對劉辯喝道:「跪在呂卿面前!」

    劉辯和呂布同時一愣,呂布詫異地問道:「太后何意?」

    呂太后滿臉恨鐵不成鋼地望了望劉辯,又帶著希冀的表情看了看呂布:「既然呂布有追慕先祖太公呂尚之志,本宮便效仿大周開國故事,呂卿便是大漢的呂尚,辨兒便是大漢的周武王,讓辨兒拜呂卿為尚父,望呂卿如呂太公輔佐周武王一般輔佐辨兒,掃滅群賊,匡扶漢室。」

    何太后心裡也甚是無奈,經過這幾天所見所聞,她看得出來,她和少帝劉辯成了無根之萍,若無呂布的出現,她和劉辯必定淪為董卓或袁隗的傀儡,現在只有呂布能夠拯救他們,再加上呂布所講的天界天帝之事她也深信不疑,便決定使出這個殺手鑭來拉攏呂布,好讓呂布心甘情願為她賣命。

    呂布驚呆了,何太后玩得太大了,呂布倍感壓力山大,有心直接拒絕,但只恐這麼一拒絕,何太后跟他翻臉局勢糜爛一發不可收拾,便只好拿捏著言辭:「我祖太公望真乃不世出的賢才,文韜武略皆非凡人,況且他輔佐武王時已經年過八旬,年齡亦是恰當;怎奈我呂布文韜武略皆是凡庸,且我年齡只長了天子十四歲,如此年齡怎堪做天子的尚父,還望太后三思。」

    何太后卻搬出漢靈帝來說服呂布:「先帝雖未明說,但他與乃祖太公望共商中興漢室之事,本宮便知先帝之意,先帝是想讓本宮來安排你們效仿大周故事,成就一段君臣相得的佳話。呂卿,莫要辜負先帝和乃祖的一片苦心。」

    何太后話都說到這個份上了,呂布還能說什麼呢,只能硬著頭皮,走上前,接受少帝劉辯的跪拜之禮。

    劉辯自幼在道士家裡長大,入宮後囫圇吞棗地讀過一些史書,還是不明白什麼「呂尚周武王」故事,只是抱著無可無不可的態度,像個傀儡一樣接受何太后的擺佈。

    劉辯正要向呂布行跪拜大禮,卻被何太后所阻:「暫停一下,本宮想要呂卿發誓,永不叛漢。」

    呂布無奈,只得發了重誓:「我,呂布,呂奉先,宣誓忠於大漢天子劉辯,終生永不叛漢,若有違反誓言,天打雷劈,不得好死!」

    就在發誓之際,呂布心裡暗自好笑,老子說的「永不叛漢」的漢指的是漢民,而不是你們劉漢皇室,況且老子已經被雷劈過一次,不也沒死嘛。

    何太后見呂布發了重誓,便滿心歡喜地讓劉辯對呂布行了隆重的跪拜大禮,呂布也只好卻之不恭地接受了。

    當然這個尚父之事暫時是不能讓其他任何大臣知道,何太后和呂布約定要守口如瓶,不能將這段秘辛吐露給任何人,不然天下輿論必定洶洶。

    就在呂布以為事情完結之後,準備離開皇宮,卻被何太后所阻:「呂卿,且等一下,眼前有一事托付於你。」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