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都市小說 > 重生之大企業家

哥的傳說 第三百六十八章 排行榜出來了 文 / 我殺破狼

    「爸,還有一件事我要告訴你一聲。*非常文學*~你和我媽提前做好準備。」劉健忽然想起了自己上次的安排,好像還沒有通知父母。

    劉福問道:「還有什麼事?你又闖什麼禍了?」

    「今年的胡潤排行榜,你們要上榜了。」劉健道。

    「原來是這個上就上吧,這有什麼大不了的。」劉福毫不在意的道。

    看著完全沒放在心上的劉福,劉健只好道:「你們可能進入前三,到時候會有無數的媒體來找你們,可能還有一些亂七八糟的機關單位找你們化緣。」

    聽到進入前三,劉健就知道壞了,然後恍惚著坐在那裡一動不動,好半天在問道:「小健,你的意思是我們現在有可能是全國排名前三的富豪了?怎麼可能?」

    劉健知道劉福一時接受不了這個事情,什麼也沒說,等著他平復心情,過了好半天劉福才恢復了鎮定。

    不過他還是緊盯著劉健道:「我們就這麼成了全國前幾名的富豪?」

    劉健點點頭道:「雖然不想承認,但是情況就是這樣,以我們現有的資產,前五是肯定排進去了,至於能排到第幾,再多一段時間就出來了。」

    「可是我也沒覺得我有什麼錢啊?銀行裡也沒有多少存款啊!」劉福道。

    劉健這回也被劉福的問題打擊到了,「爸,你現在有多大的公司你不清楚嗎?盤龍房地產擁有多少地皮,在多少個大城市不斷的開發,那些不都是錢嗎?還有超市,汽車,鋼鐵,水泥,這些哪一個是小買賣了。銀行存了十多億的資金,還少嗎?」

    「可是這麼大的一個國家,總不能這點錢就能排進全國前十吧,我知道咱們家現在有幾十億的資產,可是短短幾年咱們家就掙了那麼多。何況南方那些改革開放早的城市,他們足足要比咱們早起步二十年,難道還沒有咱們的錢多?」劉福不解的道。

    「爸,他們是一點點的掙錢,而且是隨著改革開放不斷進行才一點點富起來的。雖然也開了不少的公司,可和咱們家不一樣。南方的國企少,一直都是私企為主,規模不大。咱們是怎麼起家的,那些工廠都是國家建的,咱們是挖了國家的牆角,不過別的,就咱們收購的這些國有企業,要是按實際價格,沒有個幾億下不來的。」劉健都服了自己這個老爸了。

    聽到劉健這麼一說,劉福明白了過來,別人需要幾年甚至十幾年才能建立起來的工廠,而自己沒費吹灰之力就從國家的手裡買了過來,而且很快就給自己賺錢創造利潤,這都是可遇不可求的事情。

    「再有就是我們的超市,雖然投入巨大,這些年的利潤大多投入到這個上面,可是也真因為如此,再有了這麼大的規模超市我們已經需要的話,完全可以上市,那樣的話,一下就可以募集幾十億的資金。」劉健又解釋道。

    劉福終於相信不知不覺中他已經成了全國有數的富豪了,可是一天三餐還是這樣,每天忙個不停,每天還有劉母緊盯著,劉福突然發現自己這個富豪活的很憋屈。

    倒不是他真的想學壞還是怎麼樣?這不過男人有錢了嗎,總想與眾不同一點而已,可是到了自己這裡好像沒有什麼太大的改變,反而是兒子日子過得越來越好,更是找了個大明星生孩子,他有些嫉妒了。

    劉健看出來了劉福的不對,問道:「爸,你怎麼了?」

    劉福搖搖頭道:「沒怎麼,就是這麼突然成了全國有數的富豪,我發現生活沒有什麼改變,心裡有些不舒服。」

    劉健不明白劉福的意思好奇的道:「爸,你想要什麼改變?」

    「我總要有個好車吧,出入跟上十幾個保鏢,有事沒事的上個新聞,再有幾個女秘書,對了還能經常出出國,旅旅遊什麼的。現在可好每天就忙著掙錢了,一點也沒享受到。」劉福也沒瞞劉健,父子間沒有什麼不能說的,而且這個兒子很能理解人。

    劉健無語了,感情自己過了暴發戶的階段,老爸這是才開始。

    「爸,你喜歡什麼牌子的汽車,同李莉打招呼,我讓她給你單獨進一輛好車。保鏢你的身邊一直都有,你要是覺得少,我讓錢雲在派幾個。至於女秘書這樣,我只能身邊遺憾,無論是從我媽這裡,還是從身為你唯一的兒子角度來看,我都不支持這件事。至於你想出國完全沒有問題,你和我媽商量一下,將工作安排一下隨時可以出國旅遊。」劉健道。

    劉福哼了一聲,他那還不知道這些事情都很容易辦到,最難的就是想找幾個年輕漂亮的女人,這才是他抱怨的目的,特別是看到兒子又找來了這麼一個大明星,他更是蠢蠢欲動。可是二比一,沒有兒子的支持,老婆的理解,這個事實在難有成功的可能。

    看著劉福冷著臉,劉健撓撓頭,只好暗示道:「爸,你要是偶爾風流一夜呢,到沒什麼,過去了就過去了,給點錢打發了。萬一遇到哪些心思縝密的,纏著你不放的,或者鬧到我媽這裡,再要多了一個弟弟妹妹的,事情就麻煩了,我可接受不了。」

    說完劉健也不待在客廳,急忙回自己的遊戲室,打遊戲去了。

    劉福這才回過味來,劉健反對的原因,原來在這裡,他這是怕有人掙財產啊。一口氣差點沒憋過去,這是什麼混賬小子,老爸是那麼沒譜的人嗎?不過想起那些女人的眼神,劉福頹然的歎了口氣,雖然不想承認,可是那些女人哪個不是看上了他的錢,又有幾個不想生個一男半女的,就算自己不也是有這個想法。

    想起那些年輕貌美的少女,劉福的心就是一陣陣的激動,不過今天劉健的話說得很清楚了,他也明白怎麼回事,底線在哪裡,以後這個事情就好辦了。

    回到遊戲室的劉健,一點玩的心思都沒有,說起來劉福的想法,他並沒有感到意外,可是自己的老爸背著老媽,想要找女人,說不生氣哪是假的。可是到了現在了,他又有什麼辦法,一個是誘惑會越來越多,在一個就是劉福的心動了,這是最根本的。

    如果自己堅持不同意,還壓著這個事,難保那一天,劉福真的鬧到明面上,真的要和老媽離婚麻煩就大了。都說共患難容易,共享福困難,自己家也不能免俗。

    只盼老爸能理解自己的心思,不要讓自己做出什麼心狠手辣的事。

    每個人都有一個心理底線,劉健並不是一個小孩子,劉福的想法他也可以理解,但正如他所說的,你找一兩個女人,偶爾玩玩我不反對,但是長期包養一個情人,或者想要孩子,那是絕對不可能的。

    劉母和許青帶著孩子回來的時候,還不知道家裡剛才有了那麼一番談話,劉母現在的大部分心思都放在了大丫的身上,唯一令她可惜的是,這是一個孫女,不是孫子要不然就更和心思了。

    時間過得很快,劉健的天倫之樂還沒享受完的時侯,胡潤的百富榜出來了,果然劉家以總計五十六億的資產,派到了富豪榜的第三位。

    看到報紙上的劉氏集團,劉福夫婦和劉健三個人的名字,整個吉林省為之轟動。更不要說磐石了,一個個奔走相告,他們都知道劉家有錢,沒想到有錢到整個地步,這可是全國的富豪榜,劉家竟然排進前三了!

    想起幾年前劉家不過是一個普通一點的家庭,劉福不過是一個包工頭,很多人都不知道說什麼是好。大多數的磐石市民感到的是自豪,有了這麼一個大富豪,磐石的人民都跟著獲利。

    劉家開了這麼多公司,養了多少人,眾人一直沒有個概念,報紙曝光後心裡才有數了。可以說磐石百分之七八十的經濟都是劉家撐著,在一個有百萬人口的地級市這就是非常驚人的比例了。

    不少人都說現在劉家打一個噴嚏,全磐石的人都要感冒,事實雖然沒有這麼誇張,但是也不遠了。

    磐石市市委市政府,更是利用這個機會,大力宣傳磐石的投資環境,大大的拉攏了一批商人,跑到磐石投資。交通便利,人力資源豐富,距離省城很近,無論是地皮,資源,人力成本又都遠遠低於省城,這讓省裡很多老闆都為之心動,很多工廠,公司都搬到了磐石,可以說大大的促進了磐石的經濟。

    這是劉健沒有想到的,一個富豪榜會造成這麼大的影響。

    與此同時得知消息的省委省政府的主要領導,都親自到磐石來視察了一番,順便參觀了劉氏集團下屬的幾家工廠,並給予高度評價。

    劉福更是更省裡的一號首長二號首長,進行了親密的會晤,關於劉氏集團的更進一步發展,省裡做出了大力支持的承諾。只要在省內,無論劉家要投資那個行業,省裡都會支持,不管是財力上的,就是人力上也會有極大的支持,並批准劉氏集團可以在省裡的會展中心,開專項招聘會。

    劉健那個想要成立劉氏集團自己大學,培養企業人才的計劃,也得到了省裡的肯定,並得到可以全省招生的承諾。

    面對著蜂擁而來的一切,不要說劉福夫婦,就是早有心裡準備的劉健,也傻了。他們是實在沒有想到一個全國第三的富豪就引起這麼大的轟動,那要是全國第一呢,又會怎麼樣?三人想都不敢想。

    除了這些,就是到磐石來採訪的記者也大大的增加了,無論是社會新聞,財經新聞,就連體育方面的得知劉氏集團購買了足球隊後,都派出了一個採訪組到磐石來採訪劉福。

    劉健看到情況不好,自己和許青留在這裡很可能曝光,無論是自己的身份曝光了,還是許青的身份曝光了,都會引起巨大的麻煩,匆忙帶著她們母子回到了省城的別墅。

    沒過幾天劉母也躲了過來,將劉福一個人留在了處於轟動中的磐石。

    劉健的手機這些天也沒得到清淨,他的女人,他的朋友都不停的打電話問這件事,再次之前誰也沒有得到一點的口風,沒想到劉家突然爆出這麼大一個新聞。

    比這些人還要震驚的是古永恆,對這個小兄弟他一直以來都高看了一眼,沒想到他還是低估了劉健賺錢的本事,和別人不同,他是最瞭解劉健的一個人,想到北京沒有暴露出來的電腦公司,食品公司,電影公司,在加上風雲汽車公司的股份,古永恆倒抽一口涼氣,這個二十出頭的小伙子,就算不是全多的首富,也差不了多少。

    古永恆覺得有必要和劉健談一談了,有了這麼多錢,還大多是實業,影響力實在是太大了,無論從私人的感情角度,還是從國家的角度,都要好好和劉健溝通一下,而且也得到了他父親的同意。

    「小健,來京城吧,有些事情我要和你談談。」

    接到古永恆的電話,劉健歎了口氣,果然該來的還是要來了。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