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玄幻魔法 > 戰亂世界

第四卷 烽火瀰漫 第二十章 凌風的安排 文 / 北北木

    羅寧中將也許永遠都不會想到,他之所以會被逼到今天這種絕境,他的老師可謂是功不可沒的。

    漢斯雖然早在幾十年前就離開了天蘭帝國,之後就一直奮戰在亡靈山脈之中。可是就在凌風準備回到聖元大路上的時候,漢斯卻忽然莫名其妙的教給凌風一個十分高明的計策。

    而之後,就是因為十分徹底的執行了他老人家的計劃,炎龍軍團才會在隱忍很久之後,徹底的爆發出來,然後轉敗為勝,佔據了戰場上的主導。

    雖然當時漢斯只是等於等了凌風一個小小的建議,之後的一切和劣勢和優勢,都是通過貝蒂娜,艾琳娜和凌風通過不懈的努力才換來的。

    但是如果沒有漢斯給出的這個十分正確的方針,炎龍軍團也許不會取得現在這種優勢。

    其實漢斯也是天蘭帝國的人,在年輕的時候,也曾為天蘭帝國立下汗馬功勞。如果不是為了一心修煉,他現在在天蘭帝國中的地位,將會比羅寧中將還要高出許多。因為這個老人不但智謀出眾,同時也是一個極為強橫的武者。

    要說到戰力,漢斯比天蘭帝國的老國王還要強上許多。可是當年就是因為看出了天蘭帝國的老國王心胸狹隘,在感覺漢斯不會徹底為天蘭帝國拋頭顱灑熱血之後,天蘭帝國的老國王也開始在暗中悄悄的削減起漢斯在天蘭帝國的勢力來。

    看出這種情況之後,那時的漢斯也是心灰意冷。作為帝國的臣子,最痛心的事情,莫過於被一國之君猜忌。

    而正好那時候羅寧也從鈴蘭學院中畢業,在部隊中供職許久。漢斯早早的就將羅寧當成是自己的接班人來培養了,在看出了天蘭帝國老國王的猜忌之後,漢斯索性一甩手,主動向天蘭帝國請求離職,以年歲以高為借口,離開了天蘭帝國這一個巨大的政治舞台。

    那時候的天蘭帝國的老國王已經被猜忌沖昏了頭腦,在看到漢斯離職的請求書之後,竟然想都沒想,就同意了他的請求。

    再之後,漢斯就徹底的消息在了人們的視線之中。而在漢斯離開天蘭帝國之中,天蘭帝國的軍隊中也開始湧現出一批十分閃耀的新星。其中羅寧就是最耀眼的一顆,這麼多年過去了。當年的羅寧,也終於混成了天蘭帝國的軍隊最高統帥。

    可是想來也可笑,天蘭帝國的國王們似乎猜忌成性的毛病是遺傳的,羅寧中將為天蘭帝國征戰一生,直到現在才只是中將銜,並且在主持征討薩伊南境這麼大的戰事的時候,天蘭帝國的帝王還是不能好好的收斂起自己的猜忌,從不好好的理解羅寧中將的難處,卻始終都在不斷的給羅寧中將施加壓力。

    現在好了,羅寧中將終於在凱文大帝的壓力之下,將這場原本可以佔據絕對優勢的戰爭,打成如今這種地步。

    如果在羅寧中將看出了已經中了炎龍軍團的計的時候,在那時候懸崖勒馬,也不失為是一種以退為進的做法。

    因為當時炎龍軍團退守到,只剩下一個中巴行省的領土了。並且說是一個中巴行省,其實溪城本身並不算是一座要塞,他只是一座堅固的城池。炎龍軍團調集所有部隊防守溪城的時候,只能保全溪城不被攻陷,而其他的城池,可是不會有那樣的好運的。

    畢竟僅僅憑借一座溪城,根本無法抵擋天蘭帝國的大軍的。所以只要當時天蘭帝國能夠在拉姆要塞中好好的休整一番,然後在趁此時機羅寧調遣部隊回頭去收拾凌風的部隊,那天蘭帝國本不會落到如今這種田地的。

    可是現在談這些都已經晚了,天蘭帝國已敗,攻打溪城不但絲毫便宜沒有佔到,反而損兵折將,原本兵力就已經受損嚴重的天蘭帝國的前線部隊,現在的情況更是雪上加霜。

    退守拉姆要塞之後,羅寧竟然要思考,是不是在拉姆要塞留守一部分兵力,用來阻擋炎龍軍團追擊的步伐。

    如今的戰況已經跟前一天不同,這一次不管是哪支天蘭帝國的部隊留守拉姆要塞,那麼他們勢必就再無回國的希望。因為羅寧猜測,現在炎龍軍團在溪城中的留守兵力,至少要在十五萬左右。

    就算炎龍軍團不是傾巢出動,那麼少說炎龍軍團也是要派遣十萬大軍前來追擊自己這支敗軍的。所以,如果要留人防守拉姆要塞,那麼至少要留下五萬左右的兵馬。要不然,拉姆要塞就會被極快的攻克。炎龍軍團在退出拉姆要塞的時候,根本就沒給天蘭帝國在城中留下絲毫的防守器械和工具,天蘭帝國如果想據守拉姆要塞,就只能靠士兵用兵器防守。

    而如果是那樣的話,就算是處於防守的一端,優勢也不是十分的明顯的。畢竟經歷了太多次血戰之後,天蘭帝國的部隊中的弓箭數量也已經十分稀少。而這些所剩不多的弓箭,還需要留給後撤的部隊,讓他們在突擊的時候使用。

    所以說,這一次如果要派人留守拉姆要塞,就等於是很直接的告訴他們,帝國需要你們的犧牲,你們要在這裡戰到最後,哪怕只剩一兵一卒,也要盡可能的阻攔炎龍軍團追擊部隊的腳步。

    在面臨這種情況的時候,羅寧中將的腦海中也不禁浮現出一個人的面容。

    這就是凌風,羅寧中將還記得,自己這輩子第一次讓自己的部隊執行這種死命令的時候,就是派遣出了凌風的部隊。就是因為那一戰,羅寧中將親手將自己十分欣賞的年輕人送向了一個原本看似根本毫無生還可能的戰場。

    可是就是凌風那種灑脫的性格,在最後戰勝的時候,也跟自己徹底的決裂了。本來羅寧中將是想將凌風培養成自己的接班人的,可是出了那件事之後,羅寧中將也只有打消了這個念頭。

    舉棋不定許久之後,一直在羅寧中將身旁沉默的凱恩軍團長卻忽然開口說道:「羅寧,你也看出來了,這一次我們天蘭帝國的征討大軍已經是必敗無疑了,現在就是要看,我們會敗到什麼程度。如果你還優柔寡斷的,那麼我們極有可能會敗的一蹋塗地。我也看出來了,你這次下定決心要收兵,就是認了回國之後要接受處罰了。我凱恩雖然惜命,但是到了這種時候,也斷然不會再躲閃了。既然你不願意當這個惡人,那這個惡人就由我來當。我們已經是天蘭帝國的罪人,再多幾分罪責又有何妨。這次就讓我的人留守拉姆要塞吧,從開戰以來他們就在我的有意庇護之下,沒有打過幾場硬仗。如今看來,也就只有我的部隊可以最大程度上阻礙炎龍軍團的腳步了。」

    聽到凱恩軍團長的話,羅寧也終於不再去思考得失。而是用一種十分異樣的眼光看著凱恩,最後羅寧中將才緩緩的開口說道:「唉,凱恩也許你是對的。其實從最開始,我就應該學你這種中庸之道。如果不是我一直貪功激進,我們的部隊也斷然不會走到今天的這種地步。天蘭帝國雖好,可是接連兩代的帝王都是猜忌成性,如果他們一直這樣下去的話,還有誰敢真心的為帝國賣命了。我也不跟你爭了,按照眼前這種情況,也只有讓你的人留守這裡才能起到最大的作用了。如果有機會,你最好也帶著你的人撤退,跟我們大部隊匯合。」

    「呵呵,還想那麼遠幹什麼,誰都看出來了,留守拉姆要塞,根本就是九死一生的一戰。就是因為這樣,所以他們才會盡可能的躲閃。大決戰的時候,我們之中沒有孬種,那是因為誰都知道,不戰是死,也許大戰過後,還能獲得生還的可能。可是現在誰都想逃離這裡,回國保全自己的性命。所以人誰都是不願意甘心留守這裡的,畢竟都是人,我們不可能高尚到讓所有人都有那麼高的覺悟,讓他們明白什麼叫以最小的犧牲獲得最大的勝利。這一次遠征我們失利,雖然你是主帥有不可推卸的責任,可是我這個副帥又怎麼可能苟延殘喘呢。早晚都是一死,與其回到帝國窩窩囊囊的讓那些人罵死,我倒不如戰死在這邊。對於一個軍人,戰死沙場也算是最光榮的一件事了。也許我這一死,天蘭帝國也不會再為難我的後代了。」此時此刻的凱恩軍團長,臉上早已沒有自從開戰以來就掛在臉上的輕鬆。現在的他,臉上的表情儘是堅毅。似乎也是知道這一次自己必死,所以想在臨死之前,跟自己的老友最後說一次心裡話。

    聽到凱恩軍團長的話,饒是羅寧中將這種性格堅毅之人,此時他的眼圈也不禁開始泛紅。自從得知凱恩軍團長的苦衷之後,羅寧就從未因凱恩的消極而責怪過他一句。

    可是如今在撤退的緊要關頭,凱恩不但挺身而出,還慷慨激昂的說出了這樣一番話。兩個遲暮的英雄,現在都落到如今這般田地,仔細想想,罪魁禍首又有天蘭帝國的帝王一個。這種情況,怎能不讓人傷感。

    只是到了如今這種地步,羅寧也不想再假惺惺的說什麼挽留的話。凱恩如果留守拉姆要塞,那就是必死無疑的一戰。而自己回國之後,也同樣是必死,甚至因為作戰不利,臨戰脫逃,作為主帥的羅寧在死後能否得到善終都是一個問題。

    所以看到老友只求一死,羅寧傷感的同時,也是十分欣慰的拍了拍凱恩的肩膀,然後聲音略顯嘶啞的說道:「老朋友啊,你就先我一步走,我隨後就到。不是老哥惜命,而是咱們手下這幫孩子是無辜的,他們沒有必要因為帝王對我們的猜忌,就全部葬送在這裡。你放心,只要我還有一口氣在,我就一定會盡可能多的將這些天蘭帝國的將士們帶回天蘭帝國。而到了那時候,我就會馬上自刎而死。呵呵,想想如果是被大臣們彈劾而死,也真是夠窩囊的。我羅寧自問對得起現在這個身份,不能戰死沙場已經是最大的遺憾了,最後怎能窩囊的死在帝國的斷頭台上呢。」

    羅寧說完之後,凱恩軍團長也是會心的一笑。兩個天蘭帝國威望極高的將軍,在拉姆要塞的臨時作戰廳中,竟然不約而同的都想好了自己的下場。

    商討過後,羅寧中將就馬上集結人馬,開始從拉姆要塞的北門中飛奔了出去。而作為軍團的副統帥,凱恩軍團長卻是一臉笑呵呵的樣子,帶領著他的手下,登上拉姆要塞的城頭,迎著獵獵的寒風,等待起炎龍軍團隨後可能趕來的追兵。

    羅寧中將在帶著人馬離開拉姆要塞之後,一路收編駐守城池的天蘭帝國的軍隊,最後當他趕到涇川行省的時候,竟然又讓他重新聚集起三十萬大軍。只是現在的這支部隊之中,大部分都只是步兵。騎兵數量十分稀少,注定就決定了羅寧中將就算是人馬眾多,跟凌風的部隊比起來,戰鬥力也不會高出多少的。

    只是既然已經撤到了涇川行省,天蘭帝國的將士也都知道,自己回國的路程已經不是很遠了。所以在羅寧的帶領下,這支倉促成軍的天蘭帝國的部隊,竟然也表現出十分驚人的氣勢,一往無前的向天蘭帝國開拔。

    羅寧現在想的也十分清楚,只要在涇川行省這邊一直搗亂的炎龍軍團的部隊能夠識時務,不來自找麻煩的話,那麼羅寧中將也不會再激進到主動出兵去找他們的麻煩。

    因為羅寧中將在收編了天蘭帝國駐守在涇川行省這邊的兵力之後,也得知了一個消息,那就是這支一直在涇川行省和寧安行省這邊作亂的炎龍軍團的部隊,雖然部隊數量只有十幾萬,但是其中可是有著數萬騎兵的。

    而現在天蘭帝國的部隊中,騎兵的數量已經基本可以算是沒有了。一路倉皇逃竄,原本就數量稀少的騎兵,現在就變得更加鳳毛麟角。甚至路上因為後期人數開始慢慢增多,而糧草又開始供應不足之後,羅寧中將也只能下令宰殺戰馬,也士兵充飢。

    這樣一來,其實現在天蘭帝國的部隊中,基本上就全部都是步兵了。三十萬的步兵方陣,雖然看上去氣勢驚人。可是如果真的跟騎兵部隊對上的話,在沒有挖下陷馬坑,沒有擺上巨鹿角的時候,僅憑士兵的血肉之軀想要跟騎兵部隊抗衡,那可是太過異想天開了。

    所以在大軍行進到涇川行省之後,羅寧也開始讓部隊加快速度行軍。在這個時候,羅寧中將只能寄希望於,在涇川行省這邊帶領部隊的炎龍軍團的軍官沒有那麼大的胃和才能。如果他真的想以數萬騎兵來衝擊自己的這支全步兵部隊的話,他們利用來去如風的特點,也許還真的能夠對這支殘軍造成不小的創傷。

    羅寧開始下令急行軍,目的只是希望能夠盡快的走出涇川行省,因為從得到的消息上來看,如今的那支炎龍軍團的部隊,基本就是在涇川行省這裡作亂。他們騎兵數量雖然眾多,但是畢竟同時也有數量不少的步兵。為了照顧步兵,他們部隊的機動性也是無法發揮出最大的效果的。

    所以羅寧認為,只要帶領軍隊撤回到寧安行省之中的時候,應該就能放心了。因為畢竟在寧安行省中還是有不少天蘭帝國的駐軍的,並且寧安行省距離塞納王城並不算很遠,任他們炎龍軍團的軍官膽量再大,也是不敢在寧安行省上公然追擊天蘭帝國的部隊的。

    早幾天前,羅寧中將就已經派人前去塞納王城中求援了,此時塞納王城中的部隊就是羅寧中將的最後的救命稻草。如果塞納王城方面的人馬能夠及時來援的話,那麼自己這一次的千里大逃亡也應該能夠成功的畫上句號了。

    並且按照如今這種情況估計,既然炎龍軍團後方的大部隊一直沒有追擊上來,那就證明凱恩的阻擊戰應該打成功了。想到不會遭到炎龍軍團猛烈的追擊,羅寧也是再次鬆了一口氣。

    畢竟天天想著自己會不會被敵軍追著打,也不是一件十分輕鬆的事情。

    當然,羅寧中將的估計也不算是正確的。因為凱恩軍團長雖然已經決定一死,並且準備帶領部隊全力阻擊炎龍軍團追擊的部隊。但是終究是敵我雙方實力差距太大,而天蘭帝國的軍隊糧草不足,並且士兵的士氣極低。所以炎龍軍團只是攻打了兩天,便在付出極小傷亡的情況下,取下了拉姆要塞。

    凱恩軍團長,戰死城頭,結束了他一生的戎馬生涯,最後戰死沙場,也算是不辱威名了。

    而就在貝蒂娜和艾琳娜準備繼續追擊的時候,她們卻收到了凌風派人送來的一封信。

    當兩姐妹看到凌風的這封信之後,也不禁一陣皺眉。因為凌風在信上所說的事情實在是太過瘋狂了,但是出於對凌風那種毫無根據的信任,兩姐妹在商量了一會之後,也是終於贊同了凌風的決定。

    就是因為凌風的這封信,貝蒂娜和艾琳娜才控制著部隊的追擊速度,緩緩的向北推進著。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