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白甲軍

第五卷 淮南大戰 第二百二十七章 十萬精銳騎 文 / 不開心的橘子

.    第二百二十七章十萬精銳騎

    後周顯德六年八月底,周遼兩軍十餘萬人在幽州城北得勝口、黃土山、龍泉山接連大戰,周遼兩軍兩敗俱傷,最後周軍慘勝。大戰後,遼軍兵力不足,而周軍糧草不濟,因此兩軍不約而同的各自收兵。數日後,遼主耶律璟先行北返,以耶律休哥為南院樞密使,領耶律斜軫、蕭撻凜、高勳等將分守薊州、順州、檀州等地,各州遼軍兵馬已然不多,耶律休哥集中各州所有騎兵萬餘騎在各州地界之間游擊,以漢軍為主力守城,輔以部族兵馬。

    經過幾次戰役,耶律休哥開始重視改善漢軍的待遇,他當眾宣佈燕雲之地的遼國漢軍一律和契丹部族兵馬的待遇一致,又重重厚賞了一干漢人將領,並將他們的家眷集中到檀州看守。幾下胡蘿蔔加大棒的威脅利誘之下,耶律休哥整肅了遼國燕雲之地的漢軍,燕雲等地剩餘的州縣漢軍戰力和士氣開始提升起來。

    而周軍這邊,柴榮在暮歸幽州龍泉山一戰中身受箭傷,加上周軍糧草匱乏,只得回幽州城屯守。數日後,後周大將符彥卿押運糧草至軍前,周軍士氣復振。柴榮將養數日之後,封賞有功諸將,敕命白甲軍節度使徐皓月為燕雲招討使,大將韓令坤為副招討使,領白甲軍各部繼續征討契丹,柴榮自引大軍南返。

    柴榮臨行前一晚,在喜寧殿召見徐皓月,連日來君臣二人多番討論過克制遼軍騎兵的方法,但徐皓月明白在大炮和連發步槍問世之前,克制騎兵的最好方法還是只有騎兵,兩人議來議去覺得還是只有擴建周軍騎兵的規模,形成強大的騎兵軍團才能從根本上克制住遼軍。

    喜寧殿上,徐皓月皺眉看著柴榮遞過來的文案皺眉說道:「陛下,要組建三十萬騎的精銳騎兵,這花費是否太大了。」

    柴榮一隻手仍是吊在脖子上,但精神比前幾日好了許多,也許是人逢喜事精神爽,又或是心結解開,總之是容光重新煥發了,他喝了口茶沉聲說道:「就這三十萬騎兵朕還是覺得不夠用,北邊契丹各部和結盟部族騎兵全部動員的話,在百萬上下,而且燕雲取下後,朕不想取守勢,朕要恢復漢唐雄風,逐契丹於塞北,才能讓北疆長治久安。」

    徐皓月搖頭道:「陛下,這三十萬騎兵每年軍費可就是一筆不小的數目,契丹人的常備騎兵也就三十餘萬,靠著遼國的幅員廣大加上各部族徵稅,勉強養得起,但契丹人乃是遊牧之民,一旦遇上大戰,全民可皆為騎兵,所以才有這麼多的騎兵,這些騎兵平日裡都是不用軍費的。漢武帝討伐匈奴,歷時數十年,耗去了天下一半的人口,才勉強將匈奴逐走,騎兵雖然能克制騎兵,但末將覺著要保北疆,只靠擴大武備是不行的。」

    柴榮哦了一聲道:「你的意思是還要施以懷柔之策?」

    徐皓月沉聲說道:「胡人生性貪婪,只靠懷柔不能成事,末將的想法是先取燕雲之地以為屏障,而後組建一支二十萬人上下的騎兵軍團,以武力威懾北方各部。此刻遼主耶律璟無道,覬覦遼國王位的人不在少數,我們可以先挑起遼國內亂,趁遼國內亂之時,出兵塞外先剪除依附遼國的各部族,好像白韃靼、敵烈、回鶻等部,願意歸附大周的賜官封賞,不願意的予以剿滅。將塞北幾個強大的部族消滅或是削弱之後,召集各部族會盟,將各部族的勢力範圍予以劃定,讓各部族在草原上保持一個均勢,相互制衡,約定若有侵佔其他部族領地的,大周將出兵剿滅,防止任何一個部族坐大。」

    「而遼國這邊最好是大周暗中支持起兵造反之人,讓遼國陷入紛亂之局,等到兩邊廝殺得筋疲力盡之時,我大周再坐收漁人之利。」徐皓月緩緩說道:「前番末將已經派了人深入遼境,去面見耶律李胡,此人乃是遼國開國之主的第三子,也曾今是遼國的皇太弟,就屬他最有資格做遼國之主,只要他起兵造反,一定會一呼百應,還有渤海的東丹王耶律婁國,也是覬覦王位已久,一旦耶律李胡起兵,耶律婁國也一定會起兵響應,到那時候遼國便會四分五裂了。大周只需要支持耶律李胡和耶律婁國起兵,讓契丹人自己殺自己人便可,這叫以胡制胡。」

    柴榮哈哈笑道:「好你個徐皓月,這般陰損的計策都想得出來,不過以胡制胡這個計策的確是上上之策。這樣我軍騎兵便不需要太多兵力,軍費便可大大減少,百姓們的負擔也不重了。」

    徐皓月躬身說道:「的確如此,末將一直以為兵貴精不貴多,我大周便是有五十萬騎兵,也是比不上草原上全民皆兵的遊牧部族。真要一味以武力壓服,大周再強的國力也非得被拖垮不可。」

    柴榮沉吟道:「那如今我們便先組建一支十萬人左右的騎兵軍團,可是這十萬騎兵的軍費也是一筆不小的數目啊。朕本來還想著回京後,著人疏浚北邊河道,可以溝通河道,讓水路直通幽州,只要水運一通,燕雲等地的商道、糧道便可暢通無阻,燕雲之地就更加牢不可破,還有北方的漢國也要討伐,這兩處都要花不少錢糧的。這邊燕雲新附之地,朕也打算先免除一年的賦稅與民休息,這錢糧可是有些捉襟見肘了。」

    徐皓月笑道:「陛下可是理財高手,陛下能想到收全國之銅,重新鑄造統一的新錢,結束歷朝以來錢幣混亂的局面,便是大手筆了,籌措軍費這等事難不倒陛下的,末將粗略算了算,一個精銳騎兵一年的軍費差不多是三個普通步卒一年的軍費,所以請陛下撥給末將三十萬兵馬的錢糧,末將一定給陛下打造一支十萬騎的精銳騎兵。」

    柴榮斜睨了他一眼,嘿嘿笑道:「朕出身商賈,因此善於理財不錯,但朕要理天下之財,但你是一軍主將,也是出身商旅,也善於理財,這一軍之財該由你來理才是,反正你還判燕雲之事,便由你自己籌措這軍費如何?」

    徐皓月愣了愣,沒想到柴榮居然如此無賴,憋了半晌徐皓月才道:「陛下,末將並非是商旅出身,末將是農漢出身,不善理財。」

    柴榮奸笑道:「你在穎上賺錢的事忘了麼?朕可是記得很清楚的,休想要胡賴。」

    徐皓月苦著臉道:「陛下,我那也是迫於生計,半道入門的,不及陛下理財手段的精深,還請陛下撥付一些軍費才是。」

    柴榮見徐皓月愁眉苦臉的,心中大樂笑道:「這樣吧,朕給你一半的軍費,剩下的你自己籌措如何?」

    徐皓月狡辯道:「陛下,末將可不敢於陛下平齊比肩的,陛下出八成軍費,剩下的末將想辦法。」

    柴榮哦了一聲道:「這倒也是,不過你一下子就壓了這麼多價,也太狠了些,朕出六成軍費,你出四成。」

    君臣二人便互相討價還價起來,一番唇槍舌戰之後,柴榮撥給徐皓月十萬騎兵軍費的七成錢糧,其餘的要徐皓月自己籌措去,協商議定後,柴榮緩緩說道:「朕讓你自己想辦法,但不是要你向百姓盤剝,軍費你行商也好、搶劫遼軍也好,總之不許向百姓要一文錢,否則朕饒不了你!」

    徐皓月嗯了一聲說道:「這個自然,末將絕不會向百姓要一文錢的。」跟著見柴榮雋永的面容浮起一絲笑意,徐皓月忍不住關切的說道:「陛下明日便要啟程回京了,回京後要多多保重龍體啊。」

    柴榮嗯了一聲,笑道:「朕這次回京便是養傷,而且朕又有皇后照顧了,身子骨自然會一日好過一日,你也不用記掛著,用心辦好燕雲的事,有什麼事可差人直接到京城報予朕,朕在京城有什麼事也會差人來傳話的。」

    徐皓月起身抱拳道:「末將一定收復燕雲之地,鼎定北疆!」柴榮笑著點頭讚許。

    翌日,柴榮大軍開拔南返,徐皓月命童虎頭跟隨柴榮大軍回京城一趟,一來向英若蘭報個平安,二來把蕭綽交由童虎頭帶回京城,交給英若蘭照養,並在給英若蘭的書信上寫明了蕭綽乃是契丹人,讓英若蘭嚴加管教,三來便是各營將校在京城有家小的,需要代送書信的,也一併由童虎頭帶回去。

    最後也是最重要的,徐皓月讓童虎頭回京後,再回英山一趟去見英仲高,如今幽州城已經攻下,徐皓月自信稍後其餘各州也可以相繼收復。燕雲之地攻下後,英仲高便可以組織英家商隊,將英山的茶絲運到燕雲之地貿易了。徐皓月需要行商貿易來籌措軍費組建騎兵,剩下不夠的軍費,只能從遼軍身上去考慮了,遼軍從前喜歡南下打草谷,大周騎兵是否也可以到遼國境內去打劫呢?

    上一戰之後,徐皓月的月字營騎兵得了一萬餘匹好馬,徐皓月開始考慮先擴大騎兵規模,看看能否以戰養戰,到遼境內去打劫。結果遼周兩軍留守燕雲之地的主帥都不約而同的想到了要打對方游擊的戰法,燕雲之地上游騎四出的新一輪戰鬥即將打響。

    !#.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